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将三国-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正是。。”又有人出言,附和道:“吴懿将军不仅吃了败战,而且是吃了个大大的败战!…”

    “据闻从楚将于谨兵犯南安,到南安城破,不过数日时光,可谓大大的败战!…”

    一两人开口,继而又是数人追责,其中由以庞羲、刘瑰等往日刘焉部将为主,只因他们皆是最早跟随刘焉入蜀的将军,但与吴懿之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大。。。

    “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就怕吴懿将军如此迅速的战败,其中蹊跷之处,值得让人深思呐…!”

    诛心之言不断在大殿之内响起,一时间,殿中文武交头接耳,揣测频频。。。(。)

第249章 成都之议,刘备刘修() 
“哼。。。!尔等莫要危言耸听,妄加揣测!”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吴懿将军虽然败了,但依旧是主公麾下大将!岂是尔等可以非议的…!”

    说此话之人乃是黄权黄公衡,刘璋麾下谋臣,但同时也率领着成都城内的两万禁卫,可是近年来刘璋极其倚重之人…

    “黄将军所言甚是!…”这时,张松兄长张肃也开始出言,但那言语之间,却透露着一股子笑意与得意,“吴懿将军虽然败得这般快,但依张某看来,却是楚军都督于谨太过于厉害了!…”

    “张某听闻,于谨此人数年来被楚侯刘修委任南中都督之后,一直励精图治,南中日渐富足安定,两百万百姓无不心服,军中将士也都士气高昂,可见此人之能耐,非常人可比…”

    “而且此人威势渐隆,已经日益影响到巴蜀之地,尤其商人百姓之中,更是人人皆知’南中柱石’于谨老都督的威名!…”

    张肃不断诉说着于谨的能耐,似是要把他跨上天去,但却只是让人觉得他正极力的为吴懿辩解,“故,依张某看来,此战之败非吴懿将军之过错!…”

    张肃并没有多大的才能,往日只会落井下石,追逐高位,但此时却忽然说出这般见解,极力为吴懿分解,如此行为,使得众人纷纷侧目…

    “张大人所言甚是!…”黄权虽然好奇张肃的态度,但也很快为吴懿辩解道:“正如张大人所言,南中于谨实在厉害,此战非吴懿将军之错!…”

    “正是!…”几人出言之后,又有数人连续辩解道。

    然而,那些落井下石之人却又再次进言抨击吴懿,如是三番,你来我往,大殿之内又是吵作一片,让人不胜心烦…

    “好了。够了!…”一大早,仍有些宿醉未醒的刘璋本就气这些文武大臣这么早叫起了他,此时又听了吵闹,虽只听了个大概。但却让他心烦不已,只听他一抚圆滚滚的独自,难得的大声喝骂一声,而后又道:“吵什么吵,只是吃了一次败战。有何可吵的?!”

    “又不是什么大事!”刘璋说着,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道:“再说,不是还有吴兰、雷铜领着两万大军在武阳嘛!…”

    “只要武阳无碍,管他楚军如何…!”刘璋说的轻巧,直让殿内众文武唉声叹气…

    “楚军之患,不可不察啊!主公…!”刘璋的话音一落,黄权便又立刻谏言道:“虽说南面还有数万大军抵挡楚军,但若不将于谨击退,终究是心腹大患呐!…”

    “主公当早作决定。以对楚军!…”

    “那黄将军,你以为当如何行事?!”刘璋开始有些不耐烦,他烦透了众人一直针对这无解的问题说个不停,“如今已是将多数的兵马派遣到了南面,难道还不够?黄将军还有别的办法不成?!”

    黄权闻言,也是摇了摇头,表示暂无上策;却忽然又有人建言道:“主公,属下有一计,可解决当下危急!…”

    “何计?快快说来…!”刘璋急道。

    “依属下看来,请刘备刘皇叔派兵将入蜀为援才是上策!…”说出此话的却是来敏。往日他随他姐夫黄琬在京城为官时,就见过刘备,对刘备映像颇好,至少也比那不知所云的刘修好上许多…

    “不可!…”来敏的话音刚落。一直沉默无语的张松便立刻出言道:“万万不可啊,主公!…”

    “主公且看看那刘备,虽贵为皇叔,但一到新野,便据刘荆州之江夏北为己有,如今江夏一失。又立刻出兵汉中,由此可见,其乃野心勃勃之辈,若是主公招刘备入蜀,岂非引狼入室?!”

    “况且,刘备漂泊数十年,竟是寸土根基不得,而楚侯入荆南数年便取了大片领土城池,如此一比,可想而知,即使我等招来了刘备,又如何斗得过楚侯?!”

    “这…”两人一争辩,刘璋又是陷入苦恼之中,良久无言…

    “主公,不可犹豫,当招刘备入蜀!以御强敌!…”

    “刘备狼子野心,不能招!…”

    霎时间,大殿之内又是炒作一团,如此现象,却是因为,刘璋麾下的文武大臣,本是分作两派的,一为死忠刘璋,如吴懿、严颜、张任等一系列领兵大将;另一则是些摇摆不定之辈,但至从刘修攻下南中以后,摇摆不定的一派文武已经察觉到了危机,因此,他们商议之后,决定弃刘璋而迎新主入蜀,但这部分人中也不是全部一条心。。。

    其中,部分人觉得刘修母亲出身低微,不可为,这些人中以一些昔年在洛阳见过刘备的老家伙为主,如来敏、孟光、庞羲等世族;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刘修白手起家,本事非凡,可为明主,这些人则以张松等人为主,一致倾向刘修。

    正是因为如此,这大殿之内的人除了冷眼旁观者,便是炒作一团之人…

    “好了,好了…”刘璋虽然无能,但基本的判断能力自然是有的,他并不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追问道:“可还有其他计策?!”

    “这…”众人一听,纷纷停下正常,闭口不言。。。

    “主公!…”这时,吴懿跪地府拜道:“主公容禀,此次楚军北上入蜀,虽用的是借道之说,但取益州之心,路人皆知,”

    “而以末将此次南安之战来看,若论军势兵威,敌我之差,其实不大,但楚军此次的南中老都督于谨,却智计连连,防不胜防,末将之所以在南安城败得如此之快,便是因为防不住那于谨,以至于兵败,差点被俘!”

    吴懿说着,低头愧疚,继续道:“故,依末将愚见,此时主公当抽调成都以北,绵竹、雒县等地之兵马,往南面增援,不使战火延至成都,如此方是上策!”

    “至于是否求援刘皇叔,当可容后再议,毕竟远水解不得近火!…”

    “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第250章 刘璋惶恐,调兵遣将() 
“这…”刘璋依旧犹豫着,因为吴懿在他心中,已是败将,而且还是败于于谨之将,用他计策对付于谨,也不知是否可行。。。

    刘璋的犹豫,也正是殿内众多大臣的犹豫:于谨之患已在眼前,求援刘备不管可不可行,都是之后的事,而眼下,救援南面才是最要紧的;相较于其余人等,张松一派也是颇为紧张,虽然他们只可以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才能去劝降刘璋,但并不代表此时的他们必须毫无动作。。。

    吴懿的退敌之法,让殿内众人一阵沉默思虑,而就在这针落可闻的大殿之内,一声惊呼传来,打破了这般局面…

    “报!…”

    “启禀主公,军情急报!…”

    “军情?何处来的军情?快快说来!…”惊醒的刘璋,果断放弃思考,追问那偏将道。

    “是。。。是张任将军和严颜将军麾下士卒传回来的军情战报!…”偏将神情惶恐,脸上透着惊吓与紧张,可见其心中所思所想…

    “张任、严颜!…”

    “完了!…”这是殿内诸多文武大臣此刻心中唯一的想法,那偏将如此神情,又是严颜和张任的军情急报,想来是不会有什么好事。。。

    “快说,是何军情?”刘璋也是心中一紧,追问道。

    “张。。张任将军的蜀郡属国,和严颜将军的江州城已尽数被攻陷!…”偏将边想边说着,神情愈加恐慌,颤颤巍巍,继续道:“如今,于谨的两路大军已突破我军,直向成都杀来!…”

    “什么?!”刘璋闻言,心里一慌,瞬间起身,抬着颤抖的手,不断指着下方跪着的偏将。断断续续,颤抖着道:“张任、严颜两位将军,不是有那么多兵马,怎么会这么快战败?!”

    “他们两个现在在哪?”

    “楚军打到哪了?”刘璋害怕的问道。便是殿内的众多文武也是心急追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战报?!”

    “据逃回来的残兵上报,严颜、张任两位将军当时被楚军生擒!”

    “这已是数日前的战报,东西两路楚军正步步逼近!…”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刘璋手颤抖个不停,嘴里不断呢喃着。。。

    然而。就在他们心忧之时,大殿门口又是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慌乱而无序。。。

    “报!…”人还未进殿,一声慌张的声音便已传来。。。

    “启禀主公,武阳急报!…”殿门口快步跑进一盔甲破烂的校尉,满身满脸的血迹伤痕,众人只见他蹒跚着,紧接着又道:“主公,武阳城失守了!…”

    校尉一说完,便悲戚的俯跪于地。哆嗦个不停…

    “武。。武阳也失守了…!”刘璋一听,立马摊倒在座椅之上,嘴里喃喃自语,此时此刻,就算他再怎么无能,也知道,成都危险了。。。

    “主。。主公,武阳、及西路楚军到此不过数日路程,还望主公早做决断!…”凄惨的校尉又是颤抖的提了一句…

    “完了。。完了。。!”大殿之内,文武大臣们尽皆惊呆。此时的他们,哪还有心思招刘备入蜀。

    “主公,此刻当务之急,须得向绵竹、雒县求援呐!”武将中的卓膺迅速出列。建言道。

    卓膺话音刚落,黄权也是立刻上前一步,急急谏言道:“卓膺将军所言甚是,但不仅如此,楚军此时更已攻下江州,之后。楚军定也会从巴郡入蜀,届时还得靠绵竹、雒县之兵马抵挡楚军!”

    “故,主公不仅要先从两县招来援军,还得从剑阁等地,为两县招来部分将士为援!…”黄权才思敏捷,转眼间便想出一系列补救之法,随即又转过头问那校尉道:“严颜、张任两位将军被擒,那其余几位将军呢?!”

    “杨怀、高沛、吴兰、雷铜等将军皆已战死…!”

    “这。。哎…!”众文武一听,又是一阵伤感叹息。。。

    “主公!当早作决断呐!…”众人又是齐齐劝谏道。

    “这…这…!”刘璋此时早已乱了心神,慌乱道:“好。。好。。就按公衡说的办!…”

    “那该让谁镇守这些地方?!”刘璋哆嗦着道。

    “启禀主公,”又是黄权,只听他再次建言道:“如今,成都北面还有三关要地,梓潼、绵竹、雒城三城重地;”

    “白水关、葭萌关、剑阁三关有冷苞、邓贤、李严三位将军镇守足以保得安宁,梓潼则有刘璝镇守也可保无恙,而绵竹有费观、费诗二人足以,雒县更有公子循及张翼二人,当也足可保安稳…”

    冷苞、邓贤、刘璝三人乃蜀中名将,刘焉在时便被委以重任,李严则是近年初入蜀中,却得刘璋赏识,被任命为剑阁守将;费诗则任绵竹令多年,费观乃是刘璋母亲同族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