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聊斋-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詹阳春显然早思虑过这个问题:“衙门把尸首收了去,本道无法见到,仔细检查,但依据死者样子,可能真得是猝死,也可能另有隐情。但若事态真得不可控制,再度有人这般横死的话,到时便会有九扇门的人出来主持负责。”

    “九扇门?”

    陈唐一怔,他就听过“六扇门”……

    詹阳春解释道:“此乃朝廷特殊机构,专门网罗各种奇人异士进来效力的,有武功高深者,有道术了得者,很是复杂。”

    陈唐恍然,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词语:龙组!

    称呼名字不同,但机构功能近似,就好理解了。

    “道长你也是九扇门的人?”

    詹阳春哑然失笑,摇头道:“本道不是,进入这九扇门不简单,而且颇受管束,我一向自在懒散惯了,受不得管制。”

    作为朝廷机构,自然便有官僚制度约束了。

    关于九扇门,赵三爷显然也是知道的,面色不太好:“九扇门的人,个个眼睛长到额头上,傲气得很。他们出现的地方,就绝没有好事。不过咱们这里,才死两个人,根本不会惊动九扇门。衙门把尸首一收,估计就定案了。”

    听了这话,陈唐又想到一个词:死亡指标!

    话说潘州府那么大,人口万千,每天可能都有人死亡,但只要不是勘验出被杀害的,而或一次性死亡人数又不多的,基本就当正常处理。即使是为人杀,也有着很多玄机讲究,其中黑幕各有隐情,难以赘述。

    盛世多冤魂,乱世多厉鬼,不外如是。

    詹阳春点点头:“本道上午在四周走了一圈,的确没有发现异常。如果不是对方隐藏得很深,那就是真得纯属意外了。不管如何,即使有邪祟,都不会是凶煞那个级别的,不必太担心。”

    说了一阵,苏菱已经做好饭菜,开始端上来了。

    陈唐当即收口不谈,不想在少女面前说这些让人担心的话题和事情。

    赵三爷等自然明白,坐到饭桌上,开始吃肉喝酒起来。

    他们此来,还真是顺道,之所以不请陈唐到外面酒楼去吃喝,只是觉得在陈唐家里生火,搭伙,更显亲近。

    昨晚与陈唐促膝长谈后,詹阳春对陈唐的印象大好,隐约间,觉得与其相处,很是舒服,使得这位游方道士心中暗想:是不是陈唐身上具备了文士气质?那样的话,绝对值得结交……

    而赵三爷那边,得了陈唐两幅字,文武结合,一张一弛,颇受裨益,再加上山神庙一事,便多了一层共经患难的意味,对于陈唐,一向欣赏。

    其实像他们这般的,地位也颇有些尴尬,高不成低不就,在文人方面,最好打交道的,只有秀才阶层,最多上一点,到举人这里,基本就戈然而止。

    殷国进士,十有八九,基本都当着官。想跟官员打交道,成为好朋友,谈何容易?

    圈子交集,无非利益出入,而或性格相投,更高层面的,大概便是气质吸引了。

    但气质这东西,本就玄虚,难以说得清楚,一言以蔽之,谓之为“缘”。

    赵三爷为单纯武者,而且区区内家二段的境界,只能感受到表达出来的在笔墨内蕴含的文气,却不能触感到人身上的气息。而詹阳春也是雾里看花,感觉得很是隐晦,应该是陈唐那气息并未成气候,所以才会如此。

    但光这一点,便足够了。人情交往,眼浅的人,才会注重当下,而不是未来前程。

    这一顿饭,吃得尽兴,随后赵三爷等便告辞离去。

    由于都是大男人,苏菱自不好上桌,而是留了饭菜,自个在房中吃了,等客人离开,她立刻出来收拾干净。

    “詹道长都瞧不出端倪,难道真是偶然事件……”

    陈唐想着,又想到朝廷那个九扇门:这个世界,光怪陆离,倒越发灵异了。

第三十九章:周天() 
仿佛印证了詹阳春的话,接下来数天,风平浪静,并无事端发生。

    陈唐每天去学院上课,路经翰墨街时,观察一棵棵槐树——原来不止家门口那棵树有树洞,好几棵树上,都有树洞。

    老树多洞,本身其实属于正常的现象。只是陈唐那时候起了疑心,想得多了,草木皆兵。

    他便不由想起“智子疑邻”的故事来,应在自家身上,倒也相符。

    上课和练习《善养经》,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子过得颇为充实。

    让陈唐欣喜的是,他的天人之气已经练到了一个重要关窍之处,距离完成第一次周天运转,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一夜,月朗星疏,青光淡淡。

    陈唐早早洗漱完毕,进入房中。

    现在家里条件有所改善,能点得起灯了,他的房中,与苏菱的房内,都备有一盏油灯。不过苏菱那丫头节俭,每天都是早早睡觉,早早起身,这作息习惯不知多健康,还省了灯油钱。

    陈唐则不同,太早了睡不着,不过他也就点一会儿灯火,看看书,写写字,然后便上床修习《善养经》了。灯油耗费,也没有多少。

    拿出火石,把油灯点亮,一灯如豆,光线昏黄。

    这比起满室光亮的现代社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灯下,陈唐铺开纸张,开始磨墨写字。

    他只写一个字:合。

    天人合一的“合”。

    说文解字,此字“人”字当头,中间一横,代表“天”,最下面的“口”,则代表容纳兼并之意。

    反正陈唐是这般理解的。

    殷国虽然属于不同时空,但文字文化却与历史颇有相同之处,这一点,让陈唐想到了平行时空的说法。

    所不同的,是制度细节,是某些规矩,以及,不正常的事物存在。

    陈唐醮墨,运笔勾画,很快,一个“合”字便出现在纸张上,四平八稳,方方正正。

    他看了看,觉得有些不满意,继续又写。

    如此几番,接连写了九个“合”字。一眼看上去,似乎字与字之间并无区别,几乎一模一样,就像是复印出来的一般。但修习过“世上没有相同的两枚鸡蛋”理论的陈唐,却能敏锐地分辨出每一个字的细微不同。

    不同的差别,倒不是说笔画浓淡,用力轻重方面,而是字体上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意韵。越是后面写出来的,越是圆润自如,也就代表着心中的凝滞消散,变得空灵。

    写字可调节心情,是陈唐入城后发现的手段,别的不说,起码能促进他修炼《善养经》,写完字后,进入状态变得更为轻松。

    这般手段,跟术士做法前,要沐浴更衣,净手焚香,是一个道理。

    觉得火候差不多了,陈唐就准备上床打坐,正要吹熄灯火,忽而想了想,不去吹了,让灯点着,他则坐到床上,闭上眼睛,开始打坐入定。

    灯火昏黄,有光晕流散,虽然不是很明亮,但光线覆盖住大半个房间,并没有问题。当照在书桌以及衣柜上时,遇到东西,就发生了折射现象,交织在一起,往地面上映出一些朦胧的的影子。

    这丝丝光线,这些明暗不定的光影,就这般融进了整个房间环境,融进了陈唐的意念之中。

    很快,他便感受到了气感。

    现在体内的气感,再不像初始时那样微弱,难以捉摸,气感已经化作了一道浓郁的水气,近乎液体,成为涓流。

    朔流而上,从丹田位置出发,经水分穴、胸口的檀中穴……一路向上。诸多穴位,早已被攻克,成为了坦途,气流经过,畅通无阻。

    武侠小说中常说,打通任督二脉,这人便会变成绝世高手。这番理论,对于《善养经》同样有着指导思想的作用。

    最后气流抵达头顶的百会穴处,此处穴位相邻,便是印堂穴,两穴交汇之地,俗称“泥丸宫”,位于两眉之间,最是关键紧要。

    意念驱动之下,气流立刻驾轻就熟地开始冲关。

    昨天晚上,其实陈唐已经尝试着冲过一次,无奈这百会穴如同千古雄关,一关当前,难以撼动,冲击许久,最后气息支撑不下去了,憾然消散,归于经脉之中。

    今天晚上,陈唐有备而战,凭借着那一股从下而上的逆流气势,根本不做任何缓冲和停留,直接叩关。

    砰地!

    如有声响回应,那百会穴果然有些松动的迹象。

    有机会!

    当下陈唐没有丝毫犹豫,驾驭起气流,全神贯注,发动第二波冲击:

    啪啪啪!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当进行到第六次冲关,这已是陈唐的极限——昨晚五次,他便支撑不住,最终放弃,鸣金收兵。

    而今晚,能多冲刷一次。

    他不甘心功亏一篑,要等多一晚。

    强弩之末,亦能建功!

    噼啪一下,仿佛有什么东西崩裂了,出现了大条的裂缝,无孔不入的气息登时穿入其中,进入一方茫茫然的空间世界。

    泥丸宫!

    气息进入后,好像涓流入海,找到了最终的归宿——这海的显露而出,等于是陈唐在自己身体内寻到了最大的机密要地,寻到了身体宝藏的关键钥匙。

    得到泥丸宫的气息反哺,闯入的那股气息蓦然变成了一条鱼,它畅快地游动起来,尾巴甩动,极为灵性愉悦。

    随后,这鱼形气流又从泥丸宫出来,在它身后一道潺潺涓流跟随而至,承载着这尾鱼儿,开始畅游奇经八脉等,最后归于腹部丹田处。

    一周天,正式完成!

    嗡的!

    陈唐蓦然睁眼,观望起来。

    桌子上的油灯已经变得颇为式微,灯芯几乎被燃烧殆尽,计算时间,应该到了子时。

    陈唐全身有汗,后背衣衫尽湿,不是热的,而是练功之际,被蒸腾出来的。

    他顾不上理会,再度闭眼,细细体味——虽然已经脱离天人合一的状态,但完成第一次完整周天后,天人之气,时刻都能感受得到,并且能够掌控驱使起来。

    这,就是周天前后的最大区别。

    蓦然,陈唐若有所觉,转身去看床头的天人剑匣。

    刚才一瞬间,他隐约发现,剑匣中,藏着东西。

第四十章:变了() 
体味那股天人之气时,陈唐蓦然发现,天人剑匣内,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这个发现,并非是肉眼可见,也不是听到的,而是一种玄妙的感觉。

    感觉如此真实,就如同是用眼睛看到的那般。

    关于天人剑匣,从最开始的误当枕头——高是高了点,不过都流行高枕,以表无忧——到破解《善养经》,剑匣随之改变,出现了练功图;再到那天晚上,剑匣霞光,轻松摄收凶煞邪祟……

    这一步步,都属于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

    而今,天人之气完成一周天后,又有新发现。

    陈唐心中大喜,赶紧凝神运气,再度去洞察。

    剑匣内,的确存有事物,但显露得极为隐晦,模模糊糊的,好像被什么给包裹住了,雾里看花,任凭不断地催动气息,都难以更进一步了解。

    坚持了一会,陈唐感到疲惫不已,赶紧放弃了勘察。他明白,并非是剑匣之物隐匿得深,而是自己的天人之气才刚确立,并没有成气候。

    那尾气息凝聚成的鱼儿,虽然灵性十足,但还很弱小,显得虚,不足以驰骋奔腾,也不足以完全解开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