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1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马赛号”有了摆脱覆灭的命运的希望?

    然而

    此时,对于加特林机关枪来说,“马赛号”的距离,确实稍稍远了些;可是,对于“冠军号”上的火炮当然是左舷炮来说,这个射距,可近的很!

    还有射界因为距离拉开了,“冠军号”对“马赛号”,已由原先的几乎没有射界变成了射界良好!

    不说主甲板,单说火炮甲板,“冠军号”左舷共置火炮十七门四门一百一十磅炮、十三门六十八磅炮。

    如前所述,“马赛号”舰体同“冠军号”舰体己基本形成了九十度角,即,“马赛号”舰艉,基本正对“冠军号”的左舷了。

    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一枚一百一十磅实心弹、一枚六十八磅实心弹、两枚六十八磅开花弹,先后击中了“马赛号”舰艉。

    弹着点,皆在水线附近。

    一百一十磅实心弹穿透了“马赛号”的军官餐厅,钻进了机械室,将气压表、航海表等仪器打的稀烂之后,钻出机械室,钻进了弹药仓侥天之幸,这是一枚实心弹,且动能已衰,没有引发殉爆。

    六十八磅实心弹则钻入水底,正正击中了螺旋桨,将桨叶打的四分五裂。

    “马赛号”剧烈的摇摆起来。

    一枚六十八磅开花弹跟着“补刀”几乎在同样的位置上击中了“马赛号”,打断了连接螺旋桨和发动机的传动轴。

    “马赛号”再也走不动路了。

    紧接着,第四枚炮弹另一枚六十八磅开花弹,在螺旋桨上方的水线处爆炸,将“马赛号”的舰艉炸开了一个径达四米的大洞。

    这四枚炮弹,彻底破坏了“马赛号”后半部的舰体结构,海水汹涌而入,“马赛号”的舰艉没入水中,舰艏则高高的翘了起来,甲板上的人、物,纷纷向下滑落。

    一声炮响,“马赛号”唯一完好的火炮舰艏炮,仰面射出了一枚炮弹,炮弹飞入高空,不晓得落到哪里去了。

    这大约是舰艏炮的炮手,在滑落的时候,下意识的拉响了牵索。

    下沉的过程中,海水涌进锅炉舱,引发了更大的爆炸,加快了下沉的速度。

    最后,“马赛号”的舰体,几乎是以一个垂直于海面的角度,没入海中,消失无踪了。

第一五二章 大海战之四十二:准备线列作战!() 
不过,“马赛号”这次英勇的、近乎自杀式的撞击行动,虽以悲剧结局未能给目标任何伤害、自己却惨烈覆没,但是,并非没有回报“冠军号”、“龙骧号”、“豹变号”组成的“左一支队”被迫停止前进,“马赛号”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实现了“迟滞敌舰队之追击、为本舰队顺利掉头转身争取时间”的战术目的。

    待“马赛号”沉没无踪、“冠军号”重新启动之时,“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其余四只军舰旗舰“窝尔达号”为首,“维拉号”次之,“巴雅号”再次之,“圣马洛号”殿后堪堪完成了掉头转向,艏南艉北,艏艉相衔,以一线纵队,向我方杀来。

    这四只军舰,型号、吨位虽不尽相同,但都属三等巡洋舰,是“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的主力舰只。

    就是说,虽然,“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已有一半舰只覆没了,但是,主力犹在。

    我方原定的“进一步破坏第一分舰队队形,争取再一次将之分为左右不能相顾的两截”的计划,无法实现了。

    没有时间出什么新的奇计了,丁汝昌、乔百伦、狄克多、大爱德华四人,经过短暂的商议,“冠军号”打出了一系列旗号:

    “左一支队保持队形,准备进行线列作战!”

    “左二支队暂缓前进,纵队变横队,堵截敌舰队南下通道!”

    就是说,以“冠军号”、“龙骧号”、“豹变号”三舰接战;“驭风号”、“伏波号”、“弄涛号”、“福星号”四舰,除了负责“堵截敌舰队南下通道”之外,也兼差预备队。

    看到旗舰的旗号之后,“驭风号”向其后的“伏波”等三舰打出了“变阵”的旗号,“左二支队”放缓了速度,“伏波号”、“弄涛号”、“福星号”次第右转之后,一一上前,“伏波号”居“驭风号”右,“弄涛号”又居“伏波号”右,纵队变成了横队。

    “福星号”则居整个横队的右后方。

    作为一只小吨位的炮舰,“福星号”原则上不直接参加大规模海战,她的任务,主要是“掠阵”,即主责侦查、通讯。

    “左二支队”在“变阵”,“左一支队”则在“保持队型”。

    “马赛号”向“冠军号”发动撞击,“冠军号”被迫右舵,这个动作,后头的“龙骧号”、“豹变号”,自然不能跟随,因此,彼时,“左一支队”的队形便已有些散乱了。

    所谓“保持队形”,一来,“冠军号”要将右转的舰艏摆回来;二来,所谓“摆回”,并非摆回原位为了接下来的“线列作战”,必须对航线做出一定的调整。

    所谓“保持队形”,其实是“调整队形”。

    队形还是一线纵队同之前一样,也同“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剩下的那四只军舰一样;调整主要是调整航线新航线当然还是平行于旧航线,亦即平行于“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的航线,不过,要向右,即向东,亦即向“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方向平移一段距离。

    “窝尔达号”转的这个二百七十度的大弯儿,半径甚大,“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掉头后南下之航线,甚至还在我方“左二支队”变阵前的航线之东;而我方制定的“线列作战”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若我方出战者为铁甲舰譬如目下的“冠军”、“龙骧”、“豹变”,则在保持良好射界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缩短敌、我舰队之间的距离。

    就是说,在保持良好射界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两条平行线我舰队之航线、敌舰队之航线之间的距离。

    原因,不外“扬长避短”四字:

    “扬长”,最大限度发挥我方防护力强之优势。

    “避短”,最大限度缩小我方炮术尚浅之劣势。

    中国海军肇建迄今,只有三年多一点儿的光景,而苏窦山大海战的对手,却是世界第二海军强国,几百年的底蕴;若是陆军也就罢了尚有“速成”之可能,可是,海军是高投入、高技术的军种,其建设,绝非一蹴可就的。

    因此,不论老师如何高明尽责,学生如何聪慧勤奋,即便最骄傲者,也不敢说,在纯技术层面包括炮术中国海军已可同对手相提并论了。

    炮击,距离目标愈远,命中率就愈低,因此,距离目标愈远,对炮术的要求就愈高,也因此,距离目标愈远,炮术较为高明的一方,相对来说,优势就愈大。

    所以,我方才要尽量拉近同敌方的距离这个距离,若拉近到炮术相对较弱的一方亦可轻松击中目标的话,基本上,炮术较为高明的一方,就不存在什么明显的优势了。

    当然,我方可轻松击中敌方,敌方更可轻松击中我方。

    可是,我身披重甲,“防护力”三字,是你万万比不得的呀!

    就是说,你我虽都可以击中对方,可是,我打的穿你,你打不穿我!

    所以,咱们俩,一定要挨的近一些才好呀!

    距离近、命中率高,还另有一个好处我方就不必说了,这个“命中率高”,指的是敌方的命中率高。

    啊?敌方的命中率高,我方还有好处?

    是滴。

    战舰的要害,在于水线,不过,对于“冠军号”、“射声号”等铁甲舰来说,因为被覆铁甲,其中又以水线防护最严,较小口径的火炮难以击穿,因此,“冠军号”、“射声号”对阵吨位较小的敌舰之时,受威胁最大的部位,并不是水线,而是相对来说没那么要害、却无法以装甲进行防护的部位舷墙及甲板上的“上层建筑”。

    如果距离较远,命中率较低,即便敌舰炮瞄准的是我舰的水线,击中的,一样可能是舷墙及“上层建筑”;若距离较近,命中率较高,敌舰炮指哪儿打哪儿瞄准我舰水线,击中的就是我舰水线,则没有防护的舷墙及“上层建筑”,反倒是更加安全了。

    看,是不是敌方的命中率提高了,对我方反倒更有些好处了?

    *

第一五三章 大海战之四十三:鲸鲨对决() 
而所谓“线列作战”,是说对阵双方,皆排成艏艉相衔的一线纵队,彼此平行,对向行驶,错身而过之时,开炮对轰。

    这种打法,没有任何辗转腾挪的余地,其实就是“排队枪毙”的“海战版”,胜负之最关键,在于承受打击的能力和意志,其次为火力之强弱,再次才轮到炮术之优劣。

    炮术之优劣本就不对胜负产生最关键影响,若对阵双方的距离拉近至我方“预定范围”之内,则炮术孰优孰劣——除非相差太大——对胜负的影响,更加是可以忽略了,剩下的,就是比哪一方承受打击的能力、意志以及火力配置更强一些了。

    承受打击的能力、意志——“意志”这样东西,不能脱离于“能力”而独立存在,而承受打击的能力——如前所述,相较于我方“冠军”、“龙骧”、“豹变”三舰的铁甲被覆,法方四舰,皆可谓“裸船”,则承受打击之能力一项,双方之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也。

    至于火力配置——仅仅“冠军”一舰,便超过“窝尔达”、“维拉”、“奥尔良”、“特雷维尔海军上将”四舰之总和了!

    同为“排队枪毙”,“海战版”不同于“陆战版”之处在于,两舰队错身而过,双方的军舰,只在侧舷相对之际,方始开炮对轰,不论各有多少舰只,其中一方的每一只军舰,都将同另一方的每一只军舰一一交火——每一次交火,都是一对一的,基本上不会发生几打一或错位攻击的情形。

    因此,理论上来说,对阵双方即便实力悬殊,甚至,其中一方只有一只军舰,也是可以进行“线列作战”的。

    当然了,你若只有一只军舰,而对方军舰数量众多,人家大约是不会有同你进行“线列作战”的兴趣的。

    无论如何,可以看出,所谓“线列作战”,本质上是一个多批次一对一作战的组合体,所以,决定胜负的最主要因素,并不是舰只的总数,而是单舰的吨位、火力、防护——我方虽以三舰对四舰,但在吨位、火力、防护上,每一只军舰,皆对法方有明显的、乃至压倒性的优势。

    综上所述,我方乐见“线列作战”。

    法方呢?

    法方应该是纠结的。

    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下“北京—东京”舰队司令官萨冈将军的怨念——

    “法兰西的‘以陆领海’,多年痼疾,迄于今日,简直叫病入膏肓了!海军在陆军跟前,已经抬不起头,直不起腰了!人家说啥就是啥,就算提的要求不合理,甚至荒唐,也不晓得该如何拒绝了!”

    “海军的主要作战任务,变成了单方面、单方向配合陆军的行动,其作用,基本上被限制在牵制、掩护、偷袭的范围内——他娘的,简直成了‘陆军中的海军’了!”

    “没有独立性,就没有能动性,没有能动性,哪来的专业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