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屎盆子太大,你别逮着我往我脑袋上扣,我脑袋小,顶不起!”

    杨怀仁赶忙把责任往外推,“其实吧,小子是了解你的想法的,这些官场上的人情世故,你打心眼里不喜欢,也不想参与。

    但是人活在世上,很多是事情是免不了的,谁都有个亲戚六壬,也正是这些复杂又纷扰的人际关系,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是活在世上的。

    你想清静,可是事情就偏偏来找你,你能怎么办?总不能六亲不认吧?”

    游师雄刚要插话反驳,杨怀仁立即话赶话地接着说道,“你也别烦躁,更别说这些事就是不好的现象,我这么年轻都没有你那么愤世嫉俗。

    愤世嫉俗,听着好像是夸奖一个人多么清高似的,实际上就是不食人间烟火,说难听点,就是愤青,愤青这个词你懂不?

    其实没必要为了这些事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你府上再寒酸,几个管事还是有的吧?

    把事情甩给他们去做就好了,你不一定非要露面的,他们买个几十头牦牛,还值当的你一个大总管亲自接待?

    这些都是身外事,你有你的想法和原则,你也可以不喜欢,但不用为难自己。只要你的心底清静,心境自然无限宽广。”

    游师雄听来听去,觉得杨怀仁竟然说的很透彻,也很有道理,不自觉地就点起头来表示了对这些话的赞同。

    只不过很快他便反应过来,心道这小子原来不就是个他口中说的那种愤怒青年嘛,怎么今天突然就换了性子了?

    “杨怀仁,你啥时候长大了的?我老游怎么不知道?这不才不到一年的工夫嘛,没想到你都开始给老子说教了。”

    “哪里那里,”杨怀仁故作谦虚,“这世上有一种人,天生就聪明,学什么都快,别人还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聪明,你说气人不?”

    “哈哈!”

    游师雄挥起一直大巴掌来想往杨怀仁脑袋上呼一巴掌,可又想起来这小子眼下是钦差,这么做似乎不太合适,便虚舞了一下,佯嗔骂道,“你小子脸上贴了几层牛皮,脸皮咋连针都扎不透呢?”

    “人活在世上,要想不生气,就得会耍赖皮。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这道理走到哪里都是说得通的。”

    游师雄叹了口气,摆出了一副过来人的严肃样子和口吻,“话有道理,不过也得有个限度。你前阵子是为大宋立了功劳,官家赏识你,才这么放纵你。

    不过你也不能总跟别人耍无赖,朝堂上水很深,你就是再聪明,没有十年几十年的历练,也不是能玩得转的。”

    “多谢游老将军提点了,小子也知道,所以你可能不知道,我现在虽然名头越来越多,官职爵位也越来越大,官家也跟我扯东扯西的提起过让我进入朝堂帮他的事。

    不过嘛,我都用些小孩子耍赖一般的理由给推脱了。朝堂上涉及的权力和利益,我不想沾,也不想碰,所以不论我在外边怎么闹,只要不去抢他们那些大佬们的东西,他们就没把我当回事,就当我小孩子罢了。

    就像这次出来替官家办差,说是给我个钦差这么大顶帽子,实际上这点权力,朝堂上那些大佬们根本看不上眼。

    钦差听着挺唬人的,实则就是给他们跑腿干活的,而且还是他们谁都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费力不讨好的那种。

    有些事也不怕你知道,官家给的圣旨是让我去巡察西南诸州诸县,其实这都是幌子,大西南大理国那边,可能要出事。

    这样的事没有利益纠葛,更没有油水,所以他们对官家这样的圣旨,不但没有半点意见,反而乐意见到我出京去瞎逛一番,也省的他们总担心我惦记着他们碗里的肉。”

    “呵呵,这比喻好!”

    游师雄接话道,“你做的对,我也看出来了,咱爷俩有些事想法是一样的,官场上务虚的人太多,务实的人都快成了稀有动物了。

    新政旧政来来回回反复了几次了,大宋也没因为实行了新政就变强了,也没因为恢复了旧政就变得更弱。

    很多事,走到这一步,不是表面上变变法就能立即解决的,一棵参天的大树,如果树根长了虫子了,不论你如何去修建枝叶,都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的。

    朝堂上的事情我也不懂,但边地的军务我相信没有人比我更明白。咱们大宋的边军在西北守了一百多年了,可土地该丢的还是丢了,而且大多数都是白白送个人家的。

    百姓能逃的还是想逃,在边地生活还是太苦了,被胡人们扰地没法好好过活,能有个几年安稳日子,老百姓都得对老天感恩戴德了。

    可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家,人的根在这里,要不是实在活的艰难,谁愿意离开?也不过是无奈之下的艰难选择,而走不了,回过头来继续过这样的日子,是谁也不愿意的。

    边军里的将士们,也是不容易,多少人来边地参军的时候还是翩翩少年,怀着一腔热血来了,可边军生涯给他们留下的,大多都是不愿意想起来的回忆。

    等到他们下一次能回到家乡,已经是两鬓斑白了,人的一生就这么耗在这里了,这世上的事,还有比这更让人痛惜的吗?”

    游师雄说着说着变得有点激动,杨怀仁也明白,感叹青春逝去,是每个人都会感到痛苦的事情,自己的,或者别人的,只能尽量不去想,不去说,在日复一日的慢慢苍老中去习惯,去接受。

    时间就是这么残忍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从新活一次。

    杨怀仁忽然想起点什么来,也许告诉游师雄会让他好受一点,而且不用担心因为他提前告诉了他,而会改变历史,杨怀仁本来就是要改变这一段历史的。

    “老游,”杨怀仁摆摆手,示意游师雄凑过耳朵来,游师雄不明所以,直道是杨怀仁有什么官家的意思好说给他听,便顺从的伸过了脑袋来。

    “西北的事情,等过了年,会有点变化,好的变化!”

第728章:商道与王道(上)() 
“有变化?”

    游师雄捋着胡子琢磨了一下杨怀仁这句话,也许想到了一些,但不太敢确定那个大胆的想法。

    杨怀仁看着游师雄疑惑的样子,淡然一笑,“你也别瞎猜了,一开始第一个出现在你脑袋里的念头,其实就是正确答案。”

    “杨怀仁,你此话当真?可不要让我空欢喜了一场。”

    游师雄这句话说得极其认真,杨怀仁也严肃了起来,正儿八经地点了点头,“骗人的是小狗。”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官家跟你漏过口风?”

    “不用官家漏口风,你想想,这史上哪一个当了皇帝的,哪一个不想开疆拓土,留下一个圣君的名号?

    开疆拓土咱们先不去说,就说收复失地,这一点还是可以做到的。”

    游师雄一开始觉得杨怀仁可能太年轻,听到风就是雨,一些事可能道听途说了个大概,便添油加醋的理解了一番。

    但是听到杨怀仁后边这句的时候,游师雄才开始觉得杨怀仁的话似乎并不是夸夸其谈,而是说到了实处的,态度也足够诚恳,完全不像是自己的想象。

    对于游师雄这样的老边军将领来说,开疆拓土这种事,他是只能梦想一下,而不敢真的去幻想的,而收复失地,才是他们这一批人最想见到的,最愿意亲自去做的,也觉得如果付之行动,是完全可行之事。

    “朝廷可是有了这样的打算?那些文官们会同意圣上这么做?虽然我听说朝堂上换了一批圣上信得过的人,可是不论朝堂上的文臣们怎么换,他们骨子里,可是不愿意见到大宋打仗的。”

    游师雄还是不敢笃定什么事,只是因为他以前经历过太多,大宋的朝堂上太多懦弱的文人们了,他们也总是拿着忍辱负重和爱好和平来包装他们的胆小怕事,像游师雄这样的军人们,已经不敢幻想他们会改头换面。

    杨怀仁是完全理解游师雄的担忧的,他也不想对他做出什么承诺,或者进行过多的解释,该发生的事情,总是会发生的,不在于是谁说的,也不在于听到这话的人相不相信。

    “我就说这么多,你自己看着办。”

    游师雄也明白这里边的道理,既然杨怀仁不愿意多说,他也就不便于多问,问多了反而闹得双方都尴尬。

    不过既然这件事有可能发生,那么他就会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始让自己手底下的人去准备,未雨绸缪总是没有错的。

    想通的游师雄开始主动岔开话题,“杨怀仁,你小子面对别的商人也开始贩售牦牛,竟然还这么坦然,让我觉得很奇怪,完全不像你以往的风格,难道你就不怕别人抢了你家的买卖?”

    “怕?”

    杨怀仁笑道,“哥们的字典里就没有怕这个字!老游啊,军伍上的事情,你自然是行家,而要说起做生意来,你就是门外汉了。

    这天下间的买卖,绝没有一家包办的道理。别人可以开饭馆,那我也可以开饭馆,只要我菜做得好吃,我开的饭馆生意就比别人开的饭馆生意好。

    同样的道理,我可以从吐蕃人哪里买牦牛获利,其他的商人一样也可以,没有说抱着人家的小腿肚子不让人家经商赚钱的道理。

    都说同行如敌国,是有这样的情况,但商人和商人之间,也不是完全无情无义的,各行各业都一样,行业里都有自己的规矩,不用写下来成书成典,但是大家却都是默认的,然后必须去遵守的原则。

    在牦牛贩售这行买卖里,尽管在咱们大宋,是由我这里开始的,但绝对没有可能只有我一家包办了这行买卖。

    只要这买卖赚钱,就会有其他的人眼红,然后参与进来,这一批人也只不过是开始,当他们赚了钱,便会有更多的人投身这一行买卖,也就是说,将来的日子里,找你帮忙的商人,只能是越来越多。”

    游师雄叹了口气,“看来还真是像你说的,这件事我想逃是逃不掉了,只有选择听之任之,而且要把这事交给其他人去做,我也只能抽身,在一边躲个清静了。

    我就是搞不明白,这些人好好的在家种地不是很好嘛,跑这么远的路,又顶着个被人看不起的商人名头是为了什么呢?”

    游师雄的话,虽然没点名了他不喜欢商人这样的行事准则,也不认可这种追逐名利的做法,但是那心里想的却不当着杨怀仁说出口的,便是他看不惯这些商人。

    杨怀仁内心里,其实从来都不曾当自己是个什么大官,或者一个郡公大官人来看待,一直以来他就是当自己是个小厨子,小商人。

    所以他很想给每一个人看不起商人的人解释,商业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进步的巨大助推力。

    只可惜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是受到整个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无形影响的,商人在寻常人眼里就是下三流的代表,商人逐利,也是一句怎么说都正确的话。

    杨怀仁抬眼看着门外的光亮,淡淡地说道,“游老将军,你这话不假,不过也不能说对。这世上既然有各行各业,那每一个行当的存在,也都是合理的。

    农民种地,我们才有粮食可吃,可以生存;而有了匠人做工,我们才有房子住,有家具用,有这些杯壶碟碗可以用;有像你一样的军人守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