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中宵摆了摆手,示意他干自己的活,对池浩道:“殿侍,这铁板则则出来,摸不得!”

    池浩点了点头,捂着手,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好在钢板的温度并不特别高,只是起了水泡,并没有把指头烫熟,不然就成了铁板烧了。

    捏着指头,池浩道:“运判,这样厚足够好了。只是我们要用铁片浸入铜里,若是裁了更好。”

    杜中宵道:“这个容易。后边有裁切的机器,你要什么样的,便裁成什么样的。其实,你们直接运铁板回去更加容易,我们送你几把大铁剪,回去自己裁就是。”

    池浩道:“那便每样一半,我运回铜监之后,看知监官人意思,以后照做。”

    铁片的价钱可比钱贵得多了。铜监要把生铁锤成铁片,倒是并不用炒成钢,依现在工艺,是先进行退火,等生铁可锻之后,进行锻打。不说费的燃料和人工,锤成铁片之后,最少损耗一半甚至更多。看过了这里的生产过程,池浩便就知道,天下不会再有比这里更加便宜的铁片了。以后铜监用的铁,很可能就从这里打购。虽然路途远了些,但一来江南少铁,二来加上运费也比自己锤制便宜。

    

第83章 晴天霹雳() 
钱员外站在冶炉旁,看着史家三兄弟带着人鼓风冶铁。铁监严禁私人截河筑坝,也不允许私自设立水排水磨,钱员外这里一切都用人工。当然,这一带的小冶炉还是沾了铁监的光,原来推拉侧板式的风箱改成了风门式,效率提升了不少。

    几个挑无挑着矿石从小土山上下来,把担子放在地上,到钱员外面前,道:“员外,我们家里今年有地种麦,明日要回家去,耕地下种。这些日子,不能帮员外做活了。”

    钱员外道:“知道了。你们哪家不种麦的留下来,依样做活。其余回家的,收拾完了快些回来。炉子开了火,可不能停下来。一旦凉得透了,这炉便就废了。”

    几个人的面色有些尴尬,犹豫一下道:“不瞒员外,所有人都种麦。铁监那里爱吃白面,这一段时间麦的价钱涨了不少,怎么也要种上一些,岂能错过。”

    钱员外听了不由着急,少了采矿运矿的人,自己这里怎么坚持下去?若是日子短,可以让自家的庄客过来顶一顶,时间长可就不行了。不说自家也有活,采矿的活太累,庄客也不愿意。

    那几个人不等钱员外说话,又道:“员外,种过了麦,我们也不来了——”

    “什么?!”听了这话,钱员外彻底急了。“我从没少你们工钱,为何不来做了?与其农活完了之后闲在家里,不如来赚些钱。”

    那几个人沉默一会,一个老成的道:“唉,我们在员外这里做了一个多月,不好瞒着。那边铁监前些日子已经开炉,用矿石无数。附近村里好多工头,雇了人为他们砸石选矿,工钱比员外这里高,而且活计轻松许多。又不用采矿,又不用担运,只是砸石头,员外这里如何比得了?”

    钱员外一时怔住。他听说铁监已经开炉了,不过自己这里太忙,没有详细打听。没想到铁监的冶炉一开,对地方影响这么大,工钱都涨上去了。

    见钱员外不说话,几个人一起转身离去。别看这种粗活,人人能做,自己这几个人做了一个月,就比别人做得好。已经有几个工头来说,让他们随着去选矿,活计轻松,工钱也比钱员外这里优厚。

    看着几人离去的背影,钱员外面色阴沉。好不容易开了炉,卖了几次铁,赚得几贯钱,没想到又遇这种事。以后怎么办?只能够涨工钱,总不能把炉子关了。

    被这几个人一闹,钱员外心情郁闷,没有心思再看下去。吩咐了史家三兄弟,离开冶炉,钱员外到了渡口旁边。寻个小酒馆,饮两杯酒,排解心听闷气。

    要了一壶酒,两个小菜,钱员外坐在桌边想心事。铁监开炉了,不知道怎么样。按着其他地方的经验,官营冶炉因为种种弊端,与民间的冶炉比起来,产的铁少,价格也更贵。所以官营冶炉里,主要是使用厢军做事,从民间招募要亏本钱,一般不这样做。偏这里的铁监作怪,竟然给的工钱比民间还高,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赚钱。雇人如此,不知道他们产的钱怎么样,到底是铁监,应该不是自己这种小冶炉可以比的。自己这些冶户只能靠价钱比铁监便宜,不然只怕不好卖。

    看对面不远处,何员外的“庆余楼”生意兴隆,外面结了彩楼,还找了几个女妓,打扮得花枝招展在门口招揽客人。钱员外一阵心焦。自己是吃错了什么药,放着开酒楼客栈这种容易赚钱的生意不做,开什么冶炉。这本是自己的地,结果却是何员外这个外来户建房开店,赚着大钱。自己诸事艰难,一个员外竟然不敢进他酒楼里,只能在这种小酒馆饮酒,越想越觉得窝火。

    正在这时,从外面进来两个人,看见钱员外在这里,急忙上前:“好巧,不想员外也来饮酒。”

    钱员外抬头一看,是两个外地来收铁的客人,跟自己做了两次生意,急忙起身,让他们在自己的桌上坐了。铁监一开,生意肯定不如从前好做,这种买铁的客人就是财神,要着意拉拢。钱员外叫过小厮又要了一壶酒,让上一盘肉来,与两人小酌。

    说了几句客套话,钱员外道:“我那里又攒了些铁,两位何时去采买?”

    文员外看了看身边的同伴,不好意思地道:“不瞒员外,这几日我们要的铁已经买齐了,明日便就动身回乡。员外的铁,下一次吧,等下一次。”

    钱员外看文员外的神色不对,心中觉得不妙,急忙问道:“文兄,我们几次生意,双方满意,在下一心想着你们做个长久主顾。怎么看你意思,不想从我这里买钱了。看以前交情,还请有事明说!”

    文员外尴尬地咳嗽两声,才道:“兄台,我们做生意的,贩些铁回乡,指望着赚些钱养家糊口。前两次员外那里的铁好,价钱又公道,我兄弟记你的好。不过,最近铁监开炉出铁,铁价暴跌,再从你那里买,我们不赚钱了呀。”

    钱员外听了大惊,忙道:“铁价怎么暴跌?我托人问过了,铁监的生铁十八文一斤,纵然他们的铁好一些,我卖给你们十五文,还是有铁可赚。”

    文员外道:“你说的是好铁,岂是小冶炉可以比的?不说价钱高低,我们这种小贩,去买人家也不卖给我们啊。铁监的大铁锭,若要去买,最少要一次万斤,不然人家根本不卖。我们哪有那么大的本钱。”

    钱员愣了一下,道:“既是铁监不卖,你们怎么就不买我的铁了?”

    文员外道:“铁监不卖,有别的地方卖啊。看以前交情,此事我不瞒兄台。自铁监开炉,他们每日不知几十万斤的炉渣运出来。这些炉渣,铁监要用来筑路,附近几个员外包下了这活计,把炉渣打碎,收些工钱。这些炉渣里面,可以拣出铁来。唉,到底是大铁监,炉渣里拣出的铁,就比你们这些小冶炉的铁好得太多。铁又好,几个员外才要十文钱一斤,贩铁的都抢着买呢!”

    钱员外听了不由愣在那里。炉渣里面拣铁?这是什么操作?自己这种小冶炉,也有炉渣,里面的铁都拣得干干净净,好不容易炼出来,谁会忍心扔掉。谁想铁监不这样做,炉渣里的铁跟炉渣一起,直接就扔掉了。有拣铁的功夫,他们不如做点别的,赚钱容易多了。

    沉默了好一会,钱员外才道:“炉渣里面能有多少铁?那几个员外就是全拣出来,也没多少,怎么够你们贩卖的。再者炉渣铁,决计比不上我炼出来铁锭!”

    文员外摇摇头,叹了口气:“员外,铁监虽然就在你的面前,你知道的还是太少了。他们炉渣里的铁,虽然略细碎些,依然是上等好铁,你们的冶炉根本不能比。再者铁监一日就要出铁数万斤,炉渣里面拣一拣,一两千斤总是有的。你们这几座小冶炉,炼出来的铁还不如人家从渣里拣出来的多呢。而且听说铁监还要再建炉子,炉渣越来越多,拣出来的废铁自然更多。仁兄,听我一句劝,铁监开炉之后,这一带小冶炉就做不下去了,及早收手,做点别的吧。”

    钱员外如遭五雷轰顶,张着嘴巴,再说不出话来。其他的困难,都可以克服,遇到这种事情可就一点办法没有了。从炉渣里拣铁的没有一点成本,人家的质量又好,数量又多,自己怎么竞争?

    文员外见了钱员失魂落魄的样子,悄悄招呼同伴,出了酒馆。扪心自问,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也难免这样。费了无数心力,花了大把钱财,建起了冶炉,结果铁根本卖不出去,搁谁身上谁也受不了啊。而且还没有一点办法可想,让人绝望。

    这些小冶炉,跟铁监的规模比起来实在太小,那里手指缝里随便漏一点,就把市场填满了。如果没有特殊的绝活,这附近根本没有条件开冶炉,开一家赔一家。

    包住处理铁监炉渣的是县里的几家大户,在叶县人脉深厚,势力也不是钱员外可比的。替铁监处理炉渣,粉碎之后作为筑路材料,他们是赚工钱的。从炉渣里面拣铁出来,纯粹是无本生意,钱员外这种小冶炉怎么比?再便宜,能便宜过他们的无本生意?

    到了这个时候,钱员外才彻底绝望了。从一开始,自己就错了,漆器生意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家来冶铁呢?哪怕是开冶炉,自己怎么会昏了头去在闲地下种,先把钱亏进去了。到现在,冶炉炼铁赚钱是自己最后的希望,可现在连这条路都被堵死了。

    仰头猛灌了一杯酒,钱员外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觉得全身无力。怎么办?自己还背着不少欠债呢,铁赚不了钱,难道把家产卖掉?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基业,就这样被自己糟蹋了?

第84章 生活问题() 
大将古迪叉手行礼,辞别了杜中宵等官员,押着二十多辆大车,出了铁监,到了澧河渡口。过了渡口到汝坟镇,从那里去襄城县,一路北上到开封府。

    汝坟镇附近就是昆阳古城,就是光武帝刘秀招来天降陨石,以少胜多大败王莽大军的地方。开炉出铁之后,铁监走上正轨,杜中宵有意把叶县城变为铁监驻地,叶县则迁到昆阳城去。前几日上了奏章,不知朝廷会不会准许。

    古迪是三司大将,此大将非彼大将,属于武职无品杂阶的一阶,官位非常低微。此次他带了铁监出产的好铁好钢入京,算是汇报,让朝廷知道铁监出铁了,前面的钱没有白花。

    除了少量铁锭钢锭,古迪带的主要是各种规格的钢条,还有一部分钢板。为了验证性能,铁监还打了几把刀剑,让古迪一起带到京城去。现在的好铁,主要的用途是制做兵器。对于刀剑来说,钢条用起来最方便,简单锻打,便就可以成形。

    这处铁监最重要的价值不是铁的产量,而是产品的种类。以钢材为主,价值完全不是其他的铁监可以比的。这个年代,铁炼成钢,不说用多少人工,损耗就很惊人,三斤生铁产一斤熟铁就算好的。如果再用锻打或者灌钢的办法出钢,又要再折损一半以上。真正的好钢,十斤生铁出一斤就不错。

    此时北方生铁的价格大致是一斤二十文,钢依质量不同,五十文到五百文不一。像铁监现在产的钢条,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