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曹魏大军师-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朝的更替换来的是史书的模糊,那些史官很少有风骨,当然是歌功颂德胜利者,败絮其中亡国人,致使历史不清,事实不明,百姓不信,人心不古!

    对于眼前这位盲眼说书人所言,荀彧哑然一笑,这么多年下来竟然还有人记得以前的旧事,也算是心中一喜。

    其实对于大汉,这些士兵一直是敬畏有加,不管是市井之下,还是庙堂之高,没有猜忌当年的皇帝陛下,可先皇留下的弊端摆在那里,老兵便也认同皇帝的力不从心。

    这茶坊的掌柜的是个老油条,像这种说书人来自己的店里,他不但不恼反而欢迎,凡事总要有些吸引的点才能引来游人,而这不知死活的说书人,便成为了茶坊生意财源广进的来源!

    荀彧端起茶杯,示意了一下老人,继续道:“神都一战,可谓惨烈,当时皇帝的守军不过是几万,而十八路诸侯的铁蹄已经是十几万了,军力差了好几倍,守军非死即残,就算是侥幸活了下来,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老先生这些年过得很辛苦吧?”

    老人似乎毫无顾忌,直爽道:“一天是大汉的人,一辈子都是大汉的人!辛苦不敢说,那些当兵的有几个不辛苦,军队是锻炼人的地方可不是养人的地方,身上若是没有一两块刀疤都不敢说自己当过兵!只不过,虽然那场战役之后,世人口中所传扬的都是袁绍和其他诸侯,但我还是很开心是大汉的一员!”

    老人的话语里带着些许的哽咽,荀彧心有戚戚,很是动容,阑珊道:“老先生已经到了这样的岁数,说出这样的话没有人听得见,还会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要我说啊,活在当下才是活的最好,有些事情不能继续追忆,也不必继续追忆!”

    荀彧的这句话一度令场面很尴尬,老者没有着急接下去,好像是有什么顾忌,喝茶润嗓之后,依然笑道:“公子这话说的不对!小老儿是个粗人,只是知道谁对我好我便对他好!你知道为啥不?”

    荀彧一笑道:“哦,洗耳恭听!”

    老者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洋溢,话语便如连绵江水滔滔不绝道:“这个世上,男人甭管长得有多俊俏,但内心清明的没有几个!

    要么被猪油蒙了心,要么掉在了钱眼里,要么就是为名为利甘愿牺牲自己的身体,这样的男人,跟一举行尸走肉有什么分别!

    其实当年皇上虽然昏庸,但是对我们这些下人还是很好地。所以啊,做人哪能只为了自己想?不还是需要人来还天下一个正义,这就好像找婆娘,哪能只是为了好看啊,总是要找个合胃口的吗,公子以为然?”

    荀彧哈哈笑道:“深以为然!”

    荀彧端起茶杯道:“遇到投机之人,还要更饮一杯才行!”

    老者同样举起酒杯道:“喝!”

    老者说道动容,既然泣不成声,继续道:“有些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年陛下接受了那些文官的建议,委曲求全,大汉会不会留下最后一丝血脉卷土重来?

    那时候弟兄们就是脑门一热,哪管什么身前身后事,就是觉得那些儒酸书生贪生怕死,脑袋掉了碗大的疤,死了就死了,至少军魂不能丢!”

    好不容易稳定住情绪,老者笑道:“小老儿情不自禁,在两位面前失态了,还请不要见怪才是!”

    荀彧笑道:“老先生,你怎么知道你想的就不是我们姐弟心中所想?”

    老人一愣,这位公子说话总是透着一股玄机,自己捉摸不透,但这说话的语气又不像是坏人,老人一时很难分辨,但又有一种感觉挥之不去,这小子的身上似乎有一种骨气,让人天生敬畏。

    荀彧放低了声音,沉声道:“老先生膝下无儿无女?”

    说书人笑道:“以前有个好媳妇,打点家务照顾孩子,是个好手,可是在战乱的时候,失踪了!”

    荀彧瞬间不说话了,触碰到了老者的痛楚,不提还好,一提老者心中的伤痕只会越拉越大,到时候陷入深渊无法自拔。

    老者哈哈一笑道:“公子不必自责,进入军队的那一天,我便料到了这个最坏的打算,当兵的吗,什么事情没见过,家破人亡的又不止我一个,那些弟兄们都毫无怨言,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头,怕什么!”

    全程老先生都在说,而荀彧一直在听!

    这些话是没有那些风花雪月吸引人,但荀彧觉得这是人世间最为生动而且美好的声音,人间大义!

    老者不认命,也不觉得这一切很坦然,如果有一天汉皇后裔振臂一呼,他一定穿上那副遗甲,扛着锄头便冲到最前线。

    走的时候荀彧没有给老人留下银子,老者是个好强的人,他不希望别人的施舍,只是见到这位公子不怕小老儿肮脏,竟然为自己整理衣服,膝下无儿无女更无孙的说书人瞬间老泪纵横!

    荀彧前脚刚走,老者便哼起了一首小调,配合着前朝的曲牌,很是悦耳:

    马蹄扬尘风变色,

    秀发乱长河!

    人心难掩分与合,

    只谈光阴破!

    独木桥头各奔走,

    凄凉又如何?

    时光不解流光盼,

    悲伤绕长戈!

    新人来,旧人走,

    守的是什么。。。。。

    夕阳西下,荀彧似乎听到了什么,回首一望,轻声道:“再见故国人!”

    走了之后,荀彧的内心像是触动了什么,久久不能平静,他心里想着该如何保留住大汉的制度,保留住这样一个天下,他并不想恢复大汉,而只是想开辟一个太平盛世!

第183章。月旦评加项() 
荀彧自听过老者说书之后就开始心里很不舒服,这天下究竟还是不是大汉的天下,大汉能不能叫做故国?

    回来之后,他几乎辗转反侧,彻夜未眠!

    曹冲与曹洪之间的冲突,最后以双方各退一步而不了了之,曹操并没有追究曹洪的责任,因为他知道,想要保住曹家的江山,还需要这些袍泽兄弟们出手相助,尤其是这些曹氏和夏侯氏的将军。

    第二日,司空府!

    曹操端坐在上座,堂下站了很多人,不过大部分都是文臣,武将一个都没有,因为曹操想要议论和商讨的事,便是选贤,这种事对于武将们来说,无异于对牛弹琴。

    “许都乃卧虎藏龙之地,孤不愿见到民间有才之士流落,朝廷虽然慌乱,但举贤之事却不能落下,我大汉当今正是风雨飘摇,大业艰难之际,对于这件事,诸公有何看法?”

    曹操裹了裹身上的黑色貂裘,人一旦上了岁数,一点点的寒冷都有些扛不住,他慧目一扫,堂下之人尽皆失色,不敢直视曹操。

    程昱站在最前面,岿然不动,他微微一笑,说道:“司空,元旦平在许昌风靡日久,南阳许绍兄弟名声在外,不管何时,月旦评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臣以为,依旧以月旦评为桥梁,为我大汉招收人才!”

    曹操顿了顿,没说同意但也没说不同意,却忽然反问了一句说道:“去年的月旦评榜首是何人?”

    “是杨修和司马懿!”荀彧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这两个名字,有云泥之别,杨修长相俊美,许昌城中的姑娘们莫不以嫁给杨家公子为荣,至于那个司马懿,名声自然小了很多。

    “令君以为这两个人如何?”曹操微微一笑,淡然问道。

    话音未落,卞夫人走了进来,她穿着一身明丽的衣裳,像个二十七八岁的少女,明艳动人,看不出一点老成的神态,手里端着一碗莲子羹,笑道:“打扰诸君议事了,阿瞒,你伤寒未好,先把汤喝了!”

    曹操一脸幽怨,但见到卞夫人不高兴的面庞便又把这点怨恨咽下肚子里面去了,这曹府之中,只有一个人他不敢得罪,这个人就是他的原配夫人——卞氏。

    碗里面是一碗满满的莲子羹,硬着头皮喝下,曹操紧皱眉头,带着关心和疼惜的说道:“以后这种事让下人来做就好,夫人不必亲自过来!”

    卞夫人斜睨了他一眼,说出了实情:“我还不是怕你因为口味不好责怪那些下人们,行了,碗给我,你们聊吧!”

    她缓缓向众臣行礼之后下去了,所有人无不羡慕卞夫人与曹操之间的爱情美好,但是也意识到,曹操的软肋,就是这个卞夫人。

    曹操挥了挥手,示意荀彧继续说,荀彧点了点头,幽幽说道:“司空,杨修乃杨太尉之子,自小有一种四世三公的习气,为人很高傲,但行事果决,说一不二,城府极深,善于揣度人的心智,主公前些日子不是征召他做主簿了吗,后来他又主动请缨去了子建公子的府邸,可见这个人和子建公子很是聊得来,文采自然错不了。

    至于那个司马懿,司空征辟他做官的时候,他断了双腿,但究竟是怎么断的还不得而知,但这个人的诸多表现,不如杨修公子!”

    毛遂自荐的故事谁都听说过,这两个人就好像放进麻袋里面的锥子,杨修锋芒毕露,可司马懿却故意隐藏,曹操忽然觉得这两个人很有意思,与其说杨修城府很深,倒是不如说这个司马懿隐藏的好。

    “哦!”曹操点了点头,差点忘了这件事,本来今天是想讨论如何选贤的问题,不由自主的便提到了杨修和司马懿。

    “司空,臣觉得,月旦评在许昌必不可少,若是重建一种新的选贤制度,反而让大家有点不适应,月旦评早已经深入人心,若是主公嫌弃月旦评不够全面,臣有一建议!”

    说话的是郭嘉,他剑眉星目,今日穿了一身的白袍,器宇轩昂,明明是文臣,却有一股武将的姿态。

    “奉孝直言就是!”曹操淡然一笑,他平日对郭嘉说话没有一点的怀疑,就算是郭嘉举报自己的儿子有谋逆之心,他都会义无反顾的相信,因为眼前的这个男人,对自己太过于衷心。

    郭嘉不疾不徐的说出了两个字:“加项!”

    “加项?”众人一惊,旋即开始议论了起来。

    “这是什么意思,月旦评自古以来便是以评诗为主,若是加项,月旦评还叫月旦评吗?”

    “郭祭酒的想法有些偏激了,月旦评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也算是前人的东西,岂能说更改就更该,是不是有待商榷啊?”

    “我们且先听听司空究竟有何看法再说不迟!”

    “奉孝,加项是什么意思,如何加?”曹操狐疑的问了一句,他心里还是很好奇的,但一个古老的事物深入人心,想要改变便极其的困难,这也便是为什么很多人想要在古代变法一直没有成功的原因了。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难!”郭嘉哈哈一笑,然后转过身去对着诸位大臣说道:“诸公可知道,月旦评主要评选的是什么?”

    “那还用说,月旦评诗,评的是文采,评的是才气!”

    “然也,可正因为只有这样,月旦评才有缺陷,历来国君建国,为什么麾下要分文臣和武将两大阵营?因为武当立国打天下,文可安邦定山河!文与武,缺一不可!所以郭嘉以为,月旦评中可加入武评,让那些没有文采,不会写诗的也来参与,如果身手好就可以封为将军和降临,岂不是也可以为主公和大汉增加人才?”

    “这。。。如果因为这件事加项,那能加的可多了,若是这个人既不会文又不会武,会做饭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