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保持国家大体统一的国家,唯有宋国。

    宋国国君何以能够成为唯一的胜利者?这当然是宋君的实力足够强大,而宋君实力强大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宋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这独特的文化下,宋君掌握着强大的神权。

    宋国的起源商朝,乃是一个****的国家。即使周朝发动周武革命,一举灭亡了商朝,它也无法消灭商朝那众多的人口,以及它自身的统治。建立在商朝废墟上的宋国,虽然没有完全继承****的传统,然而整个国家的神权却依旧极为强大。

    宋国之外的国家,国君仅仅就是国君罢了。虽然他们权力权力的合法性,表面上看乃是来源于周天子的册封,间接的分享了神权。然而在实际中,他们的权力则是来源于国君的表现,如果你表现好,是个“仁君”,大家就为你效力;如果你表现不好,是个“暴君”,大家不推翻你就是好的了!

    对于这一层,认识得最深刻的,就莫过于周厉王和卫懿公了。周厉王禁山泽之利,并禁止国人议论,结果就是被国人推翻,实行“共和行政;卫懿公爱鹤,赐给鹤以官位和俸禄,结果卫国遭到戎狄入侵时,国人和大臣都不愿出战,结果卫懿公孤军奋战被戎狄杀死。

    然而在宋国,是绝不可能出现国人起来反抗宋君,并且将宋君推翻的事的。在崇尚鬼神的宋人眼中,宋君不仅仅是国家领袖,更是神的代言人!凡人如何能够与神对抗,进而违背神旨?

    在华氏从宋国彻底出局的华向之乱中,就能够明显的看出这一点。当时的宋元公,在国内没有什么政绩,也并没有直系亲属掌握重要的领地。他的兄弟被华氏抓住,以国君的身份亲自向执政华亥求情,依然不能保存兄弟的性命,甚至连儿子都成为了华氏的人质。然而真到了与华氏决战的时候,元公亲自出马,国人一呼百应。在战场上,连华氏自身的族兵,遇到了国君的旗帜都自然倒戈,不愿与国君对抗!

    宋君最大的权力,就是来自于“神”的地位。在宋国这样的国家,任何一个权臣,能够做到的极限,也无非就是像后世的霓虹那样,成为幕府将军,而永远不可能成为“天皇”!

    然而对于一个大权在握的权臣来说,谁能够忍受自己的头上还有另外一个地位比他更高的人?这个地位更高的人,在一般人的眼中是神,然而在权臣眼中,也不过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废物罢了!

    对于子喜来说,当时的宋桓候就是这么一个废物,自己才是宋国真正的统治者!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废物,子喜可以对他呼来喝去,可以杀掉他另立新君,唯独办不到的就是取代他的地位成为名正言顺的宋国统治者!

    从楚国来到宋国的华戎,看到了子喜想要取代宋君的野心,他方一拜见子喜,就立即受到了他的重用,并帮助子喜谋划戴氏取宋!

    华戎作为野心家,深谙统治的艺术。他深深的认同李悝的统治艺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而在他看来,让庶民们知道统治的最好方式,就是用鞭子和斧头让人们认清楚,实际掌握他们命运的到底是人,还是神!

    为了得到刑罚之权,他让子喜忽悠宋桓候:夫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从而成功的得到了对国人审判和惩罚的权力,而仅仅留给桓候表面上的赏赐、庆贺等权力,将桓候变为一个吉祥物。随后在数年之内,他又通过一系列严厉的刑罚,推行法制,用鞭子和斧头让宋人知道了司城子喜才是决定他们命运的人,而不是那个虚无缥缈的“宋君”!

    在这一过程中,华戎也帮助子喜逐一的消灭桓候的兄弟、子侄等,让国君彻底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而在宋国通过刑罚真正的建立起了权威后,他又将宋桓候赶下台处死,让子喜登基成为宋君,由此完成了戴氏取宋的过程!

    华戎通过这一谋划,帮助子喜夺得了国君之位,也由此得到了子喜的回报:宋国大司寇。对于子喜来说,他是通过刑罚建立权威并夺取政权的,而这一权力也就万万不能够丢弃,只有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才最合适!华戎,就是子喜眼中的自己人!

    然而华戎如此费心帮助子喜谋划,让子喜成为宋君,却是包藏祸心的!即使子喜真正成为了宋君,成为了宋国名正言顺的统治者,他也不能成为宋人心中的“神”!因为宋人虽然对国君的政绩什么的都不在意,唯独在意他们传承与血统。子喜虽然是公族之后,然而他却没有一代代的继承“神”的血脉,自然不能够成为“神”的代言人,也不能够成为宋人心中的精神领袖!

    戴氏取宋以后,宋人心中的精神形象,一下子就崩塌了。没有了神权的凝聚力,宋国这个国家的最重要的一根骨头已经断了,整个国家由此变为了公族联合执政的国家。为此,子喜不得不大力拉拢同为戴族的乐氏,给予乐氏族长乐成执政之位;同时安抚中小贵族,把已经在宋国失势的向氏扶持起来作为一面旗帜,给予向舍司马之位,让宋国中小贵族的心理能够平衡,以保持整个宋国大体的统一。

    而这样的局面,是华戎在谋划戴氏取宋时,就预料到的结果!华戎谋划出这样的结果以后,通过他执掌宋国刑罚的司寇之位,悄悄的整合了原来的华氏在宋国国内的力量,又通过原本在楚国的华氏势力,联络上了楚国的高层。

    在这样的内外两方面力量之下,华戎有绝对的自信可以掌控整个宋国的局面,统治整个宋国!在他看来,窃钩者诛,窃国者候,谁若是挡在他前进的路上,他一定会将其消灭!

    在华戎原本的谋划中,他是想让子喜作为君主的皇氏,以及乐成背后的乐氏保持实力平衡,然后他再从中挑拨双方的关系,待到双方两败俱伤时,他再出来从容的收拾整个宋国的局面,掌控宋国,并且完成他的祖先都无法想象的功绩:成为宋君,成为宋国名正言顺的统治者!

    华戎的谋划,在他进行戴氏取宋时,是成功的;在他暗中扶持乐氏,让其掌握了整个宋国三分之一的力量,可以与子喜对抗时,他是成功的;在他整合华氏的力量,与楚国勾通时,他也同样是成功的!

    然而他的所有谋划中,却唯独漏掉了一个他一来到宋国就忽略的人物——子偃。

    华戎来到宋国时,子偃还非常年幼,极不起眼。在子喜将子偃封到丰邑时,华戎并不反对,他认为这是让皇氏与乐氏之间保持平衡的关键,也可以作为双方未来发生冲突的焦点。在他的眼中,子偃就是一个性格暴躁而又幼稚的少年,这样的人只要稍稍引导,就能够变成一个炸雷,最后为他所用!

    然而子偃一分封到丰邑以后,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开始变成了宋国的“贤公子”,拉拢了墨家和农家为他所用。而他治理领地的手段,也令华戎叹为观止。

    对于这样善于治理领地,发展力量的“贤公子”,华戎一直极为警惕。因为领地治理的越好,就越是能够调动足够的力量,而力量的增强,就会打破他在宋国国内谋划的实力平衡!

    为此,他在多方面施展手段,将子偃赶出了宋国。在当时,他已经看到了田婴对子偃的杀机,在他看来,子偃必死无疑,他在宋国所谋划的平衡就可以重新实现,而他的计划也就不会再有变动了。

    子偃从必死的局中走了出来,令得他大吃一惊。而当子偃重新回到了宋国,并且得到了强力外援赵国的支持后,他已经将其看做挡在他的谋划中最大的敌人!

    将陶丘丢给子偃,也是他的计划。因为在子偃有着丰邑的情况下,皇氏的力量已经开始超越了乐氏,如果擅自挑拨双方的关系,让双方发生冲突,并不能够让双方两败俱伤,反而会让乐氏陷入衰亡,皇氏由此成为宋国最大的家族,统合整个宋国的力量!

    这当然是不符合华戎的谋划的,因此他需要增强自身的实力,来让整个宋国保持新的平衡。他因势利导,将子偃丢到了陶丘这么一个错综复杂之地,就是希望此地能够牵扯子偃的精力,并让他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实力!

    然而子偃的治理才能令他难以置信,短短数年之中就将陶丘治理的如此繁盛,到了现在,连他都不能够准确判断陶丘的实力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乱起() 
华戎是一个相信实力的人,在他的眼中,有多大的实力才能得到多高的地位。他自己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在治理城邑,积蓄实力上,他不如子偃;而在如何运用实力方面,他相信整个宋国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如今子偃的实力已经极其强大,强大到他都不能准确判断的地步,那么留给他唯一的路,就是联合他手中剩余的力量,一举将这个平衡破坏者击倒!

    理清楚了自己的思路,华戎分批从这座隐秘的院子中抽调了数十人精心训练的武士,让这些武士进入到他的府邸中。办完此事后,他也就回到了府邸中开始准备晚上招待陶丘君的宴会了。

    戴言收到了大司寇华戎的宴会邀请时,是有些奇怪的。他作为国君的弟弟,然而与司寇华戎却并不熟悉。然而华戎却告诉他晚上有与楚国作战的要事相商,如此情况下,戴言倒也不好拒绝了。华戎作为宋君的谋主,宋国的大臣,对戴言如此盛情相邀,在他将要对抗楚国的关键时刻,是必须花大力气拉拢的!

    因此戴言很快就答应了华戎的请求,并承诺晚上必定准时赴宴!

    到了晚上,戴言带着浩浩荡荡的随从,进入了华戎的府邸,开始参与此次宴会了。

    还没有抵达华府,戴言从陶丘带来的众多随从侍卫就开始进入华府布置起各种防务来。这并非戴言单独对华戎的不信任,而是他作为一个封君该有的排场。戴言在陶丘时就发现,作为主君,若是他低调从事,他并不能够得到人们的尊重。相反,若是他讲究起浩大的排场,他处理起事务来要省心得多!

    这也是这时代的特色了,贵族们若要真的展现出与人不同,尊贵的一面,就必须通过各种繁琐的礼仪,乃至浩大的排场给人以震撼!

    对于戴言的布置,华戎却并不在意。

    当戴言抵达华府时,华戎亲自出门相迎,并将他迎入了内厅中。在这里,已经有众多宋国贵族在饮酒做乐了,他们一见到戴言进来,立马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并向戴言一一问好行礼。

    戴言一一回礼,随后被华戎安排在了上位。

    戴言方一坐定,就对华戎问道:“司寇邀请在下前来,说是要商议对楚作战之事,不知司寇对此有何见解?”

    华戎见到戴言如此急迫,立马哈哈大笑说道:“曹公何必如此着急!如今楚国已经攻占了相邑南部,即使我宋国想要快速将其夺回来,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办到的。君上命令我务必处理好后勤事务,以便曹公对楚作战没有后顾之忧!待我等先好好享受,再谈及国事,如何?”

    听完华戎的话,戴言却有些不买账的说道:“楚国攻克了相邑南部,侵害了我陶丘商人的财产,对我陶丘影响甚大。在下恨不得立刻就能出兵南下,将楚人逐出相邑,又哪里有心情来享受呢?”

    华戎见此,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