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皇后-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金五十两,锦缎五十匹。王公公,叫人准备盛宴给各位瓦剌壮士好好庆贺一番。”

王振干笑着应了一声,冲着铁木尔说道:“恭喜壮士,这边请!——”

铁木尔却站着不动,冲着朱祁镇抱拳一礼,朗声说道:“草民生活在草原,黄金锦缎于草民无用,只求大明皇帝能答应草民个小小的要求。”

朱祁镇意外地看着他,第一次被人当面拒绝了他的赏赐,倒是有些好奇地问道:“不要金银财物,那你想要什么呢?”

铁木尔直视着他,一双淡蓝色的眸子颜色越来越深,一字一句地说道:“请大明皇帝答应,开启明蒙互市,让两国的百姓,可以互通有无。”

“互市?”朱祁镇愣了一下,想不到一个小小的瓦剌武士,居然会提出这等要求来。

“这万万不可啊!”王振急忙阻止,“互市关系到边关安危,尚需经过内阁评议,万岁爷不能轻易答应啊!”

凌若辰忍不住插了一句说道:“这互市乃是明蒙两国百姓互通有无,大家都有钱装,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又怎么会危及边关?王公公只怕是危言耸听了吧!”

王振按捺住心底的火气看了她一眼,就算是瞎子也看得出她是在故意针对他了,仍是恭恭敬敬地说道:“皇后娘娘有所不知,这蒙古鞑子屡次犯我边境,所谓互市,也多有图谋,如果贸贸然开放,被瓦剌人混入关内,危及边关,那可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啊!”

朱祁镇也点了点头,“先生顾虑的也是,此事非同寻常,需经内阁审议,朕也不可轻易答应你,铁木尔,赏赐你就手下,互市之事,另行再议。”说罢,就起身准备摆驾回宫了。铁木尔也只得跪下谢恩,目送他们离去,只不过,望向凌若辰的时候,多了几分异样的神色。

用过了午膳,凌若辰忍不住又问起了互市的问题。

在她看来,这种边境贸易实在是太赚钱的买卖了,政府可以收税,两国百姓可以各取所需,都能促进经济发展,这等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怎么就被王振这等奸阉说得那么危险,动不动就说到危及边关,对不起祖宗社稷,这些人的大帽子还都是一堆一堆的往下扣。

朱祁镇好脾气地听她说完,也不置可否,只是让人挑了些水果上来,等她说的口干了,又让人送上蜂蜜燕窝羹,自己就坐在一旁笑眯眯地听她说着。

到了最后,凌若辰终于无奈地败退了,满身力气满腔热情使出去,人家就像块海绵,让她全然打在空处,最后只好郁郁地说道:“算了算了,算我多管闲事,反正赚的钱又到不了我的口袋,你们开不开互市,跟我有什么关系。”

朱祁镇见她有些生气了,这才轻叹一声,说道:“梓童不要生气,前朝蒙元,攻襄阳多年未果,后来便是借这互市之机,就近安营扎寨,建下防地,方能困守多年,最终攻破襄阳,这前车之鉴,如何可以轻忽?早几年瓦剌人就曾经收买朝中官员,倡议互市,后来被前内阁杨大人查处,如今旧事重提,不得不防啊!”

凌若辰顿时哑口无言,半响方才怔怔地望着他,“臣妾方才妄言,皇上可否怀疑臣妾也和瓦剌人——”

朱祁镇摇了摇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浅笑道:“皇后之心,朕如何不知,只是这朝政大事,牵连甚广,梓童还是不要为此劳神费心的好。”

凌若辰点了点头,她还是免不了有些现代人的优越感,以为自己比这些个古人看得多看得远,真像那些个YY小说一样可以对人家的政务指手画脚,却不料自己这才叫坐井观天,一面之词,现代的很多观念和思维,到了这里,根本就是屠龙之技,用无可用。

那些瓦剌人对大明虎视眈眈,从未断过复国之念,如不能真的臣服,那互市一开,也就开了边防关卡,更会有商人图利,将南方的精兵利器卖于北方,甚至连火器的贩卖走私,都无可避免。

到时候若是真的打了起来,真像是在20世纪的一次边境战争里,交锋之敌,用的是我们资助的武器,吃的是我们赠与的粮食,却反过来将那虎狼之牙,生生咬进我们的血肉之躯,让多少的大好儿男,葬身在那茫茫山野之中。

互市互市,只可互友,不可资敌。

*****************************

第三卷 惊变

第一章 祸起

朱祁镇一下朝,就兴冲冲地朝坤宁宫赶去。

年前年后召见了几位内阁大臣,着众人研究讨论了无数次,今日总算是办成了这件事。虽然不知道凌若辰为何会对这些政事如此关心和在意,但是看见她连过年都是兴趣缺缺的样子,整个人都像是没了精神,就让他感觉不舒服,想尽办法,终于将这互市一事,有了个相对圆满的解决办法。

凌若辰听了,却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

大明朝的人,果然最在乎的,还是那个“名”字。

那些文士们构思出来的所谓封贡互市,不过是要瓦剌人先行称臣纳贡,然后以贡品来交换他们指定的手工艺品和粮食布匹,而且地点定在了关内,不许他们带兵器,只能带着羊马皮毛,前来交易,交易的价格,则有大明官方指定。

除此之外,严禁与百姓私下交易,出入边关都有严格的审查,兵器火药和各类关内限制物品都严禁出关。

如此一来,原来自由贸易的民间互市,就变成了官办的垄断贸易。

凌若辰越看越是肃然起敬,这些个大明士子,简直比美国微软还强大。

蒙古人若是没到过中原也就罢了,可是享受过中原的繁华物产,再让他们大夏天穿皮裘打光膀子,没茶喝没盐吃,真还不如死了算了。何况这些玩过了政治的人,朝三暮四结盟发誓反水叛乱再平常不过,所以就算是称臣纳贡,称兄道弟装孙子,只要拿得到好处就成。

更何况,软件可以用盗版,这些个丝绸布匹茶叶瓷器关外可盗版不出来,大明朝官方定什么价格,就只能拿什么价格交换。

不用说,这个招术,十之八九又是那个王振想出来的。

凌若辰在心底暗叹一声,看见朱祁镇满眼期盼和兴奋的光彩,也知道他费了不少力气,光是在过年前后对这些个内阁大臣的赏赐就比往年多了一倍,他素来很少为难臣子,这一次竟为了她做这么多事,她真不知道该如何回报了。

或许,如此跟瓦剌打好了关系,以后就不会再有那土木堡一战的惨烈,不会让他从天堂直接跌落地狱,她就可以安心地离开了。

“怎样?梓童可否满意?”

朱祁镇像是个孩子一般,拿着自己的作业,期盼得到大人的奖励。众人面前的帝王,在她面前,也不过是个渴望得到肯定的平常人。

凌若辰想起那个至今对自己避之不及,生怕原来的那点情分连累了他,根本毫无回应的朱祁钰,再看看眼前这个对她一片真诚,甚至以帝王之尊,如此待她的男子,不由得眼睛有些湿润了,喃喃地说道:“臣妾不过是一时妄言,皇上如此费心,却叫臣妾如承受,如何回报?”

朱祁镇见她感动的泪盈于眶,轻笑了一下,伸手递给她块丝帕,“梓童也是想为朕分忧,朕如何不知,再说你我夫妻——之间,何需言谢?只要梓童开心就好。”

凌若辰擦去了眼泪,绽出一抹笑容,“皇上对臣妾这么好,臣妾又怎会不开心呢,对了,今个儿戏班子送来了《白蛇传》的介绍,还是臣妾帮着修改的呢,皇上有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吧!”

这个官办的垄断互市一开始倒是很热闹,蒙古人赶着大群的牛羊入关,换取他们的生活日用品,官府采购了南方的手工艺品过来,数倍的价钱交易出去,收入远远超过了民间互市收的那点税钱。

户部满意了,可兵部却越来越多牢骚了。

那些瓦剌人第一次来还好说,百十个人赶了上千头牛羊,回去也是成群结队赶大车离开。可是到了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所过之处的州县乡村,都会发生各式各样的偷盗抢劫案件,看到的人报案说,都是那些瓦剌人。可在汉人的眼里,瓦剌人长的都差不多,抓又不好抓,人家又都有使节团护着,搞的地方大乱,百姓怨声载道。

而后来换回的牛羊马匹和皮毛,也开始出现以次充好,甚至缺斤短两的问题,这些瓦剌人不忿于大明官价的垄断,各式各样的小动作小花招也斗士出来了。

起初王振一手安排了人采购交易,赚的盆满钵满,压根就不管这些事,地方上报上来的折子也被他压下,可是到了后来,残次品越来越多,手下人上报,他的账面利润大幅度缩水之后,他终于忍无可忍了。

正统十四年初秋,明蒙互市交易后,王振命人扣下了近三分之二的货物,折抵历次交易的残次品,又着人来一一辨认近两千人的瓦剌使团,从中抓捕了一百多个惯犯,交给了各州县衙门,以平百姓之怒。

王振这次的手段狠厉,颇有些霹雳作风,让从前那些被他几乎扒掉了三层皮的官员们都大开的眼界,没想到这个雁过拔毛的死太监居然会做出这等事来。

下面些不知情的百姓还以为他为民做主,好生称颂了一番。

朱祁镇见他做事如此认真,也大是嘉许了一番,昭告朝廷。

而瓦剌国中,那太师也先原本听铁木尔回报,说是此次互市乃是皇后亲自促成,他原本就厌倦了每年朝贡要被王振扒掉一层皮的事情,对这个没了把的茶壶早就恨之入骨,想不到此番居然闹出这等事来。

如今他已将瓦剌鞑靼两部合一,实力空前庞大,祖先们被驱逐出中原,到了他这一代,早就想再杀回去,重现蒙古大元的盛况。

一得到这个消息,也先非但不怒,反倒长笑一通,走出帐外,拿着马鞭遥指南方,“草原上的雄鹰们,现在到了我们展翅高飞的时候了!那些南方的肥羊等着我们,金银财宝和美女都等着我们,是我们杀回去夺回一切的时候了!”

****

第二章 廷争

正统十四年秋,瓦剌大军兵分四路,骑兵奔袭辽东、甘肃、宣府、大同,其中大同一路的领军,正是瓦剌太师也先。

探马八百里加急飞报,消息第二天就传到了京城。

朝中众臣哗然,也先打的旗号是讨伐大明出尔反尔,夺物伤人,这祸事的根源,自然就是那为恶一世,却突然认真了一回的司礼监太监王振先生。

王振执掌司礼监多年,先帝托孤的顾命大臣多已故世,朝中安插了无数他的党羽,其余诸臣虽不齿他的为人,但此事关系到大明脸面和边关安危,也无暇与他计较,只得匆匆商议领兵领兵的人选。

大明边境已多年未有大战,就算瓦剌和鞑靼人以前时有叩关之举,也多事小打小闹,从未能破关而入,大多数时候也不过是为了抢掠做个掩护,堵着明军不得出关,他们好掳掠周边乡镇。

而武将之首,英国公张辅,已是四朝元老,年事已高,不复当年横扫安南时的精神,已不能亲自领军,当下便推荐了驸马井源作为三军统帅,领兵出征。

王振此次,却是出人意料的精神,听着众臣商议,一双小眼睛眯在肉缝里滴溜溜地转个不停,等到他们提出了人选,他这才站出来,深深一礼,一字一句地说道:“启奏皇上,这蒙古鞑子竟敢藐视我大明天威,斗胆犯边,恳请皇上御驾亲征,统帅三军,必当所向披靡,一振国威!”

“御驾亲征?”朱祁镇原本在龙椅上听得无聊,下面这些个大臣大多数是文官,斗嘴辩论引经据典,可是说到打仗也都是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