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头跪倒在王鹏的前面,说道:“大人,刚才这伙人定是京营的人派来灭口的。望大人明察。”

王鹏眉头一皱,这马贼并没有看到京营的人,怎么一口咬定是京营呢。于是,他问道:“休得胡乱诬告。”

“大人明察,小的以前和老兄弟喝酒的时候,听他们说过,他们命大,当年被围剿之时,京营放了他们一马,而且以后不用再提心吊胆了。这次出钱买命的一定和京营有关系,也只有他们有能力,有理由把这里杀得一干二净。”马贼磕头道。

看到眼前的场景,他那还管京营这个势力有多大。本来还抱着万一的期望,知道自己落到官府手里,说不定会救自己。结果却发现结局只会是杀人灭口,所以他的心就死了。

王鹏再问这群马贼是怎么被京营放过一马,当时有什么条件之类的。这个马贼却又一无所知了。

王鹏也就不再问,心里基本有数,就算不知道当年的情况,光现在的情况综合起来,京营怕是脱不了关系。

得把现在这些情况都给厂公汇报,王鹏想到这里,就召集还企图寻找线索的同僚,让人给这个马贼换装,扮成东厂番子,进京师去找厂公。

钟进卫一大早起来,也开始忙碌了。带着六个拖油瓶,就是东厂的六名护卫,顾百川和王鹏还没来及报到,就先另外补足了六个,随身护卫钟进卫。

钟进卫的搬家其实很简单,只有一个箱子,里面是剩下的银两和刚来这个世界所穿的衣物。然后就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了。

不过崇祯皇帝亲题“中兴伯爵府”五个大字的牌匾送给他,王承恩也私下送了些银两给他。除此之外,其他认识的人都不知道钟进卫一早搬家。

钟进卫本来就是一个嫌麻烦的人,又赶上建虏肆虐,难民需要安置,朝廷取消春节,所以什么迁新居仪式统统省略,也算配合形势了。

中兴伯爵府,就三个侍女和于海宁一家人而已,他们有收到通知,早打扫干净,准备迎接这一天。

第一百零七章 乔迁之喜

在东厂番子的带领下,钟进卫终于来到了定府大街的家。门口大街宽约二十五米左右,大门两端各有一个巨大威武的石狮子镇宅。

钟进卫看门口就知道自己家是个豪宅,心里很是高兴。

门口已经有一群人在了,看到钟进卫过来,纷纷跪倒相迎。

钟进卫一见,赶紧催马向前一看,原来是自己收留的那些人。

带头的是年纪最大的于海宁,见钟进卫近了,口称:“恭迎家主!”

钟进卫可不敢让老人来跪自己,赶紧翻身下马,扶起于海宁和其他人等。

于海宁一边把钟进卫让进家里去,一边让自己的儿子领东厂的官差,绕道后门把马牵到马房去。

就在这时,顾百川赶到了,远远的就贺喜钟进卫。他是个精明人,虽然钟进卫要低调,但到场贺喜总归是能让钟进卫高兴的。

钟进卫一见老熟人顾百川带伤过来贺喜,赶紧迎过去,也不计较身份的差异,和他聊天打屁。番役们见档头来了,也纷纷过来见礼。

门口热闹了一阵,就往宅子里去。

钟进卫先进门,于海宁随后介绍宅子布局。后面是顾百川和抬着箱子和牌匾的番役,再后面才是几个侍女和于海宁儿媳及孙子。

进门迎面而见的是一道水磨砖砌的雕花影壁,右则是门房,现在是于海宁住的地方,他自己甘当门房。

进了左侧的门后,对面是倒座房,现在是空着的。然后走的才是宅子中轴线上的垂花门,过了垂花门,就是一个大院子,左右是东西厢房各三间,三个侍女和于长俭一家就住在这里。

正房有七间,耳房若干,正房后面还有若干房间包括马房都在那边。

钟进卫也不好意思在这个时候细细参观,只是听于海宁略微介绍了下。

来到正堂后,番役把箱子放下,牌匾供到桌子上。

跟随而来的侍女忙去端茶倒水招待客人。钟进卫心里暗暗感慨下这座不需要支付房贷的属于自己的大房子,然后和顾百川聊了起来,番役和于海宁在一边作陪。

没聊一会,好像门口有人敲门。钟进卫听到有点奇怪,自己这么低调,还谁会来拜访自己。于是,喊住正要去门口看情况的于海宁,自己出门去瞧瞧。

到了门口一看,是孙承宗,卢象升和阎应元,并带着一群随从。

原来阎应元知道自己妹夫今天要搬新家,就向卢象升说了要过来帮忙。

卢象升知道钟进卫推荐过自己,感恩在心,听到钟进卫有乔迁之喜,也一起过来祝贺下。

卢象升向孙承宗告假时,又让孙承宗知道了。以孙承宗和钟进卫的交情,自然也来了。

有人来庆祝,钟进卫当然是高兴的,连忙让进府。

但因为事先根本没有想到有人会来祝贺,又没什么家人,一下来了这么多人,根本就照顾不过来。

跟随钟进卫而来的六个番役,因为钟进卫家佣人不够,倒变为半个主人,不得不去帮忙招待孙承宗和卢象升带来的随从。钟进卫身边有这么多人,又是在家,自然就不用护卫了。你要说孙承宗和卢象升会是刺客,打死谁都不会信。

孙承宗资格最老,根本不在乎吃喝的,就说过来坐坐,大营那边的事情多,马上就得赶回去。

一众人来到正堂,孙承宗资格最老,官位最大,自然就坐在上座,钟进卫在另外一侧作陪。

卢象升坐在右侧首位,左侧首位是阎应元坐了。顾百川因为有伤在身,又和钟进卫、阎应元经历过生死,就坐在阎应元一侧。

孙承宗已经知道了钟进卫遇险的事情,但还不知道详情,就问了一下具体过程。

钟进卫叙述了昨天的惊险经历,重点描述了顾百川的机警和阎应元的本事。

顾百川为自己负伤,在朝廷重臣面前夸他几句是应当的,顾百川听了也会感激自己,这点口水,钟进卫不会省着。

至于阎应元这个自己的大舅子,更是要重点描述了。不只是他杀的马贼最多,还有自己大舅子这两个未来上级面前多说说阎应元的本事,有利于大舅子将来的事业。

孙承宗和卢象升都不是傻子,自然听得出钟进卫的意思。

卢象升等钟进卫说完,就呵呵的笑了,开始夸阎应元道:“监军不说,卑职也是知道丽亨的本事了。昨天他来我大营之后,卑职考核了一番,武艺就不必说了,深谋远虑,做事细心、周到,排兵布阵之术,都让卑职喜出望外。又正好卑职喜近战,而丽亨善远程,相宜的章,监军能推荐丽亨过来,卑职是喜出望外啊!”

听卢象升这么一说,大家都呵呵的笑起来,倒笑得阎应元有点不好意思了。

卢象升等大家笑得差不多,就又说道:“只是卑职有点不明白,丽亨如此人物,为何监军把他推荐给了卑职。卑职所领之军只是临时凑齐勤王而已,待勤王事了,卑职还得回大名府的。到时,丽亨去之何处?”

卢象升说这话的时候,还拿眼睛看孙承宗,意思是你钟进卫怎么不把自己的大舅子推荐给更有地位的孙承宗呢。

孙承宗自然明白卢象升话里的意思,他也觉得奇怪,就捋着额下长须,微笑着看着钟进卫,看他怎么回答。

这个,还真不好回答。钟进卫当初说起推荐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卢象升。原因可能也是因为历史上卢象升后续的表现吧,爱民,护兵,不会嫉妒排挤别人。而孙承宗始终没有自己的亲信队伍,把阎应元放关宁军中去,还不知道会被辽东集团排挤成什么样子。

钟进卫想了下,还是没想出合适的理由来说明,只好装神秘道:“这个,天机不可泄露。”

卢象升无语,但钟进卫又是上级,也不好追问。

孙承宗却想:难道皇上要重用卢象升了?孙承宗细细一想,以钟进卫和皇上的关系,很可能真的是事先知道了消息。孙承宗越想越觉得很有这个可能,不由深深得看了卢象升一眼。

钟进卫倒想起一事,对孙承宗道:“这次我能脱险,还多亏了关宁军中胡浩那支夜不收小队。按律该如何表示?”

孙承宗呵呵一笑,道:“救伯爵,杀马贼,也够升一级,赏银自然也少不了。你还是勤王军的监军,这赏银,老夫回去亲自交代下去好了。”

这样也行,暂时给他们捞点好处,等以后遇到机会了,再提拔提拔他们,毕竟是救命之恩,钟进卫想道。

这时孙承宗注意到桌子上的牌匾,一问才知道是皇上赐的“中兴伯爵府”。大厅上的众人对钟进卫的受宠程度又加深了一个认识。

喝了一杯茶后,聊了会营中事情,孙承宗就起身告辞,卢象升也随即一起告辞回营。

阎应元就暂时留了下来,对自己将来妹子的府邸参观了一番。然后才向妹夫告辞,要赶回通州去,等年后伤好了再去向卢象升报到。

钟进卫见大舅子手臂受伤,怕是不好干活了。灵机一动,就让两个侍女跟着阎应元一起去通州,算是照顾阿奇吧。

阎应元见钟进卫如此为阿奇着想,心里大是欣慰,也就没有推辞。

阎应元这次来京师,不但救了自己的妹夫,还得到崇祯皇帝的接见,赏了武进士的出身,考都不必再考了。又获得卢象升的赏识,安排了军中副手的职位,算是大有所获了,虽然也带了伤,但算起来还是很值的。

送走阎应元后,所有人返回正堂。顾百川忽然使眼色,让东厂番役围住了于长俭。

各位看书的书友,纵横国庆搞抽奖活动,首页或者封面的左上角有个我要抽奖的连接,点过去就是,注册用户都可以抽奖一次,如果觉得本书可以的,请鼠标轻点,抽到了支持下,谢谢!

第一百零八章 挑选护卫

钟进卫很诧异的在一边看着,问顾百川道:“怎么了?”

顾百川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缘故吧。知道有人会对钟进卫不利后,更是小心。他回答钟进卫道:“公子,此人脚步轻盈,必会功夫。”

之前的时候,于长俭都饿得没力气,自然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现在吃的饱了,就被顾百川发现了异常。

不等钟进卫再问,顾百川沉着脸问被围在中间的于长俭道:“你是什么人,接近中兴伯有什么目的?”

于长俭有点惊讶,又有点惶恐,连忙道:“我没什么目的啊,就是我爹感激公子的救命之恩,所以甘愿为公子的家仆。”

“你的功夫是谁人教你的?”

“是一个过路的老道教的,那时候老汉家家境还殷实,救济了那个老道。那老道无以为报,就教了我儿一些功夫防身之用。”于海宁也慌忙替儿子解释道。

“老道何名?”

“我们也不知道,只是老道老道的叫而已。”于海宁苦着脸答道。

顾百川不信,还待再问之时,钟进卫想起于海宁在难民营拿到那十两纹银之后说的那番话,就笑着对顾百川说道:“不用问了,我相信他的话。”

于海宁感激地看着钟进卫,顾百川见钟进卫发话了,不甘心得道:“你家原本住在何地,报过来核实,这是为了中兴伯的安全着想。”

于海宁连忙道:“老汉正要向公子禀告,老汉是三河人氏,原本为城中一家南北货店铺的掌柜。因为走南闯北见识比较多点,知道这次建虏来势不善,就携家带口逃来京师避难。原本还有一些盘缠,能在京师支撑几个月,谁知路上遇到土匪,被劫了一文不剩,要不是老汉拦着,怕老汉这儿子也已不在了。”

好好的一家子,转眼就沦为待死的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