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歌之五代-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唐朝廷控制下的蕃镇多以朝中大员处任,不是宰辅就是皇亲国戚,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忠诚,他们或因自身及家族与朝廷命运息息相关,或因高门清流,荣辱意识深重,所作所为多以朝廷大局出发。

    杜慆发出的求援,最先回应的就是淮南和镇海这两个节度蕃镇,令狐绹、杜审权毕竟都曾是宰辅大员,自然不会懈怠。

    四千唐军对阵数万叛军,在重重包围之中,结成圆阵的唐军在都头翟行约的率领下奋力抵抗着,如飞蝗般的箭雨不停地射入圆阵之内。

    鲜血、痛呼、倒下,生命在来回交锋中,被死神无情地收割着。

    此时最痛苦的恐怕还不是圆阵中的唐军,对于泗州城头上隔水眺望着的守军而言,援军在咫尺之间被围歼,希望甫生既被掐灭,自己却只能站在城头,眼睁睁地看着友军陷入死地,而无法救援,这种痛苦,难以言明。

    腾腾的黄尘扬起老高最终消散归寂,人喧马嘶之声渐渐平歇,淮水南岸的滩涂之上,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尸首,血顺着低矮的地势流入淮水之中,染红了半个河面,镇海援军自上而下全部战死,无一幸免。

    让你看着希望一点点被扼杀,比杀了你还要难受,叛军们对这种围点打援的行动突然感到了莫大的兴趣,这边才刚刚歼灭了镇海军,不远处的淮南军又被他们盯上了。

    此刻的淮南军不再仅仅只是郭厚本、袁公弁率领着的那一千人,后续赶来的李湘也率领着数千淮南精锐士卒们与其汇合,淮南军屯守在都梁城内与泗州城隔湖眺望着。

    攻城不是叛军拿手戏,面对坚城深池,叛军选择了退却,叛军仓惶逃奔的模样让城内的李湘感到非常兴奋。

    拖住敌军,拖疲敌军,最后一举歼之,这是李湘推演的战略计划,但他忘记了一点,兵者诡道也,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万一敌军不是真撤退呢?

    顾不上了,机不可失,如果此役能重创敌军,泗州之围可解,淮南也将无后顾之忧,为了淮南,健儿们,拼了!

    都梁城的城门洞开,数千的唐军冲出了城池奋力追赶着逃亡的叛军,可当他们追到叛军之时,迎接他们的却是漫天的箭雨和无尽的剿杀,中计了!

    落日西沉,被残阳笼罩着的都梁城没有迎回凯旋的将士们,却等来了大批的叛军,他们身后的数辆车子之上,搁满了唐军的人头。

    精锐尽出,空虚的都梁城没有坚持太久便陷落了。

    李湘,郭厚本被叛军从死人堆里拔出,五花大绑地押回了徐州,临行前他们肯定被押往了泗州城下,像牲畜般牵着在城下巡演,这种景象深深刺痛着泗州城内人们脆弱的心理。

    当叛军拿下都梁城之后,他们发现一件事,那就是淮南近在眼前,繁华和富庶的淮南咫尺之遥,令这群叛军们垂涎欲滴。

    (本章完)

第54章 再次求援()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愿择一地而终老,张祜的《纵游淮南》中描绘出了一个物饶繁盛,令人一见难舍的淮南盛景。

    越过淮水,击溃淮南军的叛军们就像一群闯入庭院内的盗贼们,看到了园中堆满财富,自己俯首可拾,便怎么也移不开眼睛了。

    身后的那个孤零零的泗州城,虽然刺眼,但已经没什么大能耐了,翻不起什么大浪,那些龟缩在城内的唐军,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断了他们的漕粮,活活饿死他们,省心还省力。

    打定主意后的叛军们将一小部分军队留下,继续把泗州城围困起来,其他部队立即出发,向淮南各州郡挺进!兄弟们,打劫去喽!

    淮南危急!淮南危险!

    淮南久安,不经战事,叛军在淮南的突进如入无人之境,一时间滁州、和州、庐州、舒州、巢县纷纷沦陷,战火在整个淮南境内蔓延开来,剽掠、杀戮、焚烧,残垣断壁之间,寡妇的嚎啕、婴儿的啼哭充斥在每个被战火焚燹的城池之中。

    示警的烟火在淮南大地各处腾腾升起,粗黑的烟柱随着落日的西沉,在暗黑色的天幕之下,如同一条条贯穿天地的锁链,望之令人胆寒。

    淮南治所扬州、浙东治所润州纷纷戒备,沿江各要塞紧急布防,数十艘楼船日夜游弋巡驶在长江一线,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了弦,庞勋等人这是要继续南侵东南吗?

    放弃继续围攻泗州城,转而进攻淮南,这个战略计划,一定是也经过了庞勋同意才实施的。庞勋之所以这么急不可耐的南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粮草。

    自从徐州军乱,东南面的蕃镇漕粮船只、商贾们的粮船纷纷掉头南归,躲避战乱,整个淮泗口顿时变得空空荡荡,了无生气。

    而与此同时,庞勋在整个徐泗之地大肆扩充军力,大批的青壮被拉来从军,当兵就要吃饭,数目庞大的叛军们虽然兵力强盛,但强大的同时也要面对一张张吃饭的嘴。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的粮草数量着实惊人,让庞勋这位昔日的粮草判官也暗自咋舌。

    怎么办?穷啊,饿得慌,想吃粮,别人不给,那我只有亲自去抢了。

    这边庞勋的叛军们抢掠着淮南,肚子总算吃饱了,但此刻北面泗州城内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饥饿,无粮。(泗州援兵既绝,粮且尽,人食薄粥。)

    困守孤城,粮尽无援,绝望笼罩着泗州城,让人看不到一丝希望。

    死亡的阴影游荡在城市里面,一些体弱、伤病的兵卒、平民在饥寒交迫之下,最终没有躲过死亡的厄运,墙角下、屋舍内、街头坊间都能看到倒毙的饿殍、病夫们。

    再这样下去,不用叛军进攻,泗州城就会慢慢变成一座死城,而城外的敌军此时正好整以暇地等待着,不用花力气进攻,耗死你!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和耐心,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有粮食。

    这点儿疲兵弱卒,去城外抢夺敌军的辎重粮草是不可能的,只能再次去求援。

    这个时候辛谠又站了出来,没有比他再适合的人选了,有经验,有胆识,几进几出泗州城毫发无损,最重要的是其还很有运气。

    夜色深浓,城外不远处的敌军水寨之上,燃了许久的火把渐次黯淡了下来,借着夜色,泗州城东的水门再次缓缓升起。辛谠像前几次一样,驾着轻舟快速驶出了水门,此番与其一同而行的还有十名死士,这些人此次求援过程简直堪比精彩的武侠大剧。

    因为泗州城一直也没大动静,叛军们围困时间一久,就渐渐懈怠了,此刻一两个军卒跺着脚,哈着热气,在寒夜中匆匆巡视了一遍水寨之后,便赶紧躲进了水房之内,去喝几口热汤,暖暖身子。

    在夜色的掩护下,辛谠的小舟悄然漂行到水寨边,几名死士抡起携带的长柯斧便朝水寨栅栏砍去。

    朔风凛冽,水浪拍击水寨的声音,将笃笃的砍击声掩盖了下去,很快木栅栏便被砍出了一个大洞,小舟穿过孔洞,迅速向东面驶去。

    天色微明,巡寨的兵卒很快发现了这个孔洞,不敢怠慢,立即汇报了上去。

    这还了得,在自己眼皮子低下竟然跑出了人去!很快,水寨内的叛军骚动了起来,五艘楼船立即扬帆出寨,五千多名军卒们也纷纷出动,开始沿着淮河两岸追击辛谠等人。

    东逝的淮水之上,劲风猎猎逆向吹拂,楼船上的大帆纷纷解下,船内的民夫们正挥汗如雨地划着船桨,五艘楼船快速地在淮水上追赶着前面的小舟。

    辛谠的小舟帆桅不大,加之一路逆风而行,因此行驶的颇为缓慢。还未行到洪泽湖,辛谠等人便看到了身后驶来的楼船,这些楼船如同数个水上堡垒一般,向自己这边快速驶来。

    “发!”隔着老远,楼船上竟然射来一波箭雨,虽然没有伤到众人,却也吓了大家一跳,船速也随之一滞。

    “快,划!划!”在这方寸间大小的小舟之上,人们开始奋力地划桨前行,辛谠和几名死士手持长弓站在船尾,“蹦蹦蹦”数声密集的弓弦声响起,顺着风势,其中的几支羽箭飞入了楼船之中,一名叛军被羽箭射中,顿时血流不止。

    叛军的回应是更加暴烈的箭雨,辛谠等人举着盾牌,拼命抵挡着飞来的流矢,但众人的心里都非常着急。

    因为大家都明白如今是隔得太远,所以敌军的箭矢零星般射来,此时还可以挡得住,但如果双方距离拉近,那么漫天箭雨倾下,携带者根本无法阻挡的威力,顿时会将小舟上的人全部射杀。

    楼船越来越近了,船上的叛军奚落地看着前面的那一叶孤舟,就是这么一艘小船成了漏网之鱼,害的大家跑出来一趟,不能轻饶了他们!

    楼船上的敌军狰狞的表情依稀可见,零星的流矢也变成了渐次密集的箭雨,两名死士被流矢射中跌入水中,再也没有浮起。

    怎么办?小舟不比楼船,有着庞大的人力划桨,看着越来越靠近的楼船们,辛谠第一次感觉到了绝望!

    天无绝人之路,当人们陷入绝望之中,现实中的种种人力无法解决的时候,上天往往会给你打开另一扇大门,我们统称之为奇迹。

    在这紧急的关头,奇迹发生了,真的就是这么巧,这么惊险刺激。

    (本章完)

第55章 公主的婚礼() 
奇迹总是在人们最绝望的时候姗姗来迟,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在辛谠等人已经认命了的时候,一丝风吹乱了辛谠额前的乱发。

    转风向了!

    辛谠等人楞了一下,顿时大喜过望,“快升帆!”

    “转舵!”

    帆蓬被缓缓拉了上去,此时风吹的更紧了!刚扬起的帆布立时便被吹鼓成了满帆!小舟如同离弦的弓箭,加速向东驶去,身后的箭矢纷纷落在了水面之上,留下了点点水痕。

    辛谠等人的舟小,轻便,借助风势速度很快,而叛军的楼船体积庞大,扬起风帆来也难以行驶的如同小舟一般,如同数个喘息的老人,在追赶狂奔的少年一段距离之后,最终无奈地放弃撤退了。

    小舟过了淮阴,行不多时便掉头南转,沿着运河水道继续南行,过山阳,经高邮,就到达了淮南的治所扬州,一路之上,沿江军船点点,巡弋在河面之上。

    当人们得知辛谠等人是从泗州而来的时候,大家吃惊的同时都表达了深深的敬意。

    当所有人都以为泗州早已失陷的时候,没人会想到一个小小的城池,在大家都认为必然难保的情况下,在敌军的地盘上竟然坚持了这么久。

    不容易啊!

    令狐绹看着这位广陵籍老乡,心中对自己辖下出了这么一个英雄而感到欣慰,他对辛谠温和地说道:“兵我是不能借给你了,不过粮草的话淮南虽不富裕,还是有些积蓄的,可以让你带回些到泗州去!”此刻的淮南境内也是一片山雨欲来的样子,庞勋的军队就在淮南境内劫掠着,扬州随时都有被攻击的可能,因此令狐绹也不敢再分散兵力去救援泗州。

    辛谠告别了令狐绹,向南而行,润州的镇海节度使杜审权最终同意派遣都押牙赵翼带领两千精兵,前去护送粮草救援泗州。

    数艘大船沿着河道向北驶去,船里面装了很多的粮食,足够供给泗州城坚持一段时间了。

    扬帆北上,辛谠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