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是峨眉山、成都。

    这一路下来,处处好风光,倒是够大伙儿尽兴了。

    。。。。。。

    只不过,吴宁没想到,他们的这趟逍遥之旅,也仅仅到了渝州就乍然而止了。

    十日后,当山城渝州错落山间的古城风貌终于铺陈在众人眼前的时候,还没等船队靠岸,码头上的一个身影就吸引了太平公主的注意。

    “王总管?”船刚一停稳,太平公主就急匆匆地率先下船。“你怎会在此?”

    来人是一个太监,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太监,乃是一个大内副总管。

    不但太平心中一紧,连带吴宁、孟苍生等人都是不由紧张了起来。

    大内总管出现在渝州,那就只有一个可能,特意等待众人。

    而能派这样一个大太监亲自出马,也只能说明:京中出了大事!

    “哎呀,老奴在此恭候数日,终于把公主殿下等来了啊!”

    王总管先是一礼,随之才入正题:“奉圣后懿旨,迎殿下即刻归京,不得延误啊!”

    “。。。。。。”

    太平一听,急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回殿下的话,半月前,大唐君上携百官之势上表劝进,自请无能,让位于母,请改国号了。”

    “!!!!”

    吴宁在后,浑身一震,来了!武老太太终于要名正言顺地登临大宝,女主天下了。

    一个时代,终于来了!

    只闻王总管继续道:“圣后扭之不过,只得顺应天意,同意登基接位。”

    “下诏,庐陵王李显晋升楚王,庶民李贤复封魏王,武承嗣为豫王,武三思为梁王。”

    “已定本月二十九,行登基大典,圣临天下!”

    “老奴此来,特为迎回公主殿下,观临圣典啊!”

    太平:“。。。。。。”

    此时此刻,太平公主心中也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母后有意染指皇位,她心中有数,这是早晚的事。

    做为李家后人,又是武则天的女儿,夹在中间,她说是心无波澜不太可能,多多少少有些不是滋味。

    “好的。”

    淡淡地回了一句,“本宫知道了,这就返京。”

    转过身来,看着吴宁,良久方道:“看来。。。。。。玩不成了。”

    吴宁一笑,却无太平的纠结。

    也许他从小不在皇家,对于是李家,还是武家,执掌天下,没有太多的个人情感吧!

    “代宁给恭喜圣后。”

    。。。。。。

    ——————————

    李重润和李裹儿因为其父晋升楚王的关系,在这个节骨眼,也不适合在外野游了。加上太平公主,吴宁这趟游玩的成员几乎去了一半,索性也失了玩心,一行人只得又匆匆上路,急急地往回赶。

    从渝州坐船,沿江到益州上岸。

    因为赶时间,大伙儿连益州城都没进,直接上马北归。

    对于想见一见父亲的秦妙娘,还有想和狄胖子再会一会的吴宁,也只能是等下次再说了。

    五日后,众人回到房州,李重润、吴启等人自是各自散去,唯独吴宁与太平公主依依话别。

    “本宫走了,以后再没人日日给你添麻烦了。”

    “。。。。。。”吴宁背着手,陪太平缓步官道。

    淡然一笑,“有时候,被人麻烦也是一种幸运。”

    说到这儿,吴宁郑重地转身,看向太平,“好了!”

    “以后没我在身边,凡事留个心眼儿,毕竟朝堂险恶,可不是谁都像我一样单纯哦!”

    噗。。。。。。

    太平笑了,白了他一眼,“你要是单纯,那这世间可就没有坏人了呢!”

    说完,公主殿下又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若有追忆,“不过,你对本宫确实无所保留,单纯至极。”

    “。。。。。。”吴宁有点受不了这种离愁别绪。

    “行了,时辰不早,上路吧!”

    “九郎!”太平没动,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吴宁,“可有再见之期?”

    只见吴宁想都没想,便道:“应该。。。。”

    说到一半,却是卡住了。

    他想说“应该有的”,可是,又不想骗太平。

    “实不相瞒,我已经想好了退路,你回去之后不久,我可能也会离开房州,从此隐姓埋名。”

    “所以,今日一别,应该就是永别!”

    “。。。。。。”

    太平公主沉默了,静静地看着远处的下山坳,还有一眼看不到头儿的官道。

    过了半天,“尽管本宫并不希望与你永别,毕竟少了九郎这个有趣的人,这天地都失色不少。”

    “不过。。。。。。”太平顿了顿,“不过,想想京中那些尔虞我诈,你不去掺和也好!”

    “所以!”公主殿下转过头来,直视吴宁,漏出一个由衷的笑意。

    “那就永别吧!”

    说完,毅然转身,荡起如花衣裙,“本宫走了,你好好的。”

    “若是混不下去,记得来找本宫帮忙哦!”

    。。。。。。

    “太平!”

    吴宁叫住即将登车的太平公主。

    公主殿下顿在那里,“还要说什么?”

    “。。。。。。”

    吴宁面无表情地看了她好久,“你也好好的,千万别变坏!”

    “。。。。。。”

    “好!我尽力。”

    。。。。。。

    ,

第一八八章 彻底暴露() 
太平公主日夜兼程,火速归京,却还是晚了一步。

    就在她回到京城的前一天,武则天行登基大典,改国号为“周”,正式成为一代女皇。

    大唐的圣后,终于成了大周天子。

    。。。。。。

    回京之后,太平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入宫觐见,恭贺母亲。

    可是,一入寝宫,公主殿下不由一愣。

    她没想到,不但武则天在此,连带着相王李旦、豫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都在殿中。

    “你回来了啊!”

    武则天淡淡一句,面无悲喜。

    这让太平公主更为疑惑,初登大宝,母亲不是应该高兴才对吗?为何不见笑颜?

    “太平拜见圣武神皇陛下。”

    “归期延误,女儿万死!”

    “嗯。”武则天应着声,“路途多变,朕不怪你。”

    “退到一旁,你也一并听听吧!”

    太平:“。。。。。。”

    听什么?难道新皇初立的当口,出了什么大事?

    可是,为什么又特意让我旁听?

    太平满心疑问,不动声色地退到一旁。

    借着这个当口,她又扫看了在场的几位一眼。

    李旦面有苦涩,似乎为什么事情在着急。

    武三思老神哉哉,闭目不言,根本看不出什么端倪。

    倒是武承嗣。。。。。。

    此时,武承嗣满面愁容,还有三分愤恨,面色最是不善。

    。。。。。。

    呵呵,武承嗣面色能善才怪。

    当初,最盼武则天登基的是他,可是如今老太太真的成了皇帝,最失望的那个人,也是他!!

    李旦让位,虽然封了相王,可却仍然住在东宫正位。

    李显摆脱了废帝之名,也封了楚王。

    李贤更过,直接从庶人蹿到了魏王。

    就连他那个同宗兄弟武三思都成了梁王,唯独他武承嗣还不如武三思,只封了一个不高不低的豫王。

    这和武承嗣的期望值差的太多了,他可是武家的继承人啊!是励志要继承大统的男人啊!!

    可是现在,似乎。。。。。。太子之位离他越来越远了。

    如果按照王位高低来决定众人在武则天心中的位置,那么李旦、李显、李贤,甚至武三思都排在他前面。

    这让武承嗣怎么可能高兴得起来?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每每想到皇位,想到老太太之后的继承人会是谁,武承嗣心中就会不由的浮现出房州的那个身影——吴宁!

    就在不久之前,他得知了一个真相,一个他无法接受的惊天之秘:

    吴宁,那个隐姓埋名,在民间藏匿了十六年的皇子。。。。。。

    他居然还活着,居然还活在武老太太的视线之内,而且颇为受宠。

    这让武承嗣的皇位之念更添了几分阴霾。

    “承嗣啊!”

    武承嗣正想着,武则天的一声轻语把武承嗣拉了回来。

    “臣在。”

    “太平方归,还是你先和她说说来龙去脉吧!”

    “是。”

    “出什么事了?”太平公主一脸茫然,自然而然地看向武承嗣。

    只见武承嗣深吸了口气,“前几日,承嗣接到一份密报。”

    “什么密报?”

    “贺兰敏之还活着!”武承嗣沉声道,“而且就在房州,正是公主殿下所住的那间客店之主!”

    “这。。。。。。”

    太平公主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

    第一反应就是看向武则天,而老太太现在并不能给她任何有用的信息,依旧面无表情地看着众人。

    “这怎么可能?”

    太平公主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

    “兄长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可别是无中生有,是有心人专门应对母亲登基而设下的迷局吧?”

    “承嗣开始也是这么以为。”武承嗣附和着,“所以,在陛下登基之前一直不敢上奏,生怕扰乱了登基大业。”

    “这些天亦不敢置之不理,只能暗中调查,发现并非不实。”

    “加之去岁亲到房州,与寻翠居那丑汉有过一面之缘。回想当初,那人虽容貌尽毁,但是身形动作,与当年的敏之确实有几分相像。”

    “所以,陛下大典一成,承嗣便再不敢隐瞒,如实上奏了。”

    武承嗣显然早就准备好了说辞,条理清晰,无可反驳。

    太平心直往下沉,万没想到,刚一回京就会面临这样的局面。

    偷瞄一眼武则天,心知老太太此时无法表态,把自己留下,估计也是想借她之口斡旋一二。

    只得摆出惊讶之色,沉吟道:“这么说,敏之兄长。。。。。。没有死?”

    一旁李旦却是接过话头,也是满脸愕然,“世事无常,这一晃都十六年了吧?”

    武三思一听,登时揶揄,“相王怕是记错了吧?法办敏之长兄那是九年前的事情啊!”

    玩味一笑,“十六年前?相王难道是说宫中丢失的那个孩子?”

    “这。。。。。。”李旦一时语塞,却是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

    “你们干什么!?”太平公主一声厉喝,“母亲为了当年之事,已经追悔了多少年了?难道还不够吗?为何还非要再提?”

    “这。。。。”武三思苦声道,“公主莫怪,本王其实也不想提,实在是。。。。”

    “实在是你我都清楚,寻翠居里还有个十六岁的少年啊,由不得咱们不多想。”

    “况且。”武三思偷偷地看了一眼武则天,“况且,那少年。。。。好像正好排行第九。”

    “。。。。。。”太平无可辩驳。

    排行第九,如果吴宁没有流落民间,那么他在高宗众多儿子中的行排,确实是第九。

    “陛下!”

    武三思见太平不说话,拱上前,面朝武则天。

    “依臣之见,不管是真是假,都应先将那丑汉缉拿,别忘了。。。。。。”

    “贺兰敏之身上,还背着数条罪状呢!”

    “嗯!!?”武老太太神情终于有变,恶狠狠地瞪了武三思一眼,转瞬即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