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一凡人-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扬正色答道:“正是。”

    崇祯点头答道:“你也算书香世家,朕听闻你有几分文名,可有功名?”

    张扬答道:“皇上登基元年的成都府乡试解元,也参加过三场会试,都是名落孙山,也便断了这心思。”

    崇祯沉默了一会,道:“为何如此老气横秋,国家正在用人之时,明年再来试试罢!”

    张扬沉默了着不置可否。崇祯又对众人说道:“朕的御妹给你们几兄弟添麻烦了。”

    杨云赶紧回道:“游大哥言重了,倒是我们不知公主身份,冒犯的很。”

    崇祯笑了笑,问身边坐着的安乐公主道:“今日在你身后弹琵琶和唱歌的女子可是宫中乐坊的人?朕怎么没见过。”

    安乐公主答道:“不是,是我在外面结识的姊妹,也是今日参加魁大赛的人,可惜皇兄一来,她们没了这露脸的机会。”

    崇祯又笑道:“还在埋怨朕?朕今日若是不来,你如何收场?”

    安乐公主双目一瞪,说道:“哼!皇兄如此瞧不起妹妹,就他们那些人,未必能奈何我。”

    崇祯道:“你那三个姊妹有点意思,朕虽不通音律,也觉着不错。下月初九皇后过寿,朕想着给她备上一台戏,叫她高兴高兴。她同朕苦惯了,松散松散也好,到时请了三位姑娘去捧捧场罢。”

    杨云点头答应着说:“小弟来安排。”

    众人又说了几句闲话,崇祯忽道:“都退下吧,朕与杨云又几句体己话要说。”

    杨云心中一惊,他与崇祯虽是称兄道弟,自以为不过泛泛之交,能有什么体己话说呢?

    待众人退下以后,崇祯却又沉默起来,似乎在想着什么,杨云便越发疑惑了,不知皇上要说什么。枯坐了一会,崇祯才呡了一口茶道:“杨贤弟,你这杨柳风拢共投了多少本钱?”

    杨云愣了一下,不知道皇帝是何用意,说道:“没细算,大约一千多两是有的。”

    崇祯又沉吟了片刻,说道:“自朕登基之日,西北民乱一日比一日猖狂,辽东局势一再糜烂。朕不得重征辽饷、练饷,用来平辽练兵,近日诸臣又在议开征剿饷用来平乱。朕也知道百姓日子不好过,朕也没办法,只有等将来局势好了再来减赋安民。”

    杨云对这些事没什么见解,摸不清崇祯的意思,莫非他要问我要钱?这“三饷”随便一项每年也有几百万银子,自己这点钱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崇祯叹了口气接着说:“朕的日子不好过啊!”

    杨云只得附和道:“游大哥不必过虑,百姓们自会明白你的苦心。”

    崇祯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色,说道:“军务开支如此之巨,国库日渐空虚,朕也好几年没领内帑了,已经穷得快掉底了。朕身为一国之君,架子还不能倒,养着一大家子人,逢年过节还有些勋贵要赏赐,如此下去,只有去讨饭了。”

    杨云吃了一惊,莫非皇帝要问自己借钱?遂试探着问道:“游大哥节俭,世人皆知,今日听你这么一说,小弟也深有感触。小弟孤身一人,身上银子也没处,愿意给游大哥孝敬些。只是杨云财力有限,多了拿不出来”

    崇祯愣了一下,哈哈笑道:“杨贤弟误会了,朕还不至于问你借钱。”

    杨云面色些讪讪,尴尬的跟着笑了笑。

    崇祯又压低声音说道:“杨贤弟,听你说这杨柳风才投了千把银子,便有十数倍盈余,朕很佩服你的手段。想着从内帑里挤出十万两银子,你去代朕经营。也不说要十倍利,隔年有个五倍利,也就行了。”

    崇祯绕了个大圈子就是为了这么个事。杨云心中有些好笑,又有些感慨,他身为一国之君,居然穷到这般地步。为了确保军务开销而不领内帑,皇帝做到如此地步,也算古来少有,可配可敬。

    转念又一想,这种事情怎么能随便答应呢?他也是凭着机缘巧合才将这杨柳风做大的,若是门门生意都能一本万利,岂不是人人从商了?心中便有些为难。

    崇祯似乎看出他心中踌躇,又说道:“若是有难处,三倍利也可。”

    皇帝话都说道这般地步了,杨云只得说道:“游大哥,小弟并非有意推脱。只是这生意之事,有盈有亏,并无定论。”

    崇祯笑道:“贤弟的手段朕是明白的,你看如此可好?朕给你十万两,你自己去把握,不论盈亏,朕都不计较。”

    话已至此,杨云还有甚说的,回道:“蒙游大哥看得起,那愚弟只能尽力而为。”

    崇祯见他答应,龙心大悦,微微笑了笑,忽又正色说道:“此事机密,贤弟莫要外传,叫人看朕的笑话。朕也是没办法才出此下策。”

    杨云点头答应了,二人又说了些闲话,崇祯站起来说道:“不早了,朕要回宫了,案上还有一大堆公事等着去看。”

    崇祯呼来众人,准备回宫,临走时又扭头对杨云说:“方才所说之事,烦贤弟费心,朕会安排张国柱与你接洽。”

    说罢才吩咐随行之人架起仪仗,坐着帝辇,浩浩荡荡起驾回宫。杨云等人自是列队恭送,不在话下。

第六十八章 贺寿() 
有话便长,无话便短。

    转眼已是初九日,宫中派人与杨云府中接了大玉、小玉和李玉凤于宫中献艺,为皇后祝寿。

    杨云亦在邀请之列,一早便由张国柱领着来到宫中。此次入宫不同于上次,是白天,杨云才领略到了皇宫的巍峨庄严。

    与午门进了内城,过了奉天殿、文华殿,再经乾清门,此门之后便是后宫了。平日里后宫除了太监,其他外臣是不得入内的,今天乃是皇后寿辰,要接受百官表贺,这才允许外臣进来。

    此刻杨云正站在游廊中,身旁是等候朝贺的大臣,众大臣都是身穿朝服,唯独杨云身着平民衣衫,很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

    杨云自己也觉得别扭,悄声问张国柱:“大哥,朝贺什么时候开始?”

    张国柱低声道:“这会儿估计皇后正在接见命妇,一会就到咱们了。”

    杨云枯站了一会,太监出来请见,随众人进去,皇后坐得远远的,也看不太清,只觉得亲近不足,威严有余。

    完了又随百官一起看了会戏,咿咿呀呀的也看不太懂,真个百无聊赖。安乐公主与大玉、小玉等人登台将上次的木兰辞又演了一遍,直把后宫诸妃和朝廷命妇们看得目瞪口呆,叫好不迭。皇后也是很是欢喜,直说今日这生日过得精彩。

    直到午时,崇祯才匆匆出现,和前来朝贺众人打招呼。几日未见,崇祯变得愈发苍白憔悴了,杨云远远看去,简直形销骨立,说话也显得中气不足。不知这几日发生了什么事情?杨云也没处去问。

    好容易熬到朝贺结束,张国柱还有些公事,二人约好晚上再见,杨云便独自回家。

    过了申时,大玉、小玉,李玉凤也由宫中之人送回杨云府上,她们姊妹三人目前也暂居杨云府中。

    列为看官莫要惊奇,杨云何样人物?自然不会同女子有不清不白之事,三位女子寄居杨云府中实乃事出有因。

    上次选美风波后,孙府台自是被革职问罪,并牵连出一包窝案。李尚书也因此事发,被判入狱抄家,于宅中起出奇珍异宝无算,仅白银就有两千万两之巨。其胞弟李凤栖的凤栖楼也被查封,姑娘们顿时流离失所。不仅如此,崇祯为整顿吏制,下令严查官吏狎妓,一时风声鹤唳,各处青楼也因此大受影响,纷纷关门歇业,暂避风头。杨云因她们三人届时要去宫中为皇后祝寿,不便在外抛头露面,暂时收留在府中。

    此乃闲话,按下不表。

    三位姑娘回来后,都是兴高采烈,大呼今日算是大开眼界,还进了乾清宫,见了皇上皇后。又掏出皇后赏赐的一些小玩意儿互相攀比了一番,杨云只是微笑不语。

    直到戌时张国柱才匆匆赶来,杨云在院中备了酒菜,与他坐下共饮。二人吃了几杯,张国柱突然放下酒盅,想了一想,摇头晃脑地说道:“酒逢知己千杯少,人生得意须尽欢。”

    杨云听了踏前言不搭后语的两句诗,忍不住哈哈大笑,说道:“大哥今日怎么变得文绉绉起来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张国柱也是嘿嘿笑着说:“皇上总说俺老张太粗了些,叫俺抽空多看看书,改了这说话粗野的毛病。只是俺老张看见书就头疼,字也认不得几个。索性请了一位老夫子在家中给俺讲书,俺也听不了几句就见周公去了。

    三弟的才学是极高的,俺便去问三弟如何是好。三弟教了俺一个法子,每次开口前先背上一首诗,这诗要和心中想说的话有关系。知道今日要喝酒,临来前朝让老夫子教俺背了几句和酒有关的诗。

    三弟,你觉着大哥刚才那两句诗如何?”

    杨云听他说完,直笑得前俯后仰。二人调笑了一阵,杨云正色问道:“大哥,看皇上似乎瘦了不少,不知为何?”

    张国柱放下酒盅,问道:“二弟也看出来了?”

    杨云道:“已经瘦的不成形了,如何看不出?”

    张国柱说道:“皇上近日龙体欠安,众太医也是束手无策,真个愁死个人。三弟,皇上有疾乃是机密,莫对外人提起。”

    二人说话之时,恰逢大玉走过来为添酒,自是听了个清清楚楚,大玉也不说破,添完酒便退下回到房中。

    宅中有了这些姑娘们,杨云的饮食起居自是被照顾得没话说,张国柱与张扬每日得闲也是来蹭吃蹭喝,杨云府上便热闹起来。

    这一日,张国柱又来吃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国柱问道:“二弟,皇上银子也划过来了,交待之事办得怎么样了?”

    杨云答道:“正在考查中,此事难啊!一时半会,何处去找那如此利丰的买卖。此话可是皇上让你问的?”

    张国柱叹了口气:“俺老张不过随口问问。皇上如今哪还有心思来过问此事,他身上这病倒是越来越重了。”

    杨云吃了一惊,问道:“究竟是什么病,来得如此之凶?”

    张国柱道:“这病症俺老张觉着其实也无甚稀奇,自上次从你府上回去后,皇上便觉得有些寒热不定,身上时冷时热的。传太医来看了,说是受了些风寒,不碍事的。开了两剂药吃了,当日便好了些。谁知第二天又严重起来,脸都瘦了一圈,说是身上越发冷起来,而且睡觉也不好,老是做噩梦,白日里也是心神不灵。又传了个太医来看看,吃了一剂药,好了些,第三日便又是如此。

    如此这般,反复不定,已经有了小半个月了,总是时好时坏。皇后过完寿,便一日不如一日起来,索性茶饭不思起来,到了昨天便连床也下不了了。药也吃了一大堆了,太医院一并医生都是抓耳挠腮,束手无策。”

    杨云听得也是叹气连连,心中有事,二人这酒便吃的没滋没味起来。叫家人上了饭来吃了,草草收场,张国柱告辞离去,不在话下。

    随后连着几日都未见张国柱身影,杨云便有些担心起来。他虽与崇祯交情不深,皇上却待他如挚友,如今病势沉重,杨云心中也很是焦急。

第六十九章 夜召() 
话说崇祯得了这无名寒热之症,到今日也有了近二十天光景,这日一早,崇祯觉着好了些,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