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汉-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是甄遥亲自出马,直到战马过了太原,甄遥这才脱离了商队,带着几个甄家伙计,快马赶回了冀州送信。

    可以说,这一次,完全是他亲手操刀。

    “刁难总是有一些的,不过一切用钱开道,也就有惊无险了,更重要是分成十几批过来。也没有引起路上守军的注意。” 说到这里,甄遥又轻蔑一笑道:“其实很多人心里有数,不过看在钱的份上。都装聋作哑罢了。”

    冀州很乱,甚至军队找不到归属,更多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如此一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太过正常了。

    韩非点点头,又和甄遥寒暄了几句。透露了一丝的亲热,韩非便离开了这里,上前观察这批战马。战马已经配备了马鞍,不过都是直筒鞍,并有绳套放脚,一侧还有上马的小蹬。可以说。很是粗鄙,但如今的骑兵配置,也就这样。

    虽然韩非知道高桥型马鞍和马镫,但现在不能用,他的骑兵还没训练起来,北方狼族的骑兵要远远强于大汉(除了西凉铁骑),公孙瓒麾下骑兵能力也相当之强,一旦传出去。这就使敌军如虎添翼。

    一旦到了并州,将少不得和北方狼族打交道。

    不过。可以考虑使用马蹄铁,韩非注意到,战马四蹄都是用兽皮包裹,这样虽然可以保护马蹄,但行走非常不便,也容易脱落,从保护战马的角度上说,完全可以使用马蹄铁。

    这批战马对韩非意义非常,有了这批战马,他便可以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无论冲击敌阵,还是远距离突袭,都将拥有极大的优势,可以说,他麾下军队的战斗力,因为这支骑兵而飞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他将来立足并州,乃至与天下诸侯逐鹿,也有了一定的资本。

    说实话,他现在对甄家很是感激。

    难怪,难怪历史上刘备要仰仗糜家,曹操要重用卫家,刘焉刘璋父子也重用贾家……没有东海糜家,就凭刘备的屡战屡败,早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哪还有后来的三国鼎立;没有卫家的支持,曹操又哪有陈留起兵之事?没有贾家的帮助,刘焉父子怎可能在益州站稳脚步?

    虽然商人重利,但他们也会为利而去搏命!

    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目着被绞死的危险。

    用在汉末,同样适用。

    早在迎马之前,韩非便准备好了练马场。

    这座练马场实际上就是原来冀州的一处军营,位于邺城的西北面,是一片占地五六千余亩的旷野,四周修建有围栏,地面平整,在马场西面,另有一处占地百亩的建筑,有军营、马厩和食料库。

    说起来也是有点可笑,韩馥当初建立这处军营,本来也是为训练骑兵的,可是他对军事一知半解,也没找对了门路,虽然开辟了一座军营,但实际上,他的战马只有三百余匹,还是他花高价从幽州买来的,也不是什么上好的战马,只是幽州本地的马,为此,无论是刘虞还是公孙瓒,都在他手上狠狠地捞了一笔。

    为了充门面,韩馥又在冀州本地弄了五百余匹畜力马混杂在其中,对外号称有千骑……现在想想,韩非就觉得有点可笑,这面子问题,果然是世族士子的通病。事实上畜力马也可用作军马,比如送信、载物,以及士兵普通骑乘行军等等。但要上战场鏖战,畜力马就差得太远,无论是速度、耐力、拼杀力和冲刺能力,都远远比不上真正的战马。

    一方面固然是品种不行,另一方面,冀州之地也养不出良马,所以大街小巷,到处是劣马充斥于市。

    可就是这样,这三百战马、五百余匹畜马中的上品,也被韩馥宝贝般养着,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这几个月的剿匪乃至清河郡的平乱,韩非几次用到了这三百的骑兵,但一旦事后,就被韩馥给以各种的理由要了回去。

    宝贝的不行!

    随着四千余匹战马进驻马场,练马场内顿时热闹起来。

    韩非站在马场边,注视着马场内的忙碌,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韩非远远地注视着一同前来的柯比能,在路上,他从甄遥那里意外得到一个消息,这四千余匹战马都已被阉割,没有一匹种马,鲜卑人不肯把种马卖给他们。

    这让韩非心中着实有些不悦,尽管他能理解鲜卑人不愿种马外流,但这个结果还是让他失望,他原准备在并州自己繁殖战马,现在计划被打乱了。

    看来,只能以后自己到草原上去抢了啊!

    时已入秋,落叶零星,在地面上铺了薄薄地一层,柯比能扫开了一处落叶,在趴在土上细细地嗅闻,这时,他的一名随从端来一箕马料,是刚刚蒸好黑豆,他随手抓起一把,放在口中细细咀嚼,却摇了摇头。

    韩非见状,便缓缓走了上去,笑问道:“有什么不妥吗?”

    柯比能连忙行一礼,“这些战马世代生活在草原之上,早已习惯了那边的水土,我很担心它们不适应冀州水土,会出现生病死亡。”

    这句话勾起了韩非的担忧,这才是他最怕的事。他连忙问道:“现在如何?”

    “冀州土地,虽然和草原上的土地有所差别,但差别却不是很大,战马虽然说很娇贵,但适应一段时间,想必还能适应过来,问题倒不是很大。但是,这些食料有问题。”柯比能说着,抓过一把黑豆,在手掌上摊开,笑道:“养马如养孩,不能太娇宠,也不能太粗糙,光吃黑豆,这些马就太娇贵了,将来行军打仗没有黑豆可吃,它们就会出问题,毕竟,它们在草原上更多的是在吃草,黑豆……鲜卑人不富裕,还真吃不起。草原上的草,可没有黑豆精细……我的意思是想说,将军不防加入一些粗杂之物,混合黑豆喂养。”

    韩非略一思索,也觉得柯比能说的在理,便点了点头,问道:“比如说……”

    “麦杆。”柯比能回答道:“我观冀州麦田遍地,麦杆当是无尽,这样一来,也是廉价,当是最适合之选。”

    “那喂养出来的战马会如何?”韩非不介意喂养的成本,哪怕是全用黑豆养之,韩非也能咬牙忍下,他在意的只是战马的素质。

    柯比能笑了,“只会更加的膘壮,毕竟,草原上可没有许多的黑豆,只有牧草。我建议黑豆与粉碎的麦杆五五分,这样喂养出来的战马,膘壮不说,适应能力也强,行军之时,只是青草等物便能短期应付,而不用担心影响战力。”

    “另外,将军可以以荒地种植草场,青嫩的牧草,会使战马更有活力。”

    韩非不禁为柯比能的到来而感到庆幸,要不是有这知马之人,单凭他那些手下,怕是会为他以后留下重大的隐患,一个处理不好,等待他的就是骑兵的全军覆没。当下,对柯比能不将种马卖给他的怨怼少了几分,真心谢道:“多谢少酋长指点,本将军感激不尽!”

    “不用客气,谁让我和太守投缘呢!”一场酒宴,韩非和柯比能吃的可是宾主尽欢,柯比能也觉得韩非这人很合胃口,不比那些他见过的汉人尽的繁文缛节。柯比能爽朗的笑道:“将来将军一定去草原做客,我会把将军当做贵客招待。”

    “呵呵,会有那么一天的。”韩非笑道。心里话:那一天,不会远的,而且,我可未必是去做客,而是带着刀枪,去征伐!

    柯比能仿佛理解韩非心中的失望,又微微笑道:“再过两年,等我继位了,或许我会卖给将军几匹上好的种马。”(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婚(十五)() 
柯比能仿佛理解韩非心中的失望,又微微笑道:“再过两年,等我继位了,或许我会卖给将军几匹上好的种马。”

    韩非也笑了起来,拱手道:“那就先谢为敬了!”

    等你即位之时,怕也是我征伐之始!

    这时,远处围栏外有士兵高喊:“主公,有要事禀报!”

    韩非向柯比能抱歉地说两句,转身迎了上去,“什么事?”

    士兵禀报道:“北平公孙太守的使团来了,已经快到邺城,州牧大人请主公立刻回去。”

    公孙瓒来了?

    “可知使团正使为谁?”韩非双眼一眯,问道。

    “正使天楷。”士兵顿了顿,又道:“听说还有一副使,叫什么赵云的,没听说过。”

    赵云?

    他也来邺城了?

    不是说他在公孙瓒麾下不受重视么,怎么会被派为副使?

    这让韩非有些意外,他连忙吩咐马场管事几句,翻身上马,带领典韦并几十士兵向邺城疾奔而去。

    ……

    “师兄,你怎的来了?”

    使团的迎接,千篇一律,虽然与公孙瓒很不分微 ,但两方见了面,也是和多年没见的老友差不多,寒暄了许久后,田楷说了不少的拜年话,才回了韩家给安排的下脚之地。田楷走了,却把赵云留了下来。

    韩非拉着赵云的手,颇是不解的问道。

    也难怪他这么问,赵云能耐是有。但是,在公孙瓒的手下,不显山不露水。根本就不被重用,无论是怎么看,副使也还轮不到他来做。

    本来,韩非以为自己能在赵云投靠公孙瓒之前将他拦下来,因为赵云的故乡就是冀州常山郡治下,在他看来,公元190年。赵云应该还没有出世,自己只要到了冀州,就有大把的机会。将这完美之将收入麾下。

    可他没想到,自己错了,在虎牢关一战之时,赵云就出现了。

    “不知公孙太守怎就知了你我是师兄弟。这次派人来拜贺。就想起了我。”赵云笑了一声,只是,这笑容有些苦涩,“若你不是我的师弟,其万难想到我。”

    原来如此!

    本来韩非也有这等猜想,不过,在他想来,公孙瓒应该不知道自己与赵云的关系才对。自己不可能说,赵云也不像是舌长之人。没想到。到头来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

    听着赵云的话,韩非心头一动,注意到了赵云话中称呼的变化。和上次相见一比,赵云有了变化。前一次在洛阳时,赵云还称公孙瓒为主公,而这一次,却只是称呼公孙太守,这说明什么?

    说明赵云不再像以前那般,有着对公孙瓒的忠心。

    韩非还清楚的记着上一次赵云和他说:只是,主公公孙将军在云最苦难之时收留了我,我若弃他而去,岂不是显得不忠不义……

    说起来,赵云也算是命运多桀了,一身的本领,可到头来,却是碌碌无为。

    他性子耿直,又不懂人情世故,难免会受排挤。

    想当初,他投奔公孙瓒时,公孙瓒问赵云:你是冀州人,理应投奔袁绍,为何要来投奔我?

    同样一句话,换个人肯定会说一些‘将军神武,声名远扬,心仰慕之,故来投奔’的言语。可那料想,赵云却回答公孙瓒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为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你……”

    这样的回答,又怎可能为公孙瓒满意。

    哪怕公孙瓒知道赵云厉害,也只是让他做一个主骑。

    所谓主骑,就是战将。

    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