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召虎-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昏之时,董璜用过晚饭,正要回房享用董六找来的两个美人,却有人来传令,天子召见。

    既是刘协召见,董璜也不敢怠慢,强忍心中不耐,匆匆赶到天子刘协住处。

    “臣董璜参见陛下,却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有何吩咐?”董璜见了刘协,躬身一礼。

    “董君不必多礼,朕只是问询近日的迁徙之事。”刘协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拉着董璜坐下,细细询问了他一些近日的事情,包括先前宫女的伤亡和失踪,行程的安排等,零零碎碎,不胜其多。

    正当董璜不耐烦时,刘协似是无意中说了一句:“朕听说相国麾下有一司马,似乎是姓张,在雒阳安顿百姓搬迁,颇是有为,去了朕一块心结,朕要见见他,便有董君代为传召,如何?”

    董璜一听到刘协所说,立时便知道他指的是张辽,看向刘协,眼神刹那间锐利起来,沉声道:“陛下要召见张辽?!”

    刘协不料董璜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心中不由一惊,小脸上却仍是一副微笑的神情,看着董璜,奇道:“莫非有何不妥吗?朕只是心念百姓,听闻他遵照相国之命,安顿的很好,心中欣慰,想要见他一面。”

    董璜盯着刘协看了一会,忽然想到了什么,嘴角突然露出一丝古怪的神情:“说来陛下要见张辽倒也在情理之中,这张辽与陛下倒还有些干连。”

    “哦?朕从未听闻此人,却不知此人与朕有何干连?”刘协这下子真的好奇起来,与此同时,心中也有些振奋,若是张辽真与自己有所干连,那拉拢起来必然极为轻易了。

    看到刘协有些急迫的神情,董璜抚了抚衣袖,淡淡的道:“张辽娶了弘农王妃,乃陛下王嫂,岂非正是有亲。”

    刘协面色刹那间变得极为难看,连小小的身子也剧烈颤抖起来。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声雷霆惊坐起() 
董璜瞥了一眼面色难看的刘协,眼里露出一丝得色,装模作样的问了句:“陛下,可还要召见张辽?”

    “啊?”发怔的刘协回过神来,摇摇头:“不必了,董君且退下罢。”

    “陛下,那臣便告退了。”董璜向刘协长身一礼,退出了屋子。

    董璜离去后,刘协仍是呆呆的坐在那里,面色铁青,拳头握得咯咯作响。

    片刻,刘和求见,进来后便问刘协:“陛下,如何?”

    刘协不答,盯着他看了好半天,直到刘和面色有些僵硬,刘协才质问道:“为何未提张辽那狂夫娶朕皇嫂之事!令董璜耻笑于朕!”

    “啊?竟有此事!”刘和闻言大惊,慌忙拜倒:“非臣隐瞒,实在是不知此事啊。”

    刘协看刘和确实不知此事,怒气这才消散了些,不满的道:“刘君不明情况,便让朕召见张辽,若非董璜反对,朕必为天下所笑!百年之后亦复何面目去见吾兄!”

    刘和忙再拜道:“此臣之过,请陛下降罪。”

    “罢了,还好未曾酿成大错。”刘协摆了摆手,沉默了下,又想起了什么,道:“不过以朕观之,董璜似与张辽那狂夫有隙。”

    刘和沉吟道:“如此拉拢张辽大有可为,可叹他却……”

    “拉拢他作甚!”刘协恨声道:“可恨那张辽狂夫,悖逆大礼,胆敢以贱犯尊,欺吾皇嫂,又岂会是什么忠良之辈,实在该杀!”

    刘和看刘协情绪再次激动起来,忙道:“陛下息怒。”

    刘协哼了声,起身徘徊了两步,道:“刘君,若朕出面,能否救回皇嫂?”

    刘和忙道:“陛下当以大局为重,张辽娶弘农王妃之事,必是董卓为拉拢他所为!此时陛下出面,必与董卓有所冲突,一旦惹起他的凶心,大事不妙哪!”

    “这……”刘协一想起凶悍的董卓,眼里闪过一丝恐惧之色,无力又坐在席上,喃喃道:“朕生而失母,两后相争,朕在其间惊惊颤颤,皇嫂入宫虽仅数月,却温婉和善,待朕如亲弟,而今落入粗人之手,实令朕心难安。”

    刘和沉默不语。

    董璜回到自己的住处后,再也没有兴致找什么美人,想起今日天子想要召见张辽之事,他心中就有一种急切的危机感,当下召来董六,沉声问道:“董五和刘恶虎可有消息传回?”

    董六忙道:“回公子,还不曾,今日已晚,渑池距此有近百里,他们怕要明日才能传回消息。”

    董璜有些焦虑的徘徊了两步,断然道:“明日一早便派人去打探消息,若情况不对,吾便要亲自去走一趟!”

    董六一惊,忙道:“公子,区区一个张辽,还不值得公子亲自动手吧?”

    “你懂什么!”董璜不耐烦斥责了一句,道:“张辽的弱点在于出身差,名望低,但他若是真做好了迁都之事,恐怕会令不少人侧目,吾心难安,他既然逆了本公子之意,夺吾之好,便绝不能给他任何翻身的机会!”

    董六忙又劝阻道:“可是还有陛下的车驾,护送车驾的还有北军中候刘表,督领北军五营,刘表乃宗室,不与相国同心,公子若是离开,陛下这边出了差错,相国必生雷霆之怒啊!”

    董璜神情一滞,不由冷静了下来。的确,他恨张辽,但与天子一比,便不算什么了,若是天子出了差错,恐怕叔父董卓会直接杀了他。

    董六看董璜平静下来,忙又道:“公子,张辽说到底不过一个司马,比千石的职务,手下并州兵又多在雒阳,刘恶虎已经带着六百司隶前去,想必不会出差错。”

    董璜点了点头:“这倒是,刘重宁办事很是很老道的,也罢,便再等一日吧。不过若是刘重宁也折翼而回,那本公子就必须动手了,便是将天子车驾迁延半日也再所不惜!这张辽让本公子感到了威胁,他与吕布那些人都不同,他的手段很厉害,胆子也很大。”

    董六神情有些茫然,不明白前两日董璜还小看张辽,为何今日一下子就重视起张辽了。

    他却不知道,张辽身份虽低微,但如果有类似天子刘协这样的高位者器重,一飞冲天也未尝不可能。

    而今日刘协意图召见张辽之事,让董璜心中大为警醒。

    当然,董璜还不知道,张辽已经斩杀了他派出的一条走狗董五,并擒拿了他寄予希望的刘嚣,否则他还不知该是怎样的惊怒!

    ……

    渑池,张辽虽然对董璜有所警惕,但却没料到董璜早已对他磨刀霍霍,迫不及待,已经警惕他的崛起。

    他更不会想到天子刘协曾想过召见他这个小小的司马,却因唐婉之事而罢,反而对他心生怨意。

    董卓当初将唐婉嫁给他,孤立他的算计已经起了作用!

    张辽在渑池处置了粥棚之事,平复了那些豪强的怨意,又擒了司隶校尉刘嚣,令一帮朝臣家眷对他俯首帖耳,总算是理顺了人事,一切都简单了起来。

    由于当日天色已晚,大队伍又前行了二十多里,便在渑池境内休息下来。

    张辽吃住依旧是与蔡琰一家在一起,蔡琰父亲蔡邕名著当世,不但精通经史辞赋,而且擅长音律,张辽用过晚饭后,在蔡琰这里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焦尾琴,不由起了兴致,让蔡琰为他弹一曲。

    蔡琰自由跟随父亲蔡邕学琴,天赋过人,心神恬静,琴艺也是顶尖之属,一曲优美的琴音之中,张辽不知不觉沉沉睡去,连日的奔波,让他实在是不胜疲惫。

    睡梦中,张辽梦到了董卓迁都,一如历史般死伤数十万,梦到了曹操、孙坚攻打雒阳,吕布杀董卓,身死白门楼,蔡琰被胡人掠去,难逃凄惨的命运,唐婉在陵园中孤独终老,乃至迷迷糊糊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个个似是非是的人影在梦中闪过,一部三国仿佛已经被他遍历,而后是三国归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原一空,白骨枕籍,而他却仿佛一个过客,俯瞰着这一切而无力改变,用力大吼,却丝毫没用。

    突然间,董卓那狰狞的面孔又出现在面前,命董璜杀死他,董璜阴冷的笑着,拔剑向张辽看来,而张辽也不甘就死,大吼一声,拿着黄龙钩镰刀朝董卓叔侄劈去!

    轰隆隆!

    一声惊雷突然响彻天空,董卓和董璜面孔消失,张辽猛然惊醒,从榻上坐起,才知一切只是一场梦,看看外面天色,还是一片漆黑。

    他长吁了口气,擦拭了额头冷汗,感到浑身仍是疲倦,正要躺下再睡,突然间,外面又是一声惊雷。

    轰隆隆隆!

    真是雷声!不是做梦!

    张辽霎时间脸色大变!

第一百六十三章 灾难() 
轰隆隆,又是一阵雷声。

    张辽睡意全无,一下子从榻上跃下,顾不得点灯,摸索着扯过衣服披上,几步过去拉开窗帘,打开了窗户。

    呼!一股冷风吹来,让张辽不禁打了个冷颤。

    他向窗外看去,只见夜空中明月不知何时已经消失,阴沉沉一片,一道闪电蓦然如利剑划破苍穹,照的黑夜如同白昼,刺得眼睛生疼。

    紧跟着是巨雷轰隆,滚滚而来,不绝于耳,整个大地都在震颤。

    惊蛰之后,这是第一场春雷,也将迎来第一场春雨。

    “大兄。”住在外屋的张健听到张辽起床的声音,喊了一声。

    “三子,现在什么时辰了?”张辽声音凝重。

    张健点了灯,去看了沙漏:“大兄,还是寅时,离天亮还有两个时辰。”

    张辽沉声道:“速速召集亲卫,快马加鞭,传令渑池、新垵、弘农三县的令、丞,有秩、游徼、亭长,命他们速速来见我!”

    张健这几日跟着张辽奔波,也累的很,睡的还有些迷糊:“大兄,深更半夜,外面又要下雨,这个时候怕是不好召集……”

    “传令!”张辽断然道:“天亮之前,我要在这里见到他们,过不来的,就永远也不用过来了。”

    “是!”张健听张辽声音严厉,登时睡意全无,接了命令,急忙出去召集亲卫。

    张健出去后,张辽看着窗外呼呼刮起的冷风,忍不住大叫一声,一拳击在窗棂上,神情愤怒!

    他没想到,初平元年的第一场春雨会在这个时候降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场春雨贵如油,对于农耕来说,这是一场及时雨,天降甘霖,预示着丰收年。

    但这场春雨对于迁徙的数十万的百姓而言,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数十万口百姓迁徙,大多都已经在途中,绵延数百里,夜里也睡的是帐篷或露天,此时多半已经淋雨,道路泥泞,更加难行。

    但道路泥泞难行反而是小事,这场春雨带来的灾难绝不止于此!

    它带来的一个灾难是疾病!

    春寒料峭并不是说说而已,此时天气并不暖和,迁徙途中冷雨湿透重衣,对于疲惫远行的人最容易着凉生病,便是壮汉也难以承受,何况还有那么多老人、孩童和孕妇,一旦生病,便有性命之忧,甚至可能带来疠疫,那可就是灭顶之灾了!

    除了疾病,第二个灾难便是粮食!

    迁徙百姓都是自带粮食,而一旦粮食被雨淋受潮,便会发霉变质,不能食用。这对大多百姓的威胁不亚于疾病,只因这些百姓迁离故土,已然丢了田地,迁到新地后,多半受到地方势力阻扰,田地未必能立时分配下来,一旦误了农时,那可就一年都没吃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