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旁不敢违抗父命,连忙放下那本《尚书》,三步作两步,打开了院门。那跑腿的一见是个年轻的公子哥,穿的也不是寻常人家的麻布衣裳,登时喜逐颜开地说道:“敢问王安石、王安国、王安礼、王安上四位老爷在吗?”

王旁吞了吞唾沫,紧张地说道:“是不是中了?”

“公子真是话头醒尾,正是高中了!王安石老爷,贡试第十名,王安国老爷,贡试第二十一名,王安上老爷,贡试第五十八名,王安礼老爷,贡试第一百一十二名,皆可不日参加殿试,平步青云,恭喜恭喜啊!”跑腿的人怕这桩“生意”黄了,连忙将自己看到的榜单,一口气说了出来。

王安石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院门前,怔怔地说道:“都中了?”

跑腿的那人很坚定地说道:“是啊,都中了。这位老爷,是王家哪位呢?”

王安石做了个长揖礼,说道:“在下王安石,王介甫。”

那跑腿的哪里敢受这个礼,连忙闪在一旁,说道:“王安石老爷,你这可是折杀小人了。小人白丁一个,怎生受得起这礼?只是这话小人传到了,跑腿费王家老爷,应该不吝啬赏几个大钱吧?”

王安石本身有些不通人情,一心扑在读书上。倒是王旁,平日里接触的市井之徒多了,沾染了人情世故,懂得这时候该给赏钱了,连忙从袖子里拿出两个银币,放在那人手上,笑眯眯地说道:“有劳这位兄台了!”

那跑腿的见钱眼开,差点没乐得大笑两声。一次性给两个银币的,真不多见,看来自己是来对了,一门四个举人,还都高中了,这赏钱领得就是多!收好了钱银,那跑腿的才笑嘻嘻地叮嘱道:“恭喜四位老爷了,这贡试高中,定然有个十品官的官职在手。若是殿试再高中六甲,那说不得就是一方父母官了。”

王旁知道他说的是实情,新政早有规定,只要贡试取中,一律授予十品官。虽然这十品官等同小吏,可毕竟沾了个“官”字!不仅朝廷有名册记录,还有每月俸禄发放。要是殿试取中,金榜题名了,便是十品官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政绩出彩,早晚能升上去的。只要有个七八品官身,足以告慰列祖列宗了。

送走了跑腿的之后,王安石才如同从梦中醒来:“旁儿,你叔父们呢?”

“叔父们带着大哥,去皇家大学找孙用和太医了。”王旁不敢隐瞒。

王安石也想起了是有这档子事,一拍脑袋:“老了,都乐糊涂了……”

王旁在一边,想笑又不敢笑。

“对了,旁儿,趁天色尚早,你去酒楼摆个宴席,我们一家,好好庆贺一番。”王安石虽然有些不通人情,可这些事情还是知道的。

王旁应了一声,正待离去,走了两步后,才突然转身问道:“爹爹,那《尚书》不用看了?”

王安石没好气地说道:“再啰嗦,回来要你抄写十遍!”此话一出,王旁登时溜得比兔子还快。

“唉,这小子,性子太跳脱了,怎能静得下心读书……”王安石叹了一声,可他遮掩了院门后,突然放声大笑起来,若有人在场,还道他发了疯,旁人何曾见过王介甫有如此恣意纵情之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笑声过后,院中传来充满喜意的吟诗声……(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一章:高兴不起来

好在王安石还有些理智,没有念出那首“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不然就闹笑话了。这才刚刚过了贡试,殿试还没考呢,怎么就能得意忘形?要是冲着更高官职的去,何必在意这十品官?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准备殿试,金榜题名,那才是真正的当官敲门砖!要知道,便是殿试也会有许多人被黜落的,最典型的就是上一次恩科了,近三百人的殿试,只取了一半人。

只是王家先前不得科考,让王安石的老爹含恨离世。现在好不容易完成了几代人的夙愿,而且一中就是四个,王安石有些得意忘形也是可以理解的。

待得王旁订了酒席回转,看到“放浪形骸”的王安石,也吃了一惊。要是他知道后世有个典故叫“范进中举”的话,他就该担忧了。幸亏王安石的修养也到了一定境界,哪怕再高兴,也不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不过,这也让王旁感到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历来严厉的王安石,竟破天荒地告诉他不用背书写字了,在院中等待叔父们回转便是。

时近黄昏,院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仔细一听,正是王安国他们。“吱呀”一声,院门被打开后,王安礼哈哈大笑进来:“三哥,都中了,都中了!”

王安石已经过了那股兴奋劲,取而代之的是“宠辱不惊”的淡然。是啊,他连当朝天子都见过了,还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呢。只恨当时没有官身,不然的话,他就可以向这个小皇帝推销自己的抱负了。当朝天子还没弱冠,忽悠一番,保不齐他就会乖乖地照做了。

王安石知道自己不过是找借口罢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哪怕自己当时有了官身,小皇帝也不一定会听自己的。看看小皇帝掌权以来的新政,哪一项不是直击大顺弊端?换做自己,都未必能做到这样。听闻这小皇帝为了新政,不惜和群臣闹翻,“一意孤行”到了现在。除了十品官制没有体现出来优越性之外,向商税、船舶司、报纸、蹴鞠联赛、整顿军备、新马政、剿匪、驰道……哪一项不是闹得轰轰烈烈,世人皆知?别人都不知道王安石的心思,其实他不止一次升起了疑心:“难道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的人?”

不过,他的心情此刻已经被贡试取中的喜悦所占据,没有想得那么远:“是啊,我们兄弟几人,苦读数十载,总算有了些成果,对得起列祖列宗了……对了,元泽的病……”

“孙太医说了,元泽是天生身子弱,需要好好调理。他开了个方子,让我们去抓药。恰巧碰见有人说放榜了,我们便去看了。”王安上原本是个闷葫芦,话不多。今日能说这么多话,也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

王安石不解:“这皇家大学离长安城不远啊,还有驰道,为何你们去了这般久?”

“三哥有所不知,这皇家大学守备森严,闲杂人等根本进不去。幸亏我等碰到了张子厚,一聊起来才发现与三哥你是故交,才得以进去。”王安礼解释道。

王安石点了点头:“原来是张子厚……”

“三哥不知道吧,这张子厚乃是此次恩科省元!”王安国叹息了一声,“我瞧其谈吐,确实为圣贤之人。只是这圣贤,竟也不能免俗……”

王安石淡淡地说道:“人各有志,如何能一概而论?圣贤者,以身作则,大顺科举,可为万世之表也。”这话大家都是认可的,科举的公平性已经证明了其能为国家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哪怕这些人才有些可能禁不住诱惑,腐败贪污了。可总体来说,科举是好的,它为广大平民提供了一个向上的渠道。只要你肯努力读书,那就会有出头之日。有了希望,自然阶级矛盾也就少了。

顿了顿,王安石又说道:“今日喜事连连,我等得去庆贺一番。旁儿,你订的酒楼是哪一家?”

王旁连忙说道:“爹爹,这长安城里的酒楼,几乎都订满了。幸亏孩儿去得早,樊楼尚有一桌。”

王安石早就听闻过樊楼的名声了,这樊楼可是长安城里的大酒楼,自前朝起就有了。樊楼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灰瓦青砖,雕梁画栋,陈设富丽堂皇,古朴典雅,气派宏大。也是,在满城庆贺贡试取中之日,也唯有占地最广的樊楼,才有多余的酒席罢?

“三哥,这……这得花多少钱银啊?”王安礼有点肉疼,“我们此次来京,准备不足,钱银已经不多了……”

王安石笑道:“人生得意须尽欢,些许钱银罢了,千金散尽还复来!今日高兴,值得浮一大杯!”

王旁也帮腔道:“是啊,季父,这喜庆之日,不喝两杯怎行?再说了,这樊楼酒席亦不贵,那什么‘状元及第席’,亦不过是一贯钱罢了。”

王安国生性沉稳,考虑了一番说道:“既然已经订了酒席,那便去罢。只是这殿试在五日后便开考了,须得再温习一番。说不得,我们兄弟四人,怎么也得有金榜题名的!”

王安上点了点头,说道:“没错,三哥可能有所不知,此次殿试,足足有五百余人。要想金榜题名,恐怕还得再下一番功夫啊!”

王安石先是一愣,而后一惊:“怎会如此,上一次恩科的殿试者,不是只有三百余人吗?”

“三哥,你忘了吗,上次恩科只有几千举子,而此次恩科,足足有一万九千余人。我们兄弟四人都被取中,已经是祖上保佑了……”王安国叹了口气说道,“若是以往年取士的名额,仅有百余人,那便是五中选一。虽比省试好了些,可这些都是高手,轻视不得啊!”

此话一出,气氛便沉闷了下来。王安石没料到形式这么“严峻”,心中也有些不自信了。良久,他才开声说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以后之事了。”

王安礼也附和道:“是啊,再不济也有个十品官做,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其实这话都是自己安慰自己的,金榜题名,哪个读书人不想?只是这科举,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要金榜题名,除了实力之外,还要有三分运气才行。若是你的文章不讨喜,被黜落那也是常事……(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

五日时间,匆匆而过。

这几日,礼部也是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发放考号,布置集英殿考场外,他们还得一一训诫这些举子。毕竟皇宫之内,戒备森严,严禁乱闯。要是闯到后、宫去,就是皇上想要保你,免了你死罪,你也免不了取消功名,终身不得再考等严厉处罚。

有人说礼部是个清闲衙门,这也是因为没有科举。要是科举一到来,礼部就忙得不可开交,简直和农忙有得一拼。但科举过后,礼部又渐渐静寂了下来。没办法,礼部就相当于后世的教育局和外交部的合体,这个年头的教育没跟上,大部分百姓还是文盲,这礼部能有什么事可做?大不了就是和外国来使打打嘴仗,训诫一番礼仪罢了。

王安石兄弟四人,早早就起身了,不是他们睡不着,而是前几日请考号的时候,礼部官员告诫他们,一定不能“误了时辰”,不然宫门关闭,他们的考试资格也就取消了。同时,礼部还随行发放一本《御试须知》,代替了以往派人训诫礼仪。除此之外,还谆谆告诫“一定要保存号纸,如若丢失,则不得入矣”。

鉴于此,还有谁敢睡懒觉?这不,还没到卯时,这些举子就要出发了。一行人打着灯笼,浩浩荡荡地前往皇宫正门宣德门,等待检查考号,搜了身,谨防举子夹带后,才一一放入。

王家四兄弟检查考号过后,才得以进入皇宫。这时的天还没大亮,皇宫依旧笼罩在黑幕之中。于蒙蒙亮中看见那红墙绿瓦,便是来过皇宫一次的王安石,都觉得有一股豪情自胸而生,更别说其他举子了。

在内侍的引领下,这些举子来到了集英殿前,看见了挂得很高的混图。这混图其实就是座位表,举子们按照座位表找到自己的座位号,对号入座就是。

今日不是例朝,所以皇宫之内并无甚么官员,除了陆承启临时决定的考官以外。这权力最大的详定官,自然是贡试主考官文彦博了。既然做了贡试主考官,这殿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