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说着,老太太又抬头看向武承嗣,“你那七万人马,也好早此与成王交割了事。”

    “尊旨!”武承嗣心里都乐开了花!

    奶奶的!老太太终于发话了!看李千里那厮还怎么拖着!

    他也终于算是,回朝了!

    “”

    “”

    可是

    好像哪不太对劲儿啊?

    武承嗣有点纳闷儿,没了?

    交割兵权就完了?

    抬头偷瞄了一眼武则天

    得!老太太闭目养神,还真没了下文!

    武承嗣急了!没下文可不行啊!

    李贤怎么办?我怎么办?还让他监国?让人钝刀子割肉一点点蚕食我的势力?

    忍不住道:“陛下”

    “嗯?”武则天抬眼,“何事?”

    “这个这个”武承嗣急的啊,汗都下来了。

    暗自思量,你说这该怎么说呢?

    “这个这个这个交割完兵权侄儿有何事可为陛下分忧?”

    好吧,张嘉福提醒过他,不能明说,恐武则天不喜。

    所以,武承嗣拐着弯的说了

    意思就是给我安排个差使呗。

    可惜

    他拐弯儿,老太太可是一点弯都不带拐的!

    “哦”

    一副恍然之姿,“交割完兵权”

    老太太沉吟起来,好像真的在思考!

    武承嗣立时眼神热切的看着武则天,就等下面一句话了!

    没想到

    武则天道:“侄儿领兵奔波数月,劳苦功高。”

    “就暂在府中修养些时日,再谋后话吧!”

    “”

    “”

    武承嗣整个人就定在那了!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武承嗣脑袋嗡的一声,就觉事情不妙!!

    “陛陛下。”

    “嗯?”武则天再次疑然出声,“还有事?”

    “没没事。”

    “那就下去吧!”

    “”

    下去吧

    武承嗣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木讷转身!连上礼告退都忘了!

    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到了两仪殿门前,怎么推开的殿门,怎么一只腿迈出去的!!

    正当他继续浑浑噩噩的往出走的当口!

    只闻偏殿之中,老太太已经抚摸着那张桌案,喃喃自语的一句:“唐兴于此又于此归周。”

    “今日朕就在还之于唐!”

    “就不欠你们父子的了。”

    武承嗣

    冷汗都下来了

    还之于唐?

    不欠你们父子?

    那父子是谁?

    当然是就是太宗与高宗父子了!

    交归兵权,回府修养。

    武则天的这道旨意一下,等于是任由李贤在朝中颠倒乾坤!

    武承嗣走的大内的廊道之中,不由苦声发笑!

    他还傻乎乎的以为老太太意在立他

    其实

    不过是武则天的缓兵之计!

    现在倒好空欢一场!

    不由想起月前还在笑话李贤痴心妄想,穷汉得了狗头金。

    现在呢?

    讽刺啊!

    真他妈的是讽刺!

    出得承天门,眼前又是皇城中枢各省。

    此时,李贤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哎呀呀!豫王殿下这是刚从宫里出来?”

    其实李贤还不知道武承嗣在宫中经历了什么,更不知道老太太已经剥夺了他的兵权,让他回家凉快给李贤让路。

    他真的只是出于礼貌,再加一点虚伪来和武承嗣搭话!

    但是!

    落在武承嗣耳中,则是天下间最最让人无地自容的羞辱!

    “你!!你!!”

    面色通红,怒发冲冠!

    “你小人得志!”

    “呃”李贤怔住,心说这是怎么话说的?

    “豫王殿下这是怎地了?”

    “怎地了?”武承嗣眯起眼眸,“怎地了你心里清楚!”

    “哼!”冷哼一声,“本王劝你,莫要得意太早!”

    “你还没住到东宫去呢!”

    “本王还有机会!本王定要让陛下改变心意!”

    说完,拂袖而去!

    留下一地鸡毛,还有皇城中,茫然发呆的李贤和一朝臣!

    尤其是郑克义、武攸宁等人。

    脸色都变了!

    武承嗣刚进宫没一会儿就出来了。出来了就是面如死灰,失态大怒

    这说明肯定是出事儿了啊!

    当下武攸宁给郑克义使了个眼色,二人会意。

    趁着众人不查,溜出了皇城,追着武承嗣就去了。

    总要弄清原委,才好应对嘛

    豫王府。

    郑克义,武攸宁还有武承嗣的几个儿子围着武承嗣聚在厅中。

    一番追问。

    武承嗣终是道出宫中武则天的那翻定夺

    “什么!?”

    郑克义与武延庆先是乱了阵脚!

    “陛下陛下竟如此安排!?”

    哀嚎一声,“这当如何是好?”

    一旁的众人听闻,也是为其感染,气氛沉闷!

    “闭嘴!”

    却是武攸宁一声冷喝,止住郑克义与武延庆的哀嚎。

    瞪眼道:“还没到你们哭丧的时候!鬼叫个什么!?”

    “”

    “”

    二人登时不敢出声。

    武攸宁这才看向武承嗣,“皇兄陛下真的有意魏王了?”

    只见武承嗣艰难点头,“当是如此了。”

    武攸宁急道:“那皇兄做何打算?”

    武承嗣目光一凝!“没那么简单!”

    抬起头来,神情甚坚,“我武家存亡全系于此!本王怎可认输?”

    “他李贤想到得到那个位子!就算有陛下支撑又能怎样?”

    “朝臣们就都会答应吗?”

    “攸宁你这就去联络武氏宗族,还有咱们的人!”

    “三日之内!我要所有人联名上表!与陛下施压!”

    看了一眼郑克义,“上次克义请立太子,举朝臣一千五百人!这回”

    “这回我要五千官员,连名上请!!”

    “我要让陛下看看不立我武承嗣!他李贤一天都玩不转!”

    “好!”武攸宁点头,转身就走,“弟这就去联络众人!”

    武攸宁一走,郑克义惊魂未定,“岳丈大人那接下来呢?”

    “联名上表之后咱们当如何?”

    “”武承嗣卡住了。

    以他的能力,也就能想到一个联名上表出来。

    让他再出点什么奇招

    呵呵,没那本事。

    不过,郑克义这一问,却是让武承嗣想起一个人来。

    张嘉福!

    刚刚在宫门之外,张嘉福那番话颇有见地。

    显然是有真本事。

    已经倒是没主意到

    也许他能有什么对策?

    “克义!你去!去把张舍人,请到府上来。”

    郑克义一听,知道武承嗣要用张嘉福,登时往外跑。

    他与张嘉福共事多年是清楚的,那家伙,确实有本事

    一个时辰之后,张嘉福到了豫王府。

    武承嗣也不与之见外,直接将事情原委与之道来。

    连同让武攸宁联络众人上表的事也与张嘉福说了。

    最后还恭敬的礼贤下士起来,问计张嘉福。

    可是

    武承嗣没想到,刚他说完一切,张嘉福沉吟半晌。

    抬头看着武承嗣,说出一句,把武承嗣吓了半死的话!

    “没用的”

    “现在上表为时已晚!”

    “殿下”

    “趁兵权还在!唯有拥兵上请一途。”

    “可保一丝生机!”

    拉肚子,晚了点。

    二合一。

第四五八章 太仓促了吧() 
“殿下,趁兵权还在,唯有拥兵上请一途,尚有一线生机啊!”

    张嘉福的一句话,听得武承嗣只觉从脚底板往上钻凉气。

    “你你说什么?”

    武承嗣腮帮子都是木的,面无人色,脊背生寒。

    “你。。你让本王让本王兵柬陛下?”

    只见张嘉福面无表情,“没错!怎么?殿下无胆?”

    “让”

    武承嗣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一下瘫软在椅背之上。

    “让”

    “让本王想想。”

    好吧。说心里话,张嘉福所言,之前在两仪殿之时,武承嗣也曾经有那么一瞬生出不臣之心。

    但是,也只是一瞬罢了。

    他不敢,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反了老太太。

    因为,那是武则天啊!

    以至于,当张嘉福说出“拥兵上请”之策的时候,尽管想过这个可能,武承嗣还是吓了一跳,几近痴傻。

    “不”

    “不不不不”武承嗣眼神飘忽,虚汗横流,“不不不不不行的啊。”

    张嘉福眼神一眯,这个时候,他可是比武承嗣要镇定得多,“有什么不行?”

    武承嗣猛然抬头,“那七万人马说是与本王节制,可真若兵柬,他们会听本王的吗?”

    “会!”

    张嘉福重重点头,“殿下也不想想,各路兵马、朝中文武,此次都有封赏,唯独这七万将士,不但赏赐无期,而且已在城外困守月余。”

    “恐怕早就怨声载道,埋怨女皇不公了。”

    “若殿下稍加鼓动,必成揭竿而起之势!”

    “这”武承嗣本能的想要反驳,因为他打心眼儿里恐惧这个计策。

    可是,张嘉福似乎说的有道理,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只得强辨道:“可是可是就算有这七万人马,想到对抗李千里的十万禁军,还要攻入大内,也非万全啊!”

    “哎呀,我的殿下啊!”

    张嘉福有些恨铁不成钢地哀呼。

    “殿下怎么就不明白呢?”

    “如今,李千里与李多祚交割不明,毫无防备。加上初掌禁军上下不通,这才是最好的机会啊!”

    “况且,那十万禁军之中,左卫亲府中郎将是武载德,右卫将军是武攸暨,左千牛卫中郎将是武嗣宗,右卫勋二府中郎将是武攸宜。”

    “十万禁军,有半数在武家掌握之中,殿下还畏惧什么!?”

    “难道,殿下要等交出兵权,拘谨在府?”

    “等狄仁杰、岑长倩他们反应过来,群起拥立李贤之后,方知悔矣!?”

    “那时就晚了啊!!”

    “”

    武承嗣的眼神依旧飘忽,依旧犹疑不定,怯声道:“那那武载德他们,会听我的?他们他们还是忠于陛下的吧?”

    张嘉福:“”

    张嘉福已经彻底无语了。

    当下,也顾不得上下之别,拉起武承嗣就往外走。

    “走!殿下随我去挨家走过,看看武载德他们在李贤为太子这件事上,是遵从圣命,还是与殿下一同殊死一博。”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李贤当太子,那武家人哪一个能得到好处?

    就算再忠于武则天,在这件事上,也没法妥协。

    别说什么武载德、武嗣宗之流了,如果换做是武三思,也没法答应。

    ————————

    其实,张嘉福所说的时机,确实是最好的时机。

    总结下来,有四点:

    其一,七万禁军的兵权还在武承嗣手上,且将士们未得封赏,颇有怨言。

    其二,李千里的十万禁军刚刚到手,不见得形成战力,何况还有诸多武家将领在其中。

    其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