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春秋不禁莞尔,忍不住道:“曼玉,你来,我有事问你,你何以知道太公”

    还没说完,曼玉便已没了方才在堂中的羞怯,轻轻抿着嘴,旋即道:“呀,太公只要听到了有客来,便是如此的呀,天塌下来了,都要人行礼如仪的呢。”

    叶春秋想到这曼玉才来几日,就把叶老太公的性子摸透了,不禁很佩服曼玉的机灵劲,旋即一想,禁不住道“那我问你,我若是疯了,你说什么能治好?”

    曼玉蹙眉道:“这个可不好说,并非是什么人都像少爷这样,少爷这样的人是不会失心疯的。”

    青霞轻轻掖了掖曼玉,怕曼玉胡说,曼玉却笑嘻嘻地道:“少爷太镇定了,像是见过许多世面的人,我可想不出有什么能让少爷失心疯的,似少爷这样的人,要疯太难,所以一旦疯了,那便无药可医了。”

    咦?这是夸我吗?

    叶春秋便笑了:“别叫我少爷,不然将你嫁出去。”

    曼玉吓得咋舌。

    叶春秋道:“以后依旧还秋吧,你这话,我听着很舒服,不是故意吹捧我的吧?”

    曼玉便道:“我可不敢叫少爷春秋,让老太公听着,不知会变什么样子呢,这叫上下尊卑,少爷是尊,我是卑,只能俯首帖耳才好,老太公有些话是有理的,家族中这么多人,数以百计,若是少爷只论亲疏,亲近的秋,远了的叫少爷,这样岂不是乱套了吗?少爷在这家里,就如天子,少爷见过天子会没有不怒之威的吗?曼玉可不是吹捧少爷呢,少爷和别人不同,我也说不上,少爷做秀才的时候,在宁波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枯坐想心事,那时候我就在想,少爷心底有多少事儿啊,心里有事的人,就既有近忧,也有远谋,这心,早就似钢铁了,怎么会轻易疯了?”

    叶春秋想,这天子还真没有什么不怒之威,不过他居然觉得曼玉说得很有道理,现在的叶家,既不是几个长工和几房亲族这样简单,也不是当初自己和老爹相依为命,而今这里,已有数百口人,有近亲也有远亲,更有不少仆役,想要家庭和谐,似乎还真需要次序。

    他很欣赏地看了曼玉一眼,道:“你们来这里住得惯吗?”

    青霞怕曼玉又会胡说,忙是道:“住得惯,少夫人和蔼,待我们都很好。”

    曼玉却是道:“就是有些冷。”

    青霞腼腆道:“曼玉胡说,不冷的。”

    曼玉立即道:“冷呢,清早起来我便禁不住打哆嗦的。”说罢,为了增强自己口中的可信度,便故意呵了一口白气,跺跺脚。

    叶春秋无奈地看着这一对性格迥异的姐妹:“若是冷,就加一身衣衫,嗯,睡觉时加一床被褥,可莫要静初还好,你们却是病了,这些日子有劳了你们。”

    他心里暖暖的,故人相见,想表现出一点亲昵,却又觉得不妥,终究是男女有别,禁不住关心道:“这几日,我让人出去采购,有什么事,直接来和我说”眼中带笑,看着青霞,接着道:“我倒不担心曼玉有委屈会藏着掖着,就怕青霞什么都藏在肚子里,我”叶春秋想了想,旋即道:“我还是那个春秋,身上的衣衫变了,在别人的眼里,或许也变了,可是我心没变,还是曼玉口中的那个小秀才,我走了啊,你们进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二章:忠孝两全(第二更)() 
王静初和腹中的孩子平安,叶春秋便放下心,在家里有叶老太公管着家,现在镇国公的恩旨还未出来,做过翰林的叶春秋知道这恩旨的程序很是复杂,倒也不计较,只是此时却是罢了翰林侍学,一下子无官一身轻,竟是觉得无所事事起来。

    次日一早,叶春秋便入宫,先是去了仁寿宫,张太后自然知道叶春秋已经平安回来,可是再见他,却也是惊喜无比,拉着他在仁寿宫里说了许多话,叶春秋则是说了一些宁夏的见闻。

    张太后便道:“春秋啊,哀家知道你,千里救父,嗯,这一次算是出生入死,不过好在,总算是平安地回来了,你这孩子,哀家是真喜欢的,若是有一日呢,哀家遇到了危险,却还不知皇帝做不做得到你这份上,人有孝心,这就是天大的美德,再坏啊,也坏不到哪里去。可若是不孝之人,即便再好,大抵也是好不到哪的,哀家喜欢你,便是因为这一点,只是下次若有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才好,否则”

    她摇摇头,一声叹息。

    叶春秋连忙应了,其实张太后的话是不错的,这个时代对于人的道德标准很好,其中孝的要求更是到后人看来难以忍受的地步,甚至某些时候,孝是唯一的标准,譬如汉朝的选官标准就是举孝廉,到了这个时代,甚至变态到儿子不得忤逆父亲,父亲死了,儿子需回乡守制三年。

    可话又说回来,虽是极端,可是这孝推为百善之先,确实有它的道理,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敬爱之人,怎么指望他能亲近左邻右舍,能和睦同僚,能对天子效忠呢。

    叶春秋心想,此次之所以能顺利成为镇国公,反对的力量并不强力,某种程度来说,想必也是因为如此吧。

    陪着太后聊了小半天,叶春秋从仁寿宫告辞出来,却有宦官在仁寿宫外头探头探脑,一见到叶春秋,便道:“陛下请镇国公去暖阁。”

    叶春秋却很谨慎地道:“恩旨未下,请公公慎言。”

    这小宦官只是讪讪着不知怎么答才好,而叶春秋也没有过于纠结,径直到了暖阁。

    朱厚照在暖阁里,正看着舆图呆,他背对着叶春秋,似乎听到了叶春秋入阁的脚步,便喃喃道:“最新的奏报,那巴图蒙克汗听说宁夏的朱寘鐇反了,立即带了五万铁骑想要侵犯边关,前几日得知朱寘鐇已是伏诛,便又退回了大漠去,真是奇怪,这巴图蒙克汗,似乎对朝廷的举动了若指掌,不过这一次,算他识趣,迟早有一日,朕要亲自击败他。”

    叶春秋对此倒是并不意外,只是道:“苍蝇不盯无缝的蛋,那巴图蒙克觑见了机会,怎会无动于衷?陛下要解决大漠的问题,先是要安定关内,否则,即便击溃了巴图蒙克,也没有意义。”

    朱厚照回头,奇怪地看着他道:“嗯?这是什么意思?似乎春秋话里有话?”

    只要谈到了巴图蒙克,朱厚照便正经起来,他是真正将巴图蒙克当做他的试刀石,将他当做真正的对手看待的。

    叶春秋道:“汉武帝征匈奴,历经数十年,横扫大漠,可是这又如何?大汉可曾从这大漠得到了一寸疆土?反而是关内空虚,到了汉武帝驾崩之后,国力枯竭,上次臣弟就说到了这件事,若是征战无益,谁会希望陛下穷兵黩武呢?那汉武帝将文景之治所营造的无数钱粮统统做了军需之用,无数的百姓被征募着去作战,于是田地荒芜,百姓困苦,可是大汉对于匈奴数十年历经了数代的打击得来的是什么?”

    朱厚照皱眉道:“你继续说下去。”

    叶春秋道:“得来的不过是短暂的和平而已,不久之后,鲜卑崛起,再之后,照样还是五胡乱华,此后又是突厥,是契丹,是金人,而后又成了蒙古,若是大漠不能为大明所用,那么陛下就算击败了一个巴图蒙克汗,就会出现一个臣图蒙克汗,陛下击溃了鞑靼人,大漠里就会崛起瓦剌人,击溃了瓦剌人,就会有人其他部族,这是顽疾,绝非只是一场征战就能解决的。”

    朱厚照听罢,显得有些灰心,幽幽地道:“这么说来,朕永远不能向他们动兵了?”

    叶春秋摇头,微笑道:“陛下,问题的关键在于,大漠的土地是否可以为大明所用。”

    “嗯?”朱厚照抬了抬眼眸,显出了几分浓厚的兴致,接着道:“你继续说。”

    叶春秋便缓缓说出心里所想:“大明不需要这么多畜牧,因为关内本就人满为患,臣弟在宁波,绝大多数大富之家,宁可让佃户去为他们耕种土地,也不喜欢用牛马,出行的话,宁可让人抬脚,也不愿意坐车,大明有丝娟,有棉布,所以也不需要皮毛,或者说,对其的需求并不大,正因为如此,所以大漠对于关内来说,毫无意义。”

    叶春秋顿了一下,看了认真凝听朱厚照一眼,又接着道:“可是若有一日,牛马的需求大增呢?若是有一日,人力的价格变得高昂了呢?到了那时,还有人会雇请人去抬轿,会有人驱使佃农去租种土地吗?依臣之见,这样的现象会有,却会大大的减少,到了那时,对于牛马的需求只怕要大增了,一旦畜牧的价格居高不下,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愿意去大漠放牧,当然,这个前提是,大明能够击溃鞑靼人,夺取他们的牧场,只要夺取了,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出关去蓄养牛马,因为这是生财之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只要有汉民进入了大漠,只要明军能够弹压诸部,只要关内对于牛马的需求旺盛,那么陛下打击鞑靼人,对于鞑靼人的战争,就成了一件值得称道,即便耗费了钱粮,未来也是极有收益的事,甚至可能福泽子孙万代,一举消除大明对北方异族的隐患。”

    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三章:圣明(第三更)() 
叶春秋所揭示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无非就是利益而已。

    因为有了利益,大家才会趋之若鹜,因为趋之若鹜,那些渴望皮毛和牛马的既得利益者,就希望影响朝廷对鞑靼人用兵,而一旦用兵,大明若是大捷,就能暂时控制住大漠,而这个暂时,就意味着无数落魄的汉人在利益驱使之下疯狂涌出关去,当他们创造了财富,就会吸引更多人出关,更加渴望朝廷能扩展大漠的疆域,打击异族。

    身为翰林的叶春秋,可不相信老祖宗们是因为仁义道德才和大漠的异族玩安抚、和亲之类息事宁人的国策,本质上的原因,其实就是这群该死的穷鬼很惹人厌,动不动就跟你拔刀子,人家对你拔刀子是因为你富有,死了再多的人,可是若是能干上一票,就足够他们狠狠的爽个几年了,而老祖宗们难道要吃饱了撑着,去拿自己的性命当儿戏,去抢这群穷鬼不成?他们有什么?除了畜生就是畜生,可是畜生引入了关内,是需要吃草料的啊,说穿了,我特么的养着这些畜生都要糟践自己的粮食,你说带回来屠宰了吃肉,很抱歉,运输条件有限,这几百乃至于上千里的路,一群人想要把牛马带回来,你特么的就把它吃了,这绝对是亏血本的买卖。

    没有好处,才是问题的关键。

    而一旦有好处,那么想一想汉朝的疆域,再对比大明现在汉人的势力范围,当初那南方和西南,乃至于河西走廊百族林立,从发源地的河南开始,所谓的东夷和百越乃至于三苗,都去了哪里。

    本质上,汉人是农业文民,农业文民的本质就在于,它需要疯狂的掠夺耕地,所以大明的两京十三省,几乎囊括了所有肥沃的土地,至于其他都司,不过是大明的边防地而已,都司是作为拱卫两京十三省的存在,两京十三省负责进行生产,而大漠很抱歉,它不能种地,种不出粮食,自然也就没人费尽心机去打主意了。

    叶春秋禁不住感叹道:“若是固守现在,大漠就永远是大明的顽疾,想要解决大漠,甚至解决现下的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