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谋者-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他问自己,问了那句天山上一白发苍苍老者曾经问过他同样的一句话,何为剑道?

    何为剑道

    何为剑道?

    “杀!”白衣剑阵汇集的那绝杀一剑终于到来,伴随着响彻天地的喝声,持剑的白衣剑士没有注意到眼前的男子,似乎更强了

    原来,这便是我的剑道

    一剑出,没有天下万剑朝拜之势,没有斩天劈地之威,只有一剑,平淡如水的一剑,好像暖暖春风拂面,春暖花开,温暖、祥和。

    没有人看到这一剑是怎么形成的,看到的只是那平淡一剑破开了那五常之道汇集的白衣剑阵,闻名天下的儒家剑法在这一剑威势下苍白无力,似乎也不过如此

    雨水疾驰而下,雨势更急、更快,雷光闪过,五十具尸体平静的躺在长街上,雨水早已冲干了血迹,看不到一丝痕迹。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打赏,各种求

第七十七章 不死不休() 
雨停,风止,雷熄。

    岭南城全城戒严,大街小巷全部都是武装整齐的官军,他们封锁住了岭南城内所有大小通道。

    城内的酒肆、青楼、茶馆全部被强行关门闭客,街上不得有闲散人员晃动,一旦发现,格杀勿论。

    这几道命令是从太守府传出来的,看着长街上来回巡逻戒严的兵士,岭南城内无人敢不听从,生怕惹恼了此时正处于愤怒状态的太守大人。

    太守府,戒备森严,府内府外皆是精锐兵士把守。

    文斯童在岭南城扎根多年,很难有事能逃过他的眼线,再得知苏恒遭到儒家白衣剑士的刺杀后,他立马让人带队护送苏恒回到太守府,同时第一时间下令封锁岭南城进出口。

    文斯童现在心乱如麻,本来他和苏恒之前都已经说好了,鼓动蛮人对儒家的人下手,来个出其不意,可是没想到儒家的人却先动手了,儒家这一动手,也让文斯童先前因为苏恒的劝说,而鼓起对抗儒家的勇气消散了不少,他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如何避其锋芒,以后在想办法对付儒家。

    想到儒家,文斯童又是一阵怒意从口中倾泻而出“苏先生,这儒家的人当真是猖狂之极,居然敢对你下手!”

    文斯童的在大堂内来回晃动,现在他和苏恒属于同一条战线的盟友,儒家这次对苏恒下手,那下个人岂不就是他自己了。

    如果苏恒真的在岭南城出了意外,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除了他本身就要面对儒家的报复外,九皇子那里他恐怕也不好交差了。

    前有狼后有虎,这样的处境文斯童可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现在对苏恒的保护他是尽心尽力,不敢有一丝大意,哪怕他得知苏恒身边有一名绝世剑客作为保护,可他还是不放心,一定要派遣精兵强将保护才能安心。

    和文斯童的愤怒不同,苏恒秉直着身子,依靠在椅上,手指敲打着桌面,神情淡定安然“文大人,这说明儒家的人狗急跳墙了,因为没有对策,所以他们才急切的想着杀鸡儆猴来向外人宣誓自己的实力和威严。”

    文斯童沉思片刻,点点头“儒家在七国内横行霸道了这么多年,想立威也实属正常,不过这里是太守府,儒家人也知道规矩,也不敢把我们怎样”

    文斯童顿了口气,继续道“现在募兵进行的很顺利,京城事务繁多,是不是等募兵完成之后,苏先生就赶回京城处理要务了?”

    文斯童话说得很圆滑,他话里的意思是希望苏恒避其锋芒,等募兵完成之后就连夜返回京城,有九殿下的庇护,相信儒家的人也不敢做得太过分,只是怕话直接说出来会让苏恒觉得没有面子,所以便绕着弯子说。

    苏恒当然明白文斯童话里的意思,笑道“京城是要回的,不过我受的这口气,不宣泄出来,憋着可是难受的紧。”

    文斯童眼皮一跳,自然听出了苏恒话里的意思,心想这苏先生虽然足智多谋,可毕竟还是年轻气盛,我这样劝他回去,他定拉不下脸面,看来需要我姿态放得再低一些,多劝上几句。

    文斯童心里想着,嘴上正准备继续劝说时,苏恒已经抬起手,示意他不要说话。

    看着示意禁声的手势,文斯童一句话憋在肚子里,终究是没有说出来,然后他就看到眼前这年轻的先生一脸平淡,口中却说出了让他心惊胆战的话来“我会带着新招的蛮人将士亲自去儒家据点讨回公道,不死不休!”

    狂妄!

    要是一般人说出这样的话来,文斯童定会大叫狂妄,无脑。可偏偏,说出这话的却是在他眼里一向冷静、多智的苏恒。

    苏恒一直很冷静,哪怕这次被儒家派人刺杀,他起初也只是愤怒,可却没有被怒气冲晕头脑。

    他本来只是不想和过早的和儒家人发生冲突,但是这不代表他会和其他人一样惧怕儒家。

    外人怕儒家是因为儒家势大,而且摸不清自家国君的态度,可苏恒却不一样,这里是楚国,而赵无极对儒家的态度苏恒早以知晓,没有人比赵无极更想快速的清洗儒家在楚国的势力。

    身在楚国,又有赵无极态度上的支持,所以,苏恒不怕,如今不管是他还是九皇子赵瑾瑜,都勉强才在楚国扎下根来,如今形势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所以这次他打算借着儒家上位,踩着儒家那高贵的头颅告诉所有人,你们怕的,我苏恒却不怕。

    感受到苏恒眼中的坚定,又想起儒家那尊庞然大物,那布遍七国的势力,文斯童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察觉到文斯童的异样,苏恒看了他一眼,不急不缓道“文大人,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事已至此,你还有何惧?”

    有何惧?

    文斯童一愣,心里问了句自己,是啊,如今他就算惧怕儒家的势力又有何用?惧怕他们,他们就能不找自己麻烦?就能放过渊儿了?显然不可能。

    文斯童咬紧牙关“苏先生,你说得对,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这次,我们和儒家不死不休!”

    在文斯童打算明面上和儒家彻底撕破脸皮之后,他和苏恒就大摇大摆的去了蛮族古林的募兵点。

    “苏先生。”负责募兵的是秦用之,募兵之后他还要带着一些老兵对这些蛮人讲解军中的规矩和一些实战技巧,所以这些日子来他一直都待在蛮族古林内。

    苏恒点点头,随意问道“秦将军,一共募兵多少人了?”

    “先生,恐怕有十万左右。”秦用之声音弱了许多,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些蛮人会这么积极的参军,恐怕这次整个蛮族年轻的汉子都来参军了,看着这些天生神力的蛮人,都是上好的兵苗子,他实在是不忍把这些人给刷下去,加上苏恒也没有说出人数限制,索性他就只管招人,如果真要刷人,那也等苏恒来了再说。

    十万

    苏恒也是一惊,他没有和秦用之说出人数限制是因为赵无极同样也没有告诉他人数限制,赵无极只和他说了句,能招多少就招多少。

    十万人,这么多人,如果真得交付到九殿下麾下,朝中的人会赞成吗?

    苏恒皱起了眉头,他想起赵无极说的话,会把这支蛮人军队分配到赵瑾瑜麾下,可是十万人,赵无极的保证也只有他们之间知道,到时候他会履行诺言吗?

第七十八章 谋算() 
以苏恒目前对赵无极的了解,这位大楚天子可是雄心壮志,有着一股吞灭六国,建立大楚盛世的气概。

    这样的人,又岂会随意将一支十万,战力强劲的军旅随便交给他人,哪怕这个人是他的子嗣。

    历来君王都对权利有着热衷的掌控欲,都想把所有的权利把捏在自己手中,如果这次招募的蛮人将士不多,也许赵无极可以放心的履行他之前对苏恒所说的话,可是十万人,这个变数实在太大了。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蛮人天性忠厚,这次文斯童又在蛮人内部大肆的宣传了苏恒对蛮人的恩惠,造成了蛮族上下都把苏恒当作恩人来看待,纷纷表示愿意效死命。

    如果赵无极知道这点,肯定心生忌惮,更加不会放心的把这支军队划分到赵瑾瑜麾下。

    遣散?只招一部分?

    苏恒心里闪过这个念头,不过很快就打消了,天网势力布遍大楚,他在岭南的一举一动恐怕早就变成各种情报交到了赵无极手里,这时候要是主动遣散军队,在赵无极这位生性多疑的君王眼里,岂不是说不明他心中有鬼,此地无银三百两?

    “先生,蛮族几位大长老想见你。”秦用之打破了苏恒的思虑,苏恒抬头望去,只见秦用之身后跟着几位蛮人老者,五官长相和汉人无异,只是身材继承了蛮人的一点,高大、健壮,孔武有力。

    这几人看上去都到了花甲之年,发须皆白,不过精神矍铄,身躯板直,很有朝气,看得出来,蛮人的体质很好,哪怕一个白发老者,在古林内恶劣的环境下也活得健健康康。

    “孟尔见过苏先生。”领头的老者恭敬的冲着苏恒躬了躬身子,神情严肃敬畏,深邃的老眼里还透着一丝感激。

    孟姓在蛮族属于大姓,蛮人虽然忠厚,内部团结,可也有尊卑之分,比如这姓氏上面,孟姓天生就高人一等,每届族长人选非孟姓不可接任。

    而孟尔正是这一任蛮族的族长。

    了解蛮人的心性,苏恒自然也不会倨傲,也是客客气气的抢着扶起孟尔,语气亲和随意“孟老先生客气了,在下只是晚辈,您何须躬身行礼。”

    被苏恒搀扶着身子,不管是孟尔还是身后几位长老都露出感激之色,自从他们蛮族被儒家打压以来,这岭南郡内谁敢对他们蛮人发出善意,外人都是直呼他们为南蛮子,蛮夷,如今听到这一声老先生,让他们深感欣慰的同时对苏恒的好感又再次上升了不少。

    孟尔发出善意的笑容,然后说道“苏先生,老朽这次来是想拜托苏先生一件事。”

    孟尔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了下苏恒的神色,确定他脸上没有露出不悦之后才继续说道“听文大人说这次苏先生在陛下面前替我们蛮族说了不少好话,所以陛下才答应在我们蛮族中招募一批将士为国效命,对此,我们蛮族上下感激不尽,以后只要苏先生一句话,我族一定全力以赴,报答先生恩情。”

    孟尔先是感谢了几句,表达了下自己代表的蛮族想法,然后直入主题“先生也知,儒家曾蛊惑圣上对我们蛮族下了戒令,没有准许,终身不得踏出古林半步,老朽在此恳求先生能帮忙求情,让陛下取消戒令。”

    蛮族古林资源稀少,环境恶劣,导致全族上下生活条件极为贫寒,如果不是那天生强健的身躯在支撑着,恐怕每年因为这恶劣的环境影响,要死上不少人,所以整个满族人都渴望能离开古林,到外界生活。

    孟尔说完之后便和身后几位长老一起恳切的望着苏恒,眼神里满是期待。

    苏恒没有说话,只是面无表情,没有暴露出内心的想法,然而心思却一阵活跃。

    蛮人这几位长老的主动到来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先前顾忌这次招募的蛮人太多,会引起赵无极的忌惮,而自己要是主动遣散的话一会在赵无极面前显露出自己的虚心,反而得不偿失,二来蛮人一腔热诚的跑来投军,你却将他们遣回,这无疑又会得罪一部分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