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皇后-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驾亲征?”朱祁镇原本在龙椅上听得无聊,下面这些个大臣大多数是文官,斗嘴辩论引经据典,可是说到打仗也都是纸上谈兵,正想准了张辅所奏,突然听到王振这么一说,顿时眼睛一亮,来了精神。

“先生说的可是朕亲自领兵出征?”

王振点点头,铿锵有力地说道:“想当年永乐大帝便是御驾亲征,将士士气倍增,上下一心,将那些鞑子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元气大伤。皇上年少英明,正是开疆辟土,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一派胡言!”

张辅听他越说越是来劲,简直恨不得立刻拖着朱祁镇出征,气得白胡子都翘了起来,指着他说道:“你一个内臣,懂什么战事?竟敢怂恿皇上御驾亲征,将皇上的万金之躯置于险地,到底有何居心?”

王振脖子一挺,瞪圆了小眼睛说道:“微臣一心替皇上分忧,有何居心?皇上英明神武,御驾亲征必当所向披靡,英国公这么说,难道是不相信皇上的本事,更有甚,是觉得我大明数十万精兵敌不过瓦剌区区两万人马?若真如此,倒不知英国公这些年是怎么带的兵!”

“你——”张辅被他噎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指着他浑身发抖。

王振身子一侧,张辅的手指方向,就越过了他,指向了英宗。

王振趁机说道:“英国公年纪大了,还是好好修养的好,这带兵出征一事,就不劳您老人家操心了。”说罢,他望向朱祁镇,沉声说道:“皇上,此事关系到我大明声威,以后千秋百代,青史流芳,就在此番了!”

朱祁镇心中一动,见张辅已不再说话,王振的话有种蛊惑人心的力量,不知为了什么,心底好像有种力量,驱策着他接受王振的建议,当下轻咳了一声,说道:“先生所言甚是,诸位爱卿还有没有意见,如果没有——”

“启奏皇上,臣有本要奏!”

吏部尚书王直站了出来,凛然说道:“当年永乐大帝迁都北京,是以天子守国门,而非以天子御敌寇,皇上万金之躯,日理万机,除了边关战事,还有各州府政事待决,如何能轻言御驾亲征?还请皇上三思!”

王直身后,跟了吏部户部一大群官员,齐齐在后面高声喊道:“请皇上三思!”

朱祁镇迟疑了一下,望向王振。

王振冷哼一声,说道:“政务有内阁诸位大人主理,难道还需要皇上亲力亲为?那还要你们干什么?你们自己无用,居然还拦着皇上行事。”他转身望向朱祁镇,眼光幽深,缓缓地说道:“一切决断,还是要请皇上定夺!皇上!——”

朱祁镇被他幽深的黑眸一看,脑子越发的昏乱起来,太阳穴莫名地一痛,那种强烈的发自心底的力量,让他无法独自思考,只得随手一挥,顺口说道:“那就照先生的意思,朕亲自领兵出征,着英国公和兵部尚书随同,其他的事情,就由先生和诸位爱卿商议,朕的头痛,先行退朝了!”

说罢,他揉着太阳穴,也不管身后百官群情涌动,乱成一团,径自回宫。

次日,吏部尚书王直邀集了一百多位官员联名尚书,坚持反对御驾亲征。

兵部尚书邝埜(ye),侍郎于谦,各自上书反对,洋洋千言,详述了当下瓦剌的实力和战事的严峻,力劝皇帝不可听信内臣,轻率出征。

而内阁辅政大臣里,当年宣宗留下的三杨已死,胡淡早已听从王振的意见,而张辅这一次,却保持了沉默。

朝议之后,王振送到他家里的,是根廷杖。

几年前,他就是因为得罪了这个权阉,被他设计陷害,竟然廷杖二十,就连当时还在的太皇太后,也未来得及阻止,那一次的屈辱,至今还记忆犹新。

而如今,他已是垂垂老矣,可膝下尚有幼子,若是再得罪了王振,自己一旦西去,这英国公府上下人等,只怕都难逃那个睚眦必报的奸人毒手。

更何况,所有反对的折子,根本就没有到朱祁镇的手里,就已经被王振以司礼监太监的权利,留中不发。

御驾亲征,已经势在必行。

第三章 监国

等到凌若辰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朱祁镇在乾清宫和朱祁钰正在共进晚膳,商谈此次出征的事情,见她面罩寒霜,气急败坏地冲进来,竟然连太监都来不及通报一声,贸贸然闯了进来,随行的太监正想告罪,朱祁镇轻笑着摇摇头,让喜宁领着宫女太监们都退了下去。

朱祁钰见状,也准备告退,却被他留了下来。

“一家人说话,没事的。”

凌若辰气冲冲地看着他,忍不住说道:“皇上若真当我们是家人,为何出征这等大事不与我们商量后再做决定?”顾不上考虑朱祁钰会怎么想,这一刻,没有比阻止朱祁镇出征更重要的事情了。秦翰不知何时能恢复记忆,除了她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如果她不阻止,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场数十万人惨败战死的事情发生,看着他们兄弟反目成仇,一个是她从前最爱的人,一个是如今对她最好的人,她不想看到任何一个受到伤害。

朱祁镇轻叹一声,指指一边的座椅,示意她坐下,然后才淡淡地说道:“朕若是平民子弟,随军出征自然是家事,可如今朕身为天子,此行关系到我大明声誉,朕又怎能退缩呢?梓童既然来了,就一同用膳吧。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提了。”

凌若辰第一次看到他如此神情,顿时眼圈就红了,猛然跪倒在地上,“请皇上收回成命,万万不可御驾亲征!”

“梓童!”

“皇后!”

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人几乎同时站了起来,相对望了一眼,朱祁镇向前一步,想扶起凌若辰,朱祁钰退后一步,脸色苍白,本想就此离去,可是望着凌若辰,忍了又忍,终于还是静静地坐在了一旁。

凌若辰执意不肯起来,坚持地说道:“皇上若是不肯收回成命,臣妾就长跪不起。”虽然说这话的时候,她也有些犯恶,但一想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若是她不坚持,就可能真的出现,只得强忍着心里的别扭撑下去。

朱祁镇意外地看着她眼中坚决的神情,全然不似平日的样子,心中忍不住一动,拉住她的手臂轻叹道:“梓童你先起来,此事容后再议。”

凌若辰执拗地跪着,一双眼睛亮晶晶地望着他,隐隐地已经急出了水光。

“皇上不答应,我就不起来。”

朱祁镇见她竟使起了小性子,没有半点皇后的风度,可那眼中泪光点点的样子,却让他有种莫名熟悉的感觉,一下子触动了他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让他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长叹一声,说道:“先起来吧,朕答应你就是了!”

“真的?”凌若辰大喜,生怕他再反悔,急忙站了起来伸出小手指,“你是皇帝,金口玉言不能骗我的!”

朱祁镇好笑地跟她勾勾手指,轻轻摇了摇头,“先用膳吧!”拉着她坐下,冲着朱祁钰轻笑道:“王弟不必在意,皇后其实是个很真性情的人,方才不过是担心朕,一时失态罢了。来,还是先用膳吧!”

朱祁钰点了点头,喏喏地应了一声,低头吃了几口饭菜,味同嚼蜡,再抬头的时候,看到对面朱祁镇正同凌若辰轻声说着什么,凌若辰已经破涕为笑,笑颜如花,犹带着几分羞涩,说不出的娇俏动人,那些个后宫王府的佳丽们,哪里有如此自然纯净的神态,他看得心中一痛,强撑着笑容说道:“皇上与皇后如此恩爱,真是羡煞旁人,想来很快就会有个白白胖胖的侄儿让我抱抱了,我大明江山也就后继有人了。”

他这话一出口,凌若辰先是一怔,直直地望着他,脸色微微变了一下,就低下头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反倒是朱祁镇不以为意地笑笑,若无其事地说道:“要说孩儿,朕倒是听说,王弟你新纳的王妃,是兵马指挥使汪大人家的千金,贤良淑德,说不定比朕还要早得麟儿呢!”

朱祁钰看了眼凌若辰,苦笑了一下,当初若不是太后和皇上从中做了手脚,或许这皇后和王妃的人选就该调换过来,只是天意弄人,木已成舟,到了今时今日,他们两人恩爱至此,他也该彻底死了这条心,好好对待自己的王妃了。

王振传令下去,召集了京城禁军三大营的十七万兵力,又命周边县镇的卫所兵随军出发,号称五十万大军,在五日内集结完毕,准备北上征讨瓦剌犯境之兵。

驸马都尉井源,都督王贵、吴克勤等四位将军奉命各领京军一万人作为先锋出发抵御瓦剌军。太师、英国公张辅,太师、成国公朱勇统领大军相从;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学士曹鼐、张益等统禁卫军扈征。

整个北征大军由禁卫军统帅、内衙总提督王振统领和指挥。

郕王朱祁钰受命监国,暂理朝中事务。

而这一切,被朱祁镇严令宫中上下,瞒住了坤宁宫。

后宫上下人等,原本就多受王振管辖,再加上王振又密令东厂厂卫警告了几个主事太监,坤宁宫上下人等自然是战战兢兢,无人敢多言一句。

等到出发的那日,战鼓如雷,风云色变,凌若辰独自一个人在看那《白蛇传之断桥》一幕,忽闻雷声,猛然站起,冲出坤宁宫的时候,遇上了送别朱祁镇回来的监国大人,方才知道,被王振忽悠得早已昏了头的朱祁镇,已然带着文武百官,几十万禁军,浩浩荡荡地开往北方,准备横扫瓦剌来敌。

凌若辰闻言大惊,也顾不得什么宫规礼教,拉着朱祁钰说道:“你怎么能这样让他走了呢,难道你真的不记得,皇上若是去了关外,就会——”话未说完,她的手上那碧绿的镯子骤然收紧,只觉得一阵头痛,她拼命想吼出那句话来,让他去阻止朱祁镇出征,可是她张张口,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拼命一用力大吼,只觉得眼前一黑,终于昏厥了过去。

朱祁钰看着她被宫女们搀扶回坤宁宫,那些人诚惶诚恐地拜别了他,他挺直了脊梁,朝自己的轿子走去,眼底,有种奇异的光彩在闪动着。

第四章 初战

在朱祁镇大军出征的同一天,大同镇守太监郭敬怂恿着大同主帅宋瑛,副将石亨,领军三万,先行出击,想在皇上御驾到来之前,消灭了瓦剌的有生力量,好让皇帝的亲征来的顺顺利利,马到功成。

郭敬的如意算盘打得好,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这次来的不再是以前那些部落里来打打草谷的散兵游勇,而是也先一统蒙古后最精干的两万铁骑。

石亨再三劝谏宋瑛,与瓦剌人作战,不可轻易出击。

明军的火器威力虽然巨大,但是器械笨重,操作复杂,又大多是步兵配备,机动性远不及骑兵。

也先大军以逸待劳,在阳和早早就布下了口袋,等这三万人马气势汹汹地杀到时,迎接他们的先是投石机轰击,砸烂了小半的侧厢车,堵住了后军的行进,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那漫天箭雨像是长了眼睛一般,撕开了明军的队列。

宋瑛和石亨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了,一见情势不妙,立刻命人布起了盾牌阵护住火枪手,准备等瓦剌军冲入射程就开始射击,前面的侧厢车有部分被砸烂,其他的如活动的堡垒般,向后退去,逃离了投石机的射程。

郭敬在军中看到那遮天蔽日的箭雨,有些胆战心惊地问道:“两位将军,想不到这蒙古人如此凶悍,我们是不是先后退入关,暂避一时?”

宋瑛摇了摇头,悍然说道:“督军不必担心,只要蒙古人敢再上前百步,就进入我军射程,到时候不管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