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汉-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非本来想的,吃罢了饭,就准备离去的,无论天色有多晚,毕竟,在这里留宿多有不便之处,最起码的,寡妇门前是非多。

    虽然贾氏未必就是寡妇。

    但贾逵的父亲六年未归,或许,在其他人的眼中,贾氏已经就是寡妇了。

    而且,虽然贾逵已有一十七岁,但贾氏看上去并不显老,可能是结婚早吧,贾氏看上去也就三十岁刚出头,这还是多年操劳,显得皮肤粗糙了一点所至,若不然,即便称不上是美女,也是容貌中上了。

    既如此,他留下,恐有人多言,自己倒不怕什么了,只怕给这母子带来些不好听的。

    可等看到贾氏一脸的诚挚,韩非这拒绝,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老师,暂留一夜吧,如今这地界颇多的不太平,天明还好,天晚的话,弟子也是担心老师的安危。”贾逵也挽留道。

    “也罢。”韩非想了想,便同意了。

    脚正不怕影子歪,如今贾逵也长大了,自己就算是留下,也难有什么说辞,更何况,自己也不过才一十六岁,在更多的人眼中,他还只是个孩子。

    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吧。

    一听韩非同意留下了,这母子二人更是高兴。

    “梁道,听夫人说,你从祖父那里聆听教诲,为师还不知,你之祖父为谁。”这是一直藏在韩非心中的疑问。

    能教出贾逵这样的人物来,想来,这贾逵的祖父也简单不了,至少,也是得有学问的,虽然这和贾逵的天资与勤勉分不开,但不得不承认,贾逵这祖父有教徒之能。

    所以,对贾逵祖父是哪一方的高人,韩非颇感好奇。

    如果是真有才学之人,不妨一并弄走吧……

    韩非如此想道。

    “回老师,逵之祖父,名习,字子羽。”贾逵回答道。

    韩非一愕,“贾习贾子羽?!”

    “老师认得祖父?”贾逵诧异的问道。

    “不认得,不过,却是久闻贾先生大名。”韩非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怎么也没想到,贾逵的祖父竟然是贾习。想想自己竟然从贾习的手中抢学生,韩非又是自豪,又是不安,自己这么横插了一杠子,会不会对贾逵的成长有影响呢?

    韩非当然知道这个贾习,那乃是汉末有名的学者之一,他听他父亲韩馥不止一次的提到过这贾习,他的老师郑玄,也对贾习颇为推荐,是尔,韩非对贾习也是颇多了解。

    贾习家本世为大姓,但至贾习时已家境没落,但贾习仍不辍读书,学识渊博,对军事、政治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由于东汉末年党锢之祸后士大夫遭到打压,宦官外戚专权以及黄巾起义的爆发,国家混乱的局面下贾习未曾出仕,居于乡里教育子侄。

    难怪,难怪贾逵能有后来的成就,原来也是有名师在!

    “想不到,当年党锢之祸后,贾先生竟是隐居在此,今日到了此间,说不得要去拜访一番。”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贾逵的祖父就是贾习,韩非要是过门不入的话,明显的就是失了礼数。(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谋深算() 
“想不到,当年党锢之祸后,贾先生竟是隐居在此,今日到了此间,说不得要去拜访一番。”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贾逵的祖父就是贾习,韩非要是过门不入的话,明显的就是失了礼数。

    无论是作为贾逵的老师,还是作为一个后学晚进,都要去拜访一下。

    “去准备一些礼品。”韩非吩咐道。

    太仓促了,这小地方,怕是也没什么象样的礼物,只能草草的准备一些,廖表下心意了。

    盾卫头领领命走了出去,去采购礼物。

    “稍后,带为师拜见贾老先生。”

    ……

    贾习的门前挑着两盏红布罩着的纱灯,明显是新赶制出来的,看得出,对韩非的到来,贾习很是重视,只因清贫,这才只是挂了两盏红灯,以示庄重。

    早在之前,贾逵就将韩非要来拜访的消息送到了祖父这里。

    韩非带着几名盾卫就站在台阶下,静静地等候着,他的旁边,贾逵与他母亲贾氏陪伴在左右,韩非有些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这所宅院,宅院很大,但显得有些破旧,看来,贾家中落,日子过得很是清苦。

    朱红的大门上已尽是班驳,门前的两个石狮,不知什么时候,一个少个头,一个去了尾,高耸的门楼在风中显得颤巍……只是,一切的一切,班驳中,彰显着贾家以往的不平凡,看得出。以前也是世家大族中的一员。

    这时,大门四开,从院内迎出三五家人。为首的,看上去四十左右岁的模样,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青杉,柳木做的冠,微红的面膛,个子不矮,倒有七尺余。三缕的须髯飘洒胸前,文质彬彬。

    “这是逵的大伯,贾俞。字万川。”贾逵在韩非的身边,小声的介绍道。

    韩非点点头,却是险些笑了出来。无他,贾逵这伯父的名字实在是有点特别。贾俞。岂不是同“甲鱼”同音?当下,韩非紧两步上前,躬身一礼,道:“汉龙骧将军韩非,路过此地,闻贾老先生隐居在此,特来拜会,来的仓促。未备礼仪,只得草草准备了一点薄礼。还请收下!”

    汉时礼仪繁多,见什么人用什么礼,都是很有讲究的。韩非乃是大汉的龙骧将军,而贾习,虽然有学者之名,但如今却是无有官职在身,只能算一清贫的百姓,按说韩非不用先行礼的,先礼者,也当是贾家才对。

    称大汉龙骧将军,这是必然,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是,韩非并不想以什么将军的身份来拜会,他此来,只是以一晚辈的身份,如此,这一礼,就不是那么突兀了。

    韩非回头使个眼色,两名盾卫抬着沉重的木箱子上来,里面,就是韩非准备的礼物,虽然并不是很贵重,但如今来看,这份礼,在贾家,已经算得上是大礼了。

    贾俞却是微微一怔,一般上门拜访,送礼只是送礼单的,具体实物的交割,都是留给双方的手下人去做,从来没有像韩非这样,直接把礼物抬上来的。

    有,也只是平头的百姓人家。

    贾家虽然是没落了,但是,以往作为大族的礼仪积累还在,所以,韩非的这番,却是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

    不过,韩非的话,却是赢得了贾俞的好感。

    本来,贾俞还有点忐忑,他可是见过那些当官的什么样,还真怕韩非一见面就端什么架子,如今一看来,自己那侄子所说,当是属实。

    或许,真是仓促,来不及做礼单吧……。

    贾俞猜的还真准,韩非还真是没时间去准备这些,实在是太仓促了,而且,这一村庄也不大,想做礼单,那也得要有做礼单的东西才成。若不然,就算是耳濡目染,身在韩家,他父亲又是御史中丞、冀州牧,这等浅显的礼节又怎会不知?

    “韩龙骧能来我,已是我贾家之荣幸,何谈礼物?来来来,韩龙骧,快快里面请!”贾俞也是深知韩非之名,见韩非这般,更显亲切,尤其是,韩非还成了他侄儿的老师,以后说将起来,也是亲近之人,如此,贾俞才是这般热情。

    “万川兄,不介意我这么称呼吧?韩龙骧太过生分,万川兄还是直接称呼我的表字,学远即可。”韩非一点的不见外,如今他是贾逵的老师,而贾俞是贾逵的伯父,韩非称他为“万川兄”,也并不过分。

    “哈哈,那贾某就不客气了。”贾俞一笑,抬手一引,道:“学远,里面请!”

    “万川兄,请!”

    ……

    “晚辈韩非,见过贾老先生,祝贾老先生身体康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韩非恭恭敬敬的执晚辈礼。

    贾习应该有六十岁了,看上去,精神很是矍铄,虽然衣着简朴,但一身的学者之风,却显得非常的儒雅,也没有那些酸儒的死板,这不禁让韩非想到他老师康成公所言:贾习,不单单是一学者,学识渊博,更对军事、政治都有独特的见解。

    韩非心中一动,他需要的,不就是这样的人才么?!

    虽然贾习年纪大了,六十来岁的年纪,可能再也上不得战场,可他的学识,他对政治的独特见解,必然能对自己的后方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他军事上的才能,即便是不能上战场,也能运筹帷幄,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而贾习这样的人才,无疑是宝中之宝。

    韩非,心动了!

    “学远,请起。”贾习虽然是隐居在此,但并没有少了对外界的关注,尤其是他要教导贾逵兵法,自然少不得实战的辅佐,若不然,只会是纸上谈兵,又一个赵括。让贾逵上战场明显不太不可能,那么,只好拿正在发生的战争来做例子,而韩非的几场胜利,无疑是经典,很自然的,被贾习引了过来,加以剖析。

    对韩非,他也深入的了解过,可越是了解,越觉得这孩子很是不简单,如今,听说贾逵拜了韩非为师,贾习还是很高兴的。

    他很清楚自己,虽然对军事有所涉猎,但毕竟不是自己的所长,他一直将贾逵视为贾家未来的希望,早就想着该黑贾逵找一位好的老师了。

    韩非虽然是年轻,但是,几场仗打下来,无不是在说韩非有名将之资,虽然贾逵现在未必就能在韩非身边得到太多,但是,长久下去,日积月累下,贾逵必有出头之日。

    贾习很相信自己的眼光。

    “汝父可好?汝师可好?”很显然,贾习与韩馥、郑玄都有交情在。

    贾习与韩馥,认识在朝堂之上,至于与郑玄,则是因为党锢之祸而走到了一起,当然了,这些韩非并不知道。

    “回贾老先生,家父一切安好,老师他也是身体康泰,不日将举家搬往冀州。”说这话的同时,韩非双眼偷偷的观察着贾习,仔细注意着贾习每一点的表情变化。

    果然!

    贾习面色稍显惊诧,“那老家伙,竟舍得挪窝了?”

    韩非点点头,随即,便有些赖皮地道:“冀州安泰,北海多不太平,老师他年事已高,颐养天年,冀州自然是好一些的选择……既然老先生与家师颇有交情,河东又不安生,老先生何不与我一同前往冀州?一来,老友重逢;二来,颐养天年;三来,也可指点梁道的学识,如此一举三得,老先生意下如何?”

    韩非并没有说什么做官之类的话,他相信,只要能将贾习弄过去,届时,真若有事,看在贾逵的面子上,这老头儿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到时候,一切都好办。

    “不尽然吧……”贾习颇有意味的看了韩非一眼,慢声道:“学远,你说冀州太平,老夫却是持不同意见。依老夫观之,那袁绍居渤海一地,地小钱薄,当不是养兵之地。如今天下已大乱,各诸侯名为奉汉,却是热中与自己的地盘,尤其是此次一战,袁绍以盟主之姿,声望被推到一个颠峰,如此,他又岂能蜗居于渤海一地?而渤海四周,若说富足,无有比冀州者,我观袁绍,必有取冀州而代之心,届时,学远你所说的太平,又在哪里?”

    韩非无言以对了。

    他当然知道袁绍会对他冀州动手,甚至不只是袁绍,还有一个公孙瓒!只是,他本以为,这只有他自己知道,就算是沮授,也是在他说出袁绍、公孙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