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言说道:“楚国如今虽然夺取了相邑南部,然而他们现在也是强弩之末,若是宋国出兵抵御,一定能够将楚国击退”

    见到四周的贵族,乃至坐于主位上的子喜都一脸畏惧,戴言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各位若是畏惧楚国,不想抽调大军出来对付楚国,那么就由陶丘来对付楚国如何?”

    在场的贵族一听戴言此言,也就没有太大意见了。毕竟只有戴言自己在相邑有利益,他们又何必为了戴言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实力呢?

    戴言的话,令得子喜都有些尴尬,不过很快他就一脸欣喜的说道:“既然子偃愿意出头,那么我就同意你的请求,此次陶丘出征所需要的后勤,就由哥哥来帮你承担了。”

    见到子喜表态以后,无论是相国乐成,亦或是司寇华戎亦或是司马向舍都不表态了,大家就此沉默以对,朝会很快散去。

第二百七十章 内乱端倪() 
“相国,陶丘君想要独自出兵对抗楚国,你也赞成此意吗?”乐成的府邸内,司寇华戎带着疑惑问道。

    “当然没有意见!我乐氏本来就在相邑没有利益,它受到楚国的攻击自然就不关我的事了。如今子偃既然愿意出头,那么我自然也不会阻止!”乐成理所当然的说道。

    听到他的话,华戎随即一脸诡异的问道:“相国,您若是如此想,那可就想岔了!如今子偃拥有陶丘,在宋国权力深重,即使是相邑开设的煤矿和铁矿被楚军占去,和他又有何关系?他如此热心此事,恐怕是有其他心思啊!”

    乐成心中一动,脸上看不出表情的问道:“那么你说说看,子偃有什么其他的心思?”

    华戎嘿嘿一笑,说道:“子偃如今想要的,自然就是相国您的这个位置了!”

    听到华戎的话,乐成立即脸色大变。他当然知道,如今的戴言,将陶丘治理得日渐繁荣,在整个宋国的声望如日中天。然而乐成担任相国的时间里,宋国虽然有了一些改变,然而总体上还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这也令得乐成在相国的位置上,压力越来越大。

    乐成毕竟是人老成精,他很快就从华戎刚才的话语中跳了出来:“华戎,你如此挑拨我和子偃的关系,到底有何目的,大可以明说!”

    见到乐成如此作态,华戎也是有些感叹。他随即说道:“相国误会了,我并非要挑拨您和子偃的关系。在我看来,子偃的存在,不仅威胁您的地位,也威胁了君上的地位,我只是想替君上解决麻烦而已!”

    见到乐成依然不信,他又开诚布公的说道:“子偃为人,野心极大!在陶丘经营数年,如今他的实力极其强大,若是任由他继续发展,最终宋国他的实力一定会超越君上,给我宋国造成巨大的动荡!在此时刻,我等应当趁他进入睢阳的时候,联手将其一举消灭!如此,相国不用担心相位受到威胁,我也可以为君上消灭隐患,此乃一举两得之事!”

    听到了华戎的话,乐成脸色阴晴不定,最终他仿佛下定了决心似的说道:“你想要如何除掉子偃?除掉他以后,你又如何向君上交代?”

    华戎回答道:“今天晚上,我可以邀请子偃前去赴宴,在宴会上,直接使用刺客将其杀死!而相国就需要提前调动乐氏的力量,将整个睢阳控制起来。到了那个时候,我等就可以将子偃想要谋逆作乱的消息报告给君上,君上到时候就只能承认我等的行为了!”

    听到华戎的建议,乐成思虑良久。随后他下定了决心说道:“既然你有如此把握,那么我就同意你的建议,我会在今晚调动乐氏的族兵控制城门,剩下的就看你的了!”

    “这是当然!”华戎带着笑意的说道。

    随后,两人又商议了具体的行动细节,待到所有方面都考虑清楚以后,华戎方才离去。

    离开相国府邸的华戎,命令手下给戴言下了一张请帖,邀请他晚上赴宴。随后这位宋国大司寇并没有直接回到府邸,而是在车上换了服装,穿成一副不起眼的模样,在睢阳一个偏僻的地方下车,进入了一个偏僻的小巷。

    华戎在进入小巷以后,还朝着附近望了望,确定没有人注意也没有人跟踪以后,他径直走到一个院子门口,敲了院子的门以后,从院内传出一个警惕的声音:“谁?”

    “华督之后!”华戎沉稳的回答了一声。

    门内听到了他的回应,将门开了一个门缝,随即一张警惕的脸露了出来。来人见到了华戎以后,脸露意外之色,随即赶紧将他请进门,并将他带入院门之内。

    这么一个不起眼的院子,里面的面积却极为宽广。华戎却丝毫不觉得奇怪,他轻车熟路的走入院子深处,在这里,有着数十人正在练习各种武技。从他们那矫健的动作来看,这些人不知已经训练多久了!

    随后,华戎见到了一位身形精瘦的中年人。中年人一见华戎,就丝毫不客气的说道:“到底发生了何事,需要你亲自到这里跑一趟?”

    华戎回答道:“戴族内讧就要到来,我等复仇的时机已经到了!这一次我们在宋国国内的力量都要发动,楚国的外援我们也要尽量争取。我们能不能复当年灭族大恨,并且未来在宋国的地位,就要看我们这一次的表现了!”

    中年人听说复仇的时机已经到了,也是异常激动!他让华戎在这里待了一会,随后就派出一个人前往外界联络,并让人去通知楚国人。

    正在此时,华戎又问道:“你们和向氏应当也有联络吧,他们对于此事是如何看的?”

    中年人一脸怒其不争的表情说道:“向氏如今已是彻底的空架子,皇喜给了一个司马的位置就将他们给笼络了,实在是给我桓族丢脸!这一次,没有他们,我们也一定能够成功!”

    过了不久,一个身形紧张的人也进入了这座院子,此人正是来到宋国向宋国朝堂施压的楚国使者唐眛。

    唐眛一见到华戎,先是有些愕然,随即却是大有深意的说道:“令尹大人说他已然在宋国布局多年,向我保证来到宋国一定能够获得援助,难道说的就是司寇大人?”

    华戎回答道:“您猜得不错!在下却是受令尹大人之命,前来宋国的。如今我们在宋国国内将要做一场大事,急需楚国对我们的援助,希望您能够将我们的诉求带回去!”

    唐眛听完以后,立即点头答应。随后他又问道:“我曾听说宋国公子子偃在朝堂上进言,他将要带领大军独自对抗我楚国大军,可有此事?”

    “使者大人放心,子偃的说法仅仅只是一个说法罢了!我等如今发动的契机,就是针对他的,只要他一死,宋君子喜必然会极为愤怒,到时候我等只需要藏在暗处,等待皇氏与乐氏的内讧!待这两族两败俱伤以后,就是我向氏渔翁得利的时候了!只要我们能够执掌宋国,宋国一定唯楚国马首是詹!”华戎向唐眛保证道。

    得到了华戎的承诺,唐眛也是异常高兴。他又鼓励了华戎几句,方才从院门中退出。而在他回到驿馆中以后,他立即通知随行的楚国卫士,命他们赶紧启程出发,离开睢阳,他已经预感到整个宋国将会陷入一场空前的内乱!

    在院内的华戎,见到打发走了楚使唐眛,也不由得松了口气,开始思虑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他是一个出身普通的贵族,从小在楚国长大。在楚国,他作为一个外姓的贵族,从小就受到了各种排斥,无法完全融入楚国贵族的圈子。

    每当他面对着这种排斥,问他的父亲时,他的父亲都会一脸感叹的对他说道:“孩子,受人排斥不是我们的错,因为我的根不在楚国!”

    当华戎问他的父亲,他的根在哪里的时候,父亲都会面对北方,一脸虔诚的回答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我们的根基就是在北方的宋国!”

    随后,他的父亲就向他讲起了宋国曾经的辉煌,并且给他诉说了他们华氏曾经的显赫!

    曾经地位显赫的太宰华父督,见到孔父嘉(孔子祖先)的妻子漂亮,就杀死他夺其妻;宋君对他的权位不满,华父督就弑君而再立新君!

    权倾宋国的执政华元,为了让楚国退避,就能够亲自作为刺客进入楚军阵营,劫持楚国大司马!为了让楚国和晋国停止争霸,就能够倡导弭兵会盟,并且给天下维持数十年的和平!

    华氏家族,从来就是一个野心勃勃,专出野心家的家族!

    小小年纪的华戎听到这些先辈权臣的事迹,极其激动,对于先祖权倾一国的手腕也是极其钦佩!他立志日后定要实现先祖的荣光,掌控整个宋国!

    华氏在宋国显赫时确实显赫,然而他们落魄的时候也一样落魄。在两百年前的华向之乱中,他们不得不离开宋国。而对于这一场变乱,华戎在了解清楚了其中的详情后,他就对当时的宋国公室乃至老牌贵族戴族产生了刻骨的仇恨!

    两百年前的宋国华向之乱,是一件很难说清楚谁是谁非的事。同为桓族的华氏和向氏,因为对宋国有巨大的功劳,在宋国地位飞涨,开始变得飞扬跋扈起来。他们的举动,引起了宋国国君以及老牌贵族戴族的不满,由此爆发了华向之乱。

    国君与戴族,也就是现在的皇氏和乐氏联手以后,成功的将桓族消灭,华氏彻底从宋国政治舞台上消失,而向氏的实力也由此大为衰弱,变成了如今的空壳子。

    虽然华氏从宋国政治舞台上消失,然而这却并不代表着华氏的力量彻底消亡。华氏当年繁盛时,权倾宋国,在整个宋国急速扩充势力,由此在宋国各地形成了无数地方豪强。这些豪强即使经过两百年的时间更替,也依然没有完全消亡!

    作为一个专门出权臣和野心家的家族,华氏从来没有忘记重返宋国的舞台!

第二百七十一章 华戎的谋划() 
宋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它从立国到如今的时代,权臣层出不穷。然而在子喜以前,无论是多么有实力的权臣,从来没有人能够完成由“臣”到“君”的转变!

    华戎作为当年权倾宋国的华氏后裔,对于自己祖先的失败了解得异常清楚。在他看来,他的祖先华元、华亥等人作为权臣,却最终被赶出宋国,乃至连整个家族都被葬送,最重要的原因,无非就是宋君的权力太大了!

    从春秋时代开始,由周王分封出来的各大强国,都进入了公族或是豪族垄断国政的时代。在那个时期,晋国有六卿,鲁国有三桓,郑国有七穆,齐国有天子二守的国、高,而宋国有戴族和桓族。

    公族势力的急剧膨胀,开始肆意的侵夺国君的权力。国君与公族之间的斗争,开始越演越烈,各个国家都开始谋求“转型”。在这样的转型中,晋国被一分为三,由此变为韩、赵、魏三国;齐国田氏趁天子二守与国君争权时背后捅刀子,一举控制了齐国并完成代齐;而鲁国则依靠儒家思想,以及下层士人的帮助,将三桓逐一踢出鲁国,最后鲁国分裂衰落方才使鲁君重掌国政;至于郑国作为转型失败的国家,直接就被韩国给吞并了。

    在国君与公族的斗争中,大部分国家国君都是失败的一方,即使是像鲁国那样国君战胜了公族,也必然造成国家的分裂和衰落。唯一的国君能够战胜公族,并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