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聊斋-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唐望着出现的老师,感觉怪怪的。

    陈松走到王氏身前,温声道:“碧青,不矜考了举子,吾可师凭生贵矣。”

    王氏闻言,眼泪流了下来,哭声道:“君死已久,何复言贵?今阿大阿二,俱已成家立室,自得生活。君既去,请勿作怪异吓生人。”

    陈松闻言,身子一颤,望见室内灵枢,他叹息一声,又看着陈唐手中的功名书,想要伸手来摸一摸,只是手指刚伸出来,随即被什么所震慑住,连忙又缩了回去。他深深看了陈唐一眼,满是皱纹的老脸,忽而展颜一笑,有欣慰之意。身形便在灵枢之前,扑地而灭,随即阴风消散,但见地上,遗留一套衣冠,正是陈松生前所穿衣物。

    王氏见状,顿时嚎啕大哭起来。

    陈唐黯然一叹,然后感觉到双手腕处微微一凉,撸起袖子观看,就见到两道紫黑印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消除,很快便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有两道清凉气息没入经脉当中,与那天人之气融合起来。

    陈唐精神一振,好像大暑天喝了杯冰水般,浑身清爽,好不舒坦。

    这个,便是詹阳春所说的,完成执怨后能获得的好处了,当真是妙不可言。

    陈唐觉得,得这两道凉气滋补,堪比苦练了两年的天人之气,一下子变得茁壮起来。

    目前他施展武功,最大的问题便是体内真气稀少,无法持久,然而受周天运转次数限制,无捷径可走,只得每日积攒。不过现在化解执怨,大有裨益,省了两年苦功。

    如果再有类似的执怨……

    算了,还是不要了。

    贪心的念头,会把人带到坑里去的。

    这一次祭拜老师,陈唐送了六百零一钱的帛金。这一笔钱,够师母王氏过上一段好日子了。

    其实陈松家境,在村庄上并不算差,中上水平。

    但水平的对比,总是不同的。

    离开老师家,返回屋中。

    此际村中,正杀猪宰羊,开始大摆筵席,非常热闹。

    陈唐自然不用理会这些琐碎事,依然呆在房间。

    这次出城,他顺手把天人剑匣带了回来,装在书箧内,此时便拿出来。

    天人之气壮大了几分,陈唐想再次对剑匣进行探视。记得上次,他依稀触感到匣内有着东西,但由于气息微弱的缘故,无法确定。

    手按在剑匣身上,慢慢进入状态,气息运转流动,渐渐进入剑匣之中……

    嗡的!

    很快,陈唐便触感到了里头的物件。

    这一次,果然变得较为清楚了。虽然还不是完全的开阔视野,但从头到脚,大概的轮廓形态,基本显露无遗,能摸索得出来了。

    那物件,长条形,近乎三尺长短,足有三、四指宽,显得厚实宽大。

    第一时间,陈唐便可以肯定:这是剑。

    剑匣里头,不是空的,而是藏着一柄剑!

第九十一章:居安() 
剑匣,本就用来装剑。

    但如果剑被人拔走了,不见了,便只剩下个空匣。

    从发现这口天人剑匣的奥秘开始,陈唐一直想要搞清楚,此物究竟属于什么样的宝贝。

    然而它构造玄奥,材质坚不可摧,还没有口子,陈唐曾多次拿起来摇晃,毫无动静,空空如也。

    那时候,以为只得个空匣。

    直到天人之气完成周天,气感茁壮起来后,才发现其中端倪;再到今天,摸索出里面收着一柄剑。

    剑在其中,只能凭着天人之气来感应,那么,此剑威力如何?

    目前所知,剑匣最大的作用,便是可以摄收邪祟,但无法确定,是一概全收呢?还是只能收些低层次的。

    另外,对“郭鹏”那类妖魔存在,很可能无效。

    匣子如此,那剑呢?

    陈唐立刻催动气息,但几番施展之下,那剑死沉死沉的,动也不动。

    折腾了好一阵,他只得放弃,明白过来:以自己目前的修为,不足以驭动此剑。

    这种感觉有些烦闷,仿佛被吊着胃口似的。

    不过陈唐也明白,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很多事情,总得循序渐进。又不同人家穿越,个个都是带着游戏机说明书的,全数据化,加几个点就飞天遁地,一刀九九九了。

    收好剑匣,锁好房门,出去外面,投入到属于他的热闹当中。

    接连数天,都是宴客收礼的节奏。

    苏菱充当了管家的角色,把诸多来宾礼物等,一一登记清楚。

    这些,都是人情。

    不得不说,人情多了,很是让人烦躁。有收就有还,纠缠不清。

    陈唐终于明白,为何许多士子一旦得了功名,便要出外游学,游山玩水。一方面是寄情山水,好好放松享受一番;另一方面,是不愿意呆在家里,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情叨扰。

    只有出去了,才能图个安静。

    苏菱年稚,又是女身,很多事情做不过来。好在有王甫等人帮衬着,加上族人帮忙,总算是应付下来了。

    随后,陈唐又参加了知州举办的鹿鸣宴,认识了一大票人,等于跳进了另一个圈子内。

    这个圈子,属于真正的士大夫阶层,为官者众。

    詹阳春曾说过,官者有其气,特性霸道,主事镇压。

    这个说法非常恰当。

    不管哪个时空的官员,基本都这面貌。本来和和气气的人,可一旦当上官,便换上了一副新的皮相。

    举人功名,等于候补官身,虽然还没有真正上任当官,可也有些官气苗头出现。

    但奇怪的是,陈唐运转周天时,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他觉得最大的可能,便是那弱小的官气,被天人之气同化掉了。

    这倒是相当惊奇。

    根据詹阳春等人的讲述,他们之所以着重在秀才阶层中收购收集各种蕴含文气的作品,主要是因为秀才的圈子中,所呈现出来的文气比较纯粹。

    胡老爷一心找陈唐来当塾师,而不是选择更高层面的举人,甚至进士,很好地佐证了这个说法。

    当官了,受官气濡染,文气便变得斑驳不纯。

    这一点,容易理解。

    不少文人雅士,一旦当了官,操心各种政务,在官场上浸泡起来,时间久了,就会失去本心,难以写出好作品。在面对官场上的倾轧,尔虞我诈时,往往不得已阿谀奉承,互相吹捧,一个个,都变成了笑面虎,甚至成为御用文人,只做青词。

    不是说当官后便没有文气了,而是文气掺入了杂质,从而使得功效衰减。

    练武,修道,为何需要文气辅助,进行补益?

    主要便是为了温养心性。

    练武者,必多戾气;修道者,易生心魔。

    而文气温补,善于中和调解。

    当然,文气并非唯一选择;他们还可以选择吃斋念佛,读佛经之类。

    然而,让武者和道士去信佛,这不是更扯淡吗?

    有本著名武侠小说,便是这般写的,说有高手练武,习得多种武林绝技,独步天下,却因此得了武学障,致使身体抱恙,发作起来,疼痛难忍,必须修习高深经书,才能化解。

    但如果在练武之际,参详佛经,就不会有事。

    这般设定说法,是一个道理。

    而自古以来,但凡武学大家,得道之士,从没有单纯练武修道的,闲暇之余,写字读书,吟诗作词,甚至论述专著,颇有几分造诣。

    只知道埋头苦练,打打杀杀的,那只会是莽夫。

    话说回来,陈唐考了举人,但感应不到官气所在,并未受到什么影响,使得他对于天人之气的认识更深一层。果然不愧为“天人”二字,能够凌驾于官气之上,不受霸道欺凌。

    接二连三的宴席,各种各样的交际,虽然沉闷无聊,却无可避免。很多东西,都得为参加天子试做好准备。

    举子试一年一考,天子试则三年一考。碰到特殊例外情况,会有恩科。

    正常的话,下一届考试,就在明年入冬之季。

    这段时间,潘州时局出乎意料的平静安宁,百姓们安居乐业,士大夫们饮酒作乐,歌舞升平……

    看上去,前一阵子出现的邪祟妖魔,似乎烟消云散,统统被消灭斩杀掉了,再不会出现。

    但陈唐居安思危,总觉得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是假象,一旦被戳破,下一波风浪席卷起来时,势必更加狂暴凶险。

    在此之前,提升实力,是不二选择。

    目前各种进度都颇为顺利,考中了举人,消除了老师执怨,有真气打底,又有剑匣在身,武功练得有了几分火候,再加上隐身符等,已具备不俗的自保能力,即使不敌,也能脱身。

    村里的祖宅正在建造;城中也有人要送宅子,不过陈唐婉拒了,他更喜欢留在翰墨街。

    至于钱财进项,村人田产不用缴纳税赋了,自少不得一份好处给陈唐。

    不过总体而言,收入并不算高,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没问题,只是陈唐的花销本就很不正常,收支并不平衡,需要寻求另外的财源收入。

    举人功名确实比秀才好了一大截,但要说多好,也称不上。如果满足于做个乡绅小地主之流,娶几房妻妾,平时溜溜鸟,调戏调戏丫鬟,倒也过得去。

    但在这个不正常的世界,这样的生活状态并不安生。

    而陈唐穿越而来,也不是为了小康。

    这个世界那么大,怎能偏安一隅,当个土财主?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这世间的繁华。如今人在,剑在,梦想正渐渐变为现实。

    时光荏苒,当大小事宜做得差不多了,已将近年关。

    在殷国,过年是最大的节日,然后才轮到中秋清明重阳等,至于端午,却是没的。

    气候一天比一天冷,有雪落了下来。

    这一日,陶昊兴冲冲地来相邀,请陈唐去参加迎春诗会。

第九十二章:诗会() 
在殷国,诗词为小道。这个“小”,是相对科举经义而言。但在民间,文风流行,每逢佳节,多有诗会词话举办,聚集一批文人雅士,吟诗作画,消遣娱乐。其中还有些女才子,一出场便众星捧月,很受欢迎。

    所谓诗词文会,便等于是个交际圈子。

    陈唐身为潘州解元,近期颇出风头,邀约就没断过。但很多次,他都婉拒了。要不是担心时局动荡,外面危机重重,他都想再次出外游学,图个安静了。

    今天陶昊来请,陈唐想了想,答应下来。

    这几天有雪,雪景甚美,陈唐琢磨着出去游玩一番,或许触景生情,能写出蕴含文气的作品。

    话说他已经很久没有字词出售了。

    考了举人,身价自不相同,翰墨街有好几间书画店来约字,可寄卖,可买断。

    但两种形式,价码都一般,在几十钱之内。

    这就是正常世界内的正常行情。

    陈唐又不是书画名家,在这圈子内,没有多少名气可言,自然卖不上价。

    算起笔墨耗损,装裱工钱等,可以说,这样的价格,根本不赚钱,反而耗时耗力。

    他并不愿浪费这个功夫,更不甘心另一时空的诸多经典之作,沦为大街货色。

    而今,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又有功名在身,不同刚开始那会的窘迫艰困。是以不用着急,作品可以先写出来,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