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伦次道:“司马……这可……可使不得。天气冷……还是……还是司马自己……穿上吧。”

    李延炤心知自己原先一声令下,数颗人头落地的事迹在这些军卒们心中留下难相与的印象。不过治军惟严,将会很容易激起士卒们的反弹。在平时施以一些类似于这样的关怀,也能更有助于自己融入到这些士卒之中去。

    收买人心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李延炤扪心自问自己,于此道也只不过是初窥门径。对于这些在他手下的军卒,也是尽量示之以诚,厚其赏赐,并且严明军纪,加之先前据守大河北岸金城大营之时,他在营墙上数番血战,杀敌无算,也为他在这些士卒之中加了不少印象分。

    李延炤匆匆穿戴好自己那领皮甲,而后拍了拍那名年轻士卒的肩膀,笑道:“无妨。你便穿着吧。这种天气,我倒还承受得住。”言罢便转身匆匆而去,那名身上披着李延炤外衣的年轻士卒,便一脸受宠若惊地目送他离去。

    夜晚宿营之时,因现在押送着数量不小的粮食和盐,李延炤倒也不敢托大,便命全体伐木立营。天气寒冷,挥斧伐木的士卒们倒也不曾有什么怨言。他们轮流伐木的光景,身上已是渐渐感觉到热乎起来。匆匆立好一个足够数百人居住的营寨,他们所押送的那些盐粮货物,也都纷纷被安置到了营地之中。

    营地中很快升起了数十处篝火。士卒们纷纷聚拢到篝火旁取暖。带队的数名百人将倒也不用李延炤操心,很快便排出了夜间值守的哨表。便在这小营地中将就了一夜。

    次日清早,众人匆匆吃过早饭之后,便继续踏上路途。经过三天的跋涉,李延炤亲率的这支队伍,终究是到达了临羌县外。

    双方之前都已经过一次贸易,对这项贸易的章程各自有了一份初步认识。李延炤抵达临羌县之后,便令所部在县城外立营。他便又入城去拜见了马都尉。由马都尉派遣了一名小将,与刘季武一同前往秃发部营地,递上此次所携粮米食盐等物的账簿。因先前已有使者来回沟通,秃发部也很快地开始挑选牲畜。

    已有一次前车之鉴,现今虽然双方对于此贸易之事仍有几分生涩,不过经过两天,交易还是很快达成。李延炤看着此次交易获得的数量颇多的牛羊牲畜,内心已经开始幸福地犯了愁。

    此次又交易良马一百五十匹,牛一百五十头,羊三百只。秃发部的族人感念李延炤这次如同及时雨般来到的交易。部落中面临这等寒冬,已经有牛羊开始因缺少食物和恶劣天气而冻毙。收购了这么多的牲畜,无疑大大减轻了部族之中所面临的粮食压力。

    这些族人送来了一批冻毙的牲畜,有三头牛和三十余只羊。作为赠品送给了这些县兵。李延炤派刘季武带了一个队的士卒,抬了一头牛和十只羊给临羌县中的马都尉送去。而后便拔营上路,准备返回县中。

    那些作为赠品的死畜自然而然地成了返回途中众人的食粮。有肉吃对于这些军汉们来说,人人都是欢欣鼓舞。返回途中竟也再不复原先那般士气低迷。李延炤令军士们分割了一头牛和十只羊的肉,而后取来盐,进行了一番腌制,以备后用。

    返回县中之后,李延炤又给军中留下了五十匹马,准备卖的一百匹则在县外找了一处山谷间,调拨了数队军卒轮流看顾。牛也同样给县中留了五十头,而剩下一百头亦是圈养起来,准备来年开春之时再出手。

    至于那三百头羊,李延炤决定下发给那些田地不足的民户畜养。不过每到秋季,羊毛可以剪掉的时节,县府要向这些民户征收一部分羊毛作为税赋。其余的部分则由县府出钱物或者粮食来收购。这些羊的所有权,也并不全归于这些民户。这些羊为民户们创收的同时,县府亦有条件:民户不得擅自屠宰自己养的羊。

    若是民户们畜养的羊死亡,则须向县府报备,由县府派人查验羊的死因。若是蓄意而为,则勒令民户赔偿。出不起赔偿的,没收等价田地作为赔偿。李延炤也不想让这些民户眉头一皱,就把原本可以源源不断创收的羊宰掉吃肉。目光长远的人能够看清长远的收益。而大多数目光短浅者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点利益。

    圈养的牛马,依然由县府遴选一些过冬有困难的流民户们来负责照料。县府向这些民户发放足够支撑他们越冬的粮食作为报酬。刘季武则负责日常巡视这些圈养的牛马,每日点数,并且查看它们的身体状况。李延炤严令若是有病畜,一定要先将它与平常畜类隔离开来,再请县中兽医前往诊治。

    安顿好了这些牲畜的事务,李延炤又去了一趟营中,请周兴选拔百名有骑术基础或是身体柔韧性较好的步卒准备充任骑卒。另选百余名身体强壮的步卒,单独另编一个百人队,由周兴亲自统率。周兴虽然不太清楚李延炤此举何意,不过他还是遵令照办。

    工坊之中,经过这月余的辛勤劳作,头一批二十把诸刃长刀已经打造出来。李延炤招呼了一什士卒,将这些刀先搬到营中入库。并唤过司库记录了这些武器的入库情况。一整个冬季,工坊中陆陆续续打造出了将近七十口诸刃长刀。在营中司库的管理下,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纷纷登记入库。

    除去打造长刀,李延炤还交给李良一个新任务,便是钻研打制铁甲之法。这个时代防护力最好的两档铠,较之后来出现的一众铁甲,防护力仍显得稍逊,李延炤苦思冥想了几日光景,方才绘制出了一张图纸,交给了李良。令他按照图纸来试制新式铁甲。

    在建兴十一年冬,令居县上上下下可谓忙得不可开交。并无特大利好消息或是坏消息。在与刘赵交战之后的这第一个年头的冬季,便就这么平平常常地过去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步人铁铠() 
中国军事发展史上,南宋时期的重步兵无疑将这一兵种在历史上的作用推到了一个高峰。从没有一个中原王朝能够像宋朝一样,通过以步兵为主力的军队与游牧民族的强大骑兵交手,还能通过一些局部的胜利来阻止敌军的攻势,并保住江南的半壁河山,享国一百五十二年。

    宋代的步兵能够完成以步制骑的壮举,与其性能优异的军备密不可分。抛却战略战术上的问题,在两军中下层将佐面对面的厮杀之中,宋军正是采用了强弩、重斧、铁甲这样远近皆可,攻防兼备的武器配置和出色的兵甲,方才在军事上作为一个占据半壁江山的王朝延续了一个半世纪。

    换而言之,作为宋军主力的重步兵,面对敌手的轻骑骚扰,简直可以说是怡然不惧。敌军轻骑兵发射出的那些箭矢,并不能射入他们所拥有的铁甲。难以形成规模化的有效杀伤。而若是这些轻骑兵冲阵,那么这些手持锋利武器的重步兵,很快便能将这些不知死活的轻骑撕成碎片。

    即使面对具装甲骑铺天盖地的冲锋,重步兵也完全能够做出有效应对。这种重甲步兵唯一的缺陷便是速度太慢。不过能与轻骑兵配合作战的话,这样的组合在战术上有着非常巨大的优势。

    李良在工坊的铁匠铺中,手持着一把小小的锉刀,正在细心地打磨着面前堆积如同小山一般的甲叶。每打磨好一片,他便将其丢到一旁的竹篓之中。转眼的功夫,竹篓之中的甲叶,也是堆积如山。

    李延炤只给李良画了一张草图。然而李良为了实现这张草图,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草图上只是草草画着一身铁甲所需制造的各个部位,然而各个部位尺寸如何,甲叶制成多大的形制,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将甲叶串联起来,并固定在甲衣上,使其牢固并具备出色的防护力,即使在战场上挨上一些弓弩攒射,刀砍斧劈却仍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便是李良构思和细化的问题了。

    李延炤每日都到工坊中去查看李良制作这副重型铠甲的进度。李良虽是每天都在做,然而就目前这种进度来说,李延炤觉得要看到成品,还为时尚早。

    冬日正是农闲时,而在李延炤的眼中,这也正是练兵的好时机。令居县原有的百来名骑卒们已是纷纷装配上了拓木材质的骑弓,以及长枪马槊等制作简便的刺击长兵器。骑卒们的新校场选在了县城西侧一处谷地。由刘季武出任这百来名骑卒的教头。

    而周兴从步卒之中遴选出来的那百来名新骑卒,则以陶恒为教头,开始操练骑术这等基本功。陶恒虽是陇西陈安部精锐骑卒官佐,来调教这些新入的菜鸟,自然是手到拈来。

    另外那百来名强壮步卒,也被集中起来,开始熟悉新制的诸刃长刀。因为工坊的生产力毕竟有限,目前暂时无法做到给每人都配发一柄长刀。不过拿到这种新式武器的士卒们,一时都有些吃惊。

    这些人由李延炤亲自带领操练。毕竟传统意义上的重甲步兵,是持盾和枪戟,列出严密的阵型来对付骑兵。像这种双手持长刀,并以此来对阵骑兵的,算是前无古人。除了李延炤,谁也不知若有这样一支精兵将要如何操练,在战场上要如何去使用。

    在率领骑卒的陶恒和刘季武看来,李延炤的这一做法实在有些疯狂。匈奴骑兵那精准而凶残的射箭技术,他们都是亲眼所见。因此想不依赖盾牌,只靠铠甲的防御力来防御这些箭雨,在二人眼中就难免有些痴人说梦了。

    饶是如此,李延炤却也并不辩解。目前这铁甲还未被制造出来,他便领着那些步卒们进行刀法的训练。而其中又尤为注重刺击和斜劈。毕竟在战场上,若是排出紧密队形,这两种攻击手段,便几乎是唯一的攻击手段了。

    李延炤将这些步卒们操练得不亦乐乎。他找军中木匠和工坊中木匠一起,制作了数百个木质假人,而后拿给这些步卒训练刀法,要求每人每天完成刺击五百次,斜劈五百次。营中校场处,一时间噼噼啪啪地砍击木材声音,就不断地传来。

    这种操练甚是枯燥无味,而且又辛苦不已。不少士卒心中有气,便将气都撒在那些木质假人身上。一时间每日操练结束之后,竟都会有不少士卒的假人被砍成数截。碎片飞溅,几乎能在校场附近的地面上铺上一层木屑。

    然而过不多久,当时间到达次日,他们便会惊愕地发现,昨日被劈砍得四分五裂的假人,又会换成全新的,在校场山讽刺地看着他们。一时间,众皆绝倒。

    不过李延炤本人倒是对这种行为颇为赞赏。那些砍坏假人的兵卒们很快便发现,前一日砍坏假人的他们,在次日的伙食中总能受到一些特殊的优待——那些之前被腌制成肉干的牛羊肉,便成为餐桌上对他们的奖励。李延炤也对他们言道,操练之中如此用心竭力,若是有朝一日得上战场,还能如此勇武,那么任何敌人,都将不足为惧。

    反正县中也不缺木匠,除去制造弓弩之外,这些木匠带着营中的士卒来制作这些假人,相对来说也全然不是一件费力的事情。

    不几日,李良便派人前来禀报,先前李延炤令他制作的那副铁甲。如今已是完成,请李延炤前去查验,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李延炤当下闻言,也是大喜,便立即前去工坊之中。进了门,却正看到一批工匠们围在一起,不时地看着眼前的物事啧啧赞叹不已。

    李延炤上前拨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