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泻喝说耐矗蠛煤由剑孤淙虢鸨镏拢以怩艴铩5鹊匠沟资崭粗性丫袅肆桨俣嗄炅恕

国力不济,兵力再多,不过是拖累朝廷而已。只有把江南这个聚宝盆打开,陆承启才有底气,与辽国一战而不损伤太多国力。西汉武帝威震大漠,可他用的是文景之治的所有积蓄。把匈奴驱赶走了之后,西汉国力急转直下,可见一斑。以史为鉴,战争永远是政治的延续。大顺与辽国,乃是世仇,就好似天、朝与倭国不共戴天一样,迟早都会一战的。可战争要想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必须要自身强大。这个强大,不单单指的是军事强大,还要经济强大,文化强大,百姓强大,更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人,引领着这个皇朝,朝着世仇发起灭国一击。

高镐可没想到,眼前的小皇帝听到开院的消息后,就怔住了,他唤了几声,都不曾得到回应。

“陛下,陛下!”

高镐不得不提高了声量,陆承启总算回过神来:“说罢,是文卿来了么?”

“陛下料事如神,参知政事文彦博在殿外求见。”高镐不敢懈怠,躬着身子,紧接着陆承启的话头说道。

陆承启压抑住自己的“嘭嘭”乱跳的心,故作镇定地说道:“宣!”

高镐转身,清喝一声:“宣参知政事文彦博觐见!”

说罢,高镐躬着身子,缓缓地退出了垂拱殿。不多时,一个捧着一沓试卷的人影,出现在强光之中。陆承启的心,不争气地“嘭嘭”乱跳起来,至今为止,他的计划一切都顺利进行着。

“臣文彦博,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文卿,这可是此次恩科省试卷子?”陆承启有点急不可耐,当即开口说道。

文彦博把卷子一边呈上,一边说道:“回禀陛下,正是取中省试卷子,一共有五百有七人。”

陆承启抚掌大笑道:“好!”

文彦博也笑道:“臣恭喜陛下,又得英才。这五百有七份卷子,皆未曾揭开封弥,全由陛下做主!”

陆承启哪里还按捺得住,连忙拿过那沓试卷,双手微微颤抖着,把第一份卷子拿起来,看着上面写着“甲一”的字样,心道:“想来这就是省元的卷子了,不知道取中的是哪个幸运的家伙?”

他扫视了一番这份卷子,发现其字形尚可,试论、策问写的是儒不外法,也俱符合陆承启的心意,微微地点了点头:“文卿用心了,这省元,朕甚是满意。”说罢,便要轻轻地撕下那封弥。(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九章:野无遗贤

封弥被除干净后,映入陆承启眼帘的是熟悉的两个字——张载。

陆承启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原来是子厚,怪不得,怪不得!”

文彦博一听,也是愣了一下,随即想起来,这“子厚”不就是张载吗!这就怪了,他不是被赐同进士出身,封做秘书省编修了吗,怎么还来参加科举呢?不过设身处地想一想,他就明白了。像张载这样的大儒,半寸功名也无,却被封做秘书省编修,这不是种荣耀,而是一种耻辱。哪怕张载的心性涵养好,受得了冷嘲热讽,羡慕嫉妒,可他的弟子,他带的学生受不了啊!时日一久,那压力自然也就来了。所以很可能张载不是为自己考的,而是为弟子,学生而考的。

见文彦博脸色古怪,陆承启也知道他想些什么,叹息了一声,才缓缓地说道:“先前朕没有问过子厚,便强行封他做了秘书省编修,本意想着让他编修些教材,好教化万民的。可他性子倔,竟说什么也不肯,怕朕开了这个先河后,国家选才就有失公平了。这两年来,竟丝毫俸禄不取,原封退回。而编修一事,却不遗余力一直在做。先前他跟朕说,要请一个月的假,说是回乡处理点事情。朕还以为他家里出了甚么事,不曾想竟是回乡去考举子去了。这个子厚才学性情都是上上人选,只可惜性子太倔了些,不懂得变通。罢了罢了,朕也说过,这秘书省编修是给他留着的,他高中了,也是一件好事。”

其实陆承启有一件事没有说出来,为何张载能拿第一?嘿嘿,这卷子本身就是他从张载那里诓过来的,最多便是改了些头尾,几乎换汤不换药。这样的卷子,张载要是拿不到好名次,也枉了历史上的名声了。不过这话,陆承启是打死都不会说出去的。这不仅仅关乎张载涉嫌“舞弊”,连带陆承启积累起来的名声恐怕都要毁于一旦。想想看,这才恩科居然是皇帝和举子串通舞弊,这对科举的公平性该是有多震撼的破坏力啊!陆承启可以预料到,要是此事传了出去,恐怕不仅仅是他,便是张载都翻不了身了。

“至于公平性,不还有殿试么!嘿嘿,三级考试就是好啊,一次能作弊,两次能作弊,到了殿试,什么马尾露不出来?”陆承启心中打定主意,这殿试的题目,说什么也要自己出了。好在殿试仅一日,策问一篇罢了。在四书五经上,寻些符合自己政治理念的句子,化成题目,应该不是难事。

文彦博不知道,仅仅那么一瞬间,陆承启的头脑里就转了千百个念头,他还等着小皇帝确定贡试名次,好张贴皇榜,通告天下哩!

“陛下,张载大才,天下皆知。关学名声,响彻海内。列其为省元,自是无甚异议。只是其余举子,也等着陛下钦定名次,好张贴皇榜,通告天下!”文彦博忍不住提醒了一句正在发呆的陆承启。

陆承启回过神来,笑道:“确应如此。只是这卷子如此多,单凭朕一人,如何撕得来?来人啊!”

高镐连忙躬着身子,进入了垂拱殿中:“陛下,小的在!”

“寻些人手来,一同撕掉这些封弥。”习惯了颐指气使的陆承启,淡淡地吩咐道,“对了,顺道给文卿端上茶来。”。这也是他学到的东西之一,要是太客气的话,这些臣子根本不拿你的话当回事。所以做一个皇帝,一个上位者,一定要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言出必行。久而久之,就是对这些内侍,陆承启说话也是这般了。

高镐不疑有他,连忙说了声“遵旨”,便朝殿外唤来十几个内侍,同心协力地把封弥撕掉后,又根据甲科乙科排了名次,才恭恭敬敬地递给陆承启。这过程说起来没什么,但这些人也用了一盏茶时间,才堪堪弄完。这办事效率还是快的,要是陆承启自己动手,估摸今天晚上都未必排得出来。

“启禀陛下,小的们已经办妥了。”高镐恭恭敬敬地禀告道。

陆承启淡淡地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放在案上,你们就退下吧!”

“是,陛下!”

待得这些内侍都退下去后,陆承启才缓缓地拿起这些卷子,一一查看。这五百多份卷子,自然不可能一一查看,陆承启有自己的办法。说穿了也不稀奇,就是抽查而已。陆承启先认认真真地把前十名的试论、策问都看了一遍,然后再看最后一名的卷子。中间再抽几份卷子,主要是看看这评判标准,是否有太大的出入。其实这主观题,主要是看考官怎么评而已,道理的东西,谁都能说个一二。至于另外一项标准,自然就是文采了。

陆承启认认真真地翻查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赞赏道:“文卿果然认真负责,此次恩科,朕很满意!”话中带话,陆承启指的是取了那么多人参加殿试,等于很多人都能做这个十品官了,也不用担心监察司除掉那些污吏所带来的影响。这文彦博体察圣意,倒是一个人才。再加上江南开发,需要的人才更多,陆承启还嫌这五百零七个人少了些。不过吏部应当还有些寄禄官,也就是阶官,朝廷花着钱养着这些人,倒也不是个办法。这不,开发江南,正好用得上。

陆承启心中打好主意后,才注意到这贡试取中的名单,不由得大吃一惊。以他的历史学识,此次恩科,竟取中了异常多的牛人。其中省试第二名,你猜是谁?苏轼之弟,苏辙苏子由是也!苏辙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人物,竟也纳入他的人才库了,陆承启能不高兴吗!

身为重生人士,陆承启也有名人情节。或许这些名人,与历史上的记载,人物形象有些差异。可是能载入史册的,都是一些顶尖的人才,这是不可否认的。像这次恩科,除了张载、苏辙以外,还有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吕大钧(张载弟子,师徒同中一科,已成佳话)、程颢、程颐、吕惠卿、章惇、章衡、李师中、蔡确、种谔……

反正天下大才,几乎都一网打尽了。陆承启越看越是兴奋,越觉得大顺中兴,此去不远矣,忘乎得以地说道:“天下英才,入朕毂中矣!”

文彦博闻弦而知雅意,连忙说道:“恭喜陛下,得天下英才!”(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须尽欢

“铛!!!”

“铛!!!”

“铛!!!”

一连三声锣响,自宣德门一直扩散到两旁御街上。这两人,天天有人蹲守在皇榜前,想要第一时间得知这恩科到底是谁有幸得中,可入宫参加殿试。这些人是专门靠这行吃饭的,就是抢先一步得知消息,好去这些高中的举子家中领取赏钱。一般来说,在高中之后,哪怕是贫苦出身,也会给几十文钱,作为跑腿费的。当然,你也可以趁机攀爬,断认此人有无前途,若是有前途,尚未婚娶,还可以“榜下捉婿”。要是眼力好,攀上一门状元亲事,那顺带就“鸡犬升天”了。中国社会就是这样,不管过了几千年,都是人情的社会,有什么好事都会先带契自家人先。

皇榜张贴是按照排名来的,最后一名到倒数百名,先被贴了上去。这些跑腿的这时就要认清认楚了,哪个是富家子弟,哪个是贫苦出身。如果认不出,那只好碰运气了。当然,如果早就物色好了人选,恰好又在榜上的话,这人自然就捷足先登。

皇榜一张张被放出来,这些跑腿的一看就懵圈了:“怎个今年如此多高中的?”

一连贴了六张纸还不够,当先一张纸上还多了七人。这七人,皆用朱笔画出,标明是考得最好的七人。

“不得了,不得了,张圣人也参加科考了!还做了省元!”

“张圣人是谁?”

“还能有谁,圣上御口亲封的圣人,张载啊!”

“那你还等甚么,快去领赏啊?”

“谁不想?只是张圣人现居于皇家大学,闲杂人等一律不许进入。这赏钱啊,怕是没人能领了!”

这些跑腿的,唏嘘了一番,又开始寻找其余目标了。其实这些跑腿的,往年为了争赏钱,都差点干起架来。今年就偏生例外,皆因取中的人数太多了,跑腿的显然不够,还需要争什么?说不定还跑不过来,争这么多也没用。

物色好人选后,这些跑腿的就开始奔赴举子家中,准备领赏了。他们赚的也是快钱,若是整个长安都知道了贡试出榜了,他们就没有多少赚钱的机会了。所以眼光狠辣很重要,这不,一个跑腿就盯上临川王家了。

长安城,归义坊中,一个跑腿的正在扣着门环敲门:“王家老爷,快开门呐,恩科放榜啦!”

院子里,王安石正在督促王旁读书,听了这话,竟有些恍惚,差点双腿一软,跌坐在地上。“爹爹,你没事吧?”

听得王旁这么说,王安石很快回过神来,说道:“快,快去开门!”

王旁不敢违抗父命,连忙放下那本《尚书》,三步作两步,打开了院门。那跑腿的一见是个年轻的公子哥,穿的也不是寻常人家的麻布衣裳,登时喜逐颜开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