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6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去贩卖了。

    杨怀仁看着小吏们认真工作的样子,倒是感觉很放心,也感慨宋朝在百姓的食物安全方面,做的真是历朝历代中最好的。

    历史记载里因为食物安全而产生的恶性事件,宋朝也是最少的,不得不说,从某种程度上说,宋朝重文轻武的风气,在民生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文人治国,还是很重视民生的,不论那些看上去有些无能的文人皇帝还是朝堂上一辈又一辈显得陈腐的文臣大儒们,在涉及民生的方面还是做得不错。

    毕竟文人当了官,爱惜名声的他们还是在在乎自己在老百姓中的口碑的,宋朝又有高薪养廉的习惯,所以说宋朝的老百姓幸福程度,还是很高的。

    只不过到了宋朝末期,争权夺利的党争让文人们脑子秀逗了而已。

    杨怀仁再去想近几十年来争论不休的变法来,觉得变法派其实做得也不错,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有些事情想的太理想化了,导致好事变坏事,惹起了无休止的争斗。

    就比如说赵煦重掌皇权后的变法,其实很多内容真的让杨怀仁非常佩服,有一件事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中国的成体系又相对完善的养老金制度,最早就是赵煦这小子提出来的。

    从汉朝起,国家制度里就有了养老的意识了,只不过限于财政,汉唐时期只是在像京城这样的大城市,才有些类似于后世养老院的机构出现。

    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官府引导,民间的社会名流自发出钱的善举,象征意义比较大,实际意义和普及程度,还远远算不上是养老制度。

    而到了赵煦在位的时候,他就提出来一条福利百姓的措施,之前的尊老制度,只不过是对城市里年过六十的老人每月提供“食钱”,而他更是大胆的要把这种“食钱”普及到大宋每一个角落。

    所谓的食钱,也就是最早的养老金了。再说一件让大家更惊讶的事情,负责这项制度施行的人,就是那位后来的大奸臣蔡京。

    蔡京后来干了多少坏事且先不论,但在这件事上,他还真是难得的做了一件好事,把养老金制度推广到整个大宋,这种成就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当然,这并不是为他洗白,而是公正的说事,或许蔡京在这件事上兢兢业业,也只不过是为了让他能扶摇直上的手段而已。

    宋朝能做到这一点,别的所谓强大的朝代做不到,其实原因很简单,宋朝富,即便宋朝活动性的税收很低,但每年朝廷的财政收入,还是在历朝历代里笑傲群雄的。

    这可不是比第二名高处一点半点,而是第一比第二三四加起来,然后再翻了倍还多的神奇存在。

    财政收入高也不代表朝廷就富,因为官员收入高,朝廷的支出也很高,花钱花的大手大脚的,像朝廷从民间获取物资,都是给钱的,连皇帝也不例外。

    宋朝的皇帝都爱面子,绝不想被扣上个与民争利的坏名声,比起其他朝代很多时候说征就征一文钱不给可好多了。

    民间的富裕,就更不用说了,当年司马光曾经说过“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着丝袜”,就说明哲宗朝前后,宋朝仍然是非常繁荣富裕的。

    也许司马光老头儿只是看到了东京城里最繁华的一面,是个人就穿的起丝质的袜子,听起来有点夸张,不过这正是宋朝经济富强百姓富裕的一种展现。

    所以宋代人重视食品安全,也就不足为奇了。

    吃不上饭的时候能吃上饭就满足了,谁还在意味道如何,吃完了会不会生病呢?

    而宋朝的食物大发展,也是托了宋朝富裕的福,这么说来,杨怀仁这个厨子能来到大宋,也是生逢其时,换了一个朝代,哪里来的那么多有钱百姓去照顾他家随园的生意呢?

    玉锦园这种机构也许听起来很是平常,但是仔细想想,也许就这这样的细节,反应了宋代的社会风貌,当朝廷和百姓都非常关心和在乎食品卫生安全的时候,这才能算得上是盛世。

    只不过这个盛世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军队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容易失去了战斗力,而朝堂上自大又迂腐的对外政策,便印证了那句“死于安乐”的话了。

    。

第1267章:前任(上)() 
杨怀仁他们几个被请到中庭的一间屋子里休息,绿袍小官命人上了茶水,便施礼告退,“诸位稍作,下官去请我们玉锦园的丁大人来陪几位叙话。”

    说罢便退了出去,杨怀仁不动声色的尝了一口茶,眼睛却在观察黑牛嫂子的神情。

    黑牛嫂子似乎很平淡,看不出她心里有什么变化来,只是她越是这样,越是让杨怀仁和黑牛哥哥觉得好奇。

    鬼姐只当是进城前在玉锦园这里歇歇脚,也没多想,陪着黑牛嫂子继续聊她们女人间的家长里短。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名身着绿色官袍的低品秩的小官,此人生得倒是清秀,看样子不过二十出头,皮肤白皙,连走路的姿势都显得那么文质彬彬。

    杨怀仁猜想这一位应该就是玉锦园的负责官员丁大人了,别看玉锦园只是个食品检疫的地方,但因为负责着整个京城上百万人口的食品卫生,这位丁大人还是位正七品的官员,不算小了。

    丁大人在门外便看到了坐在靠近门口边的黑牛哥哥,打眼一看衣衫打扮,便看出来这是一位五品的武职军官,和他的官职之间是差了三大级六小级的。

    他走进房间,规规整整地对黑牛哥哥躬身行了一礼,等黑牛哥哥一抱拳算作还礼之后,丁大人才跟其他几人微微颔首示意。

    当他目光转到黑牛嫂子那里的时候,忽然间脸上一愣神,接着便有些发红了似的,尴尬地躲开了黑牛嫂子的目光。

    这一切杨怀仁都看在眼里,从丁大人看到黑牛嫂子脸色突变的样子,杨怀仁立即想明白黑牛嫂子为什么执意要来玉锦园检查鸡蛋了。

    黑牛哥哥也立即明白了些什么,只是他脸上装出一副不知道的样子来,以免事情说穿了大家都尴尬。

    丁大人刚才听当值的手下官员说玉锦园里来了一个五品的武将,而且口口声声说是来检验鸡蛋的质量的,丁大人当时就好奇不已。

    本想吩咐手下说敷衍他们一下,打发走了便是,但转念一想,一个五品的武将,就算是再粗鲁,也不至于拿检查鸡蛋这种借口来玉锦园这种地方捣乱啊,所以这才赶来看个究竟。

    没想到一进门,便看见了当初被他退婚的萧蝴蝶。

    丁大人有点懵,面对萧蝴蝶,他是心中有愧的,其实两个人从小就认识了,两人的父亲是同窗,两家算是世交,而他们俩,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了。

    尽管他们的父亲没有正式给他们定下娃娃亲此类的约定,但两家交往之时,父母们也不是没开玩笑似的提起过,他们俩还真是门当户对,长大了倒是可以结为夫妻。

    等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丁大人的父亲还真的去萧家提了亲,两个人便成了未婚夫妻。

    丁家和萧家当初的约定,是等丁家儿子参加科举,金榜题名之后,便让二人成亲。

    可后来丁大人确实金榜题名了,但因为宋朝考取了功名的人多,官缺太少,所以丁大人也曾经在家赋闲过一段时间。

    后来丁家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四处帮他修桥铺路,终于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能上的了朝堂的官员。

    丁家父亲带着儿子上门拜访,也得到了那位官员的赏识,但后来的事情就有点让人意想不到了。

    那位官员的一个女儿看上了眉清目秀的丁大人,于是便向丁家父亲提了一个建议,两家可以做亲家,只要丁大人娶了他的女儿,他便给丁大人安排一个肥差。

    丁大人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因为他跟萧蝴蝶早就有了婚约,但丁家父亲念及儿子的前途,软磨硬泡之下,终于说服了丁大人,然后便解除了他跟小蝴蝶的婚约,害的萧蝴蝶受尽了人间的白眼。

    丁大人自知他是对不起萧蝴蝶的,甚至他内心里,还是对萧蝴蝶有意,但现实让他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结果。

    今日再次见到萧蝴蝶,她已经是他人之妇,而且带着自家官人特意来了玉锦园里,便是要来找回面子了。

    只是丁大人还是很奇怪,如果是萧蝴蝶刻意拿一个检查鸡蛋的由头上玉锦园里来找他的麻烦,那么她的官人,也就是这位五品的武将大人应该故意找些理由训斥他几句,给他些难看让他下不来台。

    但他仔细观察了李黑牛的表情,好像他全然不知情一般,还对着他在憨笑,一看便是个老实厚道之人,不像是来找他麻烦的。

    丁大人一时心中慌乱,不知如何是好,只想着既然人家是来检查鸡蛋的,不如就顺着人家的意思去办事好了。

    “这位李大人,按说玉锦园里本来没有检查鸡蛋的先例,但既然李大人执意要玉锦园帮忙检查一下李大人所购买的鸡蛋,那么下官便亲自带人去检查一下,好让李大人放心。”

    黑牛哥哥哪里看不出来丁大人就是萧蝴蝶原来的定亲对象?只是他心善,不想让人家难看,所以装作不明就里罢了。

    黑牛哥哥其实也不想为难人家,本想说你要检查,便去检查一下好了,却不料黑牛嫂子这时候突然开口道,“那变多谢大人了,民妇从来没见过玉锦园是如何检验鸡蛋的,不如我们也一起跟着看看。”

    丁大人呆住,想不出萧蝴蝶为何要这样说这样做。

    杨怀仁见气氛一下冷住,忙起身打圆场,“既然嫂嫂这么说了,小弟也心中好奇,不妨大家一起跟着丁大人去涨涨见识。”

    他起身做了个请带路的手势,丁大人这才从慌乱里清醒过来,抹了一把额头上渗出来的汗珠,喏喏道,“诸位,请随下官这边请。”

    几人跟着丁大人来到玉锦园正门一侧的一个偏院,黑牛嫂子的装了鸡蛋的马车已经被带到了这里来。

    几个小吏领了命,也来到这里,只是他们看着马车上一篮一篮的鸡蛋,却不知该如何下手检查了。

    丁大人来玉锦园当值也没有几年,自然也不懂的如何检验鸡蛋,只好吩咐道,“就按照检验猪肉的方式,从鸡蛋的外观,以及有没有寄生虫开始吧。”

    。

第1268章:前任(中)() 
小吏们无奈的咧着嘴,看着篮子里的鸡蛋,还是觉得无从下手,那可是几千个鸡蛋啊,在这年代看着的确很诱人,但如果要做检查,那就太难了。

    他们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即便是玉锦园的丁大人发了话了,但他们却还是一脑子糊涂,按照检查猪羊肉的方法检查鸡蛋,又是如何检查?

    丁大人见他们还不动手,一个劲地瞪眼歪嘴的给他们使脸色,小吏们没办法,只好装模作样的每个人都拿起一个鸡蛋来,像是欣赏一件艺术品似的观察了起来。

    一个经验老道的小吏寻思着,这是丁大人遇上来找茬的了,眼前的两个男子,一个武将便服,一个书生打扮,看起来应该都比丁大人官大,且不管他们是谁,把他们带来的鸡蛋夸赞一番总是没什么错的。

    于是他清了清喉咙,指着鸡蛋说道,“这个鸡蛋嘛,个大壳厚,颜色新鲜,好蛋,好蛋!”

    其他几个小吏在这位老哥的提醒下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