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歌行大隋-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怎么办事儿的,不好好打扫茅房,跑到大街上给本王丢人现眼!”常歌行愤怒的看向那些下人,怒气冲冲的道。

    “我们是秉承殿下的教诲,要助人为乐,做一个勇于助人的人,我们其实是为了做好事,要不是我们反映及时,这里恐怕就要起火灾了!”下人们委委屈屈的说道,完全是一副被人冤枉之感。

    “我们是在放鞭炮,不是放火,土包子!”最前面的那个世家子大声嚷嚷着。

    “你这就不对了!”常歌行放缓了语调,用徐徐善诱的语气道:“放鞭炮是十分容易引起火灾的,我的这些下人也是为了防范于未然,你们就不要答谢了,这些都是身为进王府的下人应该做的。”

    “尼——玛。。。。。。”

    士族子弟内心已经崩溃了,他们有说过要谢谢吗?受害者是他们好不,怎么到头来行凶者成了英雄,他们这些受害者却成了私自燃放鞭炮的罪人。

    “事情不是这样的!明明就是他们。。。。。。”

    不等士族子弟将话说完,常歌行便插嘴道:“对,你说的没错,明明就是他们急中生智,充分利用眼前的东西,才避免了一场火灾的发生。你们就不用千恩万谢了,这些就是他们作为晋王府下人的责任!”

    族老们仿佛看怪物一般看着常歌行,世界上还有如此颠倒是非之人?世界上还有如此混淆黑白之人?明明就是那些下人故意找茬,如今怎么听怎么像他们欠了晋王府一个好大的人情似的,可满身酸臭的是他们自己啊!

    “来人,让在前面打扫的老军速速回来!告诉他们,这里有更加不干净的东西再,这里的脏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边说着话,常歌行一面打量着街道上的污秽,一面扫视着那些被污秽之物命中的世家子。

    看这样子,我们伟大的晋王爷已经把这些士族子弟归到了不干净的东西之列。

    (本章完)

第410章 泼在身上是浪费() 
    不多时面无表情的老军们架着水车赶到,他们皱着眉头看着满地的污秽,在那些士族子弟眼中俨然成了,这些老军在嫌弃这些肮脏之物,正要出言讽刺晋王故意刁难,却不料听到了这么一番话。

    “这可都是基肥的好东西,用它浇过的庄稼绝对产量高,扔到这里实在是太浪费了!”

    老军一边说着一边看着那些族老身上的污秽之物,满脸的痛惜,这可都是上好的废料啊,泼在这些人身上实在是浪费。

    “你们欺人太甚!”终于,族老们再也忍受不住,出言道。他们身上满是污秽之物本就晦气之极,哪里想到在低贱的庶民眼中俨然成了最大的浪费,仿佛自己满身的污秽之物回府,像是占了什么天大的便宜一般。

    “此言差矣!”常歌行笑着道:“我晋王府一向秉持着助人乃是快乐之本,我们浪费大好的肥料去帮你们救火,乃是为了帮助你们,欺人太甚又从何说起?”

    面对常歌行的疑问,士族竟无言以对。按照晋王的说法,自己被泼了满身的污秽,还要好生谢过行凶之人。士族们本能的感觉哪里不对,可在气愤之下又找不到症结所在。

    “晋王府从来都是做好事儿不留名,你们也不用惦念本王,本王的好记在心中就好,不要到处为本王歌功颂德,那样本王会不好意思的。

    时间不早了,你们还是赶快回府吧,不然就要错过饭点了。本王提醒你们一句,转身回去离你们的府邸会更近。

    哎!长安城太大,总是让人迷路!”

    带着一声长叹,常歌行回到晋王府,大门也缓缓关闭。只留下一群打扫大街的老军,还有一群浑身泛着酸臭味道的士族。

    本来到晋王府是为了耀武扬威一番,哪里料到却惹了一身骚,气势冲天的气势,就这样被几桶污秽之物彻底瓦解。

    穿着一身肮脏衣服在人前显露,绝对不是士族的做法。

    “回去!”族老们发出一声无奈的声音,事情演变至此,士族已经落了下风,再继续纠缠下去也只是自讨没趣。

    浩荡的人流如同退潮般慢慢离开晋王府,渐行渐远。时至今日,晋王府已经与士族势力势同水火,俨然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晋王府让这些士族吃尽了苦头,士族当然要找回场子。而常歌行早就动了铲除士族的念头,他也是一直这样做的,士族制度本就是一个毒瘤,他们的存在迟早会把大隋拖垮!

    遥遥旁观之人,睁大眼睛,张开嘴巴,满脸的不可思议。晋王府竟然当众向士族人群泼屎尿,最后貌似士族还无奈的退去,对晋王府无可奈何。

    这样的结局是大家不曾想到的,在他们的料想中,士族与晋王府肯定会爆发出强烈的冲突,甚至演变成流血事件。

    哪里想到气势如虹的士族,在几桶屎尿面前竟然认怂了。

    而退去的士族,终于想到了事情的症结所在。晋王府一干人一直在用帮助灭火说事儿,但事实是根本就没有起火好不,这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但说什么都已经晚了,晋王绝对不会给士族杀个回马枪的机会,皇族的尊严也不允许被反复挑衅。

    第二天,许多慕名而来的读书人竟然在晋王府门前的街道上观摩起来,这些人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赶上昨天的好戏,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才来参观事情发生的场所。

    若说那个群体对士族最为不满,读书人绝对首屈一指。能够成为读书人,都是心思聪颖之辈,绝对不会接受统治者那一套愚民措施,读书声也是所有社会群体中最耳聪目明的存在。

    士族断了读书声入仕的道路,多少大儒就因为出身问题,终身不得入仕,只能以风花雪月为伴,排解心中忧思,最终郁郁而终。

    这些读书人面带兴奋的丈量着街道,有些人甚至已经走了数个来回,完全没有疲惫之感。

    就在这里,晋王出奇谋让数千士族无功而返,赢下了这次斗争,虽然没有刀光剑影,没有鲜血淋漓,但仍让读书人感到振奋。

    之前常歌行打杀士族,将一干士族投进大牢,这些读书人心思就活络起来,但那个时候,他们仍然在观望。愤而杀人容易,但处理之后的事情却不易。

    士族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甚至到了可以一定程度上左右朝政的地步。但晋王在这种大势之下,还能活得活蹦乱跳的,甚至继续让士族灰头土脸,就让读书人们看到了希望,一个打破士族垄断的希望。

    有的读书人甚至在当街摆上了桌案,研好了磨,准备好了上好的纸张与毛笔,挥毫而起,凭借着其他人讲述与自己的推演,将昨天的一幕还原。

    图画中晋王光辉万丈,完全就是正义与公正的代表。而那些士族则一个个蔫头耷脑,有几个身上还有大片的污秽,隔着纸张就能闻到那令人作呕的味道。

    有的当众作诗答对,酸腐文章间将士族讽刺的一塌糊涂。书生骂人与市坊是不同的,坊间之人直接飙脏字,讲究的是一个酣畅淋漓。但书生讲究的却是含蓄、内涵,骂人不带脏字。

    一句话说出,让人回家琢磨十天半月,才知道是在骂自己,绝对是佳作的代名词。

    这些作诗答对的读书人就是以这种让人回味无穷的骂人方式为目标的,一时间诗词歌赋齐上阵,明褒暗贬的有之、暗藏讥讽的有之、藏头诗有之、引经据典借古讽今的有之、借物喻人的有之。。。。。。

    街道上完全成了一个大型的诗词交流会,讨论声不绝于耳,偶然还会传出几声:

    “兄台高见,在下佩服!”

    “这样用词更好!”

    “愚兄谢过了。。。。。。”

    晋王府门前的街道俨然成了长安城的一景,只是这片风景的背后便是士族的伤疤,读书人的讨论之声越盛,士族对常歌行的恨意便越深。

    (本章完)

第411章 胸中有豪情、腰间有宝剑() 
    晋王府的大门虽然紧闭但也锁不住街道上的喧嚣,常歌行揉着太阳穴,面前的茶水丝毫没动。晋王府靠近皇城,绝对不是长安城中叫买叫卖的中心,平日里都是安安静静的,赏花或是游湖都怡然自得。

    但这份宁静被慕名而来的读书人彻底打破了,如果说一个女人可以抵得上一百只鸭子,那么一个读书人完全可以抵得上一千只鸭子,而且学识越高,身价越高。

    忍无可忍的常歌行起身,向着大门的方向走去。

    晋王府的大门缓缓打开,声音不是很大,甚至可以称得上安静,但街上却为之一阵肃静,像是在观摩显圣。待到大门大开,常歌行走出门外,众多读书人跪倒一片。

    “晋王千岁千岁岁!”

    “晋王千岁千岁岁!”

    “晋王千岁千岁岁!”

    。。。。。。

    常歌行可以看得出,这些读书人的跪拜全都出自肺腑,并不是简单的礼节。自古以来,读书人骨子里都是高傲的,帝王能够让读书人曲下膝盖,却不能让读书人放下傲骨。

    但今天,这些读书人是心悦诚服的。常歌行与士族为敌,便是为他们在前面开路,便是为他们的前程着想。其中关节,这些读书人自然明了,他们已经等待了太久,许多人已经生了华发,更有些人带着满腔抱负郁郁而终。

    但他们这一代人终于等到了一个契机,只要这个契机成熟,读书人便能打破百年来的壁垒,从而登堂入室,还读书人一片仕途。

    “大家都起来吧,别研究了,再怎么研究也是普通的青石,兴许还会有些茅房的味道!”常歌行打趣道,这些读书人用句好话来讲,是心中有坚定的信仰;用具不好的话来讲,就是死心眼。

    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尽量用言语安慰。

    读书人中传来一阵矜持的轻笑,常歌行此话虽然说的粗鲁一些,但不知怎么的,不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都让人心中暗爽。

    “殿下,我等能不能进府一叙!”一个上了些年岁的读书人说道,他头发已经有了少许的花白,一双眼眸中尽是沧桑,有着不同于年轻人的沉着与冷静。

    常歌行眉头蹙了蹙,晋王府虽然不小,当让这些人全部进去无异于痴人说梦,晋王府是他的私人领地,绝对不能什么人要进去就能进去的。就算放在前世,进一个王爷的府邸,也是要买门票不是!

    那个读书人看到了常歌行脸上的不快,转而道:“是在下唐突了,只需在下一个人进去就可!”

    常歌行笑了笑,看似真诚无比的读书人耍的小聪明他岂能不知,其实那个读书人的最终目的本就是他一个人进府,至于全部进府只是一个铺垫罢了!

    “山高路长,你等尽管阅尽天下书籍,胸中有丘壑,迟早会有用得着的地方。既然你等要一叙,本王就问你们一个问题!

    何为儒?”

    常歌行的问题很简单,只有短短三个字。儒家自春秋传承至今,百家争鸣已经成了过去式,如今能见到的只有儒之一道,其他的学派早已经没落,成了少数人的小道。

    只有儒,有广大的读书人作为支撑,才经久不衰。

    现场陷入了一片诡异的静寂,为首的那个上了些年岁的读书人,知道这是晋王在考较自己等人,几欲开口,却总感觉回答不到关键处,回答得不够惊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