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汉-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举止很有礼,看得出,对汉人的礼节很是熟悉。

    他就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那个柯比能?

    韩非对这时期大汉周边的那些小部族了解并不是很多,知道的一点,也是从《三国志》等一些史书上了解来的,但并不多,谁让《三国演义》只演了一个南蛮了呢。不过,韩非对这些部落一些杰出的首领都有着一定的认知,其中就有这一个柯比能。

    轲比能,汉末三国时期的鲜卑民族的杰出首领,由于他作战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被鲜卑民众推举为大人。他的部落近塞,所以他抓住有利条件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技术和文化,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北方的民族融合。他统率下的部众,战守有法,战斗力相当强大。自曹操北征后向曹氏进贡表示效忠。到魏文帝时比能受封附义王。后来在比能进行部落统一战争时,受魏国干涉,受沉重打击,于是对魏怀贰,献书魏帝表忠以麻痹魏庭使之放松警惕。此后轲比能的部众变得强盛,控弦十余万骑。为害魏国边境。每次钞略得财物,比能都公开透明地均平分配,所以得部众死力,各部大人都敬畏之。(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婚(十三)() 
实力强大后继续部落统一战争,于是威行诸部落,建立起强大的鲜卑族政权。深感威胁的魏国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韩龙将其刺杀,其政权立刻崩溃,鲜卑民族再次陷入混战。

    简单说,这也是一能人,若不死,三国鼎立到最后,还未必是什么样呢。

    《三国演义》里也曾提到过他一笔,呼应曹丕五路进攻蜀汉的计划,与羌兵一同出征。知道对手是令异族闻风丧胆的“神威天将军”马超后,便不战而自行逃回。

    韩非这边想着,甄遥又对柯比能介绍韩非,“这位,就是冀州牧之子,我大汉龙骧将军,三手大将韩非韩学远。”

    柯比能早就听说了韩非之名,一路上,更有甄家的商队给他详细的介绍,所以,虽然未曾见过韩非本人,但对韩非的了解,却也不浅。知道韩非能征贯战,又兼足智多谋,可一见之下,却见韩非和他想象中的却不大一样。在他一直来以为,韩非指不定是顶天立地,站起来顶破天,坐下压塌地,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回,满身肌肉的汉子,哪曾想到,竟是生得这般的文弱!

    恩,就像……就像他平日里接触过的汉家文人一般。

    就是这样的家伙,胜过吕布?!

    怎么可能!

    比较起来,吕布的名声在并州乃至草原上,可真好比后来的马超于西凉,马超是西凉的神威天将军,那吕布就是大草原上的神威天将军!

    提起吕布的威名。大草原上,上至白发,下至垂髫。无论是男女,对吕布无有不惧怕者。吕布的成名,就是在草原之上,而吕布成名之时,他柯比能还是一个孩子,他没有见过吕布,但是吕布的威名他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只要一听到吕布的名字,他就本能的感到一种恐惧。

    可那无敌的吕布竟是败了!

    败在了眼前如那文弱文人一般的少年人手中!

    柯比能不信之余,又有点怀疑。甄遥是不是给引荐错了,这就是无敌的三手大将?

    心里想着,面上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柯比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这要归功于他长居汉地的缘故。虽然才二十三岁。但比较老成,加上草原上风吹日晒,乍眼看上去,似三十左右一般,可一开口,却是声音洪亮,显得正当年。

    “下族之人柯比能,见过上朝韩将军。”

    韩非打量了打量这个叫柯比能的。见他行礼,轻轻地点了点头。不热情,也不冷淡,“免礼。你……叫柯比能?”

    柯比能有点疑惑,怎么听上去,这个韩将军好象是听过自己呢?心下疑惑,却不敢有半点的怠慢,躬身道:“正是。”

    “好!”韩非点点头,说道:“贵部落愿与我大汉往来,可见向汉之心,本将军心甚慰,希望以后你我双方的交易能长久下去,这样,也能互惠共利,各取所需。柯比能,你以为如何?”

    “下族也正是此意。”柯比能点头道:“另,听闻韩将军不日大婚,家父谴柯比能来,一为帮助韩将军驯养这些战马,联系我双方之友谊,以图长久;再来就是恭贺将军大婚,家父也特准备了一些草原上的粗鄙之物,一日后便可抵达,这是礼单,只是部落粗鄙,不及中原奢华,一点礼物不成敬意,还请将军笑纳。”

    “呵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贵父子有心了。”韩非平淡的接过礼单,扫了一眼,饶是他见多了珠宝财富,这一看下也不禁是心中大动。礼单是汉字写成,上面一列列,虽然没有宝物在内,但单牛羊,就足有五千头!

    其余的,如皮毛等,更是不计其数!

    韩非笑了,“远来是客,少酋长,本将军已在城内备下了薄酒,你我不防共饮一杯。来来来,里面请!”

    五千牛羊,如果运用得当,可解决四五万人的生活问题,尤其是耕地,冀州虽然说是富裕,但说起耕牛,数量却不是很多,十户人家能有一头就不错了!五千牛羊,如果不出意外,两年间便可在这基础上再翻一翻!

    本来,他准备入并州,还准备在草原上大价钱购买一批,没想到,就这么解决了!

    至于皮毛……可都是制作皮甲的好东西!

    草原上的平常之物,柯比能父子或许还不大看在眼里,以为粗鄙之物,可对韩非来说,却是有钱也未必能买到的好东西!

    韩非又怎能不高兴?

    一顿酒饭,吃的可谓是宾主尽欢,酒宴上,韩非更是亲切的同柯比能交谈着,打听着鲜卑的情况,为入主并州做着准备。

    柯比能虽然也是精明,但对于和鲜卑没什么关系的韩非倒不曾防备什么,除了一些真不能启齿的秘密外,余者和盘托出。

    通过柯比能,韩非了解到,如今的鲜卑,情况可不大妙,可以说是处在了内战之中。

    鲜卑的强盛时期,建立于汉末,建立着正是鲜卑最为杰出的首领,韩非也听说过这人的名头,叫檀石槐。

    檀石槐时有勇有谋,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东汉末在高柳北弹汗山(今山西阳高县西北一带)建立了王庭,向南劫掠沿边各郡,北边抗拒丁零,东方击退夫余,西方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的故土,东西达1。4万余里,南北达7000余里。永丰二年(156年)秋,率军攻打云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延熹元年(158年)后,鲜卑多次在长城一线的缘边9郡及辽东属国骚扰,汉桓帝忧患,欲封檀石槐为王,并跟他和亲。檀石槐非但不受,反而加紧对长城缘边要塞的侵犯和劫掠。

    西汉初,东胡自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后,鲜卑和乌桓一样,成为匈奴奴隶主政权统治和奴役下的对象。如檀石槐之父投鹿侯就在匈奴中服兵役三年。

    檀石槐对鲜卑人历史发展的另一个重大影响在于他确立了首领的世袭制度。他要像中原的皇帝一样,将自己开创的事业留给儿子,而不肯再由各部来选举他的接班人。显然,世袭制是鲜卑人摆脱原始社会、建立草原帝国的必经之路,檀石槐的选择应该说是正确的,是符合鲜卑人历史发展需要的,但是,他却没有一个可以继承他的事业、领导鲜卑人建立草原帝国的儿子。

    檀石槐去世后,其子和连成为鲜卑人的最高首领。他的才能远远比不上他的父亲,而且既贪婪又荒淫无度,处事有失公平,当年辅佐檀石槐的诸部大人、元老重臣对和连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和连对诸部的指挥已经开始有些失灵。

    和连并不是檀石槐的长子,也不是他唯一的儿子,由此可肯定,鲜卑人中还没有确立起嫡长子继承的观念,应该是受到部落选举制遗风的影响,是在檀石槐诸子中选举公认比较贤能的继承人为最高首领。和连为人尚且如此,他的其他兄弟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久后,和连在进攻汉北地郡时,在廉县被汉军的弩箭射死,他的儿子骞曼年纪尚小,无法担当起最高首领的重任,于是鲜卑诸部大人公推和连的侄子魁头继承和连的位置,这就为后来的权力之争埋下了种子。

    骞曼长大以后,要求魁头让位,魁头不肯,两兄弟各拥部众刀兵相见,鲜卑人的军事大联盟宣告瓦解,内部陷入分裂。各部大人多数没有参与骞曼与魁头争夺最高领导权的斗争,他们拥兵自重,自行其是,坐观成败,不肯听命于两兄弟的任何一位,实际上已经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在骞曼与魁头的战争还没有分出胜负的时候,魁头去世了,但问题并未因此而得到解决,魁头的小弟弟步度根继承了魁头的位置,继续与骞曼为敌。骞曼渐渐不敌,部众离散。但步度根所部再一次因权力斗争而出现分裂,步度根之兄扶罗韩率众数万自立为大人,分出独立发展。檀石槐以后的世系关系见下表:

    檀石槐留下的鲜卑精兵就这样在他几个孙子的内斗中被消耗殆尽。而其他诸部大人对檀石槐所部的敬畏之心也日渐降低。他们不再认为,鲜卑最高首领非檀石槐的后裔莫属,开按着古老的选举制传统,寻找新的才能出众的人选来担任鲜卑人的最高首领。渐渐地,轲比能渐渐进入了所有人的眼中,只是现在的柯比能还年轻,还只是局限于小部落之中,虽引起注意,但要说重视,那还不至于。

    不过韩非也相信,也就是最近几年,柯比能必会成为鲜卑分裂后一部分的首领,单于!听柯比能的话,如今他的父亲已老迈,一旦柯比能登上了部落首领,就是他光彩万丈之时,光芒不是能隐藏得住的。

    夜晚,韩非来到了马营,这是特地为战马而搭建的帐篷,一共有四百多顶,四千余匹战马便安置在这些帐篷中。(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婚(十四)() 
战马很安静,马夫不时将一桶桶刚蒸好的黑豆倒进食槽中,旁边水槽里也灌满清水。

    冀州本土的马匹大多是用麦秆喂食,但这一批草原上来的军马要求较高,普通的麦秆养不出好马,必须用上等食料,冀州没有牧草,就只能用黑豆。

    所以养骑兵耗费极大,平均要六户人家才能养一名骑兵,更不用说还有别的军种。

    如果不是韩非打劫了董卓,如今财大气粗;如果没有甄家在背后全力支持,有了后续持久的力量,光凭韩非一个人,根本就养不起两千余骑兵。

    帐篷里,韩非正好遇到了甄遥,他也正背着手探望战马的情况。

    “这么晚,二叔还不休息吗?”

    甄遥摇摇头笑道:“太兴奋了,反而睡不着。”

    也难怪甄遥会兴奋,这一次的买卖完美收官,不单是甄家的影响力要上升一筹,单就这些战马献给了韩非,就足以让他兴奋的睡不着觉了。

    他能感觉到韩非对甄家态度的转变。

    “一路过来,商队没有受到刁难吧!”韩非又笑问道。

    这一次,是甄遥亲自出马,直到战马过了太原,甄遥这才脱离了商队,带着几个甄家伙计,快马赶回了冀州送信。

    可以说,这一次,完全是他亲手操刀。

    “刁难总是有一些的,不过一切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