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儿,雷融的审问已是有了初步结果。七十六名俘虏之中,尚有四十一名氐羌民,而其余三十五人,皆为匈奴族人。

    “属下已问清,这些氐羌人来自于陇西略阳氐,其部首领苻洪。此番由其弟苻安率两百部众,归入匈奴人军中,前来州内。”

    “苻……洪?”李延炤轻声念着这名字,脑海不由得一阵错乱。他虽然对这时期的历史不算了解。然而大名鼎鼎的前秦政权,他却是知晓一二的。

    而苻洪,可以说正是在本来历史上名噪一时的人物。他是前秦政权的奠基人,曾统一北方,后在淝水之战中败北国灭的前秦天王苻坚,便是他的孙子。

    这一横生的枝节,却令李延炤倍感哭笑不得。他感叹道:“先前既言道放氐羌,留匈奴,便将这些氐羌也放了吧。”

    他想了想,又问道:“方才言及那苻洪之弟苻安,可还生还否?”

    雷融抱拳躬身:“那苻安只是受了些伤,性命却是无虞,长史大可放心。”

    “将他带来,我且看看。”李延炤招呼雷融道。雷融抱拳领命,随即对一旁押送俘虏的部下们招了招手:“将那苻安带上前来。”

    言罢,部下们将苻安带上前来。李延炤望望苻安,见其一脸惶恐,便连忙令雷融用胡语对他道:“尔等从刘胤之恶,本长史不与尔等计较。稍后便发给干粮,纵尔等离去返乡。若今后再度擒得尔等,必不轻饶!”

    李延炤言罢,只见苻安跪地叩首,却连连用汉话道:“将军仁义,苻安必不敢负将军,归乡之后,便谏族长,从此不再应征为恶……”

第三百五十九章 纵俘脱逃() 
    在陈珍的有力调度下,数千凉州骑卒自各处出击合围,最终成功将剩余数支分散开来的虏骑游击队一网打尽。俘敌匈奴、氐羌各族人计三百有余,获马近千匹,弓矢刀枪等军器数千件。

    各处传来的捷报相继传到州治之中,张骏对此赞不绝口。先前各处遭受袭扰的奏报曾经让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而如今的结果,却是令他感到颇为满意。知晓了所部相继报捷的消息之后,刺史府的诸多属臣亦是纷纷奔走相告,振奋不已。

    然而在李延炤眼中,刘胤派出的这两千来人的骑卒深入州境,一番破坏,已令凉州诸多郡县遭受了打击。毁坏的家园可以重建,荒废的田地可以再度耕种,然而人心中的恐慌,很难说将要一直持续多久方能平息。此番虽然几近全歼了这些敌骑,但在李延炤看来,双方不过是一个两败俱伤之局。

    他率余部骑卒,押送着近百匈奴俘虏,自武威郡返回治所。因俘虏没有马骑,且皆用绳索串联,因此行军速度颇为缓慢。在他的授意之下,这些匈奴俘虏一路受尽凌虐。缺衣少食,当有人因不支而倒下之后,武嵬军骑卒几乎便是立刻将他们的绳子解开,而后带到路边一刀砍下脑袋,以为军功。

    除这些匈奴骑卒之外,先前俘获的其余氐羌民,已皆是被相继放还。对于这些人,李延炤也不吝让所部士卒们给了他们充足的水和干粮。而此时押在队中的这些匈奴俘虏每每念及于此,都在感叹自己生而并非氐羌人,以至于遭到如此对待。现下为了严防这些匈奴俘虏逃跑,就是在路途中上厕所,解开绳子后的匈奴俘虏,往往也是被一伍甚至一什的武嵬军骑卒押送前去。

    经过十来日的跋涉,李延炤这部骑卒方才押送着五十余名匈奴俘虏返回营中。在押解的路途上,骑卒们吃放时往往拿一两块胡饼抛到俘虏之中,看那些匈奴俘虏为争抢胡饼而大打出手,借此来在烦闷的行军路途中取乐。被饥饿驱使的俘虏们再也顾不得什么袍泽情义,便用尽手头能够获得的一切武器互相斗殴。在长途跋涉、缺衣少食之外,因斗殴而死的俘虏,也不在少数。

    对于手下骑卒这种不人道且有些残忍的娱乐方式,李延炤虽并不赞成,不过亦是没有表现出明确的反对。这些虏骑肆虐横行乡里,屠戮百姓的时候,个个都如同豺狼虎豹般凶恶。而此时为了一块胡饼痛殴生死与共的袍泽,无疑使得李延炤对其更是低看一眼。

    返回营中之后,李延炤便令部属将这些匈奴俘虏尽皆关押到先前临时为那些匈奴俘虏挖掘的地牢之中。这地牢便挖在马厩后面,只有一处用铁条封死的矮窗向内透着几缕阳光。而闻军马聚集在一起散发出的臭味,便成了这些可悲俘虏的日常。

    地牢起初挖掘的规模,只是供大约二三十名俘虏栖身。此时挤进了五十来名俘虏,自然倍感空间狭小。然而这些匈奴俘虏倒也难得地没有提出异议——他们心中知晓,即便他们提出什么异议,在这些凉州兵那里都绝无可能实现。唯一可能的,便是招致更为激烈的虐待。

    自被关进这地牢之中后,免去了长途跋涉之苦,并且每人每天还能分得两碗稀粥喝——对于这种待遇,这些被羁押的俘虏们顿时大松一口气。虽然两碗稀粥并不足以果腹而不致饥饿,不过他们倒是再也不用为了一两块干硬的胡饼而对身边的袍泽大打出手了。

    现今虽将这些俘虏皆是安置到了这狭**仄的地牢之中,然而李延炤对其仍是不乏特别关照。他令所部士卒们,过一两日,便去提出一两名骑卒,而后严刑拷问,务求让这些匈奴俘虏们将他们所知的那一点点可怜的情报尽皆吐露出来。

    看守这些俘虏的兵力足足有一个百人队之多。战锋营、健锐营、射声营已俱是抽调人手,分布在这地牢左近,严密看守。以防这些匈奴俘虏逃脱。而每次的拷问,都是在这些俘虏所处地牢后面一间临时搭建的小木房中进行。每日清晨,看守俘虏的士卒便下到地牢之中,抽取一至两名俘虏,带到木房中刑讯。到了傍晚时分,又将被刑讯到半死不活的俘虏丢下地牢中去。

    如此残酷的折磨不仅在身体上,也在精神上日复一日地折磨着这些可悲的匈奴俘虏,他们已无力对抗这样的命运,然而每日看到早上出去时还活蹦乱跳的袍泽,在傍晚被丢下地牢时已是奄奄一息,人人皆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悲凉感觉。

    在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来日之后,陆陆续续又有二十名俘虏死去。而死去的俘虏,依然如同先前一样,被拖出去砍掉脑袋充为军功,而尸首便被随意埋葬在城外的乱葬岗中。

    在这样巨大的精神与身体双重折磨与压力之下,被关押在地牢中的俘虏们,终究是不再甘心这样继续下去。如今在闲暇之余,无所事事的他们,也渐渐开始计划逃跑甚至反抗。

    反正在严刑拷问之下也是死,逃跑或是反抗依然是死,这些匈奴人也曾经征战四方,他们如何能够甘心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任人宰割呢?

    只是如今不论白天黑夜,外间值守的负责看押他们的那些敌军士卒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过。被带出去刑讯的俘虏,往往也向地牢之中带来了外面的情况——足足有近百名敌军看守,并且不乏敌军之中的铁甲锐士。他们又如何能够顺利逃脱呢?

    地牢高处用铁条封死的那扇天窗,便是除去头顶上那扇小门之外,唯一通向外界的出口了。这些俘虏也无从选择,只得在天窗上面打起了主意。

    这间地牢显然是匆匆挖就。里面还存留着许多树枝、草棍,乃至于石片等物。别无选择的俘虏们便采用石片,许多人轮流挖掘的方式,试图将埋住铁条的夯土挖开。这样从外面看来,还是与平常无二,但只要时机成熟,他们一旦想要逃跑,便当即可以将这几根铁条拔出来,而后从这天窗中爬出去。

    就这样又过了几日,这些俘虏的工程已是初现端倪。然而左近看守的敌军士卒,却依然一日都不曾放松警惕。

    每日依旧有袍泽早上被押出地牢,晚上再半死不活地丢回来。对于这等情形,众人显然也是早已麻木。求生如今成了一种奢望,却使得他们更加怀念先前自由自在地纵马驰骋,然后肆意屠戮乡民的时候。

    在等待的几日之中,又有五六名俘虏相继受严刑拷问而死去。受过刑的众人之中,只有一人依然还有那么一口气。但也处于随时便会死掉的那种境地。

    一日傍晚,受到严刑拷问的俘虏方才被凉州兵们从入口的梯子上丢下来。地牢中的俘虏们骂骂咧咧地,上前将这二人搀回牢狱。如今随着死去的人日渐增多,这地牢中的地方也随之宽敞了不少。只是剩余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出生天,对于现在宽敞了不少的环境,也没有丝毫感念。

    众人正在抚慰着那两名今日遭受拷问的同泽,却不意忽然听到天窗之外传来阵阵叫喊:“县府大牢之中贼人逃狱,长史命战锋营、健锐营速去救火,射声营与骑营,留部分在县城中,部分出城前去寻找逃犯!”

    地牢中的俘虏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们从未觉得在地牢外来回奔跑的敌军脚步声如此悦耳。在一阵阵纷乱的脚步声与马蹄声渐渐远去之后,四周开始逐渐归于沉寂。一名个高的俘虏踮起脚尖,自天窗向外望去,却见四周皆是如同往日一样的景象,只是如今,却再也看不到来回逡巡的那些敌军士卒穿着靴子的脚。

    那高个俘虏又侧耳细细倾听了一阵。而左近却并未有任何人声。只是前方的马厩之中,还时不时地传出马匹的响鼻声。

    “逃吧!今日天赐良机!若再不逃,等贼人归来,我等又要日复一日地遭这个罪。”那名高个俘虏反复确认外间再无巡逻看守的敌军士卒,便回过身来,对着牢狱之中一干同袍道。

    众人迟疑片刻,眼中却相继都现出一副副渴求而狂热的神色。这一刻他们已等了太久,之前在地牢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他们来讲,几乎都是几近煎熬。

    高个的俘虏踮起脚尖,将早已挖空,却填上那么些浮土装样子,以防被发现的铁窗上的铁条一根根掰了下来。他身后的其余俘虏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铁条在窗下的地上摆好,不一会儿,天窗上便再也找不出一根铁条。往日中封死他们奔逃希望的天窗,此时却成为他们逃遁的出口,不得不说世事无常。

    一个身材矮小的俘虏率先在大个的帮衬之下爬出了那扇恶魔般的天窗,他迅速跑到一旁一间屋后藏了起来,随后观察着周边的一切。营墙上虽然仍有数名敌军士卒站岗,不过他们皆是面朝外面,且距地牢足有二三十步的距离,因此对于此间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

    个子稍矮的俘虏们一个接一个地被从窗口处送了出来。他们逃出牢狱之后,所做第一件事,便是去四周找寻可以遮蔽身形的地方,好将自己先行掩藏起来。又过了约莫一刻半的光景,这些匈奴俘虏,已是相继逃出地牢,在四周营房周遭择地隐蔽起来。

    一名胆大的俘虏,已是先行自掩蔽之处摸到了马厩周边。他探头朝马厩中观察了一下,心绪顿时又惊又喜。那马厩中,仍然是留着十来匹马。他当即便蹑手蹑脚地奔回先前那大个俘虏的藏身处,将马厩中的情形向他学了一遍。

    那大个闻言,也是颇有些不敢相信。他站直身体,望着那胆大的:“这马厩中,当真还有十余匹马?”

    胆大那人指着马厩,低声道:“不信,你就自己去看嘛!”

    大个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