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风-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的李瑁正一本正经地俯身朝拜,满身恭敬的模样,哪有半点那日在小亭放肆的样子。

    看着李瑁老老实实地朝拜自己的样子,与那日在宫中大相径庭,杨玉瑶大觉有趣。

    “众卿平身。”李隆基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谢皇上。”众人山呼谢恩,站起了身子。”

    群臣礼毕,杨玉瑶朝一样的御前太监摆了摆手,御前太监立刻心领神会,扯着嗓子高声道:“春宴始,落座,奏乐,传菜。”

    御前太监的一声长宣,众人落座。

    随着柔缓的丝竹之乐轻轻奏起,数百位宫女如蝴蝶穿花般在大厅中游走,将已经备好美酒佳肴一一承上,端到宾主们的桌案上。

    在众位宫女传菜的当口,一位专门为李瑁把盏取菜的侍宴宫女走到了李瑁的席边,距离李瑁三尺慢慢地跪坐了下来。

    专人侍宴,这是亲王宰相才有的待遇。

    为李瑁侍宴的宫女身着素色云烟宫裙,淡着粉黛,面容俏丽冷秀,宛若雪中寒梅,相比她人别具一番清新。

    这侍宴宫女不是别人,正是前些天在宫外受过李瑁恩惠的素衣女子。

    她本还想着不知何时才能向李瑁当面道谢,没想到今日便被安排到了李瑁的席上。

    她静静地看着李瑁俊逸而又熟悉侧影,眼睛里不自觉地浮上了几许惊讶,而后便是难掩的欣喜。这大厅中宫女多达百人,偏偏是她在李瑁席上伺候,这不正是她们之间的缘分吗?

    她入宫不过一月余,但在这短短的月余时间里,她已经见到了宫中太多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是她自己也吃了不少的苦头。

    每当她受完委屈后,她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延政门外,那个出言庇护她的男子。她一个人的时候常常在想,若是他在这里,想必自己的处境会好上许多,这些宫里的老人也不敢这般欺负自己了。

    在一个完全陌生而又艰难的环境中,女人难免会产生这样依赖的情感。

    侍宴宫女取过李瑁的酒盏,端着一个盛满佳酿的金丝雕镂银壶,满满地倒上了一杯,谨慎而又期待地奉到了李瑁的手边,柔声道:“殿下请酒。”

    “多谢。”

    李瑁不是倨傲之人,心里也不曾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他头也不转地从她手中接过酒盏,随口谢了一句。

    素衣见李瑁未曾注意到自己,心情一下子低落了许多。

    “原来他对谁都是这般和气的,并不独自己一人。”她颇为幽怨地看向李瑁,心中不禁暗自感叹了起来。

    侍宴宫女稍显失望地抿了抿嘴:“殿下对奴婢有恩,奴婢当不得殿下一个谢字。”

    侍宴宫女声音极低,只有李瑁和她能听得清楚。

    这一次,素衣女子的声音落入李瑁地耳中,李瑁顿时觉得大为耳熟,不禁转过了头去。

    今日她的穿着打扮与三日前大体相似,依旧淡雅宜人的清丽的扮相,不过她今日却是背光而坐,乍一看去并不十分真切,比起那日阳光下的模样又多了几分乌云蔽月,流风回雪的朦胧味道。

    待李瑁看清她的样子之后,不禁笑了出来:“原来是你。”

    侍宴宫女听见李瑁的话,原本低落的神情有有了两分喜色,问道:“殿下还记得奴婢?”

    李瑁点了点头,回道:“大明宫外虽一别匆匆,但本王记性却还不差。你不是新选入宫的良家子吗?怎么到了尚食司?”

    尚食司是内宫诸司之一,主掌宫中安排,席宴组织,负责为诸位皇亲贵胄提供饮食。宫中贵人众人,又大多口味挑剔,所以尚食局常受责骂,是名副其实的受气衙门。正常的宫女一般都不愿意去尚食司。

    侍宴宫女微微叹了口气,怅然回道:“新选良家子的司职俱是尚宫局的女官安排,奴婢也不知为何。”

    李瑁看她的样子,隐约猜出了几分,想必她是得罪了宫中的老人,被人刻意安排了吧。像她这般与众不同的女子难免会造人妒忌。

    “皇宫虽小,但关系之复杂丝毫不亚于朝堂,你以后凡事还是小心些为好。”

    李瑁看着她娇楚动人的模样,心中不由一阵怜惜。

    素衣女子模样虽若,却颇有心气,她不愿李瑁将她与那些寻常女子并列,于是点了点头,极力地表现出一副平常的样子:“谢殿下关照,奴婢性子淡泊,不求其他,但求安稳度日,奴婢以后谨慎些,想必无碍。”

    江姓女子虽面色如常,但灵动的双眸中却已经夹杂着几分彷徨,正是这种故作坚强的模样,反倒激起了李瑁的回护之心。

    “姑娘的姓名可否告知本王?本王与你两次相逢,倒也算是有缘。”李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问道。

    女子的姓名并非随意可以问询,李瑁虽是亲王,但多少也有些冒昧了。

    侍宴宫女微微愕然,抬头看了看李瑁,却发现李瑁正微笑地看着她,顿时面露羞怯,低下了投,懦声回道:“奴婢姓江,名采萍。”

    “江采萍,江采萍。”

    李瑁觉得熟悉,于是在口中轻轻念叨了两遍,忽然脸色变了变。

    江采萍,这不是那个颇的李隆基恩宠的梅妃吗?

    在原本的历史上,杨贵妃是天宝四年才入的宫,而在此之前,最得李隆基宠爱的妃子便是梅妃江采萍。

    不过现在,因为李瑁的原因,杨玉瑶开元二十六年便入了宫,比历史上的杨贵妃早了整整七年,这后宫自然也就没有江采萍什么事了。

    江采萍心思细腻,自然察觉到了李瑁细微的变化,好奇地问道:“奴婢的名字有什么不对吗?”

    李瑁连忙掩饰地笑了笑,摇头道:“没有,本王只是觉得这名字取的极好。诗经召南有云:‘于以采萍,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采萍之名倒是正衬姑娘风采。”

    在李瑁看来,他的话不过是寻常的欣赏之语,但在性情温婉高洁的江采萍眼中,这已经是颇为露骨的赞美了。

    江采萍的脸颊又悄悄地红上了几分。

第34章 剑舞() 
前后不过片刻的功夫,待到宴厅中众人坐定,诸菜齐备,今日的曲江春宴便算是正式开始了。

    帝席上,李隆基看着厅中济济一堂的群臣,看着富丽堂皇的望月楼,心中顿时升起一股自得与骄傲。

    他举头环顾了一圈,举起酒樽,对厅中的众人高声道:“自朕登基以来,扫除柯弊,大唐国运日渐昌盛。于内,治下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各州郡府县仓廪丰实,邑室尤多。于外,威服西域,远镇吐蕃,引四夷宾服,万邦来朝。此间种种,多赖诸卿辅弼,群臣用命。此次春宴乃是贵妃一手操持,今日朕借接贵妃之酒,与众卿满饮此杯,望众卿再续新功,共开盛世。”

    众臣齐齐举起酒樽,附和道:“愿追随陛下再续新功,共开盛世。”

    言罢,君臣一饮而尽。

    今日宴中所用乃是西域进贡的高昌葡萄酒,酒度不高,微带甘甜,还有着一股淡淡的葡萄清香,与李瑁往日在府中所饮并无二致。

    待到酒过三巡,坐上上首的杨玉瑶轻轻拍了拍手,厅中奏乐渐变,十多名身着彩裙的舞者从厅门蹁跹而入,跃入众人眼前。

    厅中所舞,正是宫廷宴乐“承天乐”。

    厅中舞者、乐者皆出自梨园,技艺精湛,远非寻常舞者可以比拟,但李瑁却依旧提不起半点兴趣。

    李瑁的王妃杨玉环便是乐舞大家,当世能与她比肩者都无几人。李瑁在王府中看惯了杨玉环的乐舞,无论是身段还是姿态都是当世无双,哪还将这些看在眼中?李瑁不过看了几眼,便兴趣缺缺了。

    江采萍心思细腻,很快便察觉到了李瑁的变化,轻声问道:“殿下不喜这些歌舞吗?”

    李瑁摇了摇头,回道:“倒也不是不喜,只是看来看去都是如此,有些乏了。”

    江采萍看着李瑁兴致不足的模样,心中莫名一动,竟鬼使神差地开口道:“奴婢少时于家中无聊,曾学拟空中鸿雁之姿作惊鸿舞,虽不入大家之眼,却也颇有几分意趣,殿下若是有意,奴婢改日舞于你看。”

    江采萍之语不过脱口而出,并未深思,话音方落,自己便立觉不妥。

    自己是女子,怎能主动邀约男子,这么难免显得轻浮。而且李瑁贵为亲王,什么样的舞姿没有见过,她自己编排的惊鸿舞怎么能入他的眼?

    想到这里,江采萍顿觉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就在江采萍自觉难堪的时候,李瑁却突然笑了出来,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神情。

    李瑁这才想起,其实江采萍也是当世舞乐名家,她所创的惊鸿舞甚至一度得唐玄宗赞美,被称作:“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

    “坠耳时流盼,修据欲溯空,唯愁提不住,飞去逐惊鸿。惊鸿舞取自飞鸿,想必轻盈柔美至极,本王若有机会,自当一观。”李瑁看着江采萍羞怯的模样,心头一阵激荡,缓缓点头笑道。

    江采萍早知玉郎殿下才情非凡,没想到他光凭惊鸿二字便能出口成诗。江采萍从李瑁的话中听出了李瑁对惊鸿舞的兴趣,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江采萍又取过了李瑁地酒樽,为他慢慢地倒上了一杯,小声道:“其实现在殿下也不必觉得乏味,贵妃娘娘除了这寻常的舞乐还准备了别的乐子。殿下可曾听过公孙大娘?”

    李瑁不假思索地回道:“公孙大娘舞姿动长安,乃当年剑器舞集大成者,她的名号我自是听过了。莫非今日?”

    江采萍点了点头道:“此次公孙大娘恰巧路过长安,便被贵妃娘娘请到了园中,本次春宴压轴的乐舞,便该是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西河剑器了。”

    李瑁平日里雍容大气的宫廷舞乐见的多了,这气势磅礴的剑器舞倒还未曾见过。想到稍后便能见到那个名传后世的剑器舞始祖公孙大娘,李瑁心中不自觉地便多了几分期待。

    公孙大娘成名颇早,开元中期便已闯下不小的声名,在李瑁的估算中,公孙大娘成名十余载,至少也该是个徐娘半老的中年女子了。

    可当厅中配乐乍响,公孙大娘身着舞衣,手持长剑,缓缓踏步而入时,李瑁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着实错了。公孙大娘的样子哪是什么半老女子,分明是个花信年华的年轻美妇。

    公孙大娘眉色青翠,双唇绛红,双眸明亮清澈,脸上透着一股成熟与英气,看上去不过三十二三的年纪。

    李瑁顿时对这个一舞剑器动四方的传奇女子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一脸正色地看向场中。

    只听得厅中一阵筝声响起,如裂衣帛,公孙大娘手腕一翻,随着筝鼓之声缓缓起舞。

    公孙大娘舞姿激扬豪放,如雷霆万钧,令人屏息,举手间便夺走了所有人的目光。

    剑光璀璨,如后羿射日,身姿矫健,如驾龙翱翔。起舞间,阵阵剑势如大海磅礴,浪势滔天,波涛连绵不绝。

    李瑁的面色和心跳也随着公孙大娘的剑舞上下起伏,久久难安。

    难以想象,这样一个窈窕女子,举手投足间竟有这般浑厚的威势,李瑁的内心也随着汹涌澎湃。

    “好!好一个一剑动四方的公孙大娘。”

    过了片刻,待到公孙大娘江海凝光般收住剑势,李瑁心中激荡,竟不自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