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聊斋-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请三甲生员,出来领取彩头赏钱。”

    立刻有名丫鬟端着木盘来到广场,木盘上放着三个红包,一大两小,里面装着彩头赏钱。

    而负责发赏的,正是胡老爷。

    “你,你得了魁首?”

    棚区里,王甫两眼睁得大大,难以置信地看着陈唐。

    陈唐道:“我在学院,跟人学了一阵子画。”

    王甫差点失声叫出:“你去学院,不读经义,去学画?”

    陈唐笑道“不算正规,等于是偷学吧。”

    说着,迈步走出,来到广场上。

    无数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审视,质疑,以及疑惑。

    短短一会儿工夫,“陈唐”这个名字便传扬开来,有人想起来了,说陈唐曾在胡家庄上担任塾师,会不会因为这个关系,所以他才夺了魁首。

    站在广场上,陈唐那卖相不俗的仪表身材着实又拉了不少仇恨,一时间,多有非议哗然声。

    “肃静!”

    红巾汉子一敲铜锣:“三甲书画,装裱之后,会悬挂于场上展出,有无问题,大家一看便知。”

    闻言,四下的质疑声响才平息下来。

    “多谢胡老爷。”

    接过大红包,陈唐笑道。

    两人近距离相处,但他仍是瞧不出对方有甚问题。就是个保养得很好的富家员外,并无出奇之处。

    胡老爷自是记得他,满脸笑容地道:“陈秀才,你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刚才看过你的画,实在不错,没想到,你除了写文之外,书画也颇有造诣。”

    陈唐道:“涂鸦之作,胡老爷过奖了。”

    两人一说一答,旁边站着的宋云山全程黑脸,本以为今年的魁首非自己莫属,哪知道半路杀出个陈唐来。先前宋云山在棚区里受了不少同伴好友的吹捧,现在看来,面皮无光,很是尴尬。

    领完彩头赏钱,有人员收拾场地,很快,就在广场上摆出一副副椅桌来。

    这是要进行午宴了。

    众多生员,等的便是这一刻,纷纷落座。

    陈唐与王甫他们同桌,王甫还是眼睛鼓鼓地盯着陈唐看,似乎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这般执著的目光,直到丫鬟端上第一道菜后,才从陈唐脸上,转移到了菜上。

    白斩鸡,整一只的,把盘子堆得满满的,鸡皮鸡肉上,油光可鉴。

    根本不需要任何招呼,以及客气之言,一双双准备多时、如饥似渴的筷子已经非常灵活地伸了过来。

    一道道菜上得很快,生员们吃得也很快。除了少数人外,几乎都是狼吞虎咽的吃相。

    这年头,穷酸落魄的秀才实在太多了。

    “清阳兄,慢点,别噎着了……”

    陈唐看见王甫的吞咽速度,颇为担心。

    但王甫哪里理他,也无法回话,因为嘴里塞了满满的肉,说不出话来。

    这一顿风卷残云,连汤汁都被一扫而空。

    除了乡绅们那边,秀才公的饭桌上,桌桌差不多的境况,自也不怕谁笑话。

    午宴过后,一众生员各回棚区位置,出恭的出恭,方便的方便,做完些琐碎事,还能抓紧时间憩息一会,因为半个时辰后,文会的重头戏,经义比试就要举行了。

    相比书画才艺,经义文章是在座生员的基本功,不可能再交白卷。理论上,谁都有机会获奖的,毕竟临场发挥,存在诸多变数,没有十拿九稳的事。

    如果说上午的书画才艺,能杀出陈唐这匹黑马来,那下午的经义考试,自己就不能成为黑马,一鸣惊人吗?

    所以就连王甫,都摩拳擦掌起来。

第五十六章:留步() 
“知其者,行之乎。”

    望见牌匾上亮出来的题目,一个个生员不禁鼓起了眼睛:这是拼题!

    这两句话,一句出自《荀子》,一句出自《晏子三论》。

    往年乡里文会出的题目,基本都是中规中矩,没有太高的难度。今年倒好,直接杀出个拼题来。

    不用说,题目肯定是当评委的两位夫子出的,一人出一句,带着浓烈的学院风格。在学院读书上课的时候,讲师们最喜欢出这样的题目,让生员做题。

    问题在于,十六乡的生员们,能去学院当增生的,不足三分之一。又或者去上过课,但只上得几堂课,而或十多堂课,并不连贯系统,知识面存在许多漏洞。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有信心做好拼题的生员,基本都有信心去考举子试了。

    王甫提着笔,眼勾勾地望着桌上铺开的白纸,盯了好一会,终于泄气。把笔墨放好,卷起纸张——新发放的纸墨数量比上午要多,又是一笔福利补贴入账。

    他旁边的王兴挠耳抓腮,眉头紧锁,一副不甘心放弃的样子。

    其家境要比王甫殷实许多,因此还想搏一搏,在纸上写上些什么交上去,也许瞎猫碰到死老鼠,被夫子看中了……

    王甫摇摇头,心道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天真。

    他又转头去看另一边的陈唐,见其正在奋笔疾书,刷刷刷地写个不停。

    王甫心里,已经接受了陈唐蜕变,早非吴下阿蒙的事实。既然自己没机会,当然希望这个机会落在相熟的人身上。

    如斯想着,干坐无聊,干脆趴到桌子上,睡起觉来。

    放眼四周,睡觉的秀才绝不止王甫一个。有的,甚至发出了鼻鼾声。

    下午的经义考核,时间要长不少,足足一个半时辰。

    当太阳开始西斜,那红巾汉子才来到广场上,敲响铜锣,示意时间到,进行收卷。

    评审也是即时开始的,共有三十多份文章,数量不算少,不过大都水平堪忧,不少文章甚至只起了个头,后面没了。因此扫一眼下来,便扔到一边去。

    一会儿工夫,两位夫子便淘汰了十余份文章。

    约摸一刻钟后,能够获奖的十份文章便被选出,接下来是进行名次排定,也没有什么疑难争议。

    结果很快公布出来,魁首者:陈唐,得赏钱一千。

    又过一阵,装裱好的画,以及获奖经义文章等,全部展示出来,供所有生员品鉴。

    众多生员顿时一窝蜂地上来围观,他们本怀着一肚子的质疑,要好生挑刺一番,但看过之后,一个个悄然无声,说不出话来。

    俗话有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陈唐的画作以及文章,真是一枝独秀,让人找不出毛病。

    看完之后,不少生员已经围拢到陈唐身边,以其为首,隐隐围成一个圈子了。

    文人相轻不假,场中确实也有不服气者,但彼此之间,从没有什么仇恨过节,自是不会时不时就蹦跶出些拉仇恨的路人甲乙丙丁,好让陈唐打脸。

    乡里文会到此结束,不过后面还有一顿丰盛的晚宴招待,给予诸多没有得赏的秀才们以慰藉,放开了肚皮吃。

    依照惯例,经义比试前三甲者,有资格坐到乡绅那边桌上,与各位老爷们把酒言欢,而获赏的作品则由当年的举办东家收藏,算是一种形式上的补偿。毕竟地方、人工、饮食等,每届的举办村庄都得额外耗费不少。

    吃过晚饭,趁着天未黑,各人纷纷告辞,打道回府。

    “陈秀才,请留步。”

    陈唐正准备与王甫叔侄一同坐牛车回去,身后传来胡老爷的叫唤声。

    陈唐心一动,迎过去,问道:“不知胡老爷有何吩咐?”

    胡老爷叹了口气:“我是特地来向你道歉的。”

    陈唐疑问:“此话何解?”

    胡老爷道:“喜儿顽劣,前时在课堂上,对先生多有刁难作弄,老夫好生过意不去。哎……”

    他说的“喜儿”,自是那胡不喜了。

    陈唐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无论脸蛋还是身材,都极为妖孽的少女来,口中忙道:“胡老爷不必自责,是我教导无方,没有做好一个老师的本分。”

    胡老爷摆手道:“我家喜儿的秉性,我很清楚的,不说也罢。多谢陈秀才胸襟广阔,不与她计较。嗯,日后有空闲,还请陈秀才来庄上做客。”

    陈唐闻言一愣,还以为这胡老爷是来邀请他现在就去的呢,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所谓“日后做客”,大都属于一种结束话题的客套话。他没有多说,拱一拱手,坐上牛车,返回陈家村去。

    胡老爷目送牛车走远,忽然一招手,立刻有名红巾汉子走来。

    “阿三,你把那些书画文章,立刻送给小姐看。”

    “是。”

    听了吩咐,红巾汉子赶紧转身去办了。

    ……

    陈唐斩获乡里文会魁首,是陈家村从未有过的事,虽然只是一种民间组织的奖赏和名声,但已极为难得,可喜可贺。与会的陈家村村长喝得醉醺醺回来,一脸兴奋状,说陈唐给他,以及陈家村大大长脸了,可喜可贺。

    第二天,村长就叫人杀猪宰羊,在村里大摆筵席,请全村村民吃饭。

    陈唐知道村长是要给自己做人情,不过也没推脱。他得了一千多的彩头赏钱,便封了三百钱,送到老师陈松家里,递给师母,让她补贴家用。

    前时老师丧葬,当其时陈唐手头窘迫,只封了十一文钱的帛金,如今宽裕了,便补上一份。

    应酬一番,吃罢饭后,陈唐收拾行李,背上书箧,告别村人,准备回返潘州府。

    今天天气不错,风和日丽。

    陈唐没有雇车,只是步行,当做锻炼。现在的他步伐更加稳健轻盈,赶路的速度大有提升,计算起来,一刻多钟就能进城了。

    得得得!

    路上传来一阵急促的奔跑声,就听有人在后面叫道:“陈秀才,陈秀才,请留步!”

    陈唐回头看去,就见到胡老爷坐在一辆驴车上,正朝着他不断地招手叫唤着。

第五十七章:一请() 
“原来是胡老爷,你这是?”

    陈唐拱一拱手,一脸疑惑状。

    胡老爷下了驴车,笑道:“陈秀才,我去村上找你,族老说你进城了,就急忙坐车来追。”

    顿一顿道:“胡某有一个不情之请。”

    “请说。”

    陈唐倒想说:既然“不情之请”,那就不要请了……

    胡老爷干咳一声:“我想请你到庄上,再任塾师。”

    陈唐干笑道:“胡老爷,实不相瞒,我要准备今年的举子试,时间紧迫,恐怕没有办法再去做别的事了。”

    胡老爷似乎早有预料他会这么说,当即道:“十天,只需任教十天,每天一百钱。”

    这个价码,非常之高。

    陈唐望着他:“胡老爷,我有一事不明。”

    “请讲。”

    “为什么偏偏要找我呢?如此厚薪,张榜出去,来应聘的人会抢破头了吧。莫说秀才,恐怕连举人都会心动。”

    陈唐奇怪地问道。

    胡老爷叹一口气:“事情是这样的,昨天晚上,胡某带着你的书画和文章回去,不悔与喜儿看了,很是欢喜,一定要我来找你回去。我拗不过她们,只得拉下这张老脸皮来请了。”

    这个理由,倒也勉强说得通。

    只是陈唐心中早有怀疑,况且手头上又有三千多钱,不愁生计,哪里肯轻易答应再去做老师?

    便道:“承蒙千金青睐,但今年的举子试对我实在太重要了,无暇分心,所以这塾师,陈某实在做不来,请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