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国妖-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闻奏事的特权是御史可以随便听说什么马上就状告,哪怕最后查无实据那也可以不受处罚,这个特权意味着御史可以像是一条疯狗一样不讲证据随便咬人,是御史的特权。

    这个事情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所以不少朝代对于这个风闻奏事的权力是否授予御史都是有着争议的。

    如果授予了风闻奏事的权力,这样御史容易滥用权力,滥用这个权力后果也不小,也是容易造成朝廷无法正常运转。可是如果不授予,这样也会让很多御史遇到了事情过于明哲保身,不敢随便说话。这个在古代都是一个难题,给不给都有问题。

    “皇上,我认为如果给予御史风闻奏事的权力,那这样容易让很多人不敢认真做实事,生怕被御史抓住了问题,然后使劲抨击。到时我们那些办实事的官员,如何办事?”荆谋言说。

    温彦博明显直接再次抨击说:“皇上,荆谋言赐宴是狡辩,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你不心虚,你怕什么?”

    荆谋言同样反驳:“我不是怕?我不心虚,我怕什么?可是我却是为了朝廷的赤胆忠心啊!如果我们朝廷官吏都忙着应付御史,这样岂不是无法真正的办实事了?我们朝廷御史监督百官,并不是为了监督而监督,而是为了让朝廷更好的运转,更好的为皇上尽忠,为了百姓办实事。所以请温彦博温大夫摆正位置,你们是为了让朝廷更好运转而监督,而不是让你们成为我们朝廷拖慢效率的罪魁!”

    温彦博立刻大骂:”荆谋言,你这个是狡辩!“

    武士彟同样赶紧出来支持荆谋言,说:“皇上,我身为吏部尚书,我认为我们朝廷选拔官吏理应是为了朝廷更好的运转,是为了皇上尽忠,为了百姓谋福。监察御史的职责是促进更好的运转,绝非是为了监督而监督。如果过度过分的监督死咬,那这样不但不利于朝廷更好的运转,反而是让朝廷停摆!”

    温彦博当然不干了,直接跟李世民说:“皇上,武士彟和荆谋言这话真的是岂有此理,这个完全是他们心虚的表现。如果他们不畏惧监督,那我们御史再怎么样,那也不会有事情。这个正好说明了他们其实心里畏惧,这才如此狡辩!”

    荆谋言和温彦博在这里再次吵起来,明显是为了争锋这个监督权的属性。按照荆谋言的理解,监督是为了更好的行政,并非是为了监督而监督。如果过分的监督,反而增加了朝廷行政成本,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可是温彦博当然不干了,他现在可是御史大夫,他代表的是御史台的利益。温彦博屁股坐在了御史大夫的位置上,那当然不可能违背自己御史台的利益。如果风闻奏事的权力被剥夺,那他这个御史大夫可以说是最憋屈的一任御史大夫了。

    “温彦博,你既然找我的晦气,那也就别怪我也去找你的晦气了。你不是刚刚上任御史大夫吗?我直接剥夺了你的风闻奏事权力,这样刚刚上任你也就被打了当头一棒。到时候我看御史台里面的御史们,还不知道如何骂你呢!刚刚上任就让自己的部门失去了权力,你这个御史大夫那可是要不得人心了!”荆谋言心里阴险的想。

    荆谋言这么做,其实也就是不折不扣的报复。既然温彦博找他的晦气,那荆谋言马上报复回去。而且温彦博是刚上任的御史大夫,如果刚刚上任就让自己的御史台的御史们丢了“风闻奏事”的权力,这个对于温彦博在御史心目中的地位是一个残酷的打击。

    一个刚上任的领导,就让自己部门吃亏,这样的领导如何能够得人心?谁都不希望跟着一个被人打脸的领导,一个领导被人打脸被人剥夺了自己部门的权力,那所有人都会骂这个领导无能,这样这个温彦博新官上任三把火都没有烧起来就被打脸了,如何还能够有威望?

    至于李世民看着荆谋言和温彦博的吵架,双方都是那么大义凌然。荆谋言说为皇帝尽忠,为百姓谋福,所以必须要”放松监督“。可是同样,温彦博也同样高呼为了皇帝尽忠,为了百姓谋福,所以必须要加强监督。

    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很奇特的悖论,如果按照荆谋言所说过分的监督,这样会让政府行政效率严重停摆,官员无法认真做事情,到处收到干涉,无法更有效率的执政。官员无法执政,那百姓同样受苦。

    可是温彦博的借口同样也是合理的,如果不加强监督,那官员为所欲为,这样岂不是在放纵官员滥用权力,然后进行贪腐,盘剥百姓?

    “两个都说的好像有道理,都说的煞有介事的!可是,你们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为了党同伐异罢了。什么为朕尽忠,为了百姓谋福,都是借口,都全是借口!为了朕尽忠,为了百姓谋福,太好笑了!这些都是你们党同伐异的借口,你温彦博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然后这才打着加强监督的借口来抨击。可是你荆谋言,同样是为了自己的权力,为了尽快扩充党羽,为了更好的保证政策的执行,这才提出放松监督。”

    “哼,你们两个,都是为了自己啊!什么为了朕,为了大唐,为了百姓,都是借口,借口!”

    李世民看着荆谋言和温彦博在这里双方都打着为了皇帝为了朝廷为了百姓作为旗号,都在夹带自己的私货,都是打着为了皇帝为了大唐为了百姓的旗号在为自己谋取权力和私利,顿时感觉恶心透了。

    “这帮官僚,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啊!”

    李世民看着这一切,看着荆谋言和温彦博在这里打着“一片公心”为借口党同伐异争吵,很快也就忍不住了。太恶心了,这两个人都太恶心了。

    “够了,你们够了,这里是太极宫,不是长安东西二市,你们吵什么?”李世民怒道。

    荆谋言和温彦博突然一起说:“请皇上明示!"

    荆谋言和温彦博对视了一眼,突然有些心照不宣的默契,然后一本正经的看着李世民。李世民看着这个荆谋言跟温彦博的默契,同样再次被恶心了一次!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先把皇帝踢出局() 
李世民看着荆谋言和温彦博在这里争吵,而且还是如此恶心的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然后自己谋取私利,这样的行为其实太恶心了。李世民终于忍不住了,直接开骂。

    不过,李世民眼珠子一转,直接说:“朕认为其实这个都不是问题,朕可以亲自成立一个监督天下的侍卫,这样直接归属于朕来指挥,这样大家还是按照日常的规则来进行。而且直接直属于朕,可以打开朕的耳目。”

    荆谋言还有温彦博,顿时都是跟吃了死苍蝇一样难受。李世民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居然要成立一个监督百官,直接绕过朝廷的监察机构,这个是什么意思?荆谋言当然明白这个非常不合适,这个例子一开那可是要麻烦了。

    荆谋言知道李世民所谓的这个直属于皇帝的监察组织,其实也就是明朝的东厂锦衣卫,是代表了皇帝的皇权的延伸。这样的组织对于普通官僚,那可是非常不利的。

    荆谋言现在身处在朝廷官僚的位置上,他当然最讨厌这种组织。其实无非是屁股决定脑袋,如果荆谋言是皇帝身边的侍卫,那自然赞同这种组织。可是他荆谋言一屁股已经坐在了官僚的位置上,他自然要反对这种组织出现。这样的组织会加强皇权,会让李世民的皇权进一步扩大,这个不利于官僚。

    至于温彦博更是厌恶,他身为御史大夫,掌控了朝廷的监察大权,如果皇帝另外成立了一套直接隶属于皇帝的监察组织,这样他这个御史大夫损失最大。

    尤其是这种加强皇权的组织,是任何朝廷官僚都非常讨厌的。不光是荆谋言不喜欢,哪怕是温彦博也都不喜欢,朝廷之上没有一个人喜欢的。

    “皇上,我认为不妥!”荆谋言和温彦博一起不约而同的说道。

    荆谋言和温彦博这两个政敌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悄悄的点头,然后达成了默契。

    “皇上,我跟温彦博其实都是为了皇上,为了朝廷,为了百姓啊!所以我们都是一心为国,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好不好商量的?”荆谋言直接说。

    温彦博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哪里有刚才一副脸红脖子粗的样子,主动对荆谋言说:“荆员外,我们都是为了朝廷好,那我们有什么说不开的?其实大家都是为了让朝廷更好的运转,没有必要吵得脸红。都是为了朝廷好,而且其实荆员外所说也是有道理的,如果过分的监督,那也是影响朝廷办公啊!”

    荆谋言听到了温彦博主动“夸赞”,他也都赶紧投桃报李,说:“温彦博大夫其实也是说的不错,毕竟如果放松了监督,那朝廷官吏岂不是失去了监督,这样受害的还是百姓啊!”

    李世民看着这个犹如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样子,差点当场晕倒。这个都是什么跟什么,刚才还吵得一阵阵的脸红脖子粗的政敌,现在却一副“哥俩好”的样子,这让李世民感觉恶心透了。

    至于房玄龄,他看着太极宫的天花板。杜如晦看着地面,同样好像装作不知道这回事。至于武士彟,他看着自己的手指头,好像手指头上面有什么宝贝一样。

    至于那些别的部门大佬,一个个神游物外一般,好像是灵魂出窍了。

    “嘿,皇帝,当我们这些臣子傻啊?你想要成立这个属于自己的监督的衙门,这样加强了您的皇权,我们这些臣子干什么?”房玄龄心里吐槽。

    杜如晦也是在想:“皇帝,你想要加强皇权,门都没有!我们士族跟寒门官员甚至是跟那些地方官员再怎么争斗,那也是我们官僚的事情,跟你皇帝有什么关系?”

    武士彟同样也是心里嘀咕:”我们宁可跟同样是臣子的政敌妥协,也不能够让你这个皇帝占便宜了。“

    荆谋言,温彦博,还有朝廷大佬为什么会如此想呢?其实本质上也就是他们都是官僚,在阶级立场方面,虽然他们是敌人。可是如果换了一个角度,如果皇帝想要出来”渔翁得利“了,那他们其实也是”朋友“了。

    如果李世民这个皇帝没有下场之前,那荆谋言跟温彦博的争斗属于主要矛盾,是阶级利益不同带来的矛盾。可是一旦李世民这个皇帝亲自下场,那问题可就来了。当皇权和官僚的权力还有士族和新型阶层的利益有了冲突,那在皇权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士族和新型阶层未必不能暂时合作,选择一起抵抗皇权。

    荆谋言跟温彦博再次对视了一眼,然后双方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双方再怎么吵闹,那也是臣子的”内部矛盾“。可是当皇帝亲自出面了之后,那可是”阶级矛盾“了。大家先把李世民这个共同的“阶级敌人”给踢走再说!

    “在遏制皇权扩张方面,我跟士族是一样的态度。谁让我们都是臣子,作为臣子,作为官僚,坚决反对皇权继续做大!”荆谋言想。

    荆谋言赶紧主动说;“温彦博温大夫,我想您是误会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遏制外派出去的监察御史的风闻奏事的权力。毕竟外派出去的监察御史,到了地方,首先不太了解当地的民生民情,容易被当地一些表象所误解。”

    “如果一旦误解了,那照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