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武道纪-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古时期,道家炼气士是不分武道、玄道的。

    那时候的武道只是作为强身健体之术,炼气和内外丹法才是道家炼气士的主要功课。后来天地大裂变,生命元气喷薄而发,使得道家炼气士无论是练武,还是玄道丹法都取得了巨大进展。

    可是因为个体的不同,有些人练武的成更高,有些人则是修玄的成更大。

    于是,道家炼气士最终分裂成了武道和玄道两派。

    只是武道因为门槛低,武者只要肯下苦功,总会有点成。而玄道对个体的资质悟性要求太高,所以人数远远不如武道。

    这种情况演化到今日,武道才成为了神州主流的修炼之法。

    武道炼气是武者从身体内部感受到气感,再通过各种功法逐步壮大内气,最后由内而外连通天地元气。

    这种由内而外的修炼,必定会让身体先强壮起来,然后再回到武者的精神,通过炼神提纯真气,晋升到先天境界。

    而玄道修炼正好相反,修炼者一开始会尝试打开全身精孔,感受外界的阴阳五行元气,体会那种玄而玄之的天地意志,以自己的灵魂和精神来吐纳日月精华,并以此结成内外真丹。

    这种修炼是由外及内,修炼门槛极高,有些修炼者耗费数十年时间都不一定能入门,白白蹉跎了岁月年华。

    “好了,我们到了!”

    两人叙话间,不知不觉已经看到了石阶顶层,天师洞的道观在方露出了一帘支檐片瓦。

第八十四章 神霄雷法() 
登上石阶的最后一层,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出现在白崖眼前。半掩半埋的殿舍怀抱琵琶半遮面,有些在崖壁上只露出侧面的飞檐斗拱,满满中国风的宫殿群犹如星辰般点缀在混元顶的山腰峭壁之间。

    “清远师兄,观主已在后殿等候,请这边来。”玄诚见到白崖脸上的神往之色,似乎也感到很开心,朝他招了招手。

    白崖回神,歉然一笑。

    他前世空暇时就很喜欢做一个驴友,见到一番好景色总会沉醉其中。这也是他穿越至神州之后,会立下游遍神州天下志愿的主要原因。

    前方是一道巨大的牌坊,耸立在山道之间,犹如峭壁间的一道铁闸。

    牌坊上方挂着一块黑石竖匾,书着“常道观”,在山道右侧则立着一块齐人高的山石,上刻“天师洞”三字。

    常道观是观名,而天师洞则是对祖师张道陵修道之所的尊讳了。

    越过了观名牌坊,眼前是一个大广场,处于山腰的两片峭壁之间,像是一个两头细长颈的葫芦肚。

    这个广场并非演武场,正中并排放置着三个四脚方鼎的香炉,使得广场和后方的大殿都笼罩在一片香烟之中。

    好的熏香能让人心旷神怡,差的则使人头晕目眩,天师洞使用的熏香都是最上乘的货色,白崖一闻就只觉神智一清,连醉酒的后遗症都褪去了不少。

    玄诚带着他绕过大殿和广场,进了后面的一条盘山石径,再次越过两重宏伟大殿,顿时就看到了道人们居住的后殿静室。

    玄诚来了此地,脚步不由自主就放轻了许多,连带着白崖的神情也严肃了一些。能够在天师洞本观居住的道人,大多都是观中前辈。

    这些人不一定武功法术有多高,但一定是修道有成之人,就像是白崖以前在金刚寺碰上的大德高僧——圆悟禅师。

    圆悟是金刚寺先天强者圆明的师弟,在武道上成就不高,只活了一百余岁,但毫无疑问是一位大德高僧,临终前曾以禅语雷音助了白崖一臂之力,使得他能够入门金刚大手印的健体桩法。

    天师洞与青城所有道门一样,首先是修道之所,再然后才是仙武宗门,所以观中职务和地位尊崇并不是由武道或者玄道修行来决定的。

    就像是白崖,他以后哪怕武道上成了清都观第一人,他也成不了清都观的观主。因为他首先就不是一个修道人,最多只能说是一个遵循了道门原则和宗旨的居家修士。

    “到了,清远师兄在此稍候!”玄诚领着白崖到了一处静室门前,请他候在廊下,自己前去禀报。

    不多时,他便站在门前朝白崖招手。

    “观主相召,师兄自己进去即可!”

    白崖扫了扫前襟,脱了布鞋走进静室,只见须眉皆白,面色红润的老道士正微笑着看着他。

    “清都观弟子清远见过景泰真人!”

    他从玄诚那里已经知道了眼前这老道士的道号,恭敬地上前作揖。

    在人前,白崖一般自称白崖白子烈,但天师洞大多都是出家人,他若以俗名自称,感觉会有些疏远,自然也就入乡随俗以道号自称。

    “不错!”老道士打量了白崖几眼,轻抚白须,笑着点了点头,“刘师侄前几日传讯于老道,为你请学神霄雷法,但神霄雷法是天师洞,乃至青城的核心秘传,不可轻授,故而才要你亲来本观,你可能理解?”

    “弟子知悉!”

    白崖有点摸不着头脑,听景泰真人的意思,自家师傅与天师洞的交易还没完成啊,似乎决定权还在这位老道士的手上。

    “不知弟子还要做些什么?”他谨慎地问道。

    “你对宗门的功绩已足,无须再做什么!”景泰摇头,倒是让白崖松了口气,“只是老道要提醒你,此法入得你耳,不得再出你口,只许你一人修炼。既不能传于清都观其他人,也不能传于你未来的子孙后裔。”

    青城各派虽说秘传都有流通,但限于授武二问,以及尊重武道的创立者和原宗派,除了基础武学,其他秘传大多都有不能外传的规矩。

    清都观的师兄弟各有缘法,不需要白崖传授武道。

    至于后裔子孙,白崖的想法跟青城修道人基本一致,那就是子孙有天赋有心性,那自然就能通过青城的试炼。若是没有心性天赋,那么不学武未必就是坏事。

    一念到此,白崖便发下重誓,言明不会将现在所学的神霄雷法传给外人。

    “那便好。”景泰真人抚须一笑,伸手入怀摸出一本薄薄的秘籍,“阴阳五行封雷印法乃是神霄雷法中的一门玄道法术,你可要听一听此术的来历。”

    白崖在刘钰那里已经听过此术的介绍,但转念一想,景泰道长乃是天师洞的真人,或许会知道这里面更多的典故,听一听似乎也不错,当下便点头应下。

    他没想到的是景泰真人这一讲,居然就讲了整整两个时辰,差不多从早上一直说到了下午,不仅介绍了阴阳五行封雷印法,而且还连带着介绍了一下神霄雷法的历史。

    雷法是道家内丹结合符箓法咒的法门,既讲存思、存神、内丹修炼,又讲祈禳斋醮、符篆咒法,是道家玄术的融合体。

    不过,雷法强调以内丹修炼为本,以符篆咒法为用,修炼理论为天人感应论。

    天人感应论认为人体是小天地,肉身各部分皆与大天地相符相应,头像天,足像地,四肢像四季,五脏像五行,其精气神无不与天地相通相应。

    雷法的天人感应基础是设想精神可以感通天地,影响自然,并进一步可以主宰天地风雷,以符箓法咒的形式将其容纳使用。

    道门雷法自古就有传说,但天地大裂变之前,具体并没有哪一个道士用出了雷法。直到天地大裂变之后,玄道法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这才有了实用性的玄道雷法。

    虽然雷法起源极早,属于整个道门的基础法咒,但神霄雷法却又不同了。

    神霄雷法的创始人是王文卿,字予道,道号冲和子,出生于天地大裂变后的文兴时代。

    那时,仙武宗门尚未成型,修道人大多也是散修,身边只有几个真传弟子,王文卿就属于这一类。他虽然创建了神霄派,后世道门也承认他是神霄派的创派之祖,但他偏偏却不是任何一个道门大宗的祖师。

    就比如天师洞,天师洞的神霄雷法得传于两人,一人为王文卿的弟子萨守坚,道号全阳子。这位与天师道祖师张道陵、葛玄、许逊三人并称为四大天师,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另一名叫王恶,原为庙之恶神,后被萨守坚收服,改王恶为王善。传说中为天庭雷部三五火车雷公,称为王灵官,为道教五百灵官之首。

    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就是灵官殿,殿中供奉着一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左持风火轮,右举钢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惧的神仙。

    这就是道教的第一护法神王灵宫,称火车灵官王元帅,常塑在山门之内,镇守道观。

    这两师徒都是天师洞承认的祖师,萨守坚就不用说,晚年就在青城天师洞修行。而王恶虽然没有落户青城,却也以护道神的形象被认可为祖师,享受天师洞香火。

    偏偏只有萨守坚的师傅王文卿虽然被承认为神霄派创始人,但却不是天师洞的祖师。

    再是另一家得到神霄雷法的宗门,隐世符箓三宗之一的龙虎山道教。

    龙虎山道教同样为正一派天师道,传承自天师张道陵。

    王文卿时期,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为王文卿好友,两人与林灵素并为当代雷法的三大代表。虽然龙虎山雷法亦为神霄雷法,但龙虎山同样只尊张继先,并不认为自家的法术得自王文卿。

    “故而,今后若有人问起你所习雷法,你可称为神霄雷法,但却不可说是神霄派的雷法。”

    白崖不由啼笑皆非,但看景泰真人表情严肃的模样,也只好应承下来。

    作为一个现代人,白崖的思想依旧有些功利,什么神霄雷法不是神霄派所传,在他看来简直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学都已经学了,多认个祖师又怎么样?

    不过,他知道在神州这个尊师重道的大环境下,祖师确实是不能乱认的,否则就会有大麻烦,所以也只能随波逐流,反正不影响他一根毛。

    景泰真人讲了几个时辰,兴致似乎一点都没有减退,反而越讲越有味道。

    白崖倒是无所谓,他以前做营销工作,陪客户聊天打屁,喝酒k歌的时候多了,就把景泰真人讲的当传说故事听了,一点都没有不耐烦。

    或许正是如此,老道士看他极为顺眼,迟疑了一下,又从怀里摸出一本道书,将手上原来那本阴阳五行封雷印法给换了。

    白崖眼尖,一眼就发现这本还是阴阳五行封雷印法,但是书页封面比原来那本古朴多了。

    “莫非给了我原版?”他心中一动,大感惊讶。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五章 都天大灵官() 
神州世界的武道秘籍,原版跟拓印本是有差别的。

    其中原因在于凡是能够创立一门武学的武者,哪怕其创立的仅仅是基础武学,书写时也会融入他的精神和武意,让后人阅读时就能隐隐体会到那种武意,增强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就像一个剑道高手在树上劈了一剑,破痕中的剑意都会留存很长时间,能够被其他剑道武者感受到一样。

    这类武道秘籍记载的武学越高深,其中蕴含的道意就越深刻,越不容易拓印。

    白崖曾经将慧空和尚手创的金刚大手印带回金刚寺,原版因为是遗物被圆明禅师给留下了,然后他又手抄了一本交给白崖继续修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