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召虎-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心中不由大喜,这史阿还真没吹,手段真是利索,看他所过之处,那些司隶无不是手腕流血,兵器落地,可见史阿剑技的卓绝,却不知道他师父王越又是怎样的厉害。

    刘嚣被史阿拎过来,他的发髻和高冠不知何时已经被史阿一剑削掉,乱发披散下来,形容极是狼狈。

    “张辽!你竟敢挟持本校尉!你罪当夷灭三族!”刘嚣看着张辽,眼里迸射惊怒。

    砰!张辽照例就是回了他一拳头。

    啊!刘嚣一声惨叫,鼻端流血,头颅后仰,史阿正好顺势放开了他,退到一旁。

    扑通!刘嚣一声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满脸是血。

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刘协() 
看到威风凛凛的刘嚣转眼之间变成这副悲惨模样,那些本要冲上来的司隶都惊呆了,不少司隶甚至兵器哐啷落地,一时间无所适从。

    而那些官吏家眷看着刘嚣此时的狼狈相,只感到无比的快意充斥全身,恨不得以身代张辽,让那里殴打刘嚣的就是他们自己!他们看向张辽的眼神满是兴奋!哪还有半点漠视!

    人群中蔡琰下意识的捂住嘴巴,看着凶悍揍人的张辽,眨着明眸,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真……真是……”王巩连说了两声,却说不出来,他身旁王粲接过道:“真是太解气了!大快人心!这恶虎也有今日!相当日还曾上府搜查,何其猖狂,张司马真是痛快!”

    王巩回过神来,哼道:“他是痛快了,不过他打了刘重宁,怕是有大难了。”

    王粲默然。

    “张辽!”刘嚣捂着脸庞,刚厉喝半声,张辽又是一脚踹过去,拔了地上中兴剑,刘嚣见状不由眼神一缩,半句话咽在肚子里。

    张辽踩住刘嚣,根本不理会他,而是看向那些司隶:“全部放下兵器,束手就擒!谁敢妄动,本司马一剑剁了他,看尔等是否一同论罪!”

    那些司隶闻言,不由大是犹豫,有些束手无措。

    “不能放过这逆贼!”地上刘嚣突然又是厉喝。

    张辽又是一脚踩过去,而后高喝:“张健何在?还不动手!反抗者杀无赦!”

    “是!”不远处已经集结了亲卫的张健一声领命,带着数百亲卫杀气腾腾直扑而来。

    那些司隶平日里虽然趾高气扬,但对付的都是不敢反抗的寻常人,哪能抵挡的住张辽手下最剽悍的亲卫!转眼之间便如同落花流水,全面溃散,被一众亲卫缴了兵器,踢倒在地,跪成一片。

    地上刘嚣看到这一幕,顿时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地,犹自厉声道:“张辽,得罪了董校尉,又冒犯司隶,相国定要将你斩首论罪!”

    张辽眼睛一瞪,长剑斜砍:“再啰嗦本司马先斩了你的首,你的罪孽天下人已有公论!”

    看着张辽眼中的杀气,刘嚣脸颊抽搐了下,垂下头去,不再言语。越是贪权越是有野望的人就越怕死,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求生和谋进的机会。

    其实以刘嚣的老道和手段,先前设置圈套,突然发动袭击,已经是小心翼翼了,因为司隶办案向来少有人敢反抗,此次刘嚣设计,换做其他人早已经被擒,但他却低估了张辽的虎气和果决,也高估了司隶的战斗力,又遇到史阿这个雒阳的顶尖游侠,也算他悲剧了。

    权谋和战力是相辅相成的,独一不可恃,当某一项太弱时,胜负就会一面倒倾斜。论老谋刘嚣或许经验老道,但论战斗力,他比之张辽就是个渣。

    张辽拎起刘嚣,又命亲卫押走一众司隶,大步走出人群,无论是朝臣家眷还是渑池大小官吏,看到张辽都纷纷避开,他们既敬佩张辽的大胆,又唯恐出头被刘嚣盯上,日后惹来大麻烦。

    路过王家这一片时,张辽朝王巩咧嘴笑了笑打了个招呼,惊得王巩面色发白,唯恐被刘嚣发现,日后寻找王家麻烦。

    张辽将刘嚣丢给张健,命他小心看押,蔡琰过来,忧心忡忡的道:“文远,这可是一个大麻烦呢。”

    张辽摆了摆手:“怕他什么?说到底也不过是不干人事的老家伙,再敢跋扈我见一次打一次,惹毛了我一剑剁了他。”

    “噗!”

    纵然蔡琰有些为张辽担心,但看到他这副大大咧咧的土匪样,也不由笑出声,旋即又觉得失态,狠狠的白了他一眼。

    张辽说的也是实话,他来自后世,等级观念淡薄,不如时人对森严的等级地位那么敬畏,除了对自己尊敬的人外,见了其他职务高的,他都是礼节性的摆摆形式,真要惹毛了他,他立刻就会翻脸,管你是什么职务,官有多高。

    因此他不怕刘嚣,真正让他觉得麻烦的是董璜,这个藏在幕后的黑手,如今刘嚣被自己捉住,不知他能不能忍住?自己又该如何对待?

    ……

    弘农郡领九县,几乎是从东到西一字排开,而陝县位于弘农郡中部,与河东郡的大阳县隔河相望,两岸皆有大渡口,处于军事要道,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董卓当初入京时,便是从大阳县的茅津渡南渡黄河,经陝县、渑池、新垵、函谷关,抵达雒阳。

    此时,天子刘协的车驾便停留在陝县,一处四面守卫森严的院子里,年方十岁的刘协站在那里,看着院子里的一棵遒劲的奇树。

    阳春三月,黄昏的斜阳照射下,苍劲的老树生发出嫩绿的新芽,旁边桃树上也是桃花朵朵,芬芳满庭,美丽异常,但刘协的小脸上却带着忧色,有着寻常孩子未有的成熟。

    他的身后立着一个大约二十多岁的青年官员,面相敦厚,佩青绶银印,正是襄贲侯、幽州牧刘虞之子,侍中刘和。

    侍中官秩比两千石,与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黄门侍郎、议郎等官职类似,都属于散官,如曹操曾担任过议郎,而荀攸为黄门侍郎。但侍中在这些散官中的地位却最高,因为这个职位离天子最近,随侍天子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

    侍中共有八人,刘协即位后设了六人,其中就有董卓侄子董璜,刘虞之子刘和,以及王允之子王盖。

    天子法驾出,侍中一人参乘,坐在天子车右,负国玺,操斩白蛇剑,也有护卫之责,其余侍中则在骑马跟在乘舆车之后。

    如今刘协西行,自然是侍中董璜参乘在右,刘和、王盖等在后跟随。但一休息下来,董璜便会离去,而由刘和或王盖等人陪侍天子。

    “哎……”

    小小年纪的刘协对着阳春的美好景色却是一声长叹。

    身后刘和见状忙问道:“不知陛下因何而叹?可是饮食不当?住宿不安?”

    刘协声音稚嫩,却饱含无奈:“朕虽贵为天子,却不能自主,为强臣所迫,迁离京都,捐弃宗庙,抛弃子民,乃至生灵涂炭,他日不知该如何面对先帝……”

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连() 
刘和一惊,忙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监看,这才松了口气,忙躬身道:“陛下心怀宗庙与百姓,实乃大汉之福,只是平日还需慎言,陛下尚且年幼,不急一时,而董卓已经老迈,只要陛下暂且忍耐,暗中结交忠臣义士,定有机会光复汉室。”

    刘协冷笑一声:“董卓老了,可是还有董璜呢,朕看他比董卓还要强横。”

    “嘘!”刘和忙道:“陛下小心隔墙有耳。”

    刘协看了刘和一眼,转过头去,沉默下来。

    刘和看刘协仍是抑郁,突然想到了什么,忙道:“陛下可是担忧子民?”

    “是啊。”刘协面带忧色:“京都有百万口子民,老迈不堪者,孕妇幼子皆在其中,仓促迁徙之下,实是一场惨祸,朕不知多少次梦到雒阳子民死伤无数,哀哀哭泣……”

    刘和笑道:“如此陛下不须担忧也,臣今日刚听到一事,董卓麾下有司马张文远力谏董卓,悉心安顿迁都之事,使老有所乘,幼有所骑,又令弘农豪族在沿途设立粥棚,如此百姓伤亡必然大减。”

    “哦?竟有此事?”刘协不由眼睛一亮:“快快说来。”

    刘和当即便将张辽的所作所为向刘协细细描述,他其实也是听别人所说,但侍中顾问应对,本就有能言善辩之才,为了让刘协安心,竟将张辽的事迹说的有板有眼,如同亲眼所见一般。

    良久,刘协才长叹了口气:“有张文远在,实乃百姓之幸,这张文远如此通晓民事,却被董卓派去做了司马,实在可惜。”

    “陛下有所不知,张文远的将略更加不凡。”刘和又道:“臣还探得一事,这张文远便是先前在河内击败袁本初和王公节之人。”

    “哦?”刘协不由色变,炯炯看向刘和:“果是如此?”

    刘和点头道:“正是如此。”

    “好一个张文远!”刘协下意识的问道:“他年岁几何?”

    “年方二十一。”

    刘协沉默了片刻,长叹道:“真是文武皆能,只是如此俊才,却为董卓效力,否则他日当为中兴之臣。”

    “陛下,”刘和眼珠一转,低声道:“陛下有所不知,这张文远并非董卓嫡系,他出身并州,而非凉州,本是故大将军麾下假司马,去年十常侍作乱,张文远被大将军派出募兵,待其归来之时,董卓已经入京,以臣推断,张文远应是无奈之下才归附了董卓。”

    “哦?”刘协眼睛一亮。

    刘和又道:“臣还听闻,张文远在河内击败袁本初后,与董卓爱将胡轸冲突,暴打了胡轸一番,所以才功过相抵,董卓并未大肆宣扬张文远击败袁绍之事,依臣之见,张文远对董卓未必没有怨言。”

    “打了凉州胡轸?打得好!”刘协不由兴奋的叫了声,而后疾步徘徊起来,脑海中想象着张辽的风采,一时间心中的压抑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徘徊了几步,刘协突然炯炯看向刘和,小脸显出前所未有的期待和凝重:“朕要见张辽一面,如何?”

    刘和一惊,随即沉吟了片刻,缓缓道:“可。”

    看到刘和点头,刘协反倒有些犹疑起来,迟疑道:“朕召见张文远,若是被董卓所知,岂非害了他?”

    “此时岂可顾虑那么多。”刘和知道这个少年天子虽然睿智,性格却有几分柔弱,当即忙道:“陛下召见张文远,若得其暗中相助,与王司徒内外照应,共图大计,天之幸也!若其不助陛下,便是逆臣,不能久留,臣便传出一些言语,正好离间他与董卓关系,令董卓厌恶于他,甚至杀了他,也失却一臂助,于陛下亦有益也。”

    “这……”刘协不由一愣。

    “陛下,张文远虽是良才,但也不过一个臣子,岂可与陛下大计共论?成可喜,不成也罢,便是因此害了张文远,却还有其他俊杰,总要尝试一番,不能放过任何良机。”刘和急声道:“当此之时,当速速决断,否则陛下车驾进入三辅,张文远恐退回雒阳矣,失去一机会矣。”

    “好!”刘协眼里露出坚定之色:“便召张文远来见朕。”

    “陛下英明。”刘和忙道了声,想了想,又道:“不过要见张文远,还需通过董璜,否则只怕难见。”

    “董璜?”刘协眼里闪过一抹阴影。

    黄昏之时,董璜用过晚饭,正要回房享用董六找来的两个美人,却有人来传令,天子召见。

    既是刘协召见,董璜也不敢怠慢,强忍心中不耐,匆匆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