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球殖道-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贫道正是张玄庆,不知督造如何称呼?”

    南京城的官员对数月前天子赐婚的那场喜事,都还记忆犹新,大家都知道成国公的女婿是当今天子最为宠信的正一道掌教真人张玄庆。

    南京城中的文官虽然对这位道门真人不屑一顾,但这位船厂督造确是文官中的异类,他担任南京兵部主事已经有数年,久未升迁,已经满腹牢sao。

    对这位成国公的乘龙快婿,他只想找机会搭上关系,为自己的仕途发展提供助力。

    今ri这位督造听到门口军士所言,一名少年道士拿着中军都督府发放的通行凭证,进入了船厂,料想到必是成国公的女婿到了。

    “下官南京兵部主事张清玄,暂任宝船厂督造一职,见过张真人。”

    张玄庆身为朝廷册封的二品真人,这位主事张清玄,品级才是七品,自称下官绝不为过。

    “原来是张主事,方才我还听这位老丈言及张公为船厂木料之事,所订下的制度,果是干才。”张玄庆笑道。

    “下官身为船厂督造,对本职之事当然需尽心竭力,昔ri木材流转之中颇有纰漏,下官只不过是查漏补缺,真人谬赞了。”张清玄谦逊道。

    “贫道与这位周老丈甚是投契,不知他在船厂之中现居何职?”张玄庆问道。

    督造大人扫了一眼还未起身的周宗建,温言道:“起来吧,你能得张真人青眼,也算是祖上积德了。“

    然后笑着对张玄庆道:“船厂之中,此等工匠成百上千,下官依稀记得,此人姓名在那名册之上是厢长之职。”

    张玄庆道:“朝廷决定重开海路之事,想必张公也有耳闻。宝船厂是昔ri宝船建造之所。若待正式旨意下来后,造船重任可都压在张公肩上了。”

    “朝廷有命,下官必当竭力报效。”张主事正se道。

    张主事又殷勤的为张真人介绍船厂,张玄庆正想借此机会了解船厂的整体情况,也不拒绝。

    整个船厂分为前厂和后厂,两厂各有通往长江的出水口,并设有可以启闭的石闸,用以控制水量。

    造船时将水排出,关上闸门,在船坞里施工;船造好后,开闸进水,将船体浮起,放船入江。

    船厂内除设有提举司、帮工指挥厅和一所专门打造海船风篷的篷厂外,还设有细木作坊、油漆作坊、捻作坊、铁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缆作坊等七个作坊,以及看料铺舍等。

    船厂工匠分工细致,下编四厢,每厢分为十甲,每甲设甲长,统管十户。一厢分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分为船木、铁、缆匠;三厢为艌匠;四厢分为棕、篷匠。

    周宗建就是一厢之长,手下有四十户工匠,难怪方才在众多工匠之中,只有他主动与张玄庆搭话。

    张玄庆随着督造主事,走到一处正在制造绞盘的工坊处,一根绞关木正在工匠手下慢慢成形。

    绞关木是船舶绞盘上的横木。绞盘由车耳、车关棒和绞关木组成。绞关木的使用方法,是在绞关木的两端套夹上起轴承作用的车耳,将绞关木支撑起来,再在绞关木上的卯孔中安装四个车关棒。

    跟随在一旁的周宗建道:“此物名唤绞关木,乃是制造绞盘的重要部件。绞盘在船舶上用处颇广,升降船舵、起锚、抛锚以及升降船帆,都要用到此物。不过起动之时,需要数人之力”

    张玄庆问道:“此物终究还是木材所制,若是遇到海上风浪,能承受多大力道?为何不改成铁制。”

    督造大人接言道:“我大明造船,材料多用木材,建造之时只用铁钉固定。若是如绞盘这等部件都用铁制,一则铁匠从未打造过此物,从头摸索耗时太久,二则造船耗费必增。”

    张玄庆心想,看来自己回去后,要好好研读“鲁班书”,否则对工匠之事一无所知,胡乱插言,徒惹人笑。

    三人又渐渐走近一处油漆作坊,远远就闻到一股桐油气味,坊内一个个大石臼,工匠们正在捣制油石灰,就是用桐油加上石灰混合均匀后,用于船只的防水密封。

    周宗建在旁边道:“此处所制之物,是船只所用的防水油灰,气味确实难闻,两位贵人远观即可。”

    张玄庆笑道:“此等油灰掺有桐油,用于船上,可有防火之法。”

    张主事接口道:“自古以来,船只防火之事最大。若是水师交战,火攻为上,一旦起火,都是取水浇灭或以沙土覆盖。”

    三人陆续看完船厂的各个工坊后,张玄庆辞别张主事,往城内去了。

    此时国公府中,成国公朱仪正在接待南京兵部尚书马显,得知自家女婿回府,忙命下人请他过来。

第二十七章 天子旨意() 
在南京的六部系统中,兵部算是拥有实权的特例。因为需要负责南京的守备工作,所以马显与掌管中军都督府的朱仪,在公务上经常打交道,私下交情深厚。

    当初张玄庆成婚之时,马显虽然为了与南京文官同僚,保持同一战线,但还是私下送来了贺礼。

    张玄庆还没进入前厅,就听见一个洪亮的声音道:“国公的佳婿年少有为,真是令旁人羡慕。”

    然后是朱仪的声音,“马公过奖了,小婿不过是蒙前代余荫。”

    张玄庆进入厅内,拱手道:“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朱仪笑道:“来来来,玄庆你来见过这位世叔,这位就是当今南京兵部尚书。”

    张玄庆恭恭敬敬道:“小侄见过世叔。”

    马显笑道:“果然是少年俊杰,与国公千金确是天作之合。”

    “玄庆,今ri宝船厂之行如何?”朱仪笑道。

    “督造张公陪我在船厂内,转了一遍,我观船厂内匠人各司己职,行事井井有条。”张玄庆道。

    马显道:“这宝船厂就是当年大明取宝船队建造宝船之所,朝廷禁海之后,只能转为建造水师的马、快船,早已不复昔ri气象了。眼下的船厂督造张清玄正是我兵部主事,贤侄观其人如何?”

    张玄庆道:“小侄觉得此人颇有干才,单就船厂木材编号一事,就为朝廷挽回了不少损失。”

    朱仪笑道:“此事老夫也有耳闻,此举不知断了多少木商财路。”

    马显道:“老夫闻得朝廷有重开海路之意,只是未接到正式旨意,不敢断言。若真是如此,造船重任必定要压在南京船厂头上,张清玄如此干才,正是大显身手之时。”

    张清玄若是听闻此言,必有偷鸡不着蚀把米之感,本来他是打算搭上张玄庆的路子,希望能脱离船厂的。张玄庆确实在其上司面前,为他美言了几句,但却正逢朝廷重开海路,顶头上司打算让他在船厂,踏踏实实的干下去。

    张玄庆笑道:“小侄前些时ri在京城,对朝廷开海之事确有所闻,此事廷议已经通过,只是不知天子何时下旨,启动造船之事。”

    “南京城内纷纷传言朝廷要重开海路,不少木商都开始囤积木材了,准备在朝廷下旨后大捞一笔。”朱仪笑道。

    “这帮jian商,真是贪心不足。”马显鄙夷道。

    “小侄敢问世叔,不知如今宝船厂可还有建造宝船的能力,毕竟已经有数十年未曾建造过如此大船了。”张玄庆目前最关心的就是此事,但在朝廷正式旨意下来之前,他只能旁敲侧击的打探情况。没有朝廷任命的正式职务,他是无法插手造船之事的。

    “贤侄也对造船之事感兴趣?的确,宝船厂已经数十年未曾建造过宝船了,但只要朝廷旨意下达,老夫必竭尽全力,为大明重建当年的船队。”

    张玄庆闻得这位世叔的慷慨之言,对朝廷旨意的迟迟未下,心中越发急迫起来。按照自己与天子的奏对,天子必会为自己在船队中安排一个重要的职位。

    就在张玄庆为开海的旨意迟迟未下担心之时,京城之中正在为此次船队的统领之职**,争夺不休。

    有了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前例,朝廷上下都明白出海之事虽然风险很大,但海外奇珍异宝无数,所获利益也不小。

    如今朝廷再开海路,那些知道海贸暴利的官员们,对这个船队统领职位都是眼热非常,同时,宦官们对此事也是分外重视,毕竟三保太监是大明宦官里的翘楚,不要以为宦官不在乎名声,他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第二个郑和。

    但目前有足够实力竞争这个位置的,只有两人:

    司礼监掌印怀恩,在内监中辈分最高,任事恭谨,很得天子看重。

    御马监掌印兼西厂提督汪直,年纪虽小,但眼下正得天子宠信。

    由于郑和先例在前,天子也倾向于内宦出任船队统领,不过怀恩年纪已大,加上他自己也没有心思去争夺这个位置,而汪直此时正有建功立业、留名后世之心,所以最后船队统领之职落到了汪直头上。

    并且天子的旨意中,还指明了佛道两派加入船队的代表,佛门是密宗法王札巴坚参,道门当然是正一道掌教张玄庆,而且特别为张玄庆加上了船队副统领的头衔,并允许他们自行选取随行人员。

    圣旨中还要求南京船厂全力配合此次出海行动,并责成工部和南京兵部加快船只建造,在一年之内完成首次出海的船只建造工作。

    当汪直携带圣旨到达南京之时,南京城内的气氛已经十分热烈,木商们为自己的投机成功欣喜若狂,勋贵世家为自己船队可以借朝廷东风远航贸易而兴奋,唯一破坏气氛的是南京的文官们,他们虽然不敢抗旨,但大多数私下都在发牢sao。

    南京四大船厂也因为这道旨意的到来,纷纷动作起来。当年曾经建造过宝船的兵部宝船厂更是此次重建船队的造船主力。

    宝船厂督造张清玄与张玄庆偶遇之后,心中舒畅了不少,没料到天子的旨意好似一个晴天霹雳,把他轰得呆若木鸡。

    那ri他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马显,特地将他召去问话,张主事还以为张真人为他,在尚书大人面前美言了,没想到马显直接了当的告诉他,朝廷要重建船队、再开海路,听闻成国公女婿对他在船厂的工作,赞赏有加。尚书大人勉励他再接再厉,在船厂再立新功。

    张清玄面对尚书大人的赞许,整个人目瞪口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马显还以为他是受宠若惊。

    汪直进入南京城宣旨完毕,首先就是到国公府拜访张玄庆,虽然旨意上张玄庆是副职,但汪直心中清楚,天子对这位张真人的宠信不亚于自己,而且这造船之事,也离不开当地的勋贵支持,特别是张玄庆的那位岳父大人。

    南京勋贵世家自开朝以来,传承至今,早已是盘根错节,即使是汪直以西厂提督的赫赫威名,在南京城内也是没有多大效力。

    再加上南京的文官们对汪直这位阉竖,更是深恶痛绝,所以汪直很是看重自己这位副手背后的势力。

    此刻的张真人,却在国公府中苦苦研读“鲁班书”,此书成书于汉初,对此前的各类工匠技艺都有详细记载,特别是有不少后世失传的技艺,令张玄庆大开眼界。

    譬如公输班当年制造木鸟的技术,用竹木制成的木鸟,能在天上飞上三天才落地,这简直可以媲美道家传说中“驭物飞行”了。

    公输班当年制造的“木马”,能自动行走,不耗食水,据说汉末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