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汉-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能得到韩非的栽培,那……

    贾逵想想都感到激动。

    听到厅内母亲唤自己进去,贾逵忙推门大步的走了进去,恭敬的叫了一声,“母亲!”

    一话说完,双眼灼灼的看着韩非。

    “逵儿,”贾氏也很是激动,为儿子感到高兴,伸手一引韩非,对贾逵说道:“这位,就是你整日挂在嘴边的大汉龙骧将军,韩非韩学远。”

    贾逵忙是深深一礼,有些拘谨地道:“见过韩将军。”

    “呵呵,不必拘谨,放轻松些,我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韩非笑呵呵地说道。

    贾逵一愣,他还真没想到,韩非会是这般的平易近人,连一点的架子也没有,他平日里见到的,别说什么高官显贵了,就是一些当兵的,见了他都是鼻子孔朝天,傲气的不得了,那家世,真好似个高人一等,贾逵长这么大,可以说是受尽了冷眼。

    可韩非,堂堂州牧之子,大汉龙骧将军,竟一点的架子都没有!

    一时间,贾逵有种如沐浴春风般的感觉。

    “是……”贾逵连忙说着,虽然他日后成就不凡,但此刻,他还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少年郎罢了,能有现在的表现,已经很是不错了。

    “贾逵是吧?不瞒你说,我此来贾家村,为的就是来寻你,因为我听说你很有才华,我听说你立志从军,这很不错,怎么样,有没有心到我军中做事?”顿了顿,在贾逵满眼期待的目光当中,韩非话音又是一转,接着说道:“当然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我很欣赏你的才华,但是,也只能让你从最底层开始做起,军队中,是一个讲究功劳的地方,想要高位,那就得拿出让所以人信服的实力与功劳才成!”

    “我有信心!韩将军,我愿意加入你的军队!”贾逵想都不想的答应了。

    干脆的让韩非都觉得有点意外。

    贾氏倒是有点犹豫了,韩非说的,和她刚才想的,可是有点不一样,当下嗫懦着说道:“那个,韩公子……”

    韩非知道她想说什么,笑了笑,道:“夫人放心,我既是看好他的才华,自然不会埋没于他,平日,不会少了对他的指点。”

    贾氏这才放心。

    “韩将军,还请收贾逵为徒,让逵早晚侍奉左右,聆听教诲!”这时,贾逵“扑通”一声跪倒在韩非的面前,一头磕在地上,恳切地叫道。

    “这……”韩非有点傻眼了,他没想到,贾逵竟是弄了这么一出。

    不过,他不得不佩服贾逵,这是一个懂得抓住机遇的人!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一个下属,和徒弟的待遇自然不会一样,作为韩非的下属,虽然韩非说会指点他,但也只能是偶尔,这个贾逵是深深知道的,但是,作为徒弟就不同了,甚至能早晚接受韩非的指点!

    至于年龄比韩非小……

    韩非愣了愣,道:“贾逵,你应该比我的年纪大吧?”

    “没记错的话,将军应该是一十六岁,而逵确是比将军痴长了一岁。”贾逵老老实实地回道。

    “即是如此,你拜师于我,恐有不妥……”韩非拒绝道。

    虽然他也希望收了贾逵这个徒弟,这样一来,贾逵就等于牢牢的捆在自己的身边,以他的忠诚,怕是一辈子都不能背叛。

    这个年代,老师的存在,地位那可是相当高的,天地君亲师,老师仅在父母之后,欺师,可是大罪。

    但他不能,贾逵毕竟比他大。

    “将军,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孔子也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没有说年龄的问题。逵是真心想向将军求教学问,还请将军收下!”贾逵说着,又是一头磕在了地上,似乎,韩非不收他,他就不起来了一般。

    韩非又小小的吃惊了一下。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这句话他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北宋时欧阳修所说过的一句话,乃是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体》的才对,怎么贾逵也冒出了这么一句?

    韩非有点时间错乱的感觉。

    见韩非沉吟,贾氏也连忙跪下,恳请道:“公子,还请收下小儿吧……”

    “请将军收!”贾逵又磕了一头。

    “罢了,我答应了就是,你们,起来吧。”韩非也不是那受礼法约束的人,想了想,也就同意了这母子二人的恳请。

    “弟子贾逵,拜见老师!”贾逵大喜,从新站起身来,三跪九叩,庄严的不得了。

    韩非也不托词,堂堂正正的坐在那里,坦然的收了贾逵的礼,又接过以清水代替的拜师茶,喝了一口,然后道:“汝拜我为师,日后自当勤勉,不可懈怠!”

    “弟子醒得。”贾逵身子一紧,连忙道。

    总的说来,此行的结果,出奇的好。

    “水已经喝了,我也当告辞了。”放下了杯子,韩非笑着起身道:“你们母子二人也收拾一下,不日我将返回冀粥,届时,来接你们母子一同。”

    “还请公子慢走,容小妇人招待一二。”贾氏心中对韩非的感激无以复加,想要招待一下韩非,以表感谢。

    尤其是儿子刚拜了人家为师,不管怎么说,这拜师礼还是要有的,至少也要吃上一顿饭才成。

    说着,贾氏匆忙起身,打算起火做饭。

    “是啊,老师,总要吃一顿饭再走。”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贾逵祖父() 
有心却是无力。

    贾氏母子是真心的想留下来请韩非吃顿饭,以此来表达他们对韩非的感激之情,能拜在韩非的门下,得到韩非的指点,这是以前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只是,他们的家境……

    平日里,就连自家想吃顿饱饭都成问题的母子二人,又拿什么来招待韩非呢?

    好在韩非早想到了这些,使人拿出一些钱财,贾氏买回了一些酒肉,亲自下厨,草草的操持了一番,拜师宴也就这么过去了。

    贾逵母子倒是颇显尴尬。

    “贾逵,听你母亲说你至今还无字?”酒足饭饱,韩非倒也不着急走了,残席撤下后,一边喝着满是茶叶沫子的煎茶,一边和母子二人闲谈着。他对贾逵的认知,也只是来自历史上的一点记载,很是笼统,如今既然是自己的弟子了,自然要多了解了解。

    幸好,贾氏的煎茶没有那么多的古怪味道,可能是家里不富裕,没那么多的原料,若真和陈群他老爹那般鼓捣出的煎茶,韩非怕是也不能喝得这么平静了。

    过了最初的激动,贾逵也平静了下来,平日里的精明又回到了身上,正是恢复了理智,才对韩非更为的敬佩。

    礼贤下士。

    只是听说自己有点才华,就不远路途,不辞劳累,亲自过来一看,如此之人,即便别的地方差一点,也不失为一明主了。

    贾逵对能以这样的人为主、为师,很是感到开心。

    礼贤下士。简单的四个字,但做到的还真就不多,眼前的韩非就是一个。在大汉朝,贾逵还真就没有听到第二位!

    以前听过的,见到的,哪一个又不是鼻孔朝天?

    所以,贾逵对韩非,很是敬佩。

    听到韩非的问话,贾逵连忙一礼。道:“老师,逵学识不足,故一直不曾及冠。家父亦是迟迟不归,这字,也一直不曾赐下。”

    韩非点点头,出身普通的。鲜少有字。历史上贾逵能有字,可能也是以后才取下的,就比如典韦,在韩非见到他之前,也是无字,还是他给起的“子昭”,有字无字,在这年代。可是一身份的象征。

    君不见,哪个平头的百姓有字?

    “既是无字。今你拜师于我,不妨就让我给你取个字吧,如何?”韩非这话,却不是对贾逵说,而是问向的贾氏。

    早在韩非问时,贾氏便隐隐有所猜到,此刻见韩非问来,不由大喜,“公子乃康成公高足,能有公子为小儿赐字,这是小儿的福份!”

    韩非心中不禁一撇嘴,看来,这康成公弟子这一名头,用来忽悠人还真是屡试屡灵啊。

    金字招牌!

    贾逵一揖到地,“请老师赐字。”

    “《诗?周南?免罝》有云:‘肃肃兔罝,施于中逵’。逵者,大道也,汝既以‘逵’为名,不妨就以‘道’为字;《左传?庄公》又有云:除道梁溠,汝以后,就唤为‘梁道’吧,夫人以为如何?”虽然韩非不知道历史上的贾逵为何取字梁道,但既然想收贾逵,这方面的工作自然要做足,查了不少的典籍,这才对‘梁道’二字有了属于自己的注释。

    贾氏也是颇通文墨之人,略一沉吟,也觉得这‘梁道’颇为贴切,当下点头道:“大善!”

    “谢老师赐字!”见母亲也是同意,贾逵连忙再礼。

    “梁道,”韩非很有小成就感,想想自己给历史名人取字,虽然这字本就属于贾逵,但这成就感也是难免。既然有了字,也就好称呼了。

    一般老师称呼学生,若是无字的话,都是名加上个儿,比如韩非自己,在郑玄没有给他取字之前,都是叫他“非儿”,以郑玄的年龄,如此称呼,自然是无可厚非,可韩非与贾逵,他甚至小人一岁,真开口称呼“逵儿”,自己都会觉得别扭。

    如今有了字,自然一切都得到了解决。

    “梁道,你既是立志从军,又拜师我门下,当少不了战场,如此,无论日后是为将还是为帅,这兵法韬略却是少不得。为师这里有当年兵圣孙子所著《兵法十三篇》以及信陵君魏无忌的《魏公子兵法》,其中,更有先人的注释,今为师传于你,若有不明处,再来向为师求证。”

    韩非很快的进入了角色,说实话,他不是什么好老师,即便有着前世的年龄在,要比贾逵大上一两倍,可这教人授徒,他可没他老师那两下子,他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所持有的兵书战策尽量的为贾逵开放,并严加督促,以此来促使贾逵成才。

    “谢老师,逵定不负老师厚望!”贾逵大喜。

    《兵书十三篇》、《魏公子兵法》,这是以前他梦寐以求的,可以他的家境,这些,也只局限于听说,却是连见都不曾见过,如今能得到,安能不如获至宝?

    一时间,对韩非的感激无以复加。

    韩非点点头,让那盾卫头领使人捧进了一卷卷的竹简,然后对贾逵道:“梁道,这就是《兵书十三篇》,至于《魏公子兵法》,为师不曾带在身边,只能等你到冀州了,再与你……嗯,如此也好,毕竟这饭要一口口吃,贪多嚼不烂。”

    “弟子醒得。”这道理,贾逵自然是懂,而且,他也看得出,韩非很是看重他,这,就足够了。

    早晚都能得到,又岂差了那几日?

    拿起一卷竹简,贾逵以手轻轻地抚摩着,那神情,就好象是在抚摩情人的肌肤一般,如果不是还有韩非和他母亲在,怕是迫不及待的展开阅读了。

    看到儿子高兴的模样,贾氏也深深地为儿子感到开心,对韩非,更是满腔的感激,“公子,今晚就不要走了,天色将晚,听闻公子的军队还在洛阳,如此怕是赶不回去了,不若在小妇人家中暂留一宿,待明日天明再走也不为迟。”

    “这个……”韩非一阵的犹豫。

    韩非本来想的,吃罢了饭,就准备离去的,无论天色有多晚,毕竟,在这里留宿多有不便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