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鹰-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一个姓赫本…罗斯顿的英国银行家闪亮登场,与古里安取得联系,并带给古里安一线希望。

    虽然明知有生命危险,为了曾经奋斗终身的事业,古里安还是义无反顾地决定赶赴华沙与陈道谈判。

    只是习惯了与老奸巨猾、出尔反尔的英国政府打交道,古里安面对陈道直截了当的态度,反而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出发前预备下的无数谈判腹稿瞬间全部失去作用。

    “怎么,古里安先生不同意我的方案,还是信不过我?”陈道追问道。

    古里安这才想到自己的沉默是一种无礼的表现,急忙开口补救,免得触怒眼前这位决定自己国家命运的大人物。

    “很抱歉,总督阁下。对我来说,你的提议实在是太具有震撼力。对您的信誉,我当然相信,否则我今天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陈道善解人意地点头说道:“古里安先生,我要提醒你,我是一名军人,不是商人,也不是政客。我喜欢用最节省时间的方法来谈判,你不要用对待政客或是商人的谈判思维来和我谈判,那样只会浪费我们双方的时间。”

    古里安这次没有再走神,而是迅速调整思维频率,完成与陈道的思维对接。

    “我明白了,我不会浪费总督阁下的时间。作为我方的全权代表,我同意总督阁下的方案,我门接下来是不是可以谈论价格问题与数量问题,以及转账和运输问题。”

    陈道高兴地端起高脚杯向古里安敬酒。

    “古里安先生,我喜欢你这样的爽快人。”

    嘬了一口酒,陈道放下酒杯接着说道:“古里安先生,先不要急,那些都是末节问题,以后自然会有专人负责与你谈判,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一些原则性问题。”

    古里安没有多废话,只是简单地说道:“请讲。”

    “第一,英国与德国的和谈已经接近尾声,英国商船很快就会获得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许可。我们之间的谈判成功后,你只能使用英国商船运输你们赎买的犹太人,不准使用其他国家的船只。如果你不能接受,那么谈判到此为止。”

    古里安提笔在笔记本上记录,记录时不忘抬头询问:“总督阁下,我可以问这样做的原因吗?”

    “不可以。”陈道说道。

    “好,我同意,你还有什么条件?”古里安说道。

    陈道不给古里安思考的时间,接着说道:“以古里安先生的智慧,应该知道在巴勒斯坦地区出现一个犹太国家,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会是很么样的反应。”

    “战争。”

    “既然要发生战争,那么我的第二个条件就是你的国家只许向德国购买武器,如果要向其他国家购买武器,必须得到德国的同意。”陈道说道。

    古里安记下第二个条件,随后问道:“德国能够保证武器的质量与数量吗?”

    “你放心,武器的数量与质量绝对能够得到保证,无论是天上飞的战机,还是坦克装甲车,只要你想要我都可以卖给你,如果你有需要和足够的资金,即使你想买战列舰,我也可以卖给你,更不要说步枪和机枪那样的轻武器。直说吧,我希望看到你的国家在巴勒斯坦成立并且发展壮大,而不是像朝阳下的露水那样转瞬即逝。”

    这句话的可靠度有多少?古里安心中画出大大的问号。

    心中存有疑问,古里安的脸上却绽放出笑容。

    “我很荣幸能够得到总督阁下的保证,我同意总督阁下的要求。”

    太好了,总算是提前为退役下来的武器找到一个销路,陈道欣慰地想到。

    “第三个要求,从明年开始计算,三年之内,你不准立国,如果你在这段时间内立国,那么你会看到德国中东军司令隆美尔将军和他的装甲集群出现在贵国的首都,当然,后面还会跟着无数阿拉伯军队。三年之后,你想在什么时候立国就在什么时候立国,德国绝对不干涉。”陈道说道。

    古里安记录时迅速拿定主意,无论是移民还是编练军队,以及兴修各种民生和军事建筑,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三年之内不准立国的要求完全可以接受。

    想到这里,古里安说道:“我接受这个要求。”

    陈道笑着说道:“很好,我就喜欢和古里安先生这样的爽快人谈判。下面我们来说最后一个条件。”

    古里安心中暗自提高警惕,最后一个条件肯定是非常苛刻的条件,说不定其中藏有陷阱。

    “我刚才说过,我不希望你的国家刚刚建立就被阿拉伯人干掉,要想在阿拉伯人的围攻中生存下去,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我的最后一个条件是,我会在波兰总督区组建一支由荣誉犹太人组成的部队,初步定为一个军,我会派遣最精干的德国军官训练他们,把他们打造成一支劲旅,然后在你立国前送到你的国家,帮助你迎击阿拉伯人。

    以他们的战斗力,只要你指挥得当,我想他们至少可以击败五倍数量的敌人。有他们的存在,你的国家将不必再担心生存问题。”

    古里安小心地问道:“总督阁下,你考虑的非常周到,我首先要感谢你的好意。只是,这个条件没有其他附加要求?”

    陈道先是端起酒杯喝酒润润嗓子,随后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说道:“当然是有条件的,这些人员在训练期间的一切费用,例如武器弹药的费用、日常生活用品、修建营房和教官租赁费等等,所有费用都要由你来出。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笔款项,赎买他们人身自由的费用。”

    古里安不仅陷入深思。

    费用问题是小事,和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比起来,金钱不过是废纸。

    只是德国人会不会借助这个机会向军队中安插间谍,或是培养亲德派代理人?

    见陈道双眼炯炯有神地盯着自己,古里安试探地问道:“这个要求是不是也和前三条一样,如果我不同意。。。。。。“

    ”如果你不同意,我们的谈判到此为止,我们以后不必再见面了,而且你回去之后,可以和你的同志们商量,另选一块更加合适的土地来实现你们的远大理想。”

    古里安无力地垂下头去,叹气说道:“总督阁下,在你面前,我发现自己没有说不的权利。”

    “我知道这个要求有些强人所难,如果你需要回去和你的同志们商量,我可以等待。”陈道说道。

    “这个要求的确很敏感,我必须回去和同志们商量。”

    “你需要多长时间?”陈道问道。

    “一个星期。”

    “加上来回的时间,我给你十天时间。而且为了表达我的诚意,我可以做主免费送你五百个家庭,这五百个家庭你可以自己挑选,不过只能等到我们的谈判成功之后才能落实。”陈道说道。

    古里安的工作效率超出陈道想像。

    五天之后,陈道便再次见到风尘仆仆的古里安。

    一切都在陈道的预料中,虽然明知吞下的可能一颗包装在糖衣中的毒药,但是古里安和他的同志还是选择与陈道合作,原因很简单,他们别无选择。

    谈判的前提问题已经解决,下面的价格等细节问题自然有专人负责。

    陈道与本…古里安打的火热时,欧洲上空风起云涌,并以欧洲为中心,引发一场席卷世界的暴风雨。

    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谈判,八月的最后一天,德国与英国终于完成马拉松式谈判。

    英国全盘接受德国提出的三个条件,决定赔偿挪威在战争中的损失,英国首相艾德礼公开向德国国民道歉。

    最重要的一条,英国政府承认全部战争责任,并承认对德国平民犯罪,并向德国赔偿三十七亿帝国马克,并且以黄金或是等价物资支付。

    除此之外,英国还将支付德国三亿马克,以赔偿近三十万英军战俘在德国战俘营中的日常生活开支费用。

    经过成本核算,一辆E…40型坦克的价格大约在十五万帝国马克,四十亿的赔款足以采购两万五千辆E…40坦克,而且还有盈余。

    这个数额对艾德礼政府来说已经是心满意足。

    在与德国谈判的两个月多月里,轴心国借口谈判尚未完结,不代表最终停战,拒绝向英国开放直布罗陀海峡与苏伊士运河的通行权。

    苦命的英国船队不得不继续选择绕道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驰援印度,或是横跨大西洋,经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

    而这两个多月的时间,日军在东南亚的攻势势如破竹。

    八月八日,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在泰国北部集结的日军也开始越过泰缅边界,向缅甸内地发起进攻,意图切断从仰光后撤的英军退路,英军被迫向印度撤退。

    八月中旬,马来西亚半岛全岛沦陷,新加坡被包围,淡水被切断。

    八月二十三日,新加坡投降,共计八万守军成为日军的俘虏,马六甲海峡——连结亚、非、澳三大洲的海洋通道落到日军手中。

    八月下旬,日军相继占领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帝汶和苏门答腊等岛屿。此后,英、荷等国军队企图在爪哇海突击日军舰队,结果惨遭失败。

    日军乘胜登陆爪哇岛,并占领印度尼西亚首都万隆,八月二十八日,荷兰总督正式投降。荷属东印度的重要岛屿以及年产六百五十余万吨的婆罗洲油田统统落入日军手中。

    经过德国政府出面斡旋,被日军俘虏的荷兰军人旋即被释放。

    战场的节节败退刺激了艾德礼政府,为了尽快获得直布罗陀海峡的通行权,以及被关在德国战俘营中近三十万精锐部队,艾德礼政府最终选择退让。

第278章 诚实守信德意志() 
九月一日,英国首相艾德礼通过BBC广播电台正式向德国道歉。

    道歉声明中,艾德礼表示英国对两国间的战争承担全部责任,并对在战争中阵亡的德国士兵家属,以及在英军轰炸中死伤的德国平民致意最诚挚的哀悼。

    广播之后,艾德礼的道歉声明同时被刊登在《泰晤士报》等英国主流报纸上。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向德国政府支付第一批战争赔款,价值为三亿帝国马克的黄金,用实际行动向德国表明停战的决心。

    艾德礼发表道歉声明的第三天,希特勒通过广播与报纸回复艾德礼的道歉声明。

    “。。。。。。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社会的主题,愿德英两国永不再战。”

    希特勒发表回复的当天,为数三万人的英军战俘从德国启程,乘坐火车赶往威廉港。

    在那里,他们将乘船返回英国。

    接下来的两天里,威廉港的火车站与码头到处都是穿着土黄色军装的英国士兵,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

    记者们用他们的相机与摄像机,记录下英军士兵们回家前充满幸福与渴望的笑容。

    然而很快,记者们凭借他们出色的职业素养与毒辣的观察力,迅速察觉被释放的英军中没有一名军官,有的只是士兵和士官,军官一位都没有。

    记者们带着疑问质询维持现场秩序的德军官兵,得到的答复只有一个,无可奉告。

    记者们多方询问没有获得答案,只得将疑问发布到各种媒体上。

    伦敦,唐宁街十号,艾德礼看到报纸上的疑问,苦笑不已。

    柏林,沃斯大街四号总理府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