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武道纪-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如今这支佛教被称为密宗,传教范围非常广,吐蕃、西域,甚至神州也有密宗的佛寺。

    当年,白崖还在石羊集的时候,碰的慧空和尚是去西域密宗取楞严经回来。

    与白崖前世的吐蕃不同,因为天地大裂变的发生,吐蕃并没有发生灭佛政变。

    佛教在吐蕃极为盛行,德行高深的僧侣往往被称为法王、活佛。

    法王在吐蕃的语言是“曲吉杰布”,这个词有四个解释,一是吐蕃王,二是阎罗王,三是被吐蕃王册封的密宗高僧,四是世人公认的高僧大德。

    至于活佛那更不用提了,佛教在吐蕃的地位由这两个词可见一斑。

    与吐蕃临界的人族国度,北边是西域三十六国和吐谷浑,东边是益州巴蜀。

    西域三十六国从秦国崛起之后,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只是因为人种风俗不同,秦国并没有将其纳入直辖,除了贸易和贡,给予了相当程度的独立性。

    在第二战国时代的末期,吐蕃曾经趁秦国久战乏力,入侵过西域三十六国,但毫无意外被内战憋了一肚子火的秦国给揍得满头包。

    可也因为这一战,秦国终于被消耗到了极点,不得不停下了再度统一神州的野望,秦蜀和他们的东方盟友齐国在名义承认战败,从而结束了第二战国时代。

    故而,秦蜀两国对于吐蕃的恶感自古而始。

    秦国给出的报复是支持鲜卑慕容在凉州之南建国,成为了吐蕃头顶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剑。

    缺陷是吐谷浑的军队虽然还不错,但仙武势力较弱,战争时期,每每等吐蕃的大和尚们一参战,吐谷浑不得不找秦国的宗门出手救场。

    不过,也正因为吐谷浑对于吐蕃的消耗,秦蜀两国也才这么多年安枕无忧。

    蜀国没有吐谷浑这么个小弟,但蜀国的报复更加简单粗暴。

    在第二战国结束后,蜀国国内刚刚恢复了一点,马发起了蜀吐战争。

    原本的益州靠西北的疆域,本来是梓潼、成都、汉嘉一线,现今的阴平和汶山两郡还没有。等到蜀吐战争结束,益州多了这两郡的人族城市。

    因为这个缘故,吐蕃一直都想再发动一次战争来恢复故土。

    因此,毛疾才会说仙凡誓约当,有关世俗边界的规定至今都没有扯明白。

    “既然存在如此隐患,蜀吐两国的仙武宗门为何不彻底解决掉呢?”冯燕疑惑地问道,“吐蕃再怎么样也是人族吧,总那些妖魔鬼怪要好很多了。”

    白崖和毛疾相视一笑,冯燕再能调皮捣蛋,心思毕竟还是单纯的,不明白人心的复杂。

    “师妹,某且问你,蜀吐两国若是谈判边界,那么蜀国现今的阴平和汶山两郡还是不还?”白崖笑着问道。

    “当然不能还啊,现在据第二战国都快两千年了吧!那些城市的居民都是蜀民,城市交给吐蕃,他们怎么办呢?”冯燕理所当然地说道,“吐蕃那些佛门高僧难道看不到这个吗?”

    “你说的没错,若是以人族整体利益而言,维持现状是最好的,也对蜀国最为有利。”白崖叹道,“但世事往往都不尽如人意”

    作为吐蕃的仙武力量,吐蕃佛教密宗跟神州的仙武宗门不同。

    神州的仙武宗门大多与世俗有一定程度的隔离,哪怕是诸子百家的法家、兵家、墨家和儒家等,他们的弟子一旦入朝为官,同样也等于脱离了宗门的武力体系。

    他们既然为了理想而做官,那么不再是宗门武者,要受到世俗法律的约束。

    然而,吐蕃不一样。

    吐蕃的佛教与世俗紧密相连,法王、活佛等高僧大德在吐蕃的政治地位非常高,世俗权力非常大,甚至可以将吐蕃称为“地佛国”。

    “原来不止是世俗的吐蕃王,连那些密宗大和尚也从内心不愿意舍弃那两个郡啊!”

    冯燕何等聪明,稍一提醒,她明白过来了。

第八十三章 常道易境() 
“嘶”白崖清晨一起床,只觉头痛欲裂。请大家看最全!

    昨晚几人边喝边谈,不由地喝多了。

    冯燕这个机灵鬼最滑头,加又是女儿身,所以很容易脱身睡觉了。

    玉清也不太能喝,很快趴到桌子底下去了。只有毛疾因为解决了个大麻烦,所以心里高兴,状态极佳,硬是跟白崖拼了一夜的酒。

    尽管几人喝的酒都是清都观自家酿的米酒,但再好的酒喝大了也不会没有后遗症。

    那几人都已经回去了,屋里除了酒味浓重,似乎已经清理过了,估计是冯燕这丫头干的。当年只会捣蛋的调皮鬼,现在山几年,终于也成了贤惠能干的大姑娘。

    “我记得今天好像还有事情”白崖望着日头正的太阳,敲了敲自己的脑袋,“哦,对了,忘了去看混天鹏”

    灵兽这种东西虽然认人,但也需要主人时刻照料看顾,若是常年不见,长大了没有忠诚。

    “头好痛,算了,让白彤去一趟御兽阁吧!”白崖叹了口气,他现在是真不想出门。

    “清远师兄,清远师兄可在?”

    不过,世事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在他惫懒之际,院外响起了一个陌生的声音。

    “你是?”白崖出去开门,发现并不认识院外的那个年轻道士。

    这道士二十来岁的青年模样,方面大耳,五官端正,看见白崖出来恭敬地打了个稽首。

    “贫道天师洞玄诚,见过清远师兄。”

    清远是白崖的道号,凡是青城的正式弟子十有**都有道号。

    不过,大多数道观除了全真派系之外,并不强制要求弟子出家修行,算有个道号,也可以是居家道士,不禁喝酒吃肉,娶妻生子。

    青城因为不是单一的道门派系,所以每个道观的辈分和道号并不统一。算是同一个门派,也因为有出家和居家道士的区别而不同。

    像玉清,他原本的道号是玉清,但这个道号不是清都观的,而是清都观下属道观。后来玉清还俗学武,跟师傅刘钰姓,所以现在干脆叫刘玉清。

    “天师洞?!”

    白崖甩了甩头,终于想起刘钰前几天说过天师洞的人会来找他,应该是为了那门阴阳五行封雷印法。

    神霄雷法在天师洞的玄道之学里属于核心秘传,这是不可能直接送到清都观来的。而是要白崖自己去天师洞,不管给他原版,还是拓印本,都只能在那边学习。

    另外一件事是跟刘钰说的试炼秘境有关,这个仙魔位境同样属于天师洞,称为“常道‘易’境”。

    天师洞又称常道观,而‘易’是道家易的‘易’,从这个仙魔位境的名称能窥见这个小位面的部分奥秘了。

    这个仙魔位境在远古时期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小位面,因为它太小了,没有形成位面核心。其核心分散为几十个大小不同的碎片,形成了数十条小地脉。

    这个现象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小位面的重力分布不均匀,有些地方的重力很大,有些地方的重力很小。

    天师洞的一位先辈宗师发现此点后,忽然灵机一动,给天师洞提了一个改造方案。那是依照重力的不同分布,将这个秘境改造成一个天然的“易境”。

    这个根据重力来确定方位的“易境”,内部没有机关陷阱,只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阵法,简单的如太极两仪、四象阵法,复杂的像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甚至还有一套模仿出来的“河图洛书”。

    它真正的作用是让进入的修炼者熟悉阴阳五行八卦方位,从理解和学习道家易,特别适用于那些没有玄道天赋的修炼者。

    如:白崖!

    类似白崖这样的武者,心性很好,武道根骨也还过得去,但是悟性较差。

    等他们的武道提升到一定程度,特别是要领悟法天象地,乃至与玄道有关联的秘传时,他们会遇单凭自己无法解决的瓶颈。

    这个时候,“常道易境”能帮他们一把。

    这个秘境的存在等于让一种无形之物,变成了有形之物。类似白崖的武者不必再依靠悟性来硬啃道家易,而是通过重力让他们身体力行来感受阴阳五行八卦。

    这大大降低了玄道的学习难度,也是刘钰让白崖学会八卦封甲,以及三易归藏步的信心所在。

    白崖在刘钰那边获知了这个秘境的存在,也不由地再一次感叹青城这种大宗门的深厚底蕴。

    如果没有精通道家易的玄道宗师,没有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怎么可能会诞生“常道易境”这种类型的特殊秘境。

    这种秘境一旦改造成功,对仙武宗门的持续影响简直无可估量。

    从历史记录来看,拥有“常道易境”之后,青城的先天数量以前提升了两到三成,宗师数量则因为太少而无法统计,但显然对宗师也有很大帮助。

    这是“常道易境”的真正价值所在!

    “不错,清远师兄是现在去天师洞呢,还是过两天再说?”玄诚应该闻到了白崖身的酒味,十分体贴地问道。

    “玄诚师兄还请稍候,某换件衣衫随你去!”白崖毫不迟疑地回道。

    他这时候胃里再难受,也不会耽误这种大事。

    阴阳五行封雷印法可是刘钰好不容易帮他争取来的,立刻学到手再是正经。谁知道过几天会是什么情况,万一天师洞高层反悔,那不歇菜了。

    天师洞在青城的大宗当,历史并不算悠久,它是在天地大裂变后期才创立的,创始人是正一盟威道,即天师张道陵。

    传说在天地大裂变后期,妖魔鬼怪开始萌发灵智,在世间四处肆虐。

    太老君见人间民不聊生,遂授三天正法于张道陵,命为天师,持老君的剑印符箓在巴蜀扫荡妖魔鬼怪,后人称其为张天师,又或是正一真人。

    因为太老君授法并无留下真凭实据,所以白崖是不太相信的。

    他宁愿相信张道陵与全真派的王重阳祖师一样,在当时浓郁的生命元气下突破到了先天,甚至玄道宗师的境界,这才假托太老君授法,出山为百姓斩妖除魔。

    不过,能够在天地大裂变时期,拥有至少先天的实力。这位真人起未来大破秦军的武当三祖,以及全真重阳子也差不多哪里去了,都是人族修炼者里最早时期的代表人物。

    天师洞所在峰头叫做混元顶,道观建在山腰的峭壁之间。

    这里山道险峻,石阶恰似登天之梯,两侧绿林成荫,鸟语花香。

    白崖随着玄诚过来,只觉身的寒意逐渐褪去,此地与白云溪相,竟像是两片不同的天地。

    “我常道观弟子多修玄道,肉身要你们武者差一些。故而,此地有天师布下的不动阴阳天罗阵,使得四季如春”玄诚看出白崖眼惊异,顿时笑着解释道。

    “玄道宗师竟有改天换地的能力?!”白崖一边赞叹,一边疑惑地问道,“不过,如此安逸真的好吗?肉身差一些,不正该多加锻炼一番?”

    他这番问询倒不是质疑布阵的天师,玄道宗师哪会为了徒子徒孙的安逸而布下大阵,必定是有白崖所不知道的内情。

    “清远师兄说的是,不过,玄道的修炼跟武道是有很大不同的。”玄诚的大圆脸露出一丝笑意,当下便稍稍跟白崖解释了一番。

    远古时期,道家炼气士是不分武道、玄道的。

    那时候的武道只是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