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昨日之门-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杉把事情一说,对面的谭淼犯了难:“余大哥,按说这好事儿我正求之不得呢……可明天开始我也得实习去了。”

    谭淼实习的地方还挺远,在齐北南市郊的五七大学。余杉满心为小财迷可惜,就谭淼这种推销的天赋,干上几年市场营销,再回大学进修一番,等出来了妥妥的营销精英。

    可惜这年头齐北人的思想就是这么保守、闭塞,总认为端上铁饭碗才算找到正式工作,哪怕见钱眼开的小财迷都是如此。

    挂了电话,心里惋惜之余,余杉更愁了,上哪儿去找个营销强人呢?实在不行,有个能说会道的也行啊……诶?把选择面扩大之后,余杉突然想起来一个人。而且越想越觉着这人合适。

    夜幕降临,余杉兴冲冲的找上了门。

    他把事儿一说,失足女小妖诧异了好半天,然后指着自己的鼻子说:“大哥你意思是让我帮你推销?是这意思吧?”

    “没错。”

    小妖眨眨眼,虚打了余杉一下:“诶呀大哥,你看你一来就跟我闹笑话,咯咯咯……”

    余杉微笑着,语气正经严肃的说:“我还真没跟你开玩笑。你赶紧琢磨,我走之前就得给我准信。”余杉还真没开玩笑,也许浓妆艳抹、社会气、风尘气十足的小妖的确跟营销搭不上边,但她还真就是个合适的人选。

    九八年这阵,先富起来的一批人都是些什么人呢?有第一桶金带血的,有曾经勤劳肯干赶上机遇的个体户,也有一无所知全靠瞎蒙炒股票富起来的暴发户。总结起来,无外乎四种人:制定政策的人,执行政策的人,与上述两种人关系密切的人,让上述三种人害怕的人。

    因此,可以想见,滨江的数码经营商会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总的来说,社会气息必然很足,余杉这样浑身书卷气息的与之打交道必然不适应。与之相反的是,小妖这样的风尘女,能说会道,善于利用性别、身体的,更能在谈判中争取优势。

    而且小妖绝对不会介意做出某些牺牲,从而换取到更多的经济利益。

    “这么急?”

    “定好了明早的车,你不****得赶紧找别人。”

    小妖琢磨了下,不太自信的说:“我能行么?”

    “这得问你自己啊,你不行我真找别人啦。”

    小妖名叫幺志红,她嫌志红有些男性化,自己偷偷改成了幺红。不管幺红还是幺志红,认识她的人都叫她小幺。后来幺红进了金碧夜总会,幺也就变成了妖。从幺红浓妆艳抹的脸看不出她的实际年岁,事实上这姑娘今年才二十五。

    有人说过,没谁会自甘堕落变成失足女。这话放在别人身上怎么样不知道,放在幺红身上恰如其分。幺红一家四口,除了父母还有个弟弟。

    她高中毕业接了母亲的班去了毛纺厂,干了没两年毛纺厂倒闭,她父亲所在的兵工厂效益也不好,再加上小三岁的弟弟要考大学。全家人被巨大的压力逼得愁眉不展,天天唉声叹气。

    下岗在家的幺红没闲着,零星的干了服务员、售货员,可她赚的那么点钱对于他们家来说就是杯水车薪。再后来弟弟高考了,考上了大学。通知书下来的那天晚上,母亲一直垂泪,父亲垂着头一根接一根的抽着卷烟,弟弟先是木然的看着通知书,然后好似发了疯一样要把通知书撕掉。幺红什么都没说,转身离开家,当晚把自己卖给了一直纠缠她的大伟。

045 身份() 
那一天,幺红夜里十二点多才回家。当她把一千块钱偷偷塞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先是诧异的问了一嘴‘你哪儿来的钱’,随即瞧着幺红那别扭的走路姿势红了眼睛,捂着嘴低声哭嚎着:“红啊,你咋能作践你自己?”

    幺红咬着嘴说:“毁了我一个,总比毁了这个家强。志杰那大学得上,将来出人头地,咱们家就有盼头了。”

    幺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先去了一家洗浴中心,金碧开业之后又来了金碧。每个月的月初,拿到钱的幺红总会去一趟工商银行,给弟弟幺志杰汇过去三百块钱的生活费。她昼伏夜出,一边想着供弟弟上完大学就不干了,另一边想着额外存一些钱开一家小服装店。

    唯一不遂她心愿的是,这年头即便下了海,钱也没那么好赚。紧随幺红之后,一大批年轻的下岗女工为了生活,也跟着下了海。有的去了类似金碧这样的夜总会,有的去了南浦那一片的练歌房,还有的干脆干起了半开门的营生。她们之中有些人为了生活什么底线都可以不要,年老色衰的,讲讲价二、三十都干,年轻漂亮的八十、一百。

    竞争之激烈,直接让幺红的收入大幅度缩水。有一阵幺红甚至打算着跟一些姐妹南下,去先富裕起来的南方讨生活。她听从南方回来的姐妹说,那边的钱很好赚,一个月生意不好也能有上万块的收入。

    她总想着那两个小小的愿望,弟弟的大学,还有她的小服装店。她已经是二十五的‘老姑娘’,没几年的青春可挥霍,她必须为家人、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余杉的提议让她诧异,心中却蠢蠢欲动,好似打开了一道全新的窗户。小妖嘴唇发干,抿了一口红酒,重重的放下酒杯,豪气的说:“行!既然大哥你瞧得上我,那我就干着试试。”

    得到小妖的回答,余杉满意了,他总算找到了个能说会道,善于跟‘社会人’打交道的高手。至于能不能成为营销高手,余杉认为问题不大。于是,余杉没再多待,又坐了十几分钟起身就走了。

    余杉前脚刚走,小妖就找了领班,说是自己身体不舒服,想请几天假。女人嘛,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领班也没在意,爽快的答应下来。

    下班前,小妖又去了趟一层的迪厅,找到了大伟。她把大伟拉到偏僻角落,说:“我明早陪人去一趟滨江。”

    大伟很不高兴的皱起了眉头:“去多久?”

    “还没定,”小妖说:“不过要是我一个礼拜还没回来,也没联系你,那你就去找领班,让他报警。就说我被最近总来找我,很有气质的客人给害了。”

    大伟沉吟着说:“能不去么?”

    “没事儿,我就是提前打个预防针。你想着点就行。”小妖交代完,踩着高跟鞋往回走。

    她走出去老远,身后突然传来大伟的声音:“幺儿,要不别干了,跟我得了。”

    幺红站住身子回头瞧了她一眼,翻着白眼说:“嘁!等你什么时候混明白了再说吧!”

    ………………………………

    第二天早晨六点钟不到,余杉接了司机老蒋的电话,下了楼走到小区门口就瞧见冻得直哆嗦的小妖。五月末的齐北昼夜温差极大,白天最高气温能飙升到二十度,可清晨的时候能有个零上五、六度就不错了。小妖站在小区门口背风的一面,穿着黑色短款小夹克,内里是长款小衫,白色紧身裤外加一双瓢鞋。此刻她正站在那里一边抱着胳膊来回跺脚,一边左右张望着。

    瞥见余杉,小妖小跑着过来,抱怨道:“诶呀妈呀,你咋才下来呢,都冻死我了。”

    “来这么早怎么不先给我打个电话?”

    “大哥,我又没手机,这个点你让我上哪儿找公用电话去?”

    余杉一琢磨也是,指着小区门口停的那辆富康说:“赶紧上车吧。”

    先让小妖上了车,余杉跟杨睿俩人折腾两趟把三个大箱子塞进了车里。干完活杨睿隔着车窗仔细瞧了一眼后座的小妖,问:“那女的谁啊?”

    “我雇的销售。”

    跟杨睿交代了几句,余杉也上了车。司机老蒋掉了个头,朝着东郊的高速公路开去。坐在副驾驶的余杉回头看了一眼小妖,说:“你胆子也不小啊,就不怕我把你给卖了?”

    小妖撇撇嘴,说:“你不是那样人……再说了,要卖也得卖年轻漂亮的,我这样的老姑娘谁要啊。”

    余杉笑着递给小妖两份说明书,说:“240部6110手机,28台数码相机,这是说明书。样品我放你旁边箱子最上面了,没包装的就是。”

    余杉留了60部6110手机给齐北本地市场,数码相机也多留了两台。不说谭淼那个小财迷,就说徐惠那姑娘,人家还惦记着推销手机把余杉垫付的吉他钱还给他呢。

    接过两份使用说明,小妖认真的看了起来。期间很少说话,偶尔的几次对话也是她在询问手机跟数码相机的操作。瞧着小妖很上心,余杉很欣慰。

    司机老蒋话不多,开车很稳。富康车出了东郊,上了高速公路,保持着一百公里的时速,开了快四个小时终于到了滨江。

    老蒋从前在滨江开过出租,对路况很熟。余杉头些日子来过一次,早没了新鲜感,坐在副驾驶一直跟老蒋说着闲话。倒是后座的小妖很兴奋,她把脑袋凑在半开的车窗边,眨着眼睛看着滨江的繁华。

    按照余杉的指示,老蒋先把车开到了工大附近的一家宾馆。余杉开了三间房,先把车上的纸箱子全都送进了房间。余杉瞧了瞧时间,都快十一点了,就跟俩人说:“先休息吧,其他事儿等中午吃完饭再说。”

    司机老蒋直接回了房,倒是小妖等老蒋走了才说:“大哥,其实你开俩房间就够了。”

    “恩?”

    小妖赶紧解释:“我是说你可以跟老蒋一个房间。”

    “我可没跟老爷们睡一个房间的习惯。”余杉笑着说。

    小妖接嘴道:“我看大哥你也没跟女人睡一个房间的习惯。”

    “诶?怎么说话呢?按照你这说法我不成太监了么?”

    小妖愣了愣,摆手解释说:“不是,我意思是说大哥你一看就是正经人。”

    余杉笑着摆摆手,他知道小妖是好心,于是打趣说:“行了,我知道你什么意思。要不这样,我自己一个房,你跟老蒋挤一挤?”

    “坐车咋这么累呢,那大哥你忙着吧,我回房了。”小妖做作的揉着脖颈,转瞬消失在余杉面前。

    中午仨人在附近找了家小饭馆凑合了一顿,吃过饭兵分两路,老蒋开车带着小妖直奔教化街,那一片半条街挤满了电子产品、手机数码、电脑等等的门店,几年后还会建成省内最大的百脑汇电子城;余杉则打了辆车,去了厢坊区一家倒腾二手车的中介。

    余杉倒不是去买二手车,而是去解决一直困扰他的身份问题。感谢这个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户籍、身份证系统还没有实行全国联网,使得余杉暂时能用假身份证蒙混过关。但有一样,他的身份经不起查验。

    没法拿到驾照也就罢了,要命的是真被有心人盯上,尤其是遭到警方调查,余杉根本说不清楚自己的来历。余杉此前就有这个念头,昨天给了划了他一刀的跟踪者让这个念头愈发强烈,继而急切起来。

    余杉来这家偏远的二手车中介,是奔着一个绰号叫老疤的人来的。话说余杉是怎么知道的老疤呢?说来也巧,几个月前余杉跟媳妇吃了饭俩人一起看电视,六点多钟正好播放的是省台的新闻夜航。里面讲了一个人背井离乡十几年,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身份被别人给霸占了。

    这可比冒名顶替上大学严重多了,互联网时代走到那儿都得有身份证。没有身份证你买不了火车票,开不了银行卡,注册不了支付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