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阁次辅孙承宗听了,不由插话道:“那可不一定,建虏余孽的消息传回已经过了很久了,说不定他们早已折向西逃窜了!”

崇祯皇帝也听得点点头,孙承宗说的这个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但钟进卫还是摇摇头道:“就算这样也不对,建虏余孽的兵力只有一千左右,屁股后面还吊着个左良玉。这么长时间下来,建虏余孽肯定有减员。光他们的兵力上推测,应该不足以让蒙古两大部族都领军出征。”

他这么一说,崇祯皇帝和在场的大佬又觉得他说得也在理。能让蒙古两大部族都领军北行的,应该不是建虏余孽。

场面又安静了一会,还是崇祯皇帝开口道:“钟师傅,那你还想到了哪方势力?”

钟进卫一听,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说道:“按照臣家乡一些事情的记载,这个时候,在极西之地的俄罗斯,可能是已派兵往东侵袭而来。但这时间上的把握,臣并不能确定。而且据臣所知,好像一开始的时候,俄罗斯所派兵力也不多。照理来说,应该也不会让蒙古两大部族出动大军。”

他说到这里,再补充了一句道:“除此之外,臣就想不到其他可能的势力了。”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等人听了,也就没有再言语,各自琢磨着这事。

最后,在场的人都没想出一个什么结果。崇祯皇帝便不再想,直接问钟进卫道:“钟师傅,既然如此,就草原上目前的局势,你觉得该如何做,或者对我大明才是有利的?”

钟进卫对于这个问题,在之前一直有想法,现在只是探讨可能性,他就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以为,因为西伯利亚的关系,蒙古草原必须要纳入我大明版图才行。可以根据这个目的,趁着草原目前的局势,提前进行布局,等一切搞清楚原委之后,再行下手。”

确实,大明现有疆域,和西伯利亚之间,隔着一个蒙古草原。虽说从科尔沁草原那边,是已经联通的。但有油田西边,却还是没直通,对于大明将来的图谋来说,这个障碍必须清除才行。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等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点,因此还是由崇祯皇帝问道:“钟师傅,那你看,该如何布局草原,使得草原能纳入我大明版图?”

他的话音一落,温体仁在一边赶紧补充道:“最好是兵不血刃,否则会影响正在进行中的藩王封建北美一事。对了,就如同交趾一样的布局最好,兴国公看看行不行?”

钟进卫听得无语,这温体仁的要求也太高了吧!不过他正好有这么一个想法,与温体仁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

因此,他点点头,面向崇祯皇帝回答道:“陛下,臣刚好有一策,或者可以不动用军队就能成功把蒙古草原纳入我大明版图。”

第八百六十章 和平演变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等在场的其他大臣一听钟进卫说他有主意,并且是满足温体仁所说的兵不血刃的法子,不由得都颇为吃惊。

“钟师傅,有何妙策,快快说来!”崇祯皇帝连忙惊喜地说道。

钟进卫这计策其实是根据目前的形势,参考后世的一些见闻所得出来的。只听他回答崇祯皇帝道:“和平演变!”

“啊!什么和平演变?”崇祯皇帝没听明白,连忙追问道。

从这个名字上看,好像是不用流血战斗,但后面那演变一词,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不管温体仁也好,还是孙承宗也罢,都看着钟进卫,等待他回答崇祯皇帝的问话。

只听钟进卫回答道:“陛下,和平演变就是鼓动蒙古百姓、贵族等各阶层的人,自愿要求成为我大明的一员,归附我大明而不再以蒙古藩属国存在。”

温体仁一听,有点失望,他先评价道:“兴国公,如此重大之事,那是靠动动嘴皮子,就能鼓动他们归附我大明的!”

崇祯皇帝也是微微点头,附和温体仁的看法道:“是啊,钟师傅,这法子恐怕不行!”

一边的孙承宗就直接说自己的看法了:“或者就趁蒙古各族军队外出之时,直接让几个边镇出军,灭了蒙古算了。臣相信整编后的军队,实力已是今非昔比,完全有此能力。”

温体仁听了,连忙摇头反对道:“不妥不妥,发动战事,存在变数太大,还是要稳妥点为好。”

正当他们准备再想办法之时,钟进卫却在那边微笑着说话道:“先听我分析完,再来评估这和平演变到底行不行吧!”

一听钟进卫说这话,了解他的几个人不由得从刚才的失望又转为惊喜。其中崇祯皇帝连忙道:“对对对,钟师傅快快说说你的具体做法!”

钟进卫见一众人都盯着自己,却也不慌不忙地讲解道:“这几年蒙古人得惠于和我大明的贸易,生活水平好了很多。一些贵族更是沉迷于享受我大明的奢华事物,并乐此不疲。”

“而蒙古诸部,又没有一个雄才大略,威望服众的人统领。虽说有名义上的林丹汗,当然现在已没了,并且他们各自为政,其实就是一盘散沙而已。”

他说得这些是目前蒙古草原上客观存在的事实,文华殿内的所有大佬都是知道的,因此没有人出声提问。

钟进卫在那边继续分析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失去了目前的这种生活方式,这种享受,必然会有所抱怨,会要求恢复到这种生活状态中来。”

温体仁听了,眉头一皱,他猜测道:“兴国公,你的意思是朝廷断了这贸易,让他们来求我大明?”

崇祯皇帝一听温体仁的猜测,和自己所想差不多。于是,他也发表自己的看法道:“这样不妥,很可能会让蒙古诸部对大明心生怨恨,从而联合起来对付我大明。”

以前俺答汗入侵京畿之地,直逼京师,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重新得到朝廷许诺,重开边市之后,才算安份下来。

孙承宗却是有底气之人,他大着嗓门说道:“那就还是一句话,出兵剿灭了他们便是。”

边军就是在他手里整编完成,他见证了边军整编前后的变化,心中的自信是所有人中最强的。

温体仁侧身对他身后的孙承宗摇头道:“现在以藩王封建北美之事为大,不到万不得已,不宜重启兵事。”

钟进卫对于这些大佬喜欢打断自己的说话,发表他们的看法很是无语。现在听他们又准备扯到兵事上去,就连忙说道:“如果我大明有正当而合理的理由把目前这种贸易给降了,并不是关闭边市,只要让他们感觉生活品质没有那么好,就可以了。”

“所谓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必然会寻求恢复之前生活模式的方法。在这个时候,只要我大明再加以正确引导,和平演变未必就不可能!”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眼里只剩下一个钟进卫了。只见他盯着钟进卫连忙追问道:“钟师傅,那用什么正当而合理的理由?”

温体仁和孙承宗也停止了说话,看着钟进卫。

“陛下,科尔沁族已经归附我大明。科尔伯所在驻地,兴建的科尔沁城已经基本修建完成。因此,我大明完全可以把边贸重点倾斜向科尔沁城。这点不管到哪里,都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钟进卫微笑着提醒道。

崇祯皇帝一听,才记起这么一档事,当即高兴地说道:“好好好,钟师傅不说,朕都差点忘记科尔沁族了!”

温体仁和孙承宗也都点头,大明所管辖的草原部族,本来就应该要扶持才对。这么一来,未归附大明的草原部族也挑不出刺来。

当然了,如果有一个雄才大略的草原之王,或者大明的军力很弱,就可以用拳头说话,可惜现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钟进卫则继续说道:“如此一来,蒙古各部族会有各自的想法。此时我大明再派出蒙古族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役,或者直接让科尔沁族能说会道之士,前去草原散播归附我大明的好处。有科尔沁族作为榜样,鼓动草原诸部来归,这种可能性就比较大了。或者还会剩下少量顽固不想归附的,到时候可以再做对策,或再分化或直接出兵都是可以的。”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在钟进卫说完之后,他便转头问温体仁和孙承宗等人道:“诸位爱卿,你们以为钟师傅所言之策如何?”

这计策并不能立竿见影地看到效果,但对于把蒙古纳入版图之事,大明也不着急。因此温体仁等人也点头表示同意,可以试试,不行再说。

于是,崇祯皇帝便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此策乃你所出,就由你来负责实施吧!”

“是,陛下。”钟进卫答应一声,远程遥控,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了。

崇祯皇帝又转头吩咐王承恩道:“东厂在此事上,要积极配合!”

就算崇祯皇帝不说,王承恩也不敢不配合兴国公的工作。因此,他连忙答应了下来。

他们谁也没想到,半个月后,蒙古草原又传来了消息,使得钟进卫这和平演变之策变得更为顺利了。

第八百六十一章 坏事变好事

文华殿内,崇祯皇帝和兴国公以及内阁的两位大佬,兵部尚书杨鹤正在讨论蒙古传来的消息。

只见崇祯皇帝面色严肃,向群臣说道:“不出钟师傅所料,是俄罗斯所派之哥萨克骑兵所为。再被建虏余孽这么横插一杠子,难怪蒙古部族联军都遭了大败。汗位继承人额哲战死,四子部落首领伊尔扎木重伤。”

确实没有出乎钟进卫的意料,但又有点意外。就是多尔衮竟然在逃窜的时候,还顺手攻击蒙古军队的后军,导致正在和哥萨克骑兵苦战的蒙古军队大败。

在崇祯皇帝说完之后,兵部尚书杨鹤请示道:“陛下,现在左良玉所部在张家口休整补给,蒙古各部使者人心慌慌,请求我大明前往救援,这事该如何处置?”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道:“这也是朕让诸位臣工前来议事的原因所在。”

他说到这里,转头看向钟进卫道:“钟师傅,如果不是左良玉所部救下蒙古残兵,恐怕蒙古局势更为不堪。这对于你所布之局影响不小,不知钟师傅可有何想法?”

有哥萨克骑兵参与进来,还有熟悉大明兵事的多尔衮在里面搅和,这草原上的局势,确实是一下搞得变幻莫测了。

钟进卫咋一听这么多信息,一时没有头绪,就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请待臣理一理整个事情。”

崇祯皇帝理解地点点头,接着转头看向其他臣子。

温体仁的眉头紧皱,这北方恐怕又要打大仗了。这么一来,军费突增,兵力调动之类的,势必会影响目前正在进行中的藩王封建北美一事。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使得他很是担心。

现在见崇祯皇帝看过来,温体仁就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眼下还不宜大动干戈啊!”

崇祯皇帝又是微微点头,然后看向温体仁后面的孙承宗。

孙承宗和温体仁有各自不同的分工,他更关注军事。因此见崇祯皇帝用眼神来咨询他的意见,大嗓门响起,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有建虏余孽参与,不可小觑,不可不防,不可不管!”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微微点头,接着把视线转向了兵部尚书。

杨鹤一见,心中苦笑。这首辅和次辅的意见相左,自己怎么说都不是很好,真是头疼。

想了半天,他无奈奏道:“陛下,建虏余孽确实要灭,但眼下朝廷的重心是海洋,正在打造新一批战舰和海船,着重于藩王封建一事。”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点点头,阎应元率领的北方舰队明年能不能回来不知道,明年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