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烁反而更觉得没了意思。现代男人都羡慕古代的帝王,他还没有当上帝王,就知道这种滋味绝对不是现代人能够承受的了的。

若是有一天回到现代,把他的感受说给现代人听,估计他们打死都不会相信。

真是不在其位,不知其累。

第二日天亮启程,还是宋献策过来,在舫里陪着王烁。

宋献策人聪明,已经琢磨透了王烁的意思,就如昨日什么也没发生一般,仍旧和他插科打诨,说笑话。

鲁小钰有宋献策引导着,也就恢复了以前的模样,只是不再说王烁没学问了。

陈圆圆是知书女子,守着外人,自是不会对王烁表现出什么,只偶尔和宋献策讨论些诗词歌赋,元明戏曲大家,也不说别的。

一路无话,待第二日傍晚,船已到沧州。

第319章 鸡同鸭讲差万里 明末才子须风流

船到沧州,大家依旧和在天津时一般,先在城里找了客栈,然后李岩夫妇过来。

王烁经这两日,体力已渐渐恢复,有力气走路了。

后背的伤口已结痂,瘙痒难忍,就想下船散心。

他曾记得沧州有个大铁狮子的,好像叫什么镇河吼,便想去看看。

宋献策闻言笑了道:“咱们停船的码头在新城,那铁狮子是旧沧县的,在浮河那里,离此尚有四十里地,这天说话就黑,你如何去的了?”

王烁这才知道自己露怯了,不服气问道:“你来过沧州?”

宋献策摇头道:“没来过。”

王烁抓住了理由道:“你没来过,如何知道铁狮子是在旧沧县的?”

宋献策摇头晃脑道:“这事书上有啊。金史记载了铁狮子因何而铸,铸于何年,安放在哪里。而明史则说,永乐年间,这旧镇废弃,重立新镇,两镇相距四十里,我自然不就知道了?”

王烁就纳闷道:“这天下大事这么多,又经历这么多朝代,你难道事事都能记住?”

宋献策得意道:“该记住的我当然都记住了,不然如何敢称军师,自喻诸葛?”说罢呵呵的笑了。

这人的记忆有相当厉害的,连自己祖宗八代,从当今一直撸到三皇五帝都能记住,这个王烁见识过。

宋献策思虑敏捷,聪明过人,记住许多历史典故倒不稀奇。

既然铁狮子不在明朝的沧州,他只好打消下船的念头。

再说鲁小钰也不让他下船,干脆也就不自取其辱了。

李岩夫妇要去城内买饭食,鲁小钰肯定要跟着,这回陈圆圆却是打死也不去。

她知道王烁背上发痒,是伤口渐好的表现。看来,鲁小钰那些治疗方法,比寻常手段要高明的多。

她要在船上照顾王烁,替他挠痒,是以,无论鲁小钰怎么说,她都不答应她了。

虽然不明白王烁为何可以现编词曲,但通过这一点,证明王烁这人非凡人可比是没有问题的。

这回他们应该保对人了。宋献策心情大好,见陈圆圆不肯跟鲁小钰去,便道:“小钰姑娘,老夫陪着你走一趟如何?”

鲁小钰知道劝不动陈圆圆,看宋献策要去,只得勉强道:“也成。不过,你腿脚利索点,别拖我后腿。”

大家都下船进城,船舫里只剩下陈圆圆和王烁。船头和船尾还有李达几个人警戒,舫里不大声说话,舫外人声嘈杂,是听不到的。

好容易得着和陈圆圆单独说话的机会,待一行人下船,王烁便急急把陈圆圆叫到身边,一一对她解释自己两个妻子和鲁小钰的来历。

仔细想来,这三位女子,哪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哪一个他都舍不得不爱,别说是让他放弃了。

只是,把心分成四份,还要不偏不倚的均等,也真够难为他的。

这就应了鲁小钰那句话,不作不死。

讲完了三个女子的来历,他迫不及待问道:“圆圆,你不在乎我有其他妻子么?”

陈圆圆细声轻语道:“大将军说哪里话来?大将军当世英杰,三位夫人并不多,妾能得大将军错爱,已是万分荣幸,岂敢有非分之想?”

这现代人与古代人,无论是伦理道德还是爱情观念,都相差十万八千里,两个人在一起说这话题,无异于鸡同鸭讲,是说不到一块去的。

王烁再次问道:“我是说,你不会吃醋吧?”

陈圆圆道:“圆圆不敢。”

切!王烁知道讲不明白了,干脆不再废话了。

只要陈圆圆心里爱他,又没有现代人的独占思维,他只要也爱她就可以,干嘛非要自找麻烦?

但他平日并不十分关心历史,根本不知道陈圆圆在江南和冒僻疆是怎么一回事。

为确定陈圆圆是真心爱他,而不是屈于他现在的身份,他还是要打听陈圆圆过去在江南与冒僻疆的事情。

王烁虽算不上正人君子,但一个女子心里爱着别人,却不得不和他在一起,这种违反他现代人理念的事情,他还是做不出来的,即便这女人是貌美如花的陈圆圆也不成。

陈圆圆倒是无任何避讳,将自己的身世对王烁一一讲了。

王烁这才知道,陈圆圆并不姓陈,而是姓邢,叫沅沅。

她母亲早亡,父亲穷困,养她不起,将他送与母亲姐姐家抚养。她姨父姓陈,这才改姓陈。

姨父家也不富裕,在她十来岁时,赶上灾慌之年,便将她卖到苏州梨园,改艺名“圆圆”,学戈阳戏,因她扮的红娘极为秀丽,且嗓音好,如“莺声呖呖”,从此名动江南。

那时的戏子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出名之后不见得是好事。

多少名家豪強争相抢夺她,她也就被买来卖去,受尽人间屈辱。

崇祯十四年春,冒僻疆途经苏州,经友人介绍,拜访已是梨园名角的陈圆圆。

那时的冒僻疆已是三十多岁,风流之名早盖过了才名,家里也早已妻妾俱全了。

盖明末才子,一是有才,二是必须风流,遍访名妓,且要成为这些名妓家的常客,与之都相好,才算的才子。

这便是明末之时尚罢。而且,有时候,第二条要比第一条重要的多。

陈圆圆贪图冒僻疆是文人且对她极好,能平等对待她,也喜爱他的才华。

但若说这就是陈圆圆心里那个梦想的爱人,却不尽然。

人内心里到底需要什么,有时人本身并不一定能够描绘的清楚。

她心里的那个爱人,恐怕她自己也不知道,正是她梦里时常梦到的,那个跨马擎枪,救她出苦海的少年。

陈圆圆于梨园挣扎许多年,见惯了人情冷暖,早已看穿了一切。

在王烁出现以前,她是无论如何不会相信梦境的,那只不过是她内心里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

现实中,冒僻疆出身世家,广有钱财,又多才多艺。能嫁给冒僻疆这样的人,无异是她最好的归宿了。

因此,这年秋天,冒僻疆再次来见陈圆圆,表示要娶她的时候,陈圆圆就答应了。

第320章 话凄凉圆圆忆身世 破重围梦中人来到

冒辟疆、陈圆圆两二人人当面订下“婚娶之约”,冒僻疆答应很快就会择日来娶她。

可是,一直等到第二年春天,陈圆圆多次给冒僻疆写信,都没有得到回书,冒僻疆凭空失踪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国丈田弘遇来到江南物色美女,欲献于刚刚失去爱妃的崇祯。

当地豪強为巴结田弘遇,以八百两银子,强行从梨园将陈圆圆买来,送与田弘遇。

一个弱小女子,又有什么办法和当今权势阶级对抗?

冒僻疆爽约,让陈圆圆伤透了心,毕竟,这是她第一次真正动过心的男人。

后来被田弘遇送与吴三桂,倒是陈圆圆自己的主意。

她看出田弘遇自田贵妃死后,已渐渐失势,便劝田弘遇,将自己送与正在朝野当红的吴三桂,以便让田弘遇籍此巴结上吴三桂,同时,自己也可以找到一个更可靠的靠山,可谓一举两得。

这就是一个弱女子,在这吃人社会里生存下去的本能了。

吴家成了她栖身躲避风雨的又一个窝。吴三桂待她好,她当然得尽心回报。

但若说她爱吴三桂,那就挨不上边了。

陈圆圆多才多艺,吴三桂却是一个武举出身的武夫,只是要尽力跟上时尚,竭力效仿那些名士才子,未免就有东施效颦的味道。

接触过许多真才子的陈圆圆如何能够看的上他?只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罢了。

但梦中的那个少年形象,却始终无法完全从心头抹去。

当王烁活生生的出现在她面前,特别是他在吴三桂大军包围中,一次次跨马擎枪冲锋,试图救走她时,她不由心中大恸,那个她梦中的人儿,终于来了!

从那一刻开始,陈圆圆的心就系在王烁身上,无论是谁,都无法从他身上把她的心扯下来。

所以,她才对吴三桂以性命相逼,即便舍却自己的性命,也要让王烁逃出去。

王烁听完陈圆圆这些叙述,心中大慰,也暗自得意。

不管怎么说,陈圆圆爱的是他,这个,恐怕那些喜欢刨根究底的史学家们永远也猜不到了吧?

陈圆圆在讲述自己遭遇的时候,也讲述了她的同行姐妹,比如柳如是,董小宛,马湘兰这些人的遭遇,这让王烁对这些可怜的女子同情起来。

王烁对陈圆圆道:“你们的苦难,是这个不公正的社会制度造成的。所以,咱们必须推翻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建立一个人人平等,人人都不受官家欺负的世界。待我有一天打到江南,把你的这些姐妹都拯救出来,还她们自由。”

陈圆圆听不懂他嘴里那些新词,却听的懂他要解救她的姐妹。她也盼着这一天。

于是说道:“妾会天天在菩萨面前祷告,求菩萨保佑大将军,早日打下江南,平定天下。”

不料王烁又不干了,道:“我不说过了吗,人人平等!咱们之间是平等的,特别是咱们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什么大将军,更没有什么妾!我称呼你圆圆,你也应该称呼我名字,或者直接叫我的字夔光也行。”

又是在平戎驿教训梁敏的那一套。

梁敏是跟随他的时日多,才能很快理解他的意思。陈圆圆才跟着他几天,如何能理解他现代人的思想?

左说右说总是说不明白,李岩一般人却回来了。

王烁就纳闷,今天回来的怎么这么快?闯祸了,让人家给打回来了?

却原来,他们刚走到沧州的大街上,就碰到了从北边逃过来的难民,清军已经进入天津静海一带,仍旧是烧杀抢掠,还强制百姓剃头。

从静海到沧州,用不了一天的时间,估计明天中午,清军就会到沧州。

王烁他们带着二十个女兵,而且,红娘子、鲁小钰、陈圆圆,一个比一个漂亮,必定成为清军抢劫的对象。

必须立刻走,和清军拉开一天的距离,不然,随时都会有危险。

岸上的卫队和李岩夫妇他们,已经赶了一白天的路,再接着往前走,受得了吗?

宋献策领着鲁小钰去顾大船,让他们连马带人都上船,走水路。

沧州是运河交通要道,顾船倒是不难。又顾了四条运货的大篷船,才勉强将这些人和马装上,沿着运河一路南下。

天不亮到了德州,大家没敢停留,又直接往临清去了。中午时分已到临清。

临清在明末是南北和东西两条运河的交汇处,北方重镇,交通枢纽,地位不下于南边的扬州。虽是乱世,街上人来人往,做买做卖依旧热闹。

他们自北边一路行来,满目萧条,连天津卫都冷冷清清,到此却是眼前一亮。

满目疮痍之中原,竟然还有这么一块净土,没有战争痕迹,一片太平景象。

这也是王烁自穿越以来,第一次看到像个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