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舞-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立他为储……大公子他……他……”

“先生,你不要急。”白帝缓缓道,“我也不是没这样打算过。只是近来我觉得那孩子,似乎有些念头存在心里,我只怕他——”

“王爷为何不说明他的身世?”

白帝轻叹:“说明了又如何?他父亲终究是死在了我的手上。”

“所以我说,这才是王爷的心病。可是,王爷……王爷……我只怕不能跟你细说了,我胡山一辈子没有欺过你。你,你就听我的吧。”说到最末,气喘吁吁,几乎听不出他在说什么。

白帝一时之间实在应承不下来。

“王爷,你不答应,我死不瞑目!”

白帝微微一震。

胡山眼中,满是哀恳。白帝想起这二十八年来,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求过一件事,直至临死也是如此,便不由自主地点头:“好,我答应。”

随着话音,胡山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无限疲倦,却也是了无牵挂地,合上了眼睛。

萧仲宣背负遗体出城,至一处不知名的小山丘,在正对一汪泉水的林间,安葬颜珠。

他先用锹,使不上劲便用手,他只得一只左手,却不肯叫人帮忙。

掘成一深穴,他放入颜珠,并以云泉陪葬。坟前不立墓碑,只种槐树一棵,松柏数株。春来槐花飘香,松柏四季成荫。

然后他跪坐墓前,失声痛哭。

邯翊站在他身后,看他做这一切,黯然无语。

天色将晚,萧仲宣命吟秋提起行囊,准备上路。

邯翊还想挽留,萧仲宣婉言谢绝,他说:“我今生不想再入帝都。”

回头遥望,帝都深灰的城墙,在夕阳中岿然不动。阴沉沉的一片,仿佛堵在邯翊心口,叫他呼吸不畅。事后他也曾反复思量,总觉得当日情形太过巧合,仿佛有人故意安排。

“这件事终不能这样算完,待我查出……”

“我不想管了。”萧仲宣摇头,“还是她说得对,人既然已经死了,因为什么死的,还有什么关系?只愿她来世做人,能好过今世!”

邯翊怔怔地发了会呆,没有说话。

萧仲宣又说:“王爷性情阴骘,大公子自己小心。”

他从未将话说得这样直白过,邯翊不由凛然。

萧仲宣淡然一笑,“萧某这一阵多仗大公子诚心相待,只怕日后相见不易,也只有这两句话相赠而已。王爷也有不得人心之事,大公子何妨为自己打算、打算?”

邯翊目光闪动,不语。

萧仲宣深深一躬,说声:“公子保重,我去了。”便领着吟秋,头也不回地飘然下山。

远远地,歌声随风飘来,细细分辨,才听明白他唱的是:“弹指风光流转,芳华为谁残。天道无常人道难……”

正是邯翊初见颜珠,听她唱过的那一支。只是萧仲宣此时唱来,一股萧瑟之情。

邯翊在山坡上站了许久,终于无声地透出口气,“走吧。”

六福跟在他的身后,淡金色的夕阳照在他素白的袍服上,宽大的袍袖如蝶翼般飘动。他的身上似乎散发出一股庄严而森冷的气息,六福忽然觉得这样的气息,似曾相识。

六福想起白帝,他身上也有同样的气息,因为他每次见到白帝的时候,都禁不住要打冷战。

他好像跟从前不一样了,六福想。从前他是傲然的,就像天上的白云,虽然高高在上,却不会叫人害怕,可是现在似乎不同了。从小一起长大的主人,好像越去越远,独自走向一个他无法追随的地方。这感觉让六福不寒而栗,他连忙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转眼荷花开残,秋风乍起。

算来再过月余,就是姜妃临盆之期,牵动朝野内外不知多少人目光的婴儿,将呱呱落地。都在想,倘若是个男婴,那就是世子了吧?所以这孩子成了全天下人的共同期待。

除了很少几个人,漠不关心。

大公子邯翊每天在朝中往来,神情冷淡,朝臣们看在眼里,却都不奇怪,他如果看起来很高兴,反倒是件奇怪的事。

然而,白帝看起来,也不怎么高兴。

每次有人提起如何为小公子诞生庆祝的时候,他总是不置可否。久而久之,人们对他的态度,便很狐疑,难道他不希望有个子嗣吗?

这时,鹿州案已经快要被遗忘了。

从一开始的震动朝野,到后来的渐渐湮没,似乎是要不了了之。其实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从前也有很多人想动世家,可是从来也没人成功过。

齐家被族没,已算是相当严厉的处置,各让一步,别的几家便都无大碍,这是彼此心照不宣的事。至于那位毒杀了丈夫的齐夫人姜氏,都认为眼下时机最好,由姜妃在白帝面前说几句话,想必很快就有恩旨了。

自然也有人不甘心,理法司正卿董硕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性情,与前任蒋成南大不相同,是个颇有棱角的人。传言他在私下里放出话来,姜氏的事情,证据确凿,便是有白帝的恩旨,也要顶一顶!

听到这话的人,倒是不信的居多,但也有放在心上的。理法司有个叫庐敬的司官,便在左右无人的时候,悄悄地劝说:“大人,这又何必?要依庐某之见,不如趁恩旨未下,了结此案,也好显得大人体仰圣心。”

话音一落,董硕霍然起身,“嗯,你倒提醒我了!”

未出几日,便传出姜氏被处决的消息。

判书是理法司下的,董硕亲自坐镇,就在狱中,绞杀了姜氏。

这下,举朝震惊。清流快意,认为董硕持正不阿,也有人替他捏一把汗,觉得这举动虽然得民心,只怕得罪的人却也厉害。

白帝倒没有说什么,或许是来不及说什么,因为消息很快走漏,几天之后姜妃就得知了。

姜妃惊骇之下,动了胎气而难产。

邯翊得知,连忙进宫请安。白帝似乎心事重重,默视他良久,几度欲言又止,最后只说:“并无大碍,你也不必忧心,回府去等消息好了。”

邯翊只得告退。

虽已入秋,未曾散尽的暑气扑面而来,几乎叫人无法喘息。记起方才,白帝淡漠的眼神,分明是洞悉一切的模样,不觉又有一股彻骨的寒意蹿过脊背。

内侍拾阶而上,打断他凌乱的思绪,“大公主有请。”

一进容华宫,就觉得气氛不寻常,宫女内侍全都站在廊下,面无表情地垂首侍立,仿佛风雨欲来。

瑶英独自坐在屋里,听见脚步声,冷冷地回头看了一眼,又扭开脸去。

邯翊问:“谁又惹着你了?”

“是不是你动了什么手脚?”她没有回头,声音像三九的天气一般,“是不是你指使人杀她?你故意选在了这个时候,只为了你想除掉那个孩子,是不是?”

邯翊不说话,屋里安静得异样。

瑶英盯着他看,心里忍不住希望他会否认。

可是窒息的沉默中,他静静地说:“是啊。”

好像血色随着最后的一丝希望被夺去,她的脸庞,在瞬间变得惨白。她望着他,那种近乎绝望的眼神,仿佛望着一个全然陌生的人。

陡然,她抄起桌上的一只茶盏,冲着他狠狠地丢了过去。

邯翊一直望着她,身子一动不动。茶盏便正正地砸在他的额头。殷红的血,顺着他的脸淌下来。

瑶英愕然地看看他,又看看自己的手,再看看他。

然后眼泪从她眼里涌出来,好像比他头上的血涌出来得还要快。她抓起一块帕子,扑到他面前,手忙脚乱地捂着他的伤口,想把血堵住。

“别怕、别怕。”他轻声安慰她,“这么小的伤口,不会有事的。叫人来替我包一下就好了。”

瑶英这才想起该传太医。

好一阵忙乱过后,又剩下两人独处。

瑶英喃喃地问:“你为什么不躲?”

他沉默着,不肯回答。

“为什么呢?”瑶英伤心地问:“他养你二十年,难道你心里一点情意也没有?”

他苦笑了一下,“所以我没躲,因为我后悔了。我不该做那种事,那么做,我不就成了跟他……跟他……”他迟疑没有说完。

跟他一样的人。瑶英替他续完了。

“你为什么这样恨他?”瑶英的声音空洞而缥缈,“父王他是我父王,可他也是你父王,他真的把你当儿子,你难道不知道么?”

“我也不想恨他。”邯翊静静地说,“可有些事情你并不知道。”

“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瑶英急急地说着,“该给你的他也都给你了,你也没少什么,为什么你还要这么恨他?”

邯翊露出一丝意外,“原来你真的知道?”

瑶英没有办法答这句话,她没有办法对他提起那年她在柜子里听到的话。她喃喃地说:“你别恨他了、别恨他了。我……我求你!哥哥!”

他知道,瑶英从来没有这样哀求过任何人,可是这句话,他却答应不下来。

他故意轻笑,“你自己说的,我不是你亲哥哥。”

她别开脸,“现在我宁愿是了。”

邯翊叹了口气,“瑶英,我……”

瑶英打断他,“你不是对手。”

话出口,自己也怔了。她看见邯翊脸上泛起的血色,不免有些后悔失言。然而,她知道,那正是她一直深藏心底的恐惧。

邯翊勉强笑了笑,“那你帮我啊。”

“我不。”她轻轻地说,“我谁也不帮。”

她低着头,鬓角的发丝垂下来,遮住了她的脸。她的手放在膝上,手指间拧着一块手帕,绞得指节都发白了。

蓦地,他看见一颗水珠掉下来,落在她手背上。

然后又是一颗,一颗接着一颗。

可是她却一动不动,宛如雕像般。

静默中,他觉得心底有什么东西,松动了。

踌躇良久,他终于说:“我不会要你帮我的,我也不想让你为难,至于你说的……我尽力做到吧。”

姜妃折腾了一夜,她的惨叫,在静夜里像是传遍了天宫的每个角落。

玉儿在半夜里惊醒,发觉瑶英不在床上。玉儿吓了一跳,开门去找,才看见她站在庭院当中,对着天空默默祝祷。

那时候她神态虔诚,宁谧的月色映着她的脸,焕发出一种分外柔和的光彩。

瞬间,玉儿想起了虞妃。她是个特别的女子,她活着的时候,只觉得她很寻常,然而她死了,大家却一直记得她,而且不会随着时间淡忘。虞妃在世的时候,玉儿年纪还小,只记得她有一种无比安详的神态,就如同此刻的瑶英。

清晨早起,听说姜妃诞下了一名男婴。

小公子取名申翃。满月时,白帝特命大赦天下,看来果然身份非同寻常。

于是都松了口气,尘埃落定,就不必再三心二意了。

然而白帝身边的人,却留意到他其实并没有特别高兴。朝臣上书请立世子,他也没有理会。倒是常常召见首揆石长德,两人经常关起门来说很久的话。

很快就有传言,说白帝虽然有了亲生的儿子,可是想立的,还是养子邯翊。

消息刚传出来的时候,都将信将疑,可是入九月,颁下一道诏令,三年一度的皇陵祭祖,命大公子邯翊代天帝行职,前往东豫。

这诏书一下,大家都知道传闻不假。也有朝臣上书,白帝避而不谈。

这话无人敢告诉姜妃,因为她产后,身子一直不好。直到大公子领受仪节,前殿钟鼓煊赫,才终于瞒不住。

得知真相的姜妃,一颗心被抛到了无底深渊,眼前漆黑一团,看不出半点光亮。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她在心里反反复复地问,可是无人能回答她。

大半年的欢喜与等待,原以为孩儿出世,就是出头之日,没想到一番心血还是虚掷在无用之地!无端的恨意涌起,随手抄起桌上一只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