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怀刀行-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

    另一个‘也里可温’(传教士)在胸前划着十字架,也规劝道衍道:“噢玛咖等,真是一个没有教养之人,道衍师父,我们还是准备我们的考试吧,没有必要和他动怒!”

    道衍和尚同行的两个朋友不劝还好,说的话,都是带刺的话语,如同在火上浇油!

    “达失蛮和也里可温都是外乡人,抢占我们的土地资源,争夺我们的财富,如今又和我们来争夺榜单,揍他!”那儒士一股鼓动,不少无知的儒士,却真的挥舞拳头,上来就打!

    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一个和尚、一个达失蛮、一个也里可温,他们不是像施耐庵那样的文武全才,他们不会武功,怎么能抵挡住众人的拳头?

    胡明、武甲等不少人从中阻拦,却也抵挡不住,只一瞬间,三人就挨了不少的拳头!

    场地上有很多儒士,若是大家都来拉架,决不至于三人挨打,不过更多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纷纷闪到一边,给本来不能上手打人的人,腾出了地方,却阻挡了前来维持秩序士兵的通道,前挤后拥,乱哄哄一片。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这些儒士,是奉行这样的入门老师教诲,此时正是斗闹的场地,按照他们的理解,就应该远远的避开,管他谁打着谁,谁伤着谁!

    郝仁虽然离斗闹场,差不多三四米的距离,却也被挤得里倒歪斜,此时卫兵不能上前,他不能坐视不管,郝仁大吼一声:“助手!”

    这一声音,太过响亮,直震的两个宿卫骨膜簌簌作响,却也把所有的文人都镇住了!

    这个大个子是谁?凭什么出来阻拦?

    众打人儒士,被郝仁一身的杀气镇住了,停了手,把目光齐聚在郝仁的身上。

    道衍和尚最先看见郝仁,委屈的喊了一声:“师兄”,如同受了委屈的孩子见到了家长,眼泪忍不住的落了下来。

    莫布里一见是郝仁,也满肚子的气氛,双手一摊,抱怨道:“阿拉呀,大元”他的‘帅’还未出口,却见郝仁向他摆手。莫布里看郝仁又穿的儒衫,知道是郝仁不想暴露身份,后面的话,硬生生的噎了回去。

    郝仁没有言语,却先将地上的道衍拉了起来,真怕这个心理阴暗的少年,收到太大的刺激,心里变得更加阴暗。

    那个带头闹事的儒士,名叫孙山,他挑起这些事情,自己一直没有上手打人,他目的只有一个,自己置身事外,把事情扩大,无论打人还是被打之人,退出考试,好给他顺利登科让出地方,少一人考试,他就多一分胜算。

    孙山一见有人出来阻拦,事情要和解,目的怕达不到了,他是外地考生,并不认识郝仁,道衍和尚喊一声‘世兄’,那他们就是一伙的了。

    又煽动道:“他们是一伙的,一起打,给这大个子,也打的不能考试!”

    二十多个儒士,估计是读书读傻了,受了挑唆,挥舞拳脚,上聒噪着就向郝仁袭来,丝毫不忌惮,郝仁的一个大脚板,能踹倒他们一片。

    郝仁身边的两个宿卫长见主公有危险,“噌”的一下拔出短刀,厉声斥责道:“哪个敢动我家公子一下,我就地给他放血!”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公平正义() 
陈达、斐冠军两个武夫,晃着明晃晃的短刀,凶神恶煞一般,哪一个儒士还敢动?看热闹的也怕溅身上血,纷纷后退。

    “大元帅眷顾天下文人,重开科举,闹出斗殴事件,已经丢尽了天下士子的脸,这位世兄不要动怒,闹出人命,恐怕于大元帅的面皮上不好看,还是让你的书童,收了刀子为好!”胡明并不畏惧,上前一个长揖,却来规劝儒士中的狠人郝仁。

    郝仁的下颚轻轻一扬,两个书童(宿卫千户)领命收了刀子,郝仁微笑着轻拍折扇,赞道:“这位世兄,好见地,好担当!”

    胡明抱拳恭维道:“大丈夫当担当天下之事,岂能因为祸福趋避,何况此事因小可而起,胡明更不能置身事外!”

    此时,一队维持秩序的巡逻兵,在庐州太守罗本的带领下,已经拨开人群,冲到垓心!

    罗本主业学文,虽会一点武,平素做事,也偏文弱,维持其秩序也是有板有眼,若是用武夫维持秩序,早就将挡在前面儒士,推得里倒歪斜了,可能把事件酝酿得更大。

    “哪一个敢闹事?不想参加考试了吗?当心本太守罢了你们的考试资格!”罗本本在高处,用望远镜监察下面的儒士动态,他已经了解事情的大部分经过,本有成熟的处置方案,却不曾想,到了垓心,看见主公,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做。

    孙山尖嘴猴腮,鼠目滴溜溜的乱转,躲在人群后面,恶人先告状,怂恿道:“太守大人,我等都是本分的儒士,倒是你面前的那个大个子,纵容书童,拔刀恐吓我等,因此造成考场混乱,太守大人可要秉公办理,从重处罚!”

    胡明却一个长揖道:“太守大人,非是这位世兄闹事,而是有人怂恿儒士行凶,这位世兄不过是为了自卫而已,也为并为造成伤人事件,请太守大人明察!”

    郝仁见太守罗本在自己面前不知道如何发号施令,才道:“我不过时一个普通的儒士,一切全凭太守大人定夺!”

    罗本有了主公的授意,才朗声道:“如今大元帅向来主张众生平等,部分宗派,不分宗族,尔等无知儒士,白白读了圣贤之书,居然不明是非,受人鼓动,带头行凶,殴打僧人、达失蛮、也里可温,其罪难逃,左右,与我拿下!”

    斗殴场地,已经被儒士们腾出一片空地,任凭刚才参与斗殴者发挥,十几个参与斗殴的儒士,被人群密密匝匝的围在中间,想跑也跑不了,卫兵们也不用挨个搜寻,立马将十几个儒士,全部抓住,唯独少了一个孙山。

    孙山是个奸猾之人,一直躲在围观的人群中,从中鼓动,如今见事情不好,赶紧几开人群,准备开溜。

    郝仁置身事件事外,早已经将这个孙山,看在眼里,微微一仰头,陈达、斐冠军就像老鹰捉小鸡一样,将孙山从人群中抓了出来,扑通一声,将孙山推到路罗本太守面前。

    郝仁不便亲自出面,陈达作为传声筒。

    陈达慷慨陈词道:“就是这个人,带头鼓动闹事,他却躲在后面操控场面,如今见太守大人到来,准备开溜!”

    “大人,我自始至终,并为参与殴斗,大人何故抓我?我是无辜的!”孙山信口雌黄道。

    郝仁却一直置身事外,不能参与罗本处置庐州地面的治安,所以心中气恼,也不能插言。

    “本太守维护治安不利,让小师傅受惊了,回头我自会向大元帅请罚,请小师傅担待!”罗本自认为有过,向道衍和尚赔话,目的想让他指认苦主:“这位小师傅,你是苦主,这位书童所言当真否?”

    道衍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得饶人处且饶人,算了吧,大家都不容易!”

    这位道衍和尚,此时却又摆出出家人的慈悲心态了,明显是以自己的慈悲,纵容恶人继续作恶。

    莫布里也算是庆丰军的官员,他乃是旭烈兀汗国精明的商人,如今见郝仁这个大元帅都不说话,明白郝仁的用意,不想以官员的身份干预司法,也闭口不语。

    道衍和尚的朋友也里可温,实在看不下去了,直言道:“噢玛咖的,我以上帝的名义发誓,就是这个歹毒心肠的人,带头煽动闹事,请太守大人秉公执法,不放过一个恶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

    胡明又来求情道:“太守大人,科举乃是大事,请先放了他们,等可靠完毕,再处罚也不迟啊!”

    “太守大人,我是冤枉的,我冤枉啊!”如今孙山被苦主指正,证据确凿,却依旧喊冤不跌。

    郝仁件事情已经处置得当,该抓的人都抓了,他不想留下来,若是被儒士们认出来,少不得又有许多麻烦,他转身要走。

    偏偏,怕什么,来什么!

    “这位是大元帅,大元帅微服私访!”不知道哪个庐州的学子,率先认出来郝仁,一人惊呼,众人呼应,都将目光齐聚郝仁身边,地上呼啦啦跪倒一片。

    “大元帅民之父母!”

    “大元帅是士子的希望!”

    罗本见主公的身份已经暴漏,“保护主公!”一声令下,太守府卫队,将郝仁三人密密匝匝的保护了起来,闹事的孙山,此时彻底蒙了,刚才可是他怂恿儒士,要打开科举的大元帅。

    “咳!”郝仁干咳一声!

    既然身份已经暴漏,不说点什么,也说不过去了。

    “本帅开科举试,招纳天下的人才,就是为了让天下的人才,都出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孔子曰:‘举直错诸枉’,这也是庆丰军选拔人才的标准,通过考试者,日后是要去地方上担任父母官的,没有担当、搬弄是非之人,如何能做好民之父母?如何明辨百姓争端之间的争端诉讼?华夏已经被铁蹄奴役了进百年,庆丰军不但要废除蒙元的苛政,还要众生平等,无论色目人、萌古人、汉人、回回,只要遵守庆丰军的法度,就是庆丰军治下的合法公民,无论是西方的达失蛮、也里可温,还是东方的僧人、道士,只要他们有才学,就可以出来做官!”

    郝仁一口气说了许多,他炖了一下续道:“这些被抓之人,庐州太守罗本大人,自然会处置他们,我倒要说一说这个小师傅,以慈悲为怀,不肯指正造谣者,岂不是让坏人留有继续作恶的余地?扬善而不包庇恶人,恶人自然没有生存的土壤,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儒士,我也想对他们说一声,孔子曰:‘达则兼济天下’,难道忘记老夫子的教诲了吗?需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士子乎?”

    众儒士连连点头称是,再也不敢有插言者。

    “祝各位饱学儒士,都能取得好成绩!”

    郝仁刚结束自己的长篇大论,就听见“咣”的一声铜锣响,庐州的考试正事开始!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杀人筑路() 
“主公,如何处置这些闹事的儒士!”罗本通过禀报,进入大元帅府,向郝仁请示处置闹事儒士的事项。

    庆丰军举行第一次考试,就发生群殴事件,这在科举的历史上,也算是一件大事,何况郝仁有在现场亲历了此事,罗本自然要请示郝仁来做了。

    郝仁不肯在现场表明自己的态度,一方面是为了表明自己对官员的信任,自己不是一言堂,另一方面,他早就想好了处置办法,不想自己当着士子面唱黑脸儿。

    “依照我的意思‘那些闹事的儒士,没有自己思考的能力,轻易能受别人的鼓动,此等蒙昧之人,不适合做官,锊夺了他们每年三石的岁米权利,各鞭三十,发回原籍,永不叙用’几位大人有什么意见?”郝仁气氛道。

    刘伯温进言道:“科举乃是读书人的希望,若是如此就永不叙用,恐怕绝了他们的希望,没准日后其中许多人,会从中吸取教训而成熟起来呢?孔子曰:‘不教而杀,视为虐’,主公如此处置,恐怕有点太严苛了!”

    罗本与俞通源也都认为这么处置,太过苛刻了,纷纷表示赞同刘伯温的态度,郝仁最终与几个参军商议,这些闹事之人,锊夺岁米,鞭三十,三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