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快快,别蹲着了,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也不问你问题了,你若是想走,那就随便走,谁也不会拦你,总成了吧?”

    杨怀仁软话说了一大通,心说姑奶奶你快别闹了,这啥事啊,你夜闯我的房间,反倒像是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一般,这要传到我几个媳妇那里,我还做人不了?

第957章:析津府() 
    杨怀仁随后抓了一件他的外袍披在了蓝衣人身上,实在也没有什么话可说了,她非要蹲在那儿哭,谁也劝不了。

    屋子里一阵尴尬的寂静,杨怀仁和小七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蓝衣女子哭了一会儿好似哭脱了力似的,抽泣声终于渐渐小了下来,她忽然抬起头来,看了看杨怀仁,又看了看小七,眼神里的敌意,跟有深仇大恨似的。

    杨怀仁和小七还真从来没见过这么犀利的眼神,跟要吃人似的,弄得他们忍不住向后倒退了半步。

    蓝衣女子虎地站起身来,抬手指着杨怀仁恶狠狠地说道,“杨怀仁,我记住你了,你也给我记着点,等咱们下一次见面,我一定让你好看!”

    接着她直接把一支蒙在脸上的黑布也扯了下来,挑衅似的笑道,“你看清楚了祖奶奶长什么样子,别以后见了面,你再装作认不出来!”

    说完她便要走,先是走到了她来时走的那个地洞旁边,呆呆地站着低头看了一眼,又不服气地转回身来,直冲着正门走去。

    杨怀仁伸长了脖子看不懂她要干什么,心说明明你是个深夜里来我房间的不速之客,咋还你趾高气昂正义凛然的,我倒成了没理的似的,你态度这么嚣张,恐怕在我杨怀仁面前敢这样的,也没谁了。

    蓝衣女子边走边说,“我偏不走地道,我偏要走正门,我倒要看看谁敢拦我!”

    “哗啦”一声她猛地打开了房门,门口围了二十几个全副武装的侍卫,也给这场面整懵了,心说这啥刺客啊,就敢这么走正门走到侍卫面前?

    侍卫们没得了杨怀仁的命令,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守在原地,手持兵刃不肯退后。

    蓝衣女子脸上毫无惧色,大吼了一声,“给姑奶奶闪开!”

    侍卫们更懵逼了,都望向了杨怀仁。杨怀仁心里也没搞懂今夜这是啥情况,这蓝衣女子太奇葩,事情也太诡异,他本也没想跟她有什么纠葛,如今更是巴不得她赶紧滚蛋,便无奈地对侍卫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让出路来,让她走。

    侍卫们得令,便纷纷站到了大门两侧,让出一条道路来,蓝衣女子也丝毫不客气,扭头狠狠剜了一眼杨怀仁,这才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杨怀仁和侍卫们都发怔,后来还是杨怀仁摇着头叹气道,“这样是个男的,敢夜闯老子的房间,老子非弄死他不可。

    可这丫头太古怪了,估摸着大概就是个脑袋瓜子不灵光的,今夜犯了病,才有了这么一出。好了好了,大家都回去睡吧,明天还要赶路呢!”

    小七“嘿嘿”偷笑了一声,心知杨怀仁这是个自己找面子呢,一帮大老爷们被一个不知道是啥身份的奇怪丫头折腾了半宿,不推说她有病,怕自己没台阶下。

    第二天这件事谁也没说,就当是做了一个怪异的梦,也就没放在心里去。

    使团一路北上,三天后便来到辽国南京道析津府。析津府就是个大城了,听说是辽国的第二大城市,只比都城中京大定府小一点点而已。

    杨怀仁等众人入城时已是过午,但析津府城内的大街上依旧人头攒动,显得街面上非常的热闹。

    整座城由南北贯通的各两条主街划分成了一个井字形的框架,跟大宋的东京城类似,北面是辽国行宫太宁宫,行宫周边则住着当地官宦和富贾等富人,而中部和南部则又被划分成了二十六坊,供平民居住。

    不同的是,析津府内两大瓦市,不像东京城一样分东西,而是自然形成了南北两市,也都在入城离南北城门很近的地方。

    南市主要是汉人为主的市场,宋人从大宋贩运了茶叶,丝织品等商品进城后,便可以就近在南市交易。

    因为辽国流通货币数量也不足的缘故,即便是析津府这样的大城市,在进行大额商品交易的时候,也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方式。

    大宋来辽国经商的商人也习惯了这样方式,便直接把自己的货品换成了毛皮,东珠等辽国盛产的商品,然后直接运回大宋再换成银两。

    而北市则是契丹人为主的市场,通过这里,商人把大宋的商品重新包装,再转卖给北方的契丹商人,让他们带回到上京和东京等道贩卖。

    使团在辽国官员的带领下进了城,被安排去交接岁币,然后便住进了驿馆。

    辽国的官员制度模仿的大宋,所以析津府的行政上和大宋的大名府一类的大府差不多,只是有一点和大宋相反,那就是地方上军事官员比行政官员地位要高,同样品秩的官员,契丹人比汉人地位要高。

    辽国的军队分为三大部分,除了直接接受皇帝命令的禁军之外,还有南北枢密两院,来控制南北两只规模最大的军队,而析津府,便驻着辽国南院。

    两院的最高长官,也是有辽国皇帝直接任命,人选则是从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中选出来的。

    按照长久以来的惯例,南枢密院的最高长官南院大王,由耶律氏担任,一般耶律氏的一位亲王出任,而北枢密院,则由萧氏出任,一般是辽国皇后家族中的某位德高望重者担任。

    如今出任南院大王的,正是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的族弟耶律跋窝台,由他控制南枢密院的二十余万南院辽军。

    与此同时,耶律洪基推崇以汉治汉的原则,所以析津府以及南京道的文职官员,大多数都是有汉人出任。

    比如析津府的最高行政职位南京留守,则是由汉人邓丛北出任,只不过有关析津府的军政大事,还是南院大王耶律跋窝台拿主意,小事才真正由邓留守处置。

    使团交接了岁币,耶律跋窝台便邀请杨怀仁这位宋使过府夜宴。

    杨怀仁作为宋使也不好推辞辽国南院大王的盛情,只能带着黑牛哥哥、天霸弟弟、柯小川以及熟悉辽国风俗的萧老倌儿一同前往。

    卢进义和林冲扮作了亲卫陪同,小七怕有什么意外,便带领几十个轻功不错的风神卫暗中保护。

第958章:南苑夜宴(上)() 
    表面上赴宴的人,加上随行亲卫也就二十来人,不过这样的安排,杨怀仁觉得也是做到了不卑不亢。

    析津府南院在太宁宫东侧,同样占据了析津府北城最中间的核心位置,大门前守卫森严,比太宁宫要多出一倍的侍卫。

    杨怀仁等人乘车到达时,发现南院门前的守卫里,竟然穿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军装的守卫。

    萧老倌儿出来说道,“披黑甲的是契丹人组成的军队,契丹人称之鹰军,归南院大王耶律跋窝台直接统率,有十五万之众。

    而穿四色军衣的则是由汉人为主,奚、渤海以及其他民族组成的,叫做留守军,名义上是由南京道留守邓丛北统率,实际也是受南枢密院节制。

    因为他们的衣服上有鲜明的四种颜色,当地的百姓便直呼其为四色军,数量上也是有近十五万之众,不过析津府整编的也就五万人,其余都分散在燕云以及西京道各州各县了。”

    杨怀仁嘀咕道,“是不是跟咱们大宋的禁军和厢军那样的区分?”

    萧老倌儿笑曰,“有点类似,可鹰军也还不是辽国的禁军,是一种常备军的存在。

    比如北枢密院统率下有三十万几乎全是契丹人组成的鹰军,也并不都是禁军,其中十五万人属北院大王萧撒弼节制,叫小鹰军。

    而另外十五万则由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亲自挟领,称为大鹰军。本来北院地位比南院地位高,辽国皇帝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南北两院军力上平衡,便于他的统治。

    大鹰军实际上就是辽国皇帝的禁军了,但除此之外,辽国还有另外的禁军,分属类似咱们大宋的三司那样的官衙,掌管辽国皇帝的宿卫军,总数也有十五万之众。

    除此之外,另有辽国皇帝亲自率领的左右皮室军,左右属珊军约五万人,这就是辽军里精锐之中的精锐了。”

    杨怀仁想了想,“这么说来,辽国的军队数量其实也不算很多啊?”

    萧老倌儿忙解释道,“杨郡公有所不知,辽国的契丹人,可谓全民皆兵,平时募军施行户一丁的制度,就是契丹人每户要都要出一男丁从军。

    如果到了战时,则实行户二丁的募军制,就是每户出两名男丁,杨郡公再算一下,辽军的数量是不是立即就翻了倍呢?”

    杨怀仁不自觉地倒吸一口凉气,这确实相当于全民皆兵了,现在看来辽国正规军队也就在七十到八十万之间,可一打起仗来,立即就能募集另外七八十万人从军,这数量可不是一般的惊人。

    而且契丹人本就勇猛善战,新募集的军队质量上也并不比常规军队低多少。

    反观大宋,名义上的禁军加边军加厢军数量也不少,可这里边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就大大折扣了,整体军事能力参差不齐,要真上了战场,很难跟契丹人正面交锋。

    杨怀仁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崛起,女真军队能把数倍的契丹人杀得片甲不留,那女真人得有多厉害?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不能从每一个将士的单兵作战能力来分辨了,也许是契丹人的狂妄导致了他们轻敌,也许是女真人攻其不备。

    也或许,契丹的军队如今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正如大宋的军队一般,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和平的时间长了,军人也开始懈怠了训练,在安逸的生活中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勇猛和顽强。

    杨怀仁进入南院,却发现南院内外,竟然又巨大的反差。院门之外看,南枢密院墙高院深,想象里院内应该是殿堂高耸,楼阁林立。

    但实际走进来,发现除了一座主殿还算说得过去之外,院内一大片空旷的草地,草地上竟然扎起了几十座半球形的营帐,若不是周围的建筑灯火通明,仿佛真的来到了北方的草原上一般。

    萧老倌儿又解释道,“有些契丹贵族,就是这么个习惯,虽然许多契丹人早已经习惯了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但还是有部分契丹人还在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他们曾经的生活。

    就连契丹皇帝也会在每年夏天回到上京道的草原过捺钵节,重温两三个月的草原生活,住帐篷,天天骑马狩猎。

    所以这些贵族们,也都效仿他们的皇帝,这位南院大王,叫耶律跋窝台的,还是契丹皇帝的亲堂弟,自然也有这样的习惯。”

    杨怀仁对中兄弟们笑道,“这样也不错,咱们也跟着去体验体验帐篷夜宴。”

    也许是见惯了后世蒙古族的蒙古包那种样式的帐篷,契丹人半球形的帐篷让杨怀仁觉得非常新鲜,想象里如果一片空旷的草原上一片这样的帐篷,还真是有点科幻感。

    接待的礼官引着杨怀仁等众人走到了一座最大的半球形帐篷前,杨怀仁心中叹道,这帐篷应该就是耶律跋窝台的主帐了,直径超十仗,有小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