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延炤话音方落,下方的工匠们已是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一升盐足够他们一家子人用上年余。之前这些高贵的盐即使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敢有什么过分的想法。然而这位司马一张嘴,便是每人赏给一升盐!这是何等大手笔的恩赐!

    “都起来!再跪着的话,今日这升盐便不给你们了!以后的月钱也没有!”李延炤装出一副声色俱厉的模样,对着那些依然跪倒在地的工匠们言道。

    李延炤话音方落,原本跪倒了一片的工匠们纷纷迅速站起身,而后也顾不得拍去膝盖上的尘土,只是与旁人顾左右而言他,仿佛方才跪倒一片的,并不是他们。

    李延炤心中暗笑了一阵,随后郑重其事地对着这些工匠们说道:“我不喜欢见人跪着!大伙都是为了县府出力的人,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更何况诸位所从事职业,乃是我县中命脉!农人耕地所用农具,军卒手中所执刀剑兵甲,皆出自于诸君之手。若无诸君,何来其他?”

    李延炤这番话可谓是惊世骇俗,立刻便在这些工匠们中间引起共鸣。是啊,他们本不该被旁人所轻视,缘何他们就这样埋头做事,而对旁人的冷眼与非议习以为常了呢?

    “日后大伙月俸收入,也绝不比街巷中那些贩夫走卒低。说句不怕大伙笑的话,李某心知县府府库的情况,府库中如今也是几无多少余钱!我与辛明府感念大家用命,皆觉得应当为大伙发下月俸,以期让诸君养父母妻子。并从此再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为县府用命做事。若事情做得好,李某别的不敢说,但是绝不会吝赏!”

    李延炤挥挥手,一直跟随他左右的秦大勇附耳近前,聆听训示。李延炤却仿佛浑然不觉地大声言道:“大勇,你去县府之中,将郡府书吏交割来的那批盐称量好拿来,这里有多少匠人,便称多少升!若是少了一升,我便唯你是问!”

    秦大勇不敢怠慢,躬身领命,而后快步行出工坊。工匠们此时早已更是按捺不住心中激动,纷纷交头接耳不止。

    “方才议了禄,议了赏。下面便来讲讲罚。”李延炤在工匠们面前踱起了步子,而后悠悠道:“若是所产物品过差,不堪使用。或是一月统计查验,谁人所做各式器物,数量太少或是过于粗糙,按例贬谪一级。如小匠所做器物不过关,便贬为学徒。大匠不过关,便贬为小匠。至于李匠头嘛,不做此列。”

    这套制度一时听得下面众工匠纷纷觉得晕晕乎乎地。想了半天才将其中关节理顺,随后便有工匠立即问道:“为何李匠头不纳入贬谪之列?若他所做器物不合要求呢?”

    “李匠头可将这灌钢配方弄出来,除他之外,你们还有谁能?”李延炤问。此问一出,下方顿时鸦雀无声……

今日请假() 
这个点了,才回家。今天来不及放出更新了,特地向大伙请假一天。望谅解。

    闲话几句。如今一个月除去上班下班,吃过晚饭,到睡觉之前这点时间基本上都在扣字。一个月绞尽脑汁也就十三四万字。千字五分钱订阅,一月挤占大部业余时间码出来的这点字,也就是诸位看官的半包烟钱。至今为止38个均,要是没拿上全勤的话,大家可以算算是多少钱。

    说这些话也并非抱怨。只是希望能得到大伙的一点儿理解。在外面混,谁都不容易。换位思考一下,把您摆到我这个位置上,每月十三四万字的更新换来百把块钱,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说不。毕竟当爱好变成工作或者是不得不做的那么一件事,再看得开的人,心境都会发生那么一点儿变化。

    之所以本文没有太监,也是因为本人就是个不识时务的家伙。搁旁人的话,谁都会觉得就这么点儿钱,网费都不够交。图个什么?

    图个什么?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在心里问自己。年近而立,却还在追逐权衡物质与理想的道路上两难着,不知何去何从。人生之中的大喜大悲早已如烟飘散。只剩平凡而琐碎的柴米油盐。

    这个社会,我见过太多的放弃,太多的识时务,以及太多的聪明人。然而每当皓月当空,我一人独坐在清冷的室内,噼噼啪啪地敲着键盘的时候,我总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一段段注脚。这个世界,除却那些识时务的聪明人,总归是要有那么一些懂得坚持,但求无愧的人。

    所谓成功,离我愈发遥远。也早已不再奢望得到成功女神的垂青。不过是自己的无愧。自己一直想要写出来这个故事的那份坚持。

    或许完本那天,看着依然惨淡的均订,我不会有成功的喜悦。但是对于那些订阅过的朋友,我可以自豪地对大家说一声谢谢,我一直不曾放弃大家,也谢谢大家对我的成全。

    人生路漫漫,又何其多艰。随性闲扯几句,以此自勉,也与看到这段文字的诸君共勉!

第二百五十四章 诸刃长刀() 
在李延炤的认知中,不将李良这种技术骨干纳入升迁贬谪,本就是应有之义。他内心中所想,即使是当下便将这工坊内所有其余工匠弄走,他都不感到心痛。但若是李良因为升迁、贬谪不当而怀恨在心,或者消极怠工,或者一走了之。对令居县这座工坊所带来的影响,都是毁灭性的。

    这等技艺精湛的技术骨干,是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经验所磨砺促成的。若李良不在,李延炤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立即找到一个能够替代李良的技术骨干来。这样一来,令居县工坊的工作效率或是产出成品的质量都将大打折扣。这对于李延炤这个分秒必争的人来说,完全是一笔可以避免的无法估量的损失。

    既然如今灌钢之法已成,首当其冲的便是新制军械兵甲的打造。关于这一点,李延炤更是丝毫都不会含糊。反正之前,工坊中已经用那些郡府发卖的生铁打造了足够的农具,并供应了县中开垦荒地的流民。秋播工作也渐渐趋于尾声。因此用这些批量制造的钢铁来打造兵甲武器,几乎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令居县作为一支县兵,主业镇守县城,副业治安缉盗。军队所装备的武器之中,缺乏有力的远程投射武器和长杆兵器。军卒武器多以环首刀为主。即使各队之中有少数一部分人背负弓箭,也皆是射不远的软弓。先前在金城大营之中时候,这支县兵便已经暴露出了这个严峻的问题。

    远程不给力,冲近了又没有长枪大刀。待得真到了面贴面拔刀生死相搏的境地,这些县兵又完全拼不过那些彪悍的匈奴人。即便是处在营墙上,占据地利,也常常两三个人才能换对面一个。县中人口又不多,若再次发生战争,这种战损比,几乎完全是不能够接受的。

    要改变这种情况,当务之急便是整顿武备。反正如今可以量产含碳量足够的优质钢铁,因此整顿武备,锻铸兵甲刀剑,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辛彦那里从贩马之中得到了一些好处,加之李延炤对其也是恭敬有加。个人虚荣心也得到了一些小小的满足,又有好处拿。加之临来令居之前,他叔父辛翳对他的叮嘱,使得他对李延炤这些安排基本不去过问。

    反正如今县府中事,也由李延炤带来客串书吏的那些军将在他的指挥授意下安排得井井有条。屁点大一个小县,混混资历而已,谁还能折腾出多大的动静!

    辛彦这边心甘情愿地当了一个甩手掌柜,虽然此举也正合李延炤的心意,然而他却并未得意忘形。不管他自己想要搞什么动作,都是事无巨细地向辛彦请示汇报。毕竟辛翳派了自己的亲信子侄来令居任县令,除去协助他,让令居本地那些士族地头蛇投鼠忌器之外,又何尝不是一种监视与防备!

    毕竟辛翳虽然在治功上略有欠缺,然而能做到一郡长官这个位置,又哪会是一个听凭别人摆布的善茬!先前李延炤身份低微,虽有才具,不过在郡兵之中任职,对辛翳来说倒也算是方便控制,完全可以如臂指使。

    然而派出来独领一县之兵,张县令对县中繁杂事务头疼不已,弃官而走。李延炤便有此等魄力将县中一应事务揽下,并将其梳理得井井有条,这种决断和魄力,又怎能让他人不心生防备?虽然目前表面上看上去他仍算是恭顺,不过若是他日羽翼渐丰,尾大不掉,又如何处之?

    虽然辛翳派来子侄辛彦,有这层防备监视之意。不过李延炤心中倒也如同明镜,对这一应局势也是看得分明。在与辛彦的相处之中,不论私交还是公事,都是礼敬有加。也使得辛彦对其渐渐放心了起来。加之李延炤接掌县府事务,直至现在。所谋之利,也是同辛彦共享之。如此行事之下,端得是令辛氏挑不出任何问题。李延炤门儿清地抱着辛氏这棵大树,既好乘凉,也方便了自己行事,何乐不为?

    如今钢铁产量充足,李延炤便开始思量为自己麾下这支县兵装备何种精良且威力巨大的武器。想来想去,觉得除去应当装备一部分造价低廉的长枪之外,还可以通过双手长刀与铁甲等武备,装备起一支重步兵来。

    古代堂堂之阵相击,任何一个兵种都有其致命的死穴。弓弩兵远程投射,杀伤力端得是凶猛无比。不过若让敌军近身,他们便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轻步兵机动性高,尤其擅长在山地丘陵地区作战。不过防护却是孱弱,攻击力也有限得很。

    轻骑兵虽可千里奔袭,机动性无人能比,却相对过于依赖远程杀伤力。一旦在正面战场上遇到重甲枪兵,便也是束手无策。只能改变战法,通过寄希望于针对敌军后勤补给的战略性机动打击,才有几分取胜希望。

    而对于具装甲骑这个在这时代兴起的战术兵种,李延炤虽然认可其威力。不过局限性也是非常之大。首先,具装甲骑的速度受限。马匹需要穿戴上沉重的铁甲具装,马背上的骑士也是一身密不透风的铁甲,威风则已,然而这马却要承受不下这时代五六百斤的重量!(两晋一斤二百二十克)。

    这等重量之下,这具装甲骑顶死了也就冲锋三到四次,也就歇菜了。没了马力的重甲骑兵,也就是下马列好阵势当个重步兵来用还凑合。而对付这种重甲骑兵的办法,也是简单粗暴。通过使用刺猬一样的长枪阵,训练出纪律严明,悍不畏死,如臂指使的长枪兵,始终能排出面对这些重甲骑兵冲锋方向的紧密队形,这具装甲骑便会被克制的死死的。

    而若是几次冲阵未果,这些骑兵马力用竭的话,等待他们的或是强弩的打击,或是敌方多兵种配合下的剿杀。如果对面还有一支会打的轻骑兵,那么这些铁甲骑士的命运,几乎已是注定。

    虽然令居县兵即便是面对敌军,也多半是在城头据守。不过李延炤更想将这些东西一一都先做出来。即使一时半会用不上,但是不管是武器还是战法,或是军队中接受过相应训练的基层将佐和士卒,都是一笔笔宝贵的财富。

    打定主意就去做。李延炤毫不犹豫地找来草纸,画上了几样兵器的图样。后世便是骨灰级军迷的他本人,对古代军中这些以步制骑的手段自然是不会陌生。长枪这种大家都知道的就不说了。可砍可刺的诸刃唐刀、陌刀、前端带枪尖的开山大斧、钩镰枪、斩马刀剑……一度都曾经在历史上扮演过农耕文明以步制骑的利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