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说参同契-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褪抢献铀驳摹靶榧搀啤保诮驳摹拔虻馈薄5兰颐挥薪材阄虿晃颍兰矣谩吧衩髯陨保褪欠鹞虻木辰纾愕闹腔鄄幌媚睦锢矗亲匀欢痢K韵燃鞫蓟嵊校俏颐亲孕员纠从械牧楣庀智啊

他说这个就是“即一刻中真晦朔也”,古代一个时辰等于现在两个钟头,分三刻。换句话说,四十分钟当中,你真到了这个境界,就是快要还丹了,长生不老之药的境界,你懂得了,你拿到了。所以大家想百日筑基,筑个什么基啊?有人说一百天不漏精,那么有人两三年都不漏,你说他成道了吗?把他解剖来看,他有什么丹在里头?大概中间有些小瘤子,长些结石,那不是丹,不是那个东西,如果不晓得化掉,还很严重啊!这个是秘密里头的秘密,都在这个书里,诸位未来的大神仙,自己好好去参想吧!不过你们成功了不要忘记我,要来度度我啊!

第六十一讲

神归气穴坎离交

隔阴多半会迷

神不迷  身混沌

自身阴阳交

真种是什么

上次讲到坎离还丹的问题,所谓还丹就是如何把本有的修回来。什么叫坎离交?就是小周天,讲月亮的出没,所谓周天就是一个周期,一个旋转。每个月初就是朔,月底是晦。

神归气穴坎离交

“故曰,晦朔之间,合符行中。造化之日月,以魂魄相包。吾身之日月,以精光相感。当神归炁穴之时,不睹不闻,无天无地,璇玑一时停轮,复返混沌,再入鸿濛。即此混混沌沌之中,真阴真阳,自相配合。故曰,混沌鸿濛,牝牡相从。”“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是《参同契》原文,头尾各两句都是原文。中间讨论到“造化之日月”,这个造化就是天地,太阳和月亮代表两个伟大的精神,太阳代表阳魂,月亮古代称为月魄。一个魂一个魄,魄是借这个魂而发光的,天地的日月“以魂魄相包”,我们本身也是一样,我们的这个生命,不是指身体,身体同生命观念应该分开。“吾身之日月,以精光相感”,身体的日月就是精跟神光。精是指精力,是说身体各方面都很健康;光就是指神光充足,并不是头顶上开着电灯,而是说人的神气、头脑、思想都很灵敏;精和神光相感,是说两个合一了。

下面讲得很明显,说明什么是坎离交,“当神归炁穴之时”,神回到炁穴去了,有形的炁穴在丹田,标准的地方就是肚脐之下,阴毛之上,以自己的身体做标准,因为每人高矮胖瘦尺度不同。神如何归炁穴呢?在道家的说法就多了,各宗各派因这句话产生了各种修炼的方法。有些修道的人,一坐起来就想把头放到肚子里去,你想想看这个做得到吗?还有一种神归炁穴,打坐的时候假想把头拿下来,放到肚子里去。当时他们都很秘密的,搞得神奇古怪,有什么引证师、引礼师、点传师,也是这一套,是中国流行的,包括青帮、红帮都是那么搞的。有很多方法似乎都很神奇,一学会了发现非常可笑。这个修法哪里来的呢?是佛的《禅秘要法》里头白骨观来的。佛传的有三十几种方法,有一种观想把头骨放人髋骨,后来道家就把它拿来叫“神归炁穴”。还有好多,我要是报告出来,你们年轻人听了都不知哪个对。我们知道身体下面部位是有形的炁穴,修武术的,譬如说少林武当等,都晓得那叫气海。我们以前学武,学之前老师告诉我们,要是跟人对打,气海那个穴道不能打,会打死人的。正统的神归炁海不一定是有形,但是有形的气海连带起作用。什么叫神归炁海呢?就是无念!所谓“六根大定,收视反听”,原则就是两句话,实际方法也在内。不听外面的声音,眼睛也不向外看,直到前面光及影像没有了,就凝定下来。凝定到极点,有一点气住,呼吸停止的现象。要是说人修到入定时就是完全气住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说他的呼吸缓慢,间隔拉得很长很长。

一个入定的人,他的心电图很平的,很久才轻微地动一下,但不是病态,这是神归炁穴的境界,也就是佛家讲所谓气住脉停的禅定境界。实际上心脏还是有动的,还是有轻微的呼吸,鼻子的呼吸很少了,皮肤的呼吸还在动,这是神归炁穴,这是坎离交。这个时候对境心不起,“不睹不闻,无天无地”,完全忘我了,身体的感受没有了。如果身体还感觉气到了背上到了前面,以为自己任督二脉打通了,那根本是感觉状态,连“神归炁穴”影子都没有呢!

隔阴多半会迷

到这一步,感觉已经不必谈了,早过去了,所以“无天无地”,这个身体什么感觉也没有,“璇玑一时停轮”。璇玑是天文的仪器,在这里代表脑子思想绝对无念,身体上气机的流行绝对静止,这两个静止就叫做“璇玑停轮”。还有一句“日月合璧”,就是精神与气血归一了,所以“璇玑一时停轮,复返混沌”。混沌是什么境界呢?庄子说混沌的典故,我们已说过,在道家,混沌所代表就是胎儿刚刚进入娘胎那一刹那,精神跟精虫卵脏结合了,相似于昏昧、昏迷。道家讲混沌只到这里为止,佛家则更进一步。要了解其中道理;必须研究佛经。人进入娘胎,是所谓种子生现行,种子就是过去生的业力累积。精虫卵脏两缘结合不会成胎,要三缘和合,要自己的灵性加入精虫卵脏,这三样刚刚碰上了才会成胎。

任何人入胎就要昏迷,所谓隔阴之迷,隔一个中阴就不知道了。今生死后再去转入一个生命,不一定变人,或者变畜生或者升天。隔阴就迷了,隔阴要不迷那非常难,大阿罗汉八地菩萨差不多可以了,七地以前的菩萨还有隔阴之迷。迷有几种,我们普通人入胎就迷了,住胎也迷,出胎也迷;有人入胎不迷,住胎、出胎迷了;有人入胎、住胎不迷,出胎迷了。出胎迷已经了不起,佛道两家说,这是再来人也。再来人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还有一个名称叫“谪仙”,就是已经成道的仙或者罗汉,因为还没有完全成功,修错了法,堕落下来了。譬如我们文学史上称李太白是“谪仙”;佛家的初果罗汉、二果罗汉都是再来人;到了三果以上大阿罗汉就不再来了,即使不再来也是请长假,暂时不来,不是永恒。但是这些人出胎就迷了,不久则会清醒过来,慢慢自己就会修道。

我们过去有一两个朋友,他们硬是记得前生的事。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做统计,找些儿童来调查,三岁以前的事情能够记住的很少,也有人会记忆到一岁的事那就不简单了。也有人记得前生的事,但决不会透露。过去我有许多这类朋友,有位朋友讲到三生的事,宋朝他是什么人,清朝又是什么人,最倒霉就是前生。我问他前生是什么,他说是狗,他气自己是狗,就把自己撞死了。我这位朋友是决不说假话的人,他过去很有地位,不会也不用讲假话。清代有位四川名将岳锺琪,在康、雍、乾之间,他的诗境界非常高,其中有名的两句,“只因未了人间事,又做封侯梦一场”,他好像晓得自己是再来人一样,这个气魄也很大,我们年轻时很喜欢他的诗句。

神不迷  身混沌

讲这些道理是说明入胎迷也好,不迷也好,迷与不迷是神的境界,不是气的境界。神、气两个是分开的,气的境界是讲身体这一部分,身体部分有混沌的现象,不迷是神不迷。所以混沌是神、气两者相包,等于馄饨一样,里面有肉外面包馄饨皮,神被气包住了。前面提过云门祖师说的,“我有一宝,秘在形山”,我们思想可以很高远,想到太空去,可是去不了,被肉体包围了,两样混合不能解脱。所以小乘的佛法是修解脱,把这两个分离,像化学一样分解,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但是解脱不是最高的道,只能到罗汉境界。菩萨境界不修解脱,要待身、心两方面都成就,肉体的四大还要转化,因为心、物两个是一体的两面。

现在第一步修到还丹的境界,收视反听,到达六根大定。六根大定以后,这里告诉你“不睹不闻,无天无地,一时璇玑停轮,日月合璧”,再进入混沌。有同学问,如果一个人打坐的时候进入混沌了,是不是人也变混沌了?不会的!正统的修法,到那个时候虽然进入混沌,这个身体更端正,决不会倾斜或者弯曲。如果说非要弯起来,或倾斜才能进入混沌,已经不对了。真正进入混沌等于塑的佛像一样,三围很清楚,这样进入混沌就是正统。这个外形同内在有关系的,假使有倾斜,就是他色身上肉体四大的工夫没有修好,气脉没有完全修通。可是也有一种现象,真到了混沌境界他变得很小,身体会缩了。这种人当然很少,不过我没有这种经验,只是把知识告诉你们。等于你们初学打坐的人,有时候觉得身体长高很大,有时候觉得缩得很小。开始时是一种感觉状态,真证到混沌状态不是感觉状态,而是真实的状态,可以放大可以缩小。释迦牟尼佛在白骨观的修法里就有提到,不过他是秘密地说,不像我明显地说这是进入混沌的真实现象。至少最正统的说法,基本上也不缩小也不放大,是端正!决不是弯腰驼背的。

“复返混沌,再入鸿濛”,在这个境界,“即此混混沌沌之中,真阴真阳,自相配合”,这才叫做阴阳交媾,代名辞叫坎离交,是本身的阴阳在交媾,本身的阴阳在双修。从佛学来讲,这个世界叫做欲界,欲界有两性关系,就是公母、雌雄,由男女两性的关系而生出生命。不但人是如此,任何一种生物包括植物,都是这样。欲界的生命是借用两性的合作,由混沌状态构成一个生命。但是有一个理论,修道修到这个程度,他不借用别人的合作,靠本身具备阴阳两性的功能,在自己的生命中间再生一个生命!像这样不借用他人的肚子而生,已经不是欲界的生命了。

所以我常叫你们注意三界的生命,佛经告诉我们欲界的生命是两性合作的,是需要欲念交配而发生的,这个生命是向下走的。到了上界的天人,就不是欲交了,是气交,怀孕的是男人,生孩子是从头顶上、肩膀上生。道家书上所讲的出阳神化身,都是色界人的出生境界。不过色界天也分好几层,更高一层的不是气交,而是神交的境界,神交产生另一个生命。说了那么多空话就是说明混沌境界,我们用自己的生命来修道,男女都一样,“真阴真阳自相配合”,以本身的阴阳交配,不借用外力。在自己原有生命里产生另一个生命,必须要经过混沌境界,所以《参同契》的原文告诉我们“混沌鸿濛,牝牡相从”,牝牡就是男女、阴阳,牝是女,牡是男。

自身阴阳交

“元牝相交,中有真种。元炁氤氲,杳冥恍惚。正犹日魂施精,月魄受化,自然精炁潜通。故曰,滋液润泽,施化流通。”这一节朱云阳真人的注解,都把修道的境界与消息很坦然地告诉大家。古人并没有像我们现在讲得那么清楚,古书是古文写的,你自己古文不好,认为这个是死书死文字不清楚。老实讲,用白话我也会写,但用白话怎样都说不清楚,怪就怪在这里。最近我们本院同学研究文言白话,这两个对比,反而觉得白话非常难表达。这个本文里,他写得非常清楚,什么工夫,什么境界,什么口诀,都告诉你了。到了“混沌鸿濛”这个境界,就是“元牝相交”。元就是根源,生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