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马宗氏在对马经营这么多年,不可能被我们一下子打垮,即使他真的垮了对我们也没有好处,对马的住民会更难管理,总不能我们将他们都杀了吧,那样的话谁来开采银矿,谁又来铸造战刀。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逼宗义成就范,同时也是寻机消灭倭人的水军,打开倭国的大门,让贸易顺畅,从倭国攥取更多的金钱。”我苦口婆心的给众人解释道。

“可是先生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不像征服对马岛一样,征服整个倭国呢,那样倭人都是我们的奴隶,银矿开采还不是源源不断,哪像现在这样需要靠海上贸易从中攥取差价,太辛苦了,直接一些不是很简单么。”苏克萨哈说道,其余女真众将也都纷纷点头,甚至包括朝鲜和中原的一些将领也表示赞同,毕竟这样的效果很明显很快,不用辛苦的去挣。

这是女真人乃至蒙古人标准的劫掠逻辑,生产不是他们的事,他们只要将别人的劳动所得占为己有就行,大草原上祖祖辈辈都信奉着这条宗旨,是以中原近千年来都受到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这也正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难道你们真的认为可以轻易的征服一个民族么,尤其是倭人这样的一个民族,除非彻底将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抹去,但是那又谈何容易。”我向众人问道,同时也是在问我自己。真的我真的有一种冲动,就是将日本这个民族彻底从地球上抹去,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太多不愉快的记忆了。可是我有这样的权利么,我真的有权力剥夺别人的生命么?自从我的两个孩子出生以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为父母,我终于也体会了那种牵肠挂肚的感觉,人是都有生存权利的,每每想到这里我经常在动摇是否继续下去,孩子出生以后我十分留恋于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竟然萌生了退意,就在朝鲜建立一个世外桃源多好,何必还去管中原的事,或者是什么日本还是俄罗斯。

但是可能是一种责任感吧,像我这样生在七十年代末的人总是莫名其妙的有一种责任感,对于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变迁,影响最深远的或许就是我们这代人,生于七十年代。哈哈,感慨那么多没用我已经到了古代,还能说什么呢,只有自己多做一点让将来的后世子孙少受一些苦吧,所以想到这里我又不得不收拾情怀,抱着悲天悯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整装待发。

第五卷 惊涛骇浪  第十三章 讨论(中)

对我刚才的话很多人不以为然,当年那个在杏林书院闹事的古塔现在已经升为参将,这小子学医不成,打仗倒是很有一套,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他。

“先生,倭人有何不好对付,当年要不是有神风相助,估计忽必烈征倭的大军早就把倭人赶尽杀绝了,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咱们这次登陆作战尽管一开始受到了一些小挫折,但是总的来讲不也是很成功么,照此办理何愁倭人不灭。”看来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尤其是朝鲜将领,对于倭人一直怀恨在心,趁着机会公报私仇也是不错的,纷纷点头表示支持古塔。

看着大帐中很多年轻的面孔,我心里真的有些不是滋味,这些年轻的将领都是这两年因为军功而冒起的,对于他们来说或许过于一帆风顺了,因为这两年我们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所以他们甚至是有些目中无人了,在经过军校的锤炼有些人更是觉得自己了不得了,甚至是连苏克萨哈和佟养性这样的老将都不放在眼里了。看来还真要值得警惕,人家说骄兵必败不是没有道理,我冷笑两声说道:

“你们还真为自己是天下无敌么,若说天下无敌,当年蒙古人差不多,至于我们现在这点家当,这点战力说天下无敌为时过早。就说刚刚古塔说的那个神风救倭吧,难道你们真是这么认为倭人靠的是运气么,错了,大错特错!”

对于日本人,由于他们曾给朝鲜和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虽然女真人还没有自诩什么中国人之说,但是在朝鲜日子一久难免和朝鲜人同仇敌忾),讲述他们如何英勇抗击蒙古人的侵略更是令人不可容忍。而“神风”的存在,使很多人将日本没有被征服顺理成章归咎于运气,事实上,“神风”确实帮助了日本人,但如果没有“神风”,日本人同样能击退蒙古人。关于十三世纪元帝国两次入侵日本的惨重失败,当时从东亚到欧洲的许多史籍都有记载,不过最原始的纪录来源不外三处:一为元帝国的记载;一为朝鲜的记载;一为日本的记载。这三种记载难免都有偏颇,但其中朝鲜人的地位接近局外人,跟战争没有太多利害关系,因此还是他们的记录更可信些,正是从这些记录中我初窥了当年那两次大战的全貌。

“诸位,左右现在无事,一切要等邓将军从下关传来的讯息,那么我们就趁此机会在这里进行一次讨论,看看倭人是凭运气把蒙古人赶到海里,还是靠自己的本事,再研究研究将来对倭国的政策如何?”我的这番提议众人自然赞同,随着在朝鲜日久,研讨战例越来越成为军队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对于蒙古两次征倭由于年代久远一直没有被列入军校乃至军队的讨论范畴。

“战争的目的是争夺利益,蒙古人对倭国的进攻起因于倭国不肯臣服于蒙古,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称臣纳贡,当时的高丽国王也致书倭人要求他们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倭人都轻蔑地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冒犯,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当然不能容忍,于是武装攻倭遂不可避免。

需要说明的是忽必烈执意要控制倭国,除了显示大可汗的权威外,还有许多更实际的考虑。蒙古大汗虽富甲四海,可因为蒙古贵族对奢侈品的旺盛需求,再加上蒙古人拙于理财,蒙古帝国的财政时常捉襟见肘。忽必烈之前的两位大可汗贵由和蒙哥都以挥霍无度着称,他们购买奢侈品主要以金银支付,对部分拖欠的债务甚至以未来的战利品做抵押。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激战四年,这场蒙古人之间的内战无利可言,自然使蒙古帝国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而倭国在过去数百年来一直是当世最大的白银产地和出口国,这个富裕的岛国在急需银两的蒙古贵族眼里无疑是块肥肉。当然了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极为诱人的,否则我没事大老远的跑这破地方干什么,还不如回家抱老婆,逗孩子呢?你们说是不是?”我如此一说再次将众人逗得哈哈大笑,这营帐里的都是武将,用不着舞文弄墨的,粗口往往是和下级沟通最好的途径。

“好了,我们就来说说忽必烈的这两次对九州的登陆作战,谁能告诉我,第一次东征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么?我估计你们当中很多人恐怕不清楚吧!”我笑着向众人问道,在这次进攻对马岛之前我可是将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的战例研究了个透,估计没人会比我更清楚,所以正想趁这个机会好好炫耀一下,再为自己添加一些威望,不想偏偏有人不让我得意。

“回禀先生,这场大战小将略有所知。”站在众将末尾的一个人大步向前,拱手答道,这个人叫刘星,是第一批的山东移民,在军校里表现很突出,北京战役时自己率领一个小队的人马多次伏击皇太极的运输部队,并且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校毕业,正是我着力培养的人才之一。

“哦,你倒说说看!”虽然自己少了一次炫耀的机会,但是我倒是很高兴给年轻将领机会。

“是,先生!”为了能更好让众人听清,刘星又大踏步地向前走了几米,正好位于营帐的正中,看来他很会把握时机和挑选位置,刘星身材很高,用现在的度量来说足足超过了一米八,长得也十分威武,大账内内只听见他嘹亮的声音。

“蒙古进攻日本的远征军由朝鲜扬帆出海,驶往九州岛,远征军共两万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丽人大约各占一半,还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汉人。远征军的统帅为蒙古人忽敦,两位副统帅为高丽人洪茶丘和汉人刘复亨。元军航行至博多湾,首先攻占了对马岛和壹歧岛,然后分三处在九州登陆攻入内陆。三路入侵军队中,一路为主力,两路为策应,主力部队的登陆地点大约在长崎附近。

当时执政的正是镰仓幕府,面对第一次“蒙古来袭”,镰仓幕府调集部分正规军迎战,九州沿海各藩也紧急组织武士和民兵参战。惨烈的战斗进行了二十多天,倭人战术较为落后,在开始的战斗中伤亡巨大,但他们仍然成功地阻止了元军的推进。在相持了几天后,倭人渐渐适应了蒙古人的战术,于是开始反击。主要由武士组成的重骑兵队尤为英勇,他们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着箭雨列阵冲击敌人,与敌军贴身近战,使蒙古人的弓箭优势失效。刘复亨在激战中阵亡,元军折损大半后退回海滩依托回回炮防守。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倭人之所以取胜就在于善于利用骑兵,蒙古人一直在马上作战,然而渡海作战不可能携带大批战马,要知道战马消耗的粮草是普通士兵的五六倍,远洋渡海不得不考虑粮草接济,舱位有限不得不牺牲战马,没有了战马的蒙古人如同折了臂膀,也首次尝到被骑兵攻击的滋味。

至此元军伤亡惨重,进展无望,他们的败局已不可避免,由于箭和给养都即将用尽,元军无力继续守住阵地,他们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鲜的路上,元军的舰队遭风暴袭击,遭受了一些损失,不过大部分船只安全回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进攻倭国时,南宋尚未灭亡,忽必烈仅控制了中原北方,当时元帝国正集结重兵准备南征,用以进攻倭国的军队并不多,更不是蒙古的精锐,汉人也不是此次东征的主力。至于水师的力量更为有限,这一仗战败原在情理当中,只是一次尝试。”

第五卷 惊涛骇浪  第十三章 讨论(下)

刘星清越的声音在大帐内回响,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让我刮目相看,这和我搜集到的资料差不多,难得的是他加上了自己对这次战役的见解,而且十分中肯,可以说说道了点子上,在马背上的蒙古人几乎是不可战胜的,平心而论:若论吃苦耐劳,当时的蒙古战士无人可敌,必要时他们可以靠吃生马肉,喝马血维持生命。蒙古人作战时机动性第一,一般只带很少的给养,士兵的吃穿问题主要通过掠夺战争地区的平民解决。可这次战争中蒙古人偏偏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他们一直未能突入内地居民区,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们掠夺,同时缺少战马,在机动性上大打折扣。因此可见日本人的战术可谓十分高明,当然这也需要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做后盾。

此次战役日本史称“文永之役”,蒙古人在东亚第一次遇到了装备训练和勇气都不逊于自己的对手。高丽人在战斗中主要负责近战,他们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面冲击而损失惨重。故而高丽人对日本军人的战斗力,尤其是日本人的战刀印象深刻,据说元军普通士兵的刀剑与日本刀一碰即断。相对来说,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损失小一些,在他们看来,日本人的弓箭虽威力强大,但射程很短,不能跟蒙古角弓相比。

清理了清理嗓子,刘星同时也在观察众人的反应,见大家都饶有兴趣的等待他的下文,他更加信心十足,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在如此多的军队高级将领前崭露头角,说不紧张是不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