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1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鱼群一般,从南信口码头启程,登上了前往三岔河口的征程。

而在之前,早已经有两部五万余辅兵,已经先开赴到了海州、三岔河一线,保障运输。

“大帅,老朽在这里期待您得胜归来,灭了狗鞑子哇!”

“狗剩,跟着伯爷好好杀鞑子啊!娘在家里给你留了二十头肥猪,等你回来,咱们要庆祝一年!!”

“夫君,俺们等你回来啊!你可千万别给伯爷丢脸啊!”

“伯爷,小老儿在这里祝您长命百岁,百战百胜啊……”

“………”

码头上,人山人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漫无边际、却又密密麻麻的海面上。

遮天蔽日的船队正中,李元庆和陈忠并肩立于主舰船船头。

身边,几十名各部主将,包括约瑟夫等十几名洋鬼子,一片艳红的骄傲红色,衬托的李元庆和陈忠愈发威猛!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扫视周围,船队甚至一眼看不到尽头,一杆杆飘扬的日月浪涛旗,一杆杆迎风招展的血色赤鹰旗,简直要遮蔽人的眼睛。

陈忠忍不住放声大笑:“元庆,看~~,这些,这些,这些,这些!都是咱们的弟兄啊!”

李元庆此时心中也是雄心万丈!

十年了!

十年磨一剑!

他和陈忠,这两个当初的难兄难弟,已经成为了大明,不,是整个东亚,不,便是全世界,也都得对他们侧目的强有力的军事集团!

只要他手中宝刀指向,这二十余万好儿郎,便皆会为他李元庆冲锋陷阵,血战效死!

“呵呵。大哥,本来说好着,年前要跟皇太极换咱们大明将士们的遗骸的。现在,咱们怕是要多辛苦一会儿,自己亲自去取了!”

“呃。。。。”

陈忠一愣,片刻也反应过来,忍不住哈哈大笑,“元庆,我早已经等不及了!”

说着,陈忠猛的抽出腰间宝刀,“我大明………………!”

“万胜!”“万胜!”“万胜……”

铺天盖地的呼喊,简直仿似要将整个世界都毁灭!

入眼之处,皆是汹涌澎湃的艳红色!

便是近海游弋的鲸鱼,也被这堪称恐怖的声浪惊扰,纷纷逃命一般遁去,绝不敢再在这边久留片刻。

李元庆的眼睛一时也有些模糊了。

饶是他的心中兴奋之至,但他的城府,此时早已经是深不可测,很快便压抑下了心中兴奋。

此战,虽是充满了希望的希望之途,但话又说回来,这二十万,加之后面的满桂、陈~良策、张攀诸部,这近三十万好儿郎的性命,皆在他李元庆的一手掌控之中!

弟兄们这般信任他,把性命,把希望,都交到他李元庆的手里,他李元庆又岂能孟浪,辜负他们的信任?

李元庆看着滔天的艳红色,心中默默呐喊:“就这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我李元庆赌上我所有的身价性命,赌上我这十年的基业,来吧!来吧!!来与我一战!!!”

…………

第1367章 兵贵神速!

~~~~~~

十一月初四,李元庆和陈忠的中军主力,顺利抵达了三岔河口。

此时,先期抵达的明军先锋诸部,已经都在前往海州的路上。

大规模军队会战,就像一项庞大无比的工程,是相当费神费力之事,在很大程度上,李元庆其实是一直在规避大规模会战的。

其产生的影响力虽大,但同样,却也很容易束缚住人的手脚,一切必须要以稳妥为主,要顾全大局,想要奇袭,想要施冷箭,就比较有难度了。

但话又说回来,若是无这种大规模、大场面的历练,李元庆又如何将他的威势,遮天蔽日,横扫天下?

有着海州城的支撑,加之三岔河诸多河道的辅助,此时,明军的实际控制范围,已经隐隐推到了辽河套之南。

虽说这几日,因为李元庆大军出动的消息,后金军渗透向海州、三岔河一线的哨探多了不少,但明军沿河段,诸多据点的稳固,在对阵这些‘散户’后金游骑的时候,已经可以占据稳稳的优势。

这几日,天空一直飘散着细碎的小雪,虽不是很大,但天地间随处可以看到积聚成片的白色,也预示着,寒冷而又漫长的深冬,已经到来。

不过,天气虽寒,但明军主力的节奏却很快,各部在登录三岔河口之后,休息半日或一日,便直接开赴海州,进行先期布局。

这主要是李元庆和陈忠的队伍里,军官士兵,九成以上都是辽民,在耐寒方面,他们有着先天性的优势。

加之天时地利的优势,李元庆和陈忠诸部的将士们,人人都是皮棉袄,精甲,对抗这点小严寒,那简直不叫事儿。

在炎热的夏天作战,反而并非儿郎们所长。

“元庆,脚下这土地,好熟悉啊。可我却从未像是此时一般,感觉这土地如此真实,又那么坚实!”

看着周围调动有序的满天红色,陈忠一时感慨万千,眼睛中,隐隐有泪花微微涌动。

李元庆心中也是非常激动,他当然明白陈忠的意思,十年之前,这里正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呵呵。大哥,这才到哪儿?这一战,咱们要将狗鞑子穿个底朝天,直捣黄龙!”

陈忠片刻也反应过来,不由哈哈大笑:“没错!元庆,咱们此役兵强马壮,不灭了皇太极这龟儿子,那不是白来了么?”

诸部的调动皆有参谋、副官协调策应,李元庆和陈忠吃过了午饭,也开始更精细的筹谋,加强并细化未来的战术规划。

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李元庆此时摆出的架势虽大,但在很大程度上,李元庆是并不想进入后金本土,尤其是辽中平原腹地,给后金军主力决战的。

老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

哪怕此时李元庆和陈忠两部携带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堆积如山的粮草,已经具备了深入后金腹地作战的能力,但李元庆的第一选择,还是将后金军主力勾出来,最好能在距离海州要塞比较近的鞍山堡一线,展开正面对决。

哪怕皇太极不肯上钩呢,最不济,也要在鞍山堡搞个开门红,提升己方士气,拉低对手士气。

至于进入后金腹地、辽中平原之后,李元庆更不担忧了。

就像是后金军入侵大明,他们不可能搬空沈阳和辽阳这两座大城要塞,而沈阳和辽阳,也就是后金军的脉门。

还有一点最关键的,便是兵贵神速!

哪怕后金军有准备,李元庆和陈忠部主力,却也必须要在他们没有准备充裕之前,第一时间,赶往战场,先抓住这个主动权。

…………

简单在三岔河休整一夜,次日清晨一大早,李元庆和陈忠便率领两人的亲兵卫队,全幅精骑武装的万余中军,率先赶往海州。

此时,有之前孔有德和顺子诸部的铺路,三岔河口通往海州方向的道路,已经很顺畅,也很开阔。

虽说此时路上军队和押送粮草的辅兵皆是众多,但因为道路开阔的地势,加之地面都已经冻的结实,坑洼也有随扈辅兵休整,队伍的行程非常快。

三天之后,十一月初七,李元庆和陈忠部中军主力,已经顺利抵达海州。

此时,海州城内,已经聚集了两部战兵近六万人,再加之孔有德和顺子本部的万余人,已经有七万余人。

李元庆给后续诸部儿郎的集结时间是十一月初十,毕竟就算是长生营,这般庞大的规模,也无法做到人手一马,更多的,还是需要将士们的‘11路’。

不过,李元庆和陈忠仅在海州城休整一日,次日清晨一大早,便率前军主力,率先前往鞍山堡。

几乎在同一时间,岳托的镶红旗主力,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主力,也将将抵达鞍山堡。

鞍山堡城池并不算大,早年,在大明时,只能算是座中堡,因为地利优势,勉强也算繁华。但后来,后金入侵,战事连绵,几次鏖战,其根基都被抽空了。

包括沈阳和辽阳,也皆是后金之后,慢慢填补起来,但哪怕已经过去了快十年,皇太极又励精图治,却也远远比不得大明当年的繁华。

尤其是李元庆虎称的‘三十万’大军主力到来的消息,更是让鞍山堡内乱成一团,但凡是有点能力的城中百姓,皆已经逃向了后方,留下的,只能是最低等的汉人奴才,一帮炮灰。

鞍山堡城池之前,正在挖掘修建连绵的工事群体。

此时,李元庆亲临海州的消息,刚刚传到这边,岳托和济尔哈朗又怎敢怠慢?

此时不仅是低等的汉人奴才、披甲人奴才,正在忙活着修筑工事,便是许多战兵,甚至真奴,都亲自上阵。

李元庆的威名,这些年,大金谁人又没有听过?

事关大金国运,这些各旗真奴,还是相当团结,也能吃苦的。

堡城南门。

看着南方海州城方向辽阔的旷野,岳托和济尔哈朗都有些沉默无言。

尤其是‘呼呼’的北风一个劲的吹个不停,将周围原本便有些萧条的景色,搞的更加萧条荒芜。

“六叔,您说,李元庆这厮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为何,为何刚刚才休战几天,竟然又要来找咱们的麻烦?”

岳托对此事简直百思不得其解,恭敬又低沉的询问身边的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眉头紧锁,眼神中挂着无法掩饰的忧虑,“此事,我心中也没有定论那。或许,李元庆感觉明廷与他的压力太大,又或许是李元庆想利用此事,与明廷谈条件……总之,咱们不可不防那。”

岳托缓缓点了点头,片刻,小心问道:“六叔,那,那大汗在这方面,究竟。。。。究竟是何态度?”

直到此时,辽阳方面虽是戒备森严,各旗调动频繁,已经聚集了五六万的兵力,但盛京方面,皇太极却一直未有太多动作。

这让岳托的心里一时没有太多底气。

济尔哈朗一笑:“岳托,李元庆此人,居心叵测也。刚刚海州之战还没过去几天,这厮竟然又想来闹一场,恐怕,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咱们鞍山堡,不过是前沿,到了咱们的地盘,李元庆还想再像以前那般嚣张?”

岳托也明白了济尔哈朗的意思,不由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大汗英明那。六叔,我也感觉,李元庆此役阵势虽闹得不小,但明廷方面却并未有准确消息,十有**,这厮是在故弄玄虚啊。”

两人正说着,城下,南面方向,忽然急急奔过来十几匹骏马,带起一地的碎雪、泥浆。

领头一个马甲看到了济尔哈朗和岳托的王旗,忙急急翻身下马,就在城池底下,急急汇报道:“两位主子爷,李元庆今日一大早,从海州出兵了,接近十万余众。”

“什么?”

岳托和济尔哈朗相视一眼,面色不由都是大变。

他们简直做梦也没有想到,李元庆的动作竟然这么快,这完全就是搏命的节奏啊。

“六叔,咱们,咱们当如何?”

便是一向冷静的岳托,此时都有些慌了手脚。

济尔哈朗却是很快便稳定了心神,“慌什么?鞍山堡城高墙厚,又有这么多工事密布,城中粮草也是充裕,咱们岂能自乱阵脚?即刻将此事禀报盛京,爷我倒要看看,李元庆这狗杂碎,究竟耍的什么鬼把戏!”

…………

李元庆亲领,明军的推进速度非常快,刚刚到傍晚,主力已经行出了近六十里地。

海州距离鞍山堡不到百里,按照这个速度,最晚明日午时,明军便可抵达鞍山堡。

此时天气虽冷,但有着李元庆的亲自牵引,加之各部指导员的不断鼓吹,又是第一次真正的深入后金本土作战,将士们的士气非常高昂。

在一条小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