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点点头,阎应元率领的北方舰队明年能不能回来不知道,明年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损失多大也不知道,还有其他事情都是未知。

但有那么多藩王等待就蕃北美,也等不及北方舰队返回之后休整完毕,再次护航出发。

因此朝廷不得不又在组建第二支北方舰队,准备在明年护送第二个藩王前往北美。如果船只足够的话,甚至可以几个藩王一起过去北美。

这些就需要朝廷把这一年的工作重心都集中在这事上,从造船的材料,熟练的船匠、铁匠调配,建造出尽可能多的运输船和护航用的战舰。还有对应的水手,水兵以及相应的军械火炮等等。可以说需要关注、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因此,朝廷实在抽不出多余的人力、财力来重启另外一个大的战事。

崇祯皇帝问了一圈臣子的意见,并没有一个满意的答复,反而有了更多的矛盾和困难,不由得眉头紧锁。

这什么哥萨克和建虏余孽什么时候不能出来闹事,偏偏要在朝廷没有余力腾出手来的时候闹出这事来,真是闹心!

他无奈之下,只要寄希望于钟进卫,看着钟进卫在那静静沉思。

文华殿内一下安静了下来,静得连枚针掉地上都能听清。

过了好一会后,钟进卫抬起头来,面露一丝笑意,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想了半天,发现此次事情对于我大明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钟进卫这话一说,让文华殿内的几个人张大了嘴,下巴都差点掉地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兴国公竟然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钟师傅,此话怎么讲?”崇祯皇帝愣了一下之后,连忙兴奋地追问道。

钟进卫显得胸有成竹,他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我们不是图谋草原,要纳其入我大明版图么?眼下蒙古诸部的军事实力遭受沉重打击,刚好替我们大明解决了一个麻烦,从而能加快蒙古草原纳入大明版图的进程!”

换了一个角度想这事情,还确实是对大明在做的这事有利。但崇祯皇帝还是有问题道:“钟师傅,可这哥萨克和建虏余孽联合起来了,对我大明确实是个威胁,这该如何是好?可不能不管啊!”

钟进卫笑笑,摇头道:“当然要管,可不是现在管。这个威胁对于大明来说,还遥远着。并且这中间有蒙古诸部作为缓冲,对我大明其实并不会有短期的威胁。但对于蒙古诸部来说,威胁就大了,这就会迫使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

“为此,我大明暂时不能替蒙古诸部出头对付哥萨克和建虏余孽。相反,还要派人在草原上,散播恐慌,夸大哥萨克和建虏余孽的厉害。同时宣布大明增兵科尔沁草原,保护属于大明的部族。”

温体仁听钟进卫说到这里,已经有点明白他的意思,就替他说明道:“国公的意思,就是以此作为对比,让草原各部明白,只有归附我大明,才有安全保障,是不是这样?”

“呵呵,温大人说得极是!”钟进卫点头夸奖道。

崇祯皇帝听明白了,连连点头,这么一来,这次的事件,确实能让蒙古草原尽快纳入大明版图了。对大明来说,一件坏事变成了好事!

但孙承宗却有意见了,只听他说道:“如此一来,怕哥萨克和建虏余孽的势力会越来越大,拖得越久,怕是越不好对付了!”

崇祯皇帝一听,也有同感,不由把头又从孙承宗这侧转向钟进卫,准备听他怎么个回答。

第八百六十二章 君明臣贤而后国强

只见钟进卫看着崇祯皇帝,宽慰他道:“陛下放心,哥萨克远在极西之地,和蒙古争雄漠北的人数不会太多。否则就无须建虏余孽插手,就能打败蒙古军了。”

“现在就算加上建虏余孽,也不会有太多人。并且据臣所知,这两支军队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蒙古人之所以遇到他们会败,是因为没有他们的彪悍嗜血。”

“这支联军要是遇到我大明整编后的新军,必然不会讨得了好。这一点可以从左良玉所部能从他们的兵锋下救下蒙古残兵,就可以得到确认。”

听着钟进卫细细地分析敌我双方战力的对比,有理有据,使得崇祯皇帝和孙承宗等人明白过来,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到底如何。

钟进卫这个后世穿越过来的人,比起他们,更有一些信息优势可以参考,使得钟进卫比起其他人,更能知己知彼。

只听他在继续说道:“其实北方有这么一支有点战力的敌军在,对于我大明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崇祯皇帝开始还一边听,一边在微微点头,这时忽然听到钟进卫说这话,当即惊讶地道:“还不是坏事,这。。。怎么讲?”

其他人也觉得兴国公说得稀奇,怎么会又有这种说法,他们很是好奇。

只见钟进卫点点头,笑着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我大明军队不再堕落下去,一直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就必须要经常的战斗才行。”

“而哥萨克和建虏余孽组成的这支军队,不弱,但也没有足够强大到能让我大明新军畏惧的程度。正好我大明北方边军已经整编完成,可以趁机派出各路野战军团,前去北方轮流作战,就当是一次狩猎行动好了。”

“陛下,如果敌我双方军力对比如兴国公所说,臣赞同此法。”孙承宗听了,大声表态道。

他经历了大明军队糜烂,战力不堪的岁月,又见证了一支强军的诞生。久在军中,自然明白钟进卫所说的这些,确实是保持强军的必要措施。

而钟进卫之所以能想到,更多的是从后世美国大兵身上得到的想法。

他听到孙承宗赞同自己的看法,就冲他微微一笑,然后继续向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西伯利亚乃苦寒之地,正适合我大明派出军队,进行慢慢蚕食。如果想一口气吃下,反而过犹不及。”

“等到将来,我们还可以凭借俄罗斯资助收留扶持大明叛逆,即建州女真残部为由,出兵攻打他们。当然,这个事情可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暂时可以先不考虑。否则温大人必然会找我拼命!”

温体仁一听,手捋额下长须,笑着道:“兴国公知道就好!”

听钟进卫规划着远景,还插上一句笑话,加上温体仁的配合,文华殿内的君臣都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笑完之后,崇祯皇帝振作了精神,意气奋发地说道:“好,以后我大明就以蒙古人和日本人为前驱,加上各路野战军团为主力,轮流北上练兵占地。眼下要紧之事,就是收服蒙古诸部,成为我大明的一份子!”

钟进卫的这个计划,对于大明目前重点用心的藩王封建北美一事,并无多大影响。再加上崇祯皇帝又同意此事,因此文华殿内其他人也没有反对,算是通过了钟进卫的建议。

因为这图谋蒙古草原一事,乃是钟进卫所管。他接下来要忙的事情,就是这个了。

找左良玉印证他对敌军的猜测,散布谣言,煽动蒙古人要求归附大明之类的事情,自有手下人去做,钟进卫贵为国公,只需在京师掌控全局即可。

事情的进展,并没有太多出乎意料之外的地方。哥萨克和建虏余孽的联军,没有继续南下。但草原上始终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在年底过冬之前,终于有一些小部族扛不住压力,正式提出归附大明。

大明给出的答复就是仿科尔沁族之列,其首领受册封,进京享受荣华富贵。其部族所在则建城,并由大明野战军团前移,实施防卫任务。政事由大明所派官员主管,蒙古部族中的才智之士为辅。

有人带了头,蒙古草原上就像河堤决了口子,不断地带动其他部族向大明主动提出归附的请求。

大明是来者不拒,统统按照此列办理。让钟进卫没有想到的是,之前很早就和大明交好的四子部落,反而没有动静。

经过在草原上的厂卫回报,四子部落的首领伊尔扎木不甘心就此做个富家翁,仍想着执掌四子部落,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虽然四子部落内部有声音说也要归附大明,但伊尔扎木的威望够高,有他在,始终没有让归附大明的声音在四子部落成为主流。

既然是这样,钟进卫也就不客气了。他当即下令,让伊尔扎木伤势复发,去找他的长生天去。

就在过年之前的几天,草原上的一份急递传到京师,摆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

崇祯皇帝很快召来了他的重要臣子,对他们宣布道:“四子部落首领伊尔扎木伤重不治,其部要求仿科尔沁族之例,归附我大明。”

说完之后,他哈哈大笑起来,底下的臣子也跟着笑起来。因为这么一来,草原上蒙古诸部都已归附大明。也就是说,大明的版图,至少在名义上是囊括了蒙古草原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又添开疆扩土之功!”首辅温体仁首先向崇祯皇帝恭喜道。

其他臣子也纷纷凑趣,不甘落人之后。

崇祯皇帝转头看向钟进卫,笑着说道:“没想到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钟师傅就取得如此成就,朕是深感意外啊!”

“这都是大明的国力所致,陛下的天威所慑,臣才能轻易建功。否则要是臣身为朝鲜人,就算再是绞尽脑汁,蒙古人也不会就范啊!”钟进卫自然不会居功,轻易地转移了功劳。

文华殿内的人一听兴国公把朝鲜拿出来说事,不由得都哈哈大笑起来。君明臣贤而后国强,这就是大明目前的形势。

第八百六十三章 有无学问

崇祯六年的最后一天,所有人,包括崇祯皇帝一家,也是祭拜祖先,然后吃年夜饭。

崇祯皇帝受钟进卫的影响甚多,在其家人面前,并不保持庄肃的表情,而是和和气气、开开心心地过着年。

朝廷一年比一年有钱,皇室的小金库也逐年丰盛,这让周皇后很是感慨。现在的自己,不需要为崇祯皇帝的衣服操心,破损了换件就是。

年夜饭的丰盛,对比以前过年时候的拮据,更是能直观地反应出生活条件的改善。

另外最让周皇后开心的是,崇祯皇帝脸上的笑容,愉悦的心情,也是在逐年增加。

想起崇祯皇帝刚登基时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日子,又到后来为帝国的未来担心、发愁,这一切真得恍如隔世!

想到以前的难处,周皇后不由得偷偷擦擦眼角溢出的泪珠,心中一声长叹。

没想到她的这个动作,被崇祯皇帝发现了。他放下筷子,稍微皱着眉头问道:“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哭了?”

田贵妃和袁贵妃等人,包括太子朱慈烺都听了一怔,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向周皇后看了过去。

周皇后没想到会被发现,有点慌乱,连忙回答道:“没,没事,臣妾高兴!”

但她在说完之后,看崇祯皇帝还是盯着她看,脸上露出不渝的神色,只好坦白道:“臣妾是想起以前了,和现在一对比,不由得很是感慨!”

听周皇后这么一说,一众人都有同感,特别是崇祯皇帝。他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对一众爱妃王子说道:“是啊,朕在之前虽然有想过会变好的那一天,但从没想过,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变得那么好!”

说话的时候,在他的脑海中出现了钟进卫的身影,回忆起了钟进卫那匪夷所思的出场。正是因为他的出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大明的命运。

以前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在一生中遇到自己的贵人,命运就会发生转折。

在以前崇祯皇帝的心里,他是从不相信这句话会与他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