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临东周-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文公为此悲痛不已。

出奔是晋文公人生中最不平凡,最可贵的经历。那些为人暗杀的日子,饥饿奔跑的日子,患难与共的日子……永远在晋文公的心里,难以忘怀。正是有了那些岁月的淘洗,才成就了今日的诸侯霸主——晋文公。可是昔日共患难的故友就这样相继辞世,的确成为晋文公难以言说的苦闷。

这个世界,自己珍惜的人都去了,变得愈来愈冷清。

可是晋国还在,自己和朋友一手缔造的强国还在。必须有人继承自己的事业。

胥臣向晋文公推荐两名人选,据说可为晋国卿士。

原来胥臣推荐的第一个人是郤芮的儿子郤缺。据说胥臣一次外出,遇到一位耕地的农夫,他的妻子前来送饭。这农夫先是祭祀,然后才捧过饭来吃,他的妻子就侍立一旁。等到吃完饭之后,农夫等到妻子走了才开始耕地。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想必其人必有品德。

晋文公却不以为然,郤芮的儿子啊,再有才也得慎重啊!那郤芮是何许人也?晋国之前大乱,死了那么多百姓良臣,不都是郤芮从中作怪吗?

胥臣倒很开放,说就算尧舜那么鲜明的君主,不也有丹朱、商均这样的逆子吗?有鲧这样的父亲,不也有大禹这样的儿子吗?好还是不好,父子之间也不相传递。您就因为郤芮的过错连带到他的儿子吗?

晋文公说那也行,那你替我召见他吧。

胥臣却说,“臣恐怕郤缺出奔他国,已经留他在我府里居住了。主公如果真心求一贤臣,可以派使臣召见。”

胥臣果然忠心,一切都为了晋文公打算,就算晋文公不以为然地应付他,但是他认为是晋国的人才,他便要求晋文公去召见。

晋文公见胥臣如此热心,也不好再推拖,于是命令内侍传召郤缺。郤缺听到晋文公召见自己,却百般推拖,说自己不获罪已经非常感激了,怎么还会有奢望入朝为臣呢?

经过内侍多次劝解,郤缺才入朝参见晋文公。

这郤缺生的身高九尺,相貌出众,晋文公一见便非常欣赏,立马派胥臣为下军元帅,派郤缺辅佐胥臣。

过去为了掩人耳目,晋军的“二行”军队如今晋文公也改名为二军,命名为“新上”和“新下”。“新上”军元帅赵衰,副将箕郑;“新下”军元帅胥臣之子胥婴,先都辅佐。晋军正式变为五军,仅次于周天子的六军。不过从战斗实力而言,周天子的军队又远非晋军对手。

晋军整顿军队扩充实力的消息传递出去,诸侯无不震惊。能够如此昭告天下自己的实力,那绝非一般诸侯能够做得到的。

楚成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明白,如今晋文公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诸侯霸主了。楚成王派大夫斗章前往晋国求和。

能够承认别人的成功,也是一种美德。

晋文公终究念着昔日出奔在楚国受到优待的好处,答应了楚成王的请求,派大夫阳处父出使楚国。

周襄王二十四年,郑文公去世,世子兰即位。

这年冬天,晋文公也大病不起。

晋文公在病重之时,召赵衰、先轸、狐射姑、阳处父等人入宫,命令他们作为顾命大臣辅佐世子驩即位,关键是继承晋国的霸业。

为了避免各位公子争权夺位,令晋国动乱的情况出现,晋文公先将公子雍出仕于秦国,公子乐出仕于陈国。并且派幼子黑臀出仕于周朝,表示晋文公对周天子的亲近之情。

晋文公终究没能渡过这个漫长的冬天,在位八年而薨,享年六十八岁。

回首晋文公的一生,作为公子重耳却没有享受到父亲的宠爱,有的只是来自于亲人的迫害。流离失所出奔他国的屈辱生涯,整整十九年的艰辛岁月,栉风沐雨,他也曾经迷惑过,想过要随波逐流的生活下去。可是毕竟他是有理想的人,所以才能够在狐偃、狐毛、赵衰等跟随者的激励下一次次踏上更加艰辛的出奔之旅。

没有诸侯的前半生比晋文公更加艰辛屈辱。

但也正是如此艰辛,成就了晋文公。

当他即位之后,能够在短短八年的时间之内,另中原诸侯臣服,周天子侧目,甚至连桀骜不驯的楚成王也主动求和。

人生或许真的要经历苦难磨难,才会在瞬间绽放光华。

如果说齐桓公称霸之后的沉迷享乐另齐国逐渐危机隐现,那么晋文公在身后则留下了一个强大的晋国,强大到所有诸侯都不敢去想反抗也无力反抗的晋国。

人生如此辛苦的挣扎过、痛苦过、拼搏过,更有如此辉煌的成功,那也可以说是一种痛快淋漓的人生吧!

第四卷:尹正诸夏

第一章   有鼠西来

人是这天地间最高贵的生命;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论断。当然哈姆雷特式的犹豫并不可取,人生于天地间,当乐观向上,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最伟大的梦想,可谓无憾。

晋文公在位八载,将晋国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毫无遗憾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世子驩即位,是为晋襄公。

晋襄公登基的第一件事情,当然是安葬自己的父亲晋文公。他准备将父亲安葬在晋文公的始祖奋斗的地方——曲沃。

谁知道晋文公的棺木还没运出绛城,忽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棺木里发出牛叫一样的吼声,而且整个棺木也变得异常沉重,根本就抬不起来。

所有的大臣都吓懵了,妈呀,我们的领导果然不是凡人,这都是什么意思呢?

晋襄公继承了父亲晋文公的良好传统,赶紧召见太史郭偃前来占卜。

郭偃诚信祷告之后占卜一番,结果得到了如下繇词:

有鼠西来,越我垣墙;我有巨梃,一击三伤。

国家与国家之间当然不可能用老鼠进攻,生化武器还没发展起来。那这繇词所寓意的,当然是西边会有国家对晋国进行了骚扰,而且还是越境骚扰。不过所幸晋国尚有有力回击的武器,结果重创敌人。

郭偃说这是先君有灵,预先给我们的启示啊!

所有的大臣无不痛哭流涕,集体下拜。

这预言说完了,棺木里如牛吼声也停止了,灵车继续前行。

其实这更可以看作晋文公去世之后晋国大臣的普遍心态。曾经有一个那么油菜花的领导,将我们晋国带到了强大富强的道路之上,成为诸侯霸主,连周天子都要让我们晋国三分。如今一旦领导不在了,晋国将往何处去?昔日的敌人是否能不利用这个机会打击我们?

可以说晋文公去世之后晋国所有的臣民感受到了莫大的不安全感。

晋国将往何处去?晋襄公能否像晋文公那样将晋国带领到更加好的境地?

这都是大家心头的问号。

而繇词上说的有鼠西来,很明显指的是秦国。在晋国西面,有理由并且有能力和晋国发生冲突的,也只有秦国。

无论是否有这次预警,在晋国权力更替的敏感时刻,秦国都会是晋国防范的对象。

先轸当即派出探子前往秦国观察动向。

再说秦国大将杞子、逢孙和杨孙,奉秦穆公之命为郑国把守城门。不料这把守郑国城门,忽然见到郑国立晋国送回来的公子兰为世子。杞子等三人愤恨不已。

哦,我们秦国派出三员大将、两千军士为你们郑国把守城门,以防晋国对付你们,到头来你们反而迎立了晋文公指定的公子兰,你们和晋国好了?那我们秦国如此大费周章是为什么?枉做小人?纯缺心眼啊!

杞子等人越想越生气,将公子兰被郑国立为世子的消息即刻传递回秦国。

秦穆公闻言大怒。

好你个郑国,还真是哄死人不偿命,先是花言巧语让我们秦国退兵,还留下人马给你们使用,到头来你们和晋国和好了,给我们秦国装进去了?

这绝对是对我们秦国体力以及智力的最大侮辱!

可是生气归生气,秦穆公还真没有办法。

为什么?

晋文公还健在呢!

其实这件事情绝对是郑文公失策。既然已经亲自离间了晋国和秦国,那就不可能同时和这两个国家和好。如果非要和两个国家都和好,那势必引来其中一国的忌恨。所以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既然晋文公比较狠,决定和晋文公和好了,至少应该清除秦穆公留在郑国的势力。否则必然生变。

可惜郑文公沉浸在逃过一劫的欢喜之中,根本没想到这些。

等到公子兰即位之后,对待杞子等三人更加无礼,就差直接给他们撵走了。

这杞子、逢孙和杨孙都是武将,而且在秦国也算是有地位的将领,何时受过这样的窝囊气?三个人盘算着,反正待在郑国也是不落好,不如禀告秦穆公偷袭郑国,这样也不算白在郑国驻守这么多时间。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郑国既然如此无情,那就别怪我们秦国无义了。

正巧这时候晋文公去世了,杞子等人欢心鼓舞,急忙派人送信回秦国说明情况。

原来杞子等三人现在掌管郑国北门,根据他们三人的情报,晋文公如今新丧,晋国肯定顾不过来郑国。而郑国的国君也是刚刚即位,根本没有组织武装抵抗的能力。加上杞子、逢孙和杨孙在北门接应,秦军此来,一定可以顺利将郑国拿下。

秦穆公得到杞子的密报喜上心头,终于有一个报复郑国和晋国的机会了!看我打你一个措手不及,让你把我当傻子!

可是蹇叔和百里奚对此事表达了坚定的反对。

蹇叔和百里奚认同烛之武当日对郑国和秦国关系的分析,这两个国家离的太远了。秦国就算把郑国打下来了,中间隔着一个晋国,还是难以保全。就算秦军胜利,不过得到一些战利品而已。而且行军千里,还谈什么偷袭?难道大家都是傻子还是集体失聪失明呢?秦国大军未到,郑国肯定会得到消息,早作打算。秦国发大军袭击郑国,中途还被郑国知道了消息,得到了郑国誓死反抗,没准还得加上郑国的新盟友晋国,就为了得到一些战利品?

而且郑国现在虽然和晋国结为盟友,但是人家毕竟还是让杞子等人掌管郑国北门。这是什么?这是对秦国的信任。如果秦国就这么利用郑国的信任,我们利用别人的信任,那不是没有信义吗?还利用晋国大丧,这不是不仁义吗?

就算成功了,我们秦国丢不起这个人啊!

这次偷袭郑国的绝佳机会,被蹇叔和百里奚说成了无论如何都赔本的买卖,秦穆公顿时大怒。

秦穆公心说那秦国和郑国的土地也改变不了位置,难道寡人就一辈子拿郑国没办法,眼看着郑国依仗着晋国骑到寡人鼻子上不成?

秦穆公说道,“寡人三平晋乱,天下闻名。只不过因为晋文公城濮之战赢了楚国,所以寡人将霸业让给了晋文公。现在晋文公离世,天下谁还能为难我们秦国?郑国只不过是依靠别人,现在我们打下来郑国,和晋国交换河西之地,晋国恐怕还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原来说到底秦穆公还是为和晋文公争霸啊!

如今晋文公去世,还有谁能阻止秦穆公呢?

看来大家的上进心都很强啊,只不过之前秦国明白不是晋文公的对手,所以和楚成王一样,选择了战略收缩。如今晋文公一旦去世,谁也不能阻挡秦穆公称霸的迫切心情了。

当时豪杰,都有称霸的企图。但是大家都是聪明人,在对抗的时候也知道衡量实力水平,知道能力强的,大家就都规避风险。等到强者离世,继任者才风起云涌。

可是蹇叔认为如此行事还是太冒险了,他建议晋文公派人出使晋国吊丧,趁机窥探晋国和郑国的消息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