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昨日之门-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店主放下了尤克里里,瞧见徐惠盯着廉价吉他,随即用慵懒的声音说:“随便挑,那边都是新进的吉他,适合初学者。”

    徐惠看了一圈,指着一把原木色的吉他说:“余大哥,这把怎么样?”

    余杉一打眼就瞧出来那吉他的原木色是贴的,琴箱是复合板的,琴颈部分的木头水分甚至都没烘干就做成了吉他。简而言之,这把琴共鸣差,很容易变形。

    想当初余杉学吉他的时候,没少往乐器上交学费。最开始他也不会保养,用的是三百来块的网购吉他,没仨月琴颈就变了形。后来查了吉他的乐器常识,这才渐渐入门。几年时间换了三把吉他,终于选了一把合用的。

    看着那把吉他,余杉摇头说:“这把不行,都不能算是乐器,也就是个玩具。选木吉他最好选四十一寸的,如果不追求个性的话选木本色最好。”余杉扫了两眼,看中了一把吉他,扭头问:“老板,吉他能试吧?”

    文艺青年头都没抬:“随便试。”

    余杉踮起脚,摘下一把吉他,凭着感觉调了音,扫了个和弦,摇摇头,松开弦又把吉他放回去。他溜达着试了几把,终于选中了一把。简单弹了几个和弦,终于满意的点点头:“恩,这把不错。”

    徐惠有些窘迫的攥着双手,低头说:“还……还好吧,就是有点贵了。要不我再试试刚才那把?”

    余杉刚才光顾着试琴,根本没瞧价签。他抬头瞧了眼,上面标着单价一千三百元。仔细一看,牌子是法丽达的。余杉知道这个牌子,单就吉他而言,这牌子在国产里算顶不错的。再联系徐惠总往二、三百的吉他那里逛,余杉就摸清了徐惠的大概预算。

    “你不能光看价签,我跟你说,乐器这东西利很大。讲讲价肯定能讲下来不少,你等着。”余杉提着吉他朝文艺青年走去:“老板,这把多少钱?”

    文艺青年放下尤克里里,扫了一眼说:“上面不是有价签么?”

    余杉笑着说:“价签是死的,人是活的。能便宜点不?”说话间,他侧过了身子,用吉他挡住自己半边身子。左手悄无声息的插进裤兜口袋,摸索着,全凭手感点出十张百元钞票。

    文艺青年翻着白眼说:“讲不了,我标的就是最低价了。你要是买了,送你点东西倒是行。”

    余杉掏出钱,慢慢递给文艺青年,一边还频繁使眼色。文艺青年眨眨眼,瞬间明白过来:“这样吧,我给你便宜五百,不能再少了啊。”

    “才五百?那算了,我去旁边那家店看看。”

    这会儿文艺青年已经点好了钱,闻声赶忙说:“慢着……行,我就当开张酬宾了,便宜九百怎么样?”

    “便宜九百,就是四百块钱呗?”余杉故意说的很大声,扭过头来看向徐惠。徐惠那姑娘站在那里,咬着嘴唇显得很犹豫。

    于是余杉又转过头,一边伸手掏钱,一边讲价:“四百还是有点贵,三百怎么样?”

    他正掏兜呢,徐惠走了过来,说:“不用了余大哥,就四百吧。”说着,她从坤包里拿出钱包,打开来数出四张百元钞票递给了文艺青年。

    文艺青年利索的松琴弦,装琴盒子,又送了两副琴弦、一个节拍器、一个调音器以及一套吉他入门的教材。

    两个人一出门,余杉装作意犹未尽的撇着嘴说:“你就是太着急了,要不我还能再讲讲价。”

    徐惠低着头,沉吟了下,说:“余大哥,我不傻。”

    “恩?”

    她驻足抬起头看向余杉:“继续讲下去,你还会往里搭钱对么?”

    余杉挠挠头有些尴尬,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咱们去退了吧,我想用自己的钱买吉他。”

    “等一下,”余杉拉住徐惠,说:“你觉着梦想值多少钱?”

    “恩?”

    “我是说梦想,值多少钱?”

    徐惠说:“梦想无价……可这是我的梦想。”

    余杉笑了:“你好像忘了,当初是我把梦想分了一半给你,所以花多少钱我都高兴。”

    徐惠怔了怔,旋即连连摇头,柔顺的马尾辫随着来回摆动。

    “这不一样……再说余大哥你已经……”

    “没什么不一样的。对于我来说,能帮到你我会很高兴。”他咂咂嘴,说:“除了去德云社,能用钱买到高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别推辞,就当帮我忙好了。”

    徐惠摇了摇嘴唇,说:“等我推销出去手机,从提成里扣吧。”

    余杉无奈的点点头,说了声‘好’。他知道,这已经是徐惠最大的让步了。

    见余杉答应下来,徐惠高兴起来,然后突然皱起眉头,问:“余大哥,德云社是什么?”

    余杉想了想,说:“一群从传统相声里头汲取养分尝试振兴相声的社团,我在北京听过他们在茶馆里说相声,很不错。估计要不了几年德云社就得火起来。”

    (我家小区有个特点,但凡是风力6级以上,一准停电停水。停水的原因是因为停电,停电的原因至今搞不清楚。物业说这是开发商的问题,开发商说是电业局的问题,电业局说开发商黑心,小区里的电缆用的是铝芯,三方扯皮互相推来推去。今天一怒之下打了市长热线,别说还真管用,没半个钟头电力恢复。问题是,我要的是从跟不上解决问题啊,一个月停一个礼拜电谁受得了?谁给出出主意,这种糟心事怎么解决?)

044 幺红() 
徐惠没再追问,只是轻轻点头认可了余杉的说法。她完全想象不到,几年之后一个叫郭德纲的矮胖子会在中国掀起一场怎样的相声风暴。

    瞧了瞧时间,徐惠提议请余杉吃饭,内里有感谢余杉帮着选吉他的意思,但实际上这姑娘心里觉着欠了余杉太多,不知该如何报答。余杉也没矫情,径直选了一家小吃,点了酿皮与小串,口感好、吃着还实惠,又恰好在徐惠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

    吃过午饭,余杉打了辆车先将徐惠送到了学校,看着背着吉他的女孩过了马路,扭过身来用力的朝自己挥舞着右手,余杉会心一笑。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余杉现在满心都是助人之后的满足。

    从前的时候,余杉的父亲老余同志总会说‘不争是慈悲’,三十岁之前余杉一直没理解这句话。那时候他总想着既然是自己的那就应该努力争取,寸步不让的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甚至有些不属于自己的同样与人争得不可开交。过了三十岁,余杉慢慢理解了老余同志朴素言语中的哲学意味。

    所谓的不争是慈悲,慈悲的对象不止是别人,更是自己。

    从做人的角度来说,给予的人施了恩惠,索取的人欠了债。年幼无知时,人们总会不停的索取,岂不知这些到长大了是要还的。可当人们真正长大,能够偿还的时候,施了恩的却离得远了,有些甚至人鬼殊途,这些债怎么还?还不了,只能积压在心里,成了一个个午夜梦回后或愧疚、或流泪的遗憾。

    有人索取了不思回报还心安理得么?肯定有,用俗话说就是白眼狼。这种人没朋友,搞不好最后连亲戚都懒得搭理他,落得个众叛亲离。话说人要是混到众叛亲离的份儿上,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怀着助人为乐之后的满足感,余杉回了合意小区。上了楼拿钥匙打开门,就瞧见杨睿捧着个海碗蹲在茶几边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唏哩呼噜的吃着凉拌面。

    “回来了,哥?”

    余杉瞧了瞧时间,说:“这才一点多,怎么就回来了?”

    杨睿放下海碗,站起来搓着手说:“你不是让我留意有没有合适的摩托么?赶巧,我上午溜达的时候还真碰到两辆。”

    杨睿眉飞色舞的介绍了半天,意思就一个,他看中的那台嘉陵70绝对物超所值。

    余杉说:“你觉着合适就行,多少钱?”

    “四千。”杨睿滞了下说:“我估计还能往下讲讲。”

    余杉说了句‘等着’,去卧室取出来五千块钱,转身交给了杨睿:“价钱差不多就买下来,抓紧时间把齐北的地形、路况都摸熟。”

    “好!”杨睿高兴的接过钱,点了点,随即抬起头说:“余哥,多了。”

    “多的是先预支你的佣金,先拿着吧,这两天我要出一趟门。”

    “出门?去哪儿?”

    “还是滨江。”

    余杉在一五年大采购的时候就定好了去滨江分销的计划。齐北市场太小,先前那一百台5110足够市场消化一阵,后续的6110继续投放在齐北市场,只会让资金回笼的无比缓慢。滨江则不一样,市区人口是齐北的几倍说,作为省会城市与交通枢纽,还承担着向整个省批发各类商品的职责。

    滨江的手机与数码产品经销商资金更雄厚,余杉甚至都不需要多走,只要碰到一家合适的,对方就能把余杉这点翻新货全部吃掉。

    杨睿没再多问,回头有蹲在茶几边上继续吃面,吃完了拿着钱兴冲冲的去买摩托了。余杉看着四个大箱子发愁,走铁路拖运运到滨江倒是省钱了,问题是不论是邮寄还是取货都过于麻烦。于是趁着下午没事儿,余杉也在市区转了转,琢磨着能不能租辆车。

    打听了半天,总算找到一家租车行,结果余杉连门都没进转身就走……他总算是想起来自己没驾照这桩事儿了。

    转过头余杉倒是找了一辆营运的富康。车主岁数不小,很好讲话。俩人没多久就定下来一天二百,油钱另算的租车方案。余杉没废话,留了地址跟自己的手机号码,约好明儿一早启程去滨江。

    车是联系好了,余杉又犯了难。他这辈子就没干过营销的事儿,更别说是推销了。唯一一回还是大四毕业卖书,结果他当时光跟几个哥们打扑克玩儿来着,那些旧书全都半卖半送,连事后的聚餐钱都没换回来。

    余杉心里打怵,倒不是害怕。这些年心灵鸡汤混杂着心灵毒药泛滥,动不动就鼓动着什么‘挑战自己’,后来余杉上车险的时候发现这口号原来跟卖保险的出早操时喊的如出一辙。

    余杉相信有人受了心灵鸡汤鼓动,还真挑战成功了;但肯定有更多的人成了成功者的垫脚石。很多时候不是说你看着什么好赚钱,扎进去玩儿命努力就能成事的,凡事也得讲究一个天赋。

    很遗憾的是,余杉就没有推销的天赋。余杉硬着头皮自己去推销也不是不行,但他很清楚自己的斤两,真这么做了,那原本能赚十万的生意,搞不好最后只赚了两万。与其如此,莫不如拿出一万请个专业的推销高手。

    余杉在九八年接触的人有限,脑子里转了一圈,徐惠头一个就被否决。切不说徐惠有没有推销的天赋,人家姑娘还在上班呢,也不可能请几天假陪着自己跑一趟滨江;杨睿就甭提了,那货花钱的本事比赚钱能耐多了;唯一合适的人选就剩下了个谭淼。

    余杉掏出手机,给谭淼打了个电话。时候不凑巧,谭淼不在寝室。等余杉转悠着进了合意小区,谭淼回电话了。

    余杉把事情一说,对面的谭淼犯了难:“余大哥,按说这好事儿我正求之不得呢……可明天开始我也得实习去了。”

    谭淼实习的地方还挺远,在齐北南市郊的五七大学。余杉满心为小财迷可惜,就谭淼这种推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